登陆注册
32957000000036

第36章 刘娥擅政(2)

景德元年(1004)二月,丁谓被召还朝,权三司使,知制诰,判吏部流内拴。丁谓第一次回京,寇准刚好被贬在外,而他第二次回京到李沆身故,只有五个月的时间,这五个月,应该就是他与寇准真正有机会相处的时间。其实在淳化三年(992)丁谓进士及第之时,寇准也在京为枢密副使,但当时寇准与和丁谓同榜第二百六十名的张士逊关系较好,甚至与之同游东京相国寺,而此时关于他与丁谓关系的记述,却是很难发现。由此可见,寇准早期与丁谓直接接触的时间很短,对丁谓的直观了解应该不会很深,那么寇准为什么屡次向李沆推荐丁谓呢?

寇准对丁谓的了解,不在于他的直接观察,而在于旁人对丁谓的描述及他对丁谓本人的第一印象。首先是朋友向他推荐丁谓。寇准本人是很容易接受朋友推荐的人才的。而寇、丁关系中最关键的人物应该是王禹偁。王禹偁是寇准的好朋友,早在太平兴国五年(980),他就与寇准和张咏一起到开封参加省试。他认为“寇氏果有后于宋乎!其志大也”“立身扬名,以显父母,仲平有焉”可见,他对寇准的评价甚高,友谊也非常深厚。他本人认为“夫刚直之名,吾诚有之,盖嫉恶过当,而贤不肖太分,亦天性然也”而又“齿少气锐,勇于立事”这些性格,又都与寇准的刚强正直非常符合,真可谓意气相投。再者,他们二人都有共同的朋友。寇准的好友王旦、杨亿等都与王禹偁有很深的交情,而寇准的同年密友张咏更是与之结为亲家,王禹偁赠诗张咏曰:

先皇忧蜀辍枢臣,独冒兵戈出剑门。

万里辞家堪下泪,四年归阀似还魂。

弟兄齿序无投分,儿女情亲又结婚。

且善相逢开口笑,甘陈功业不须论。

另一方面,王禹偁与丁谓的交情也十分亲厚。这首先是对丁谓诗文的赞赏。在丁谓尚未进士及第之前,他就曾给丁谓及其好友赠诗云:

二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

如今便好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

这首诗成为当时绝唱,也使孙何和丁谓名声大振。除了赞扬丁谓诗文优美之外,王禹偁还到处向人推荐丁谓:“有进士丁谓者,今之巨儒也。其道师于六经,泛于群吏,而斥乎诸子,其文类韩、柳,其诗类杜甫,其性孤特,其行介洁,亦三贤之涛也。先君尝为径原从事,幼而侍行,故参政窦公抚顶叹异,以女妻之。伟乎窦公……携文百篇游晕毅下,再制司言之,仆览之震骇,金谓今之举公,未有出乎右者。仆与之游甚熟,问其居则曰家颖川,问其业则曰衣食之具仅不给妻子。斯亦圣朝之遗贤,吾道之深耻也。且念世之孺服冠而得禄者,位至尚书,则月体五万,而给长幼者三分有二,其下从可知矣,又安能哀王孙而知国士乎?至于分茅土为公侯者,仆又希识其面类。唯阁下以名相之子,得大将军官而能市义礼贤,读书好古,知丁谓者非侯而谁?”

该信写于丁谓进士及第之前,对他评价极高,正体现出王禹偁对丁谓的殷切期望。当然,王禹偁断不会只把丁谓推荐给一个人,他对丁谓到处宣扬,作为他的好朋友寇准,自然也应当在被宣扬之列,再加上当时孙、丁尹的赫赫大名,寇准对此人应当早已有所留意。

其次,除了友人的推荐,丁谓本身的思想也很重要,以寇准的性格,一个人名声再好,如果不能和他意气相投,或者合乎他的脾性,他是不会过于推崇的,甚至会与之构恶,冯拯和曹利用就是极好的例子。寇准能如此推荐丁谓,就说明丁谓与他又性情相投之处。

同年十二月(1005年1月),澶州之役发生,为了备战,真宗即让丁谓出知郓州,兼齐淮等州安抚使。在这次战争中,丁谓虽不像寇准那样陪伴真宗,在澶州最前线决策战役,但他在驻守地,也是恪守本职,全力以赴,为澶州之役作出了最大的支持。纵观丁谓在澶州之役中,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却也没有主张投降或逃。

丁谓是一个聪明绝顶,擅长筹划的人。冯梦龙的《智囊》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为了修复这些宫殿,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缮工程。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三个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不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丁谓研究了工程之后,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新变为平地。

简单归纳起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挖沟(取土)——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

按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因而确实是很科学的施工方案。

从这个故事可见,丁谓很善于运筹,很适合做管理、财政工作。

景德二年他刚入朝时,即上言说:“往者川陕诸州屯兵,调发资粮颇扰,而积盐甚多,募南人输粟平其价,今储粟渐充,请以盐易丝帛。”这是他参照治蛮时的经验,改以盐换粟为以盐易丝帛,可谓因时制宜,朝廷也采纳了他的建议,收效甚好。

