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006

第6章 冯拯发难

赵光义宠信寇准,私人交情很深。有人献给赵光义一个宝物——通天犀,一种上下贯通的犀牛角,非常珍贵。赵光义命人制作成两条犀带,一条自用,另一条赐给了寇准。此后寇准一生一直珍藏赵光义赐个的犀带,死时也陪在身边,可见寇准对赵光义的敬爱。

至道二年(996年)正月,在京城南郊,太宗亲自举行祭祀天地的祭拜大礼。按照以往的习俗,祭拜天地的仪式结束后,就意味着开始过年了。而每次祭祀天地之后,辛勤工作了一年的每个官员都会自动官升一级,为的是奖励朝臣们的辛勤鞠躬尽瘁,辛勤付出,借着这个机会,皇帝也让大臣们都高兴高兴。

当时,举行封官加爵,犒赏大臣的人是正是寇准。当是时,寇准正处于意气风发,雄心万丈的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也难免落入俗套,不拘小节,任情行事,以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时位移人,此言不谬也。也就是说,封官加爵之大事,寇准却是听凭自己个人的喜好论功行赏,喜欢谁就升到重要的位置,厌恶谁,就安排一个无所作为的位置。这一点,很多朝臣都一眼看出来了。寇准喜欢右通判、太常博士彭惟节,便将他擢升到了屯田员外郎;寇准不喜欢左通判、左正言冯拯,便将他安排到了虞部员外郎一职。

这样一来,原先官居冯拯之下的彭惟节,现在却高高在上,冯拯呢,反而落在了下面。寇准赏赐百官之后,冯拯发现了问题所在,不对啊,彭惟节原来官比我小一级,大家都应该升一级的话,我还是应该比他大一级啊!怎么他反而比我大一级了呢?思来想去,冯拯想,一定是寇准在从中作梗,因为寇准一直对冯拯很有偏见,不大待见这个左通判、左正言冯拯。这次封封百官,寇准跟冯拯之间,也结下了仇怨。但碍于寇准当时的炙手可热,冯拯咽下了这口气。但他并不甘心,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

当时北宋有个不成文的制度,就是官员们给皇帝上奏章时,奏章基本是按照官职大小,排列好给皇帝过目的。因为彭惟节一直都比冯拯官阶小,奏章就一直排在冯拯后面。习惯使然,后来彭惟节官阶比冯拯大了一级时,奏章依然习惯性地排在冯拯后面。不知为什么,就是这样一点几乎被人忽略掉,也从来没有人注意过的小事,不知为何居然被寇准知道了。寇准非常愤怒,因为居然有人胆敢蔑视他对彭惟节的擢拨,难道这不是变相地藐视他寇准本人吗?盛怒之下,寇准动用自己参政知事的权利,以政事堂下达命令,把彭惟节的奏章压在了冯拯的上面,并且把这事情给太宗赵光义做了一番说明。寇准认为,此事虽然小,但分明是乱了次序,满朝文武官员有升有降,长此以往,朝臣们的奏章渐渐都会流于无序,那将还有何尊卑之分,又将成何体统?

冯拯也不是寻常之辈,他比寇准还早一年中进士。他是探花郎,是中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当年还得到了太宗的赐诗。每次科举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按照惯例,皇帝都会给状元赐诗,但是给探花赐诗,则只有冯拯这一次。“二三千客里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这个少年说的就是冯拯。冯拯也是得到太宗的器重的良材,现在寇准竟然百般刁难、压制他,冯拯当然不能接受这种现实。

太宗听了寇准的话,没有多想,便点名批评了冯拯。冯拯因此怀恨在心,伺机还击。他上书圣上,弹劾寇准,说寇准在南郊祭祀天地,封官晋爵时任人唯亲,有所不公。但这次上书似乎犹如石沉大海,皇上一点反应也没有,并没有收到他所预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居然还有另外一个人配合着冯拯,继续上书圣上,弹劾寇准。要知道,寇准在官场上确实升迁太快了,这难免遭人嫉恨。这个上书弹劾寇准的人是谁呢?原来,此人乃是岭南东路转运使康戬,他不远千里,上书圣上说:“圣上明鉴:现在的寇准,己经是权倾朝野,无人敢管,亦无人敢言了。皇上您还不知道,我们这些朝臣,没有谁不怕寇准的。吕端、张洎、李昌龄这些人都是寇准一手推荐的,吕端对寇准感恩戴德,张洎曲意奉承他人,李昌龄无能怯懦,他们都不敢和寇准抗争,寇准目中无人,为所欲为,扰乱法纪,已经到了让人无可忍耐的地步!”

