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3100000020

第20章 工政四河防三(1)

河防述言

張靄生

河性第一

靳大司馬撫皖江。擢督河道。問於陳子曰。比年河決數處。濁流泛濫。故道淤為平陸。國患阻漕。民苦墊溺。治之數年罔效。豈河終不治乎。余不敏。茲奉督河之命。子盍為我籌之。陳子曰。河之形。有古今之異。河之性。無古今之殊。水無殊性。故治之無殊理。千古治水者。莫神禹者也。孟子曰。禹之治水。水之道也。言順水之性也。又曰。禹之行水。行其所無事也。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旨哉言乎。洵深得治水之至理者乎。潢嘗觀人事萬端。或可騁機巧。事矯揉。任粉飾。猶得掩耳目於一時。襲虛名於後世。若水之性一定而不可移。而黃水之性尤奔注而不可遏。挾沙而不可停。且至與淮合流之區。絕無山陵阻峙。更散漫而不可約束。是機巧於此無所騁。矯揉於此無所事。粉飾於此無所任。惟有順其性而利導之一法耳。大司馬曰。疏瀹排決。無非事也。而曰行所無事。何也。陳子曰。所謂行者。疏瀹決排是也。所謂無事者。因其欲下而下之。因其欲瀦而瀦之。因其欲分而分之。因其欲合而合之。因其欲直注而直注之。因其欲紆洄而紆洄之。一順水之性。而不參以人意焉。是之謂無事也。大司馬曰。水今橫決矣。豈可竟順其橫決之性。而遂謂之治之乎。陳子曰。不然。今河之橫決。非河之本性也。猶人之拘於氣稟。蔽於習俗。以至蕩佚為非。而曰其性本惡也。豈其然哉。夫河之所以決者。皆由黃水暴漲。下流壅滯。不得遂就下之性。故旁流溢出。致開決口。決口既開。旁流分勢。則正流愈緩。正流緩。則沙因以停。沙停淤淺。則就下之性愈不得遂。而旁決之勢益橫矣。若曰河性喜決。此豈知河性者哉。大司馬曰。然則河之性若何。陳子曰。約而言。則曰就下。分而言。則避逆而趨順也。避壅而趨疏也。避遠而趨近也。避險阻而趨坦易也。漲則氣聚。聚不能洩。則其性乃怒。分則氣衰。衰不能激。則其性又沉。流迅則性能挾沙土而俱行。勢集則性能壞山陵而駕上。土能制之。即縷岸可抑其狂。風能助之。遇驚益張其勢。故禦之得其道。則利無窮。若禦之失其道。則害莫可測。善治水者。先須曲體其性情。而或疏或瀹。或束或洩。或分或合。而俱得其自然之宜。雖有所事。究歸於無事也。宋神宗曰。後世以事治水。故常有礙。以道治水。無違其性可也。此與孟子之言似有合焉。至所云能順水所向。遷徙城邑以避之。此猶未知水性。而不明順之之道也。水之性。豈必欲向城邑耶。水之所向。輒徙而避之。匪常法也。如徐州而上。三門以下。土鬆地闊。則寬其途以讓之。而水性以安。徐州而下。城邑逼近於河。所宜嚴其防範。束流刷沙以趨於海。而河之性亦以安。然則寬之束之。皆所以順之耳。孔子繫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夫水。麗於地者也。其道之變必由於盈而流。利必歸於謙也。盈也者。漲也塞也。謙也者。虛也下也。故水無不下也。孟子論水。深得孔子之易道者也。故善治水者。惟於盈而防其變。於謙而道其流。水自得其性矣。水果為厲於世者耶。陳潢字天一號省齋錢塘人