在土地赋税制度建设上,丁谓也有所建树。景德二年,诏权三司使丁谓,取户税条目及臣民所陈农田利害,编历书,令雕印颁行,民间咸以为便。丁谓还主张各地长官兼任劝农使,设置劝农使,是为了普查户口土地数量,防止地方豪强隐瞒土地占有状况,而另一方面,政府也清楚地掌握土地和人口状况,有利于增加财政赋税收入。

天禧三年(1019),寇准和丁谓双双回朝任职中书,寇丁之争,就从天禧四年(1020)开始,到乾兴元年(1022)丁谓被贬之时结束,前后历时两年,中间牵涉到寇准和丁谓两派的人物和利益关系,也涉及到上层皇权的斗争,规模虽算不上宏大,但也是宋初最激烈的政治争斗之一。

寇丁之争是寇准与丁谓两党之间的政治争斗,他们二人的关系变化,直接影响着这场争斗。事实上,寇准与丁谓二人关系一直很好,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关系破裂,甚至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当中呢?

寇准与丁谓早期的关系应该说是非常好的,最明显就是寇准向李沆推荐了丁谓。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是上来看,寇准还是有恩于丁谓的。寇准与丁谓关系破裂并恶化的原因及过程,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自从丁谓投靠了寇准的政敌王钦若,大造天书后,寇准即与之决裂。另一种说法认为,寇、丁关系恶化,缘于拂须事件之后,丁谓对寇准怀恨在心。其实,在天书事件中,寇准多数时间在外任官,只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回朝,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再出朝,前后不过两年。而丁谓在祥符年间一直在中央,他于祥符六年短暂出判毫州,而此时又正值寇准回朝之时,这就更缩短了二人相处的时间,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当中,寇准的主要精力在于整倒他的副手王嗣宗,以及与三司使林特忿纷争,因此,天书事件中寇准于丁谓正面交锋的机会确实不多。

天禧三年(1019)丁谓再拜参知政事,这应当是出于寇准对他的提携。在宋代,参知政事的任命,往往体现宰相的意志。与宰相政见相同或相近者,关系密切或者私交甚笃者,善阿诀奉承宰相者,总是优先被宰相引入中书,拜除执政。从另一方面来说,宰相只有推荐与他能相对保持一致的人选出任参知政事,才能保证自己的施政方针得以贯彻实施。欲在政坛上有所作为或喜独揽大权的宰相,更加注意参知政事人选的选择。寇准与丁谓在天禧三年同时受拜,而寇准本人又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他不可能选择自己的政敌当副手。他能选择丁谓,就说明他们二人当时的关系甚好。

丁谓当上参知政事后,对寇准甚为恭谨,因此发生了拂须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谓在中书,事准甚谨。尝会食,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谓甚愧之,由是倾诬始萌矣。”据说,寇准对丁谓这种露骨的奉承早已深感厌恶,于是出言相讥,致使丁谓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持这种观点的人多认为寇、丁交恶,并演变为后来的政治争斗,是因为丁谓对寇准的那个笑话怀恨在心。但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丁谓为什么如此认真呢?要知道,丁谓的性格非常馅媚,而他这次为寇准拂须,也实在做得太露骨。寇准一句笑话,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在丁谓听来,却十分刺耳,因为这一句话,正捅破了他的心事,就好像小孩子做错事,被大人说破了感到心虚一样。他以为寇准在讽刺他,因而怀恨在心,这也是很正常的。

善于逢迎的丁谓进了官场后,大家都认为他人品不怎么样。李沆为宰相时,寇准推荐丁谓。李沆说,这种人品的人,能让他居于人上吗?不能让他这样,他会打压别人。寇准说,这样的人,能老压着不让他上吗?当然不能。在寇准的推荐下,丁谓果然上升很快,又搭上了天书事件的顺风车,丁谓在此中的贡献大。在这场祸国殃民的活动中,丁谓的地位不断上升。

寇准有一个最要好的同年张咏,临死前给真宗上疏时,明确表达了他对丁谓的厌恶,先请求真宗砍下丁谓的脑袋,向国人谢罪,再请求砍下自己的头脑袋,向丁家谢罪。从中可见丁谓的奸佞,而寇准对丁谓的看法也可以想见。但寇准、丁谓这样两个堪称水火不容的人,同天入阁,是真宗对他们二人的选择。真宗希望他们能够同舟共济,制衡刘皇后,为太子服务。

可是,真宗选人却选错了。

同类推荐
  •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刘醒龙关于文学创作的感悟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 静静的山

    静静的山

    她是被誉为:“高山雪莲”的奇女子,登顶过7座8000米雪山,足迹到地球三极。她曾遭遇雪崩,经历12级风,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却是上市公司“探路者”的联合创始人。登山、创业之外,她更热衷于环保并从事公益事业。她是王静,飞雪静静。
  •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它历经几个世纪由成千上万人集体创作,已成不朽的跨时代的文学巨著。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游牧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早在中国汉代以前,柯尔克孜族就生息繁衍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史记》称其部为“鬲昆”,《汉书》上称为“坚昆”。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我姑姑是貂蝉