看到这封火上浇油的奏章,太宗尽管龙颜大怒,但平静下来之后,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将奏章中涉及的当事人召来,亲自问讯一下,才称稳妥。恰好当时正赶上寇准要主持祭祀祖庙的活动,此事更加大意不得。于是,太宗就把吕端、张洎、李昌龄召来,让他们看了康戬的奏章,并问他们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昌龄和张洎担心言多有所失误,没敢吱声。无奈吕端只好出来说话:“不瞒皇上,寇准性格强硬,刚愎自用,凡事喜欢自作主张,并不听从他人的意见。臣等诸事不想和他相争,唯恐有伤国体。臣等有罪,请皇上开恩赦我等之罪。”

久居官场之人,说话自然很有官场的艺术风格,绵里藏针,藏而不露,却又时时显山露水,露出峥嵘。吕端所言,基本属实。寇准性格一贯如此强硬,太宗再熟悉不过了。至于他欺压下级,对同僚吹毛求疵,对上级貌似不恭,还有待考证。这样一番滴水不漏的话,让吕端那三人同时也撇清了自己,暗示着他们既没有与寇准结党营私,也不是为了报寇准的知遇之恩,一切都是为了朝廷大计和国家利益,才选择了保持沉默,不和寇准争高低。吕端这一番话,实在有诸多高明之处,不愧成为北宋朝廷后来屈指可数的托孤大臣。

太宗召见了吕端、李昌龄和张洎,了解了康戬的上书事情之后,让他们暂且退下,当时并没有就此事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太宗太喜欢寇准了。如果说寇准的刚愎自用,做事强硬的确是一种缺点的话,那么就连寇准的这些缺点,太宗觉得自己居然都是喜欢的,欣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太宗对寇准的感情,真有情同父子的意思。而这种感情,是张洎、吕端和李昌龄等揣摩不到的。太宗想,寇准为人不会拐弯,刚正有余,委婉不足,难免会惹人嫉恨,事实究竟如何,还是将寇准召来,亲自求证一下,看他如何作答。

翌日早朝之时,太宗问寇准,新年伊始,冯拯的升迁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朝文武都在非议此事,认为寇准有失偏颇,处事不公。寇准当然不会轻易承认自己有什么过错。他给皇上摆事实,讲道理,剥丝抽茧,一一将如此论功行赏的道理讲出来,认为自己这样安排冯拯是有理有据的。寇准声若铜钟,义正词严,似乎不是下级在给上级述职,而是在给上级讲课一般,丝毫没有半点的让步和悔过之意。看到寇准这样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当时太宗非常恼火。这毕竟是在大殿之上,而不是君臣的二人世界,让太宗有回旋和包容寇准的余地。而寇准则完全无暇顾及太宗的感受。寇准那咄咄逼人的架势,让太宗龙颜颇有些不悦。他警告寇准说:“这可是大殿之上,你身为宰相,跟皇上吵架成何体统?”

寇准心想,吵架算什么,想当初您的龙袍袖子扯住的事情我都干过,这算什么事呢?因此,寇准对太宗的提醒置若罔闻,继续为自己据理力争,吵得不亦乐乎。无奈之下,太宗便差人将他的这位寇爱卿撵出大殿,拂袖而去。

寇准还是很顾大局的,看到皇上龙颜大怒,他没有返回大殿,这次寇准好像很时务,默默地退朝回家。第二天早朝时,寇准起了个大早,他手中拿着中书省官员的名册,厚厚一摞子,意气风发地走进了大殿。寇准躬身参拜皇上,说“皇上,您不是听人说寇准任人唯亲,处事不公吗?现在我拿证据来了,我们可以挨个对一对,看看寇准是否是在论功行赏。看看到底是某人之错,还是寇准之错?”

谁知太宗却一声叹息,心想,寇准啊寇准,你为何要屡次让朕下不来台呢?这可是在大殿之上,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就算我年老体迈了,也还是一国之君,究竟还至于仅仅是一个摆设。就算是麻雀和耗子,关键时刻脑袋都能拐个弯儿,寇准你怎么就这样直来直去,不懂人心呢?你这不是故意为难皇上我吗?太宗想,说到底,还是自己把寇准给宠坏了,宠得他连自己究竟是谁都分不清了。看来不让他清醒清醒,以后更会害得他更惨的。

宋朝有一点值得称道,那就是皇帝都比较人性,轻易不杀大臣。因为赵匡胤当年开了个好头,坐稳江山后,没杀身边的武将,而是赐给良田美宅,让他们退休享福。想想看,秦皇汉武、唐宗明祖,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啊。所以,北宋的官员们很少因言惹上杀头之祸,虽说三番五次被贬官,但是没有性命之忧,贬了官,写写诗,喝喝酒,发发牢骚,也就算了。因此,对于寇准,太宗长叹一声,说了声“朕不想再见到你了”。当日就颁旨,又将寇准贬到邓州做知州去了。太宗素喜欢下棋,心中也自有一盘棋。受“万岁事件”的牵连,寇准被贬出京城,张逊也降了一级,就连明哲保身的温仲舒也未能幸免。因为事件的当事人都是太宗的特别信赖的宠臣,因此这不能不说是规模比较大的一次大换血。