審勢第二

靳大司馬問於陳子曰。今欲順水性。其要若何。陳子曰。必也其度勢乎。今者諸患並作。若不先度大勢之輕重緩急。而務其重著急者。猶振衣而不知所挈也。雖然。重與急之患。又非即於患處治之也。必推其所以致患之處而急圖之。是非熟審焉不為功。如有患在下。而所以致患在上。則當其源而塞之。而在下之患方息。譬如足病。只知療足。不探其足病之所由來。雖投藥百劑勿效。而且增劇也。又有患在上。而所以致患者在下。則當疏其流以洩之。而在上之患自定。譬如困賊於圍中。而不開一面以分其志。以緩其憤。則將激其必死。一旦潰圍而出。不可收拾。故上流應洩者。先須於下流疏之。此又釜底去薪之法也。非歷覽而規度焉。則地勢之高下。水勢之來去。施工之次序。皆不可得而明也。大司馬曰。兩河形勢。載籍可放。繪圖可稽。奚事親歷為。陳子曰。今昔之患河雖同。而被患之地不同。今昔治河之理雖同。而弭患之策亦有不同。故善法古者。惟法其意而已。若欲考載籍以治之。何異按圖索驥。刻舟求劍耶。禹貢首言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非審勢而何。至乘四載。尤先事歷覽之徵也。周禮考工記曰。溝必因水勢。防必因地勢。善溝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說者謂溝所以導水。不因水勢。則其流易塞。防所以止水。不因地勢。則其土易崩。故為溝者。必因水勢之曲直。則其流斯無壅矣。為防者。必因地勢之高下。則其土斯無崩矣。是善溝者。必漱齧之而無所壅。以因水勢故也。善防者。必****之而無所決。以其因地勢故也。勢之為言亦不一。有全體之勢。有一節之勢。論全體之勢。識貴徹始終。見貴周遠近。甯損小以圖大。毋拯一方而誤全局。甯忍暫而謀久。毋利一時而遺慮於他年。地有高卑。有險易。土有淤鬆。有燥濕。其應鑿應築。可行可止。必究其致患之故。以為探本之謀。必得易於施工之法。以成夫為下因川之計。是舉全勢而審度之者也。若論一節之勢。如水弱必束之使其勢急。如水強必洩之使其勢平。水勢停緩。宜引之使直。水勢猛疾。必紆之使寬。水勢沖射而難遏。必築上流以逼之。使之濴洄。水勢蕩滌而可用。即合其流以導之。使之洗刷。此皆因勢之說。又隨時隨地而酌之者也。苟不知勢。用力多而成功少。若審勢以行水。則事半而功倍。孫臏救趙。庖丁解牛。均是法也。治水者可不神明其意乎。大司馬曰。善。於是治裝。與陳子遍閱黃淮形勢。及諸沖決要害。因條列擬籌河十疏。次第上之。

估計第三

陳子謂靳大司馬曰。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治河之役。與治軍無異。庀材鳩工。非財不辦。猶用兵之要。必先料其倉庫。轉其芻糧也。今興大工。倘貲用不繼。則虛鬵乏粒。易牙不能炊。空柯無刀。公輸不能斲也。夫河之於國計民生。所繫綦重。與軍政等。公其急請發帑乎。大司馬曰。帑固應請。但軍需尚繁。民脂已竭。惟省之又省。庶稱上意乎。陳子曰。不當用而用之。謂之不節。若當用而反節之。恐後之費轉相倍蓰也。公不見唐劉晏之理財乎。其造運艘。置倉庾。凡諸工計。甯寬毋刻。甯增毋減。以始製不惜。物可經久。後圖修整。亦易為功。是經始之多費者。正以省費也。設初估苟簡。勢必草率而易壞。一壞之後。不能修復。勢必更張而重構。則費不更多乎。故深於為國計者。不可圖一時之省用。而遺旋修旋壞之虞。不可顧目前之易完。而致垂成垂敝之咎。大凡估計甯有餘。以待節減。甚勿先為苟且之計。以致因小而誤大也。彼有司之浮冒估銷。以圖侵漁。此不肖之甚者。法固必懲。若以多估為己嫌。以撙節為迎合。雖賢者恐亦不免。大臣公忠為國。當計其大者遠者。不當於當用而節之。以國家異日之患。累蒼生漂溺之災。將敝國殃民。不幾乎********一念基之乎。可不慎哉。大司馬曰。子言誠是也。諺云。日費斗金。不敵西風一浪。以公私有盡之金錢。而填此無窮之壑。天之生水。利人為多。不圖黃水為害。至於靡已也。可不深慨也夫。陳子曰。噫。公之悲天憫人。意良善矣。然亦皆狃於成說。而未之思耳。國家終歲之出入以千萬計。大半皆以養兵。今時當治平。未聞以糜餉而遂弛兵備也。至於河工歲修之額。設二十餘萬。不及兵餉百分之一。即另有疏築大工。歲增亦不踰數萬金。奈何獨以黃河為耗財耶。況王者以天下為家。其城郭河渠。猶家室之有棟宇溝洫也。百金之家。搆一室。每歲必有塗茨修葺之用。豈富有四海。而惜此整理山河之費乎。且東南漕運。必經於河。國流通。利濟匪細。是又所費小而所益大也。方今聖人軫念河患。一以奠安昏墊是圖。凡有請發。無不允給。仰見廟謨宏遠。任事臣工。宜仰體此意。何沾沾惜費為哉。

任人第四

大司馬問曰。銓曹需次者。紛紛赴工。以冀進用。可盡錄之乎。陳子曰。營室需財。舉事需人。彼欲用命而來。安可不錄。然不可濫錄也。當慎之於始而已。夫水土畚鍤。非可優游坐治也。暴露日星。櫛沐風雨。躬胼胝。忍飢寒。其事固非易任矣。若膏梁紈之子。不可與共荼苦。躁進趨利之徒。不可與歷艱