    三国:我姑姑是貂蝉

    阳过原本是一名普通的登山爱好者,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让他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并自带枭雄系统。然而自打穿越以来,麻烦事也是接踵而至,比如衣带诏事件:董承:“如今曹贼势大,若是不除则大汉将危矣,阳大人你还是签了吧!”王子服:“是啊,阳大人,曹贼如今已是一手遮天,此诚大汉存亡之秋也,何不与我等共谋大计,你还是考虑下吧!”刘备:“匡扶汉室除掉曹贼乃我辈义不容辞之责,成败在此一举!阳大人你难道就真不考虑下么?”阳过(擦汗):“各位大人,拙荆身体不适,我得回家照看,实在是不便参与,你们先聊,我先**了。”(你们真是老太婆上吊嫌命长,我才不管呢!开溜,开溜!)
  • 日月和

    日月和

    隐和界最出名的便是承中书园,书园通四界,广收学生。本园迎来第贰千零陆届新生。这届学生好像有一个很特别,有些使别的男学生狠他的确有些让男生羡慕嫉妒恨。因为单纯从人界来隐和界参观学校,成功收获了一个贤惠,温柔,善解人意的同班同学。自己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被选中去上学,人生崩溃了。还有一个与自己青梅竹马见面就斗嘴,崩溃乘2还有一个导师安静些了,但也怪怪的。那个吃货……
  • 王俊凯我丑,不需你爱

    王俊凯我丑,不需你爱

    一场大火毁了她整个家庭,又让她失去了最亲爱的弟弟。她,很丑,丑的没人要,丑的招人嫌弃。丑的无家可归,让她流落街头……
  • 暴君专爱美人鱼

    暴君专爱美人鱼

    一张价值五千万的美人鱼国画,夜晚发出一道神奇的蓝色光束,她穿越了,她是人?还是鱼?看着自己完全裸露的上半身,下半身完全是鱼形……在天池里,俊美的男人扬言要吃掉她。她逃了,后来又落到男人的手里,男人一双邪魅的眼神,“朕今晚就吃了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白先生的闪婚娇妻

    白先生的闪婚娇妻

    桑榆闪离后再闪婚,一时间,成了话题中心:奶奶冷哼:“丢人啊!我们家就没有出过离过婚的姑娘……”亲妈拧眉:“你是二婚,有人要就烧高香,还矫情个什么劲!”闺蜜安慰:“不就是二婚嘛,咱有经验不是!”同时,白家兄弟群炸开了锅:白小妹说:“大哥居然娶了一个结过婚的女人,果然是单身久了不挑食~”白小弟纠结:“大哥结婚送什么好?苍老师的作品如何?”白二弟不屑:“大哥不懂,你当大嫂也不懂?你珍藏的那些个玩意自个存着慢慢研究吧。”白三弟思索:“大嫂莫不是为了我们大哥才离婚的,这么说……我们大哥是小三上位?!”一阵诡异的静默后……白某男霸气介绍桑榆入群:“这是你们大嫂,之前遇人不淑成了二婚,但是你们不准嫌弃……”话未说完,桑榆跳脚:“二婚你妹!姑娘我还是个处……”白某男宠溺安抚:“乖,今晚就不是了。”群里几人:“……”从此,外界传言:白家最负盛名的高岭之花被拉下神坛,成了“妻管严”。桑榆却觉得她家白先生自带直男属性,在直男身下讨生活,难啊~【婚后】某日,白先生和兄弟们踢了一场球赛,累得快趴下,但每日的福利不能少。于是,白先生对着桑榆道:“今晚你上来。”桑榆:“?”白先生:“自己动。”桑榆一副黑人问号脸……
  • 嵩山十志十首·涤烦

    嵩山十志十首·涤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梦双晚

    云梦双晚

    江晚吟有一天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穿着怪异的女子带回了云梦。江晚吟看她悠悠醒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家又在何处?”“我不知道我叫什么你帮我取个名字,我也没有家,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就收留下我好不好?”江晚吟道:“从今以后起,这里就是你的家,记住你名唤江果字江晚歌。”江果道:“虽然云梦在无双杰,但是你还有我,云梦有双晚。”江澄道:“你这该死的女人,谁让你看其他的男子的?我不许你看其他男人一眼包括魏无羡也不行。”江晚歌道:“晚吟,我想家了,我想回去…”江晚吟道:“你不是说云梦双晚?说你永远都不会像魏无羡那样食言的,难道你也要离开我吗?”到最后江晚歌,该何去何从?是留在魔道世界里,还是回归她原本的世界。
  • 锦年书

    锦年书

    朕是皇帝,朕身边的女人都将青春托付于朕,朕这一生欠了太多女子,此书为她们而成,谱年华成歌,唱一曲相思,展眉间情结。朕用这江山为聘书,却发现到头来除了皇后之位什么都给不了你。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