事实不幸被太宗一语道中,“朕不想再见到你了”居然成为了一句谶语。从那以后,也就是公元996年7月寇准离京之后,太宗一直到临终之时,的确再也没见到他的这位爱臣。一年之后(997年),太宗驾崩。在弥留之际,不知道太宗是否还记得一年前他说的这句话,也不知道在弥留之际,他是否还记得他的爱臣寇准。当是时,寇准一直在邓州任知州,不奉诏不能回京奔丧,为太宗守孝,扶柩而哭。这对情同父子、形影不离的君臣,就此永别了。

同类推荐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热门推荐
  • 我是巫师的那些年

    我是巫师的那些年

    《我是巫师的那些年》,讲诉的一个朦朦胧胧,还在幼稚阶段的无法生存的青少年。他的妈妈是经商的大户,可爸爸却是个无法生存的酒鬼!男主人公的家庭并不和睦。他对生活也失去了兴趣和期待....正当他对自己的生活无法持续下去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恐怖亲身经历事件!让男主人公立刻明白自己家族的千古身世之谜,此后的生活虽然恐怖刺激!!但他却找到了在这个世界上他存在意义。。。。。。
  • 剑掠侠影

    剑掠侠影

    明朝建文年间,大明王朝正处于危机四伏之中。外有蒙古势力的虎视眈眈,内有陈友谅旧部的故态复萌。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看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软弱,于是起兵“靖难”,推翻了建文皇帝,自己取而代之。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也引起了中原武林的极大震动。本小说就是以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为主角,展开一段奇幻的成长之旅。在波橘云诡的江湖斗争中,既有腥风血雨,也有儿女情长,既有江南风光,也有大漠孤烟。这样的江湖,是残酷的,也是极富魅力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雨后紫色蓝N世纪之恋

    雨后紫色蓝N世纪之恋

    是你说过,就算负尽天下苍生,也不会负我,如今一剑穿心,怎么原谅?正邪始终不两立,他,狱中之王,魔界之神,奉命杀人!她,灵界之女,血,染红了天地。嗜血狂魔,倾尽所有只为她。中毒?还是忘情蛊!关她什么事?什么?只有她才能解,好吧!就当做善事好了!不过为什么把脸凑那么来,这不是要打kiss的节奏吗?……
  • 魔法大召唤

    魔法大召唤

    穿越危险的异世界,作为金手指的系统却不怎么靠谱,魔法天赋也是渣到不行,只能靠收个徒弟来过日子了。“来,用你的火球帮为师点个火。”
  • 有趣的动植物故事

    有趣的动植物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归洪荒之末世人皇

    回归洪荒之末世人皇

    远古神话遥不可及,究竟从何而来?地球与之有何关系?天地变换因何而变?且看末世挣扎的丛生回到十年前,如何带领地球人族走出末世,迎来盛世。
  • 林徽因精品集

    林徽因精品集

    林徽因是知名作家、诗人。林徽因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才女,但其文学成就不如庐隐、萧红。作为新月派诗人,林徽因的作品注重新诗的格律,注重“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遵循“理性节制感情”的主张,是为艺术而艺术派。同时,由于专业的原因,林徽因也写了大量的有关古建筑的文章,和呆板的、公式化的学术报告比较起来,显示了文学家学者文笔的不同凡响。本书选编了林徽因作品的大部分,基本上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取向。
  • 步步婚宠:凶猛老公停一停

    步步婚宠:凶猛老公停一停

    曾经叶瑾茉以为自己拥有全世界,直到亲眼撞见男友与闺蜜的好事。“我们结婚吧!”这是什么鬼?被前男友哥哥禁锢,签下百天婚约。婚后,他宠她无度,倾其所有只想要给她幸福。“老婆,今晚月朗星稀,如此良辰美景就这么坐着,岂不是有些浪费?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做着……”叶瑾茉眨巴着一双灵动的眼睛,茫然的盯着穆修凡,疑惑的问着:“我们现在不就坐着吗?”某男抓狂,扑倒,扑倒这个词语一直在他的内心泛滥。庞大的身体往叶瑾茉身边凑过来,声音魅惑的说着:“你应该很清楚,我的意思是做功课……”“你公司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吗?”某男被彻底凌乱。扑倒,扑倒,一定要付诸于行动,好好的教训一下这个笨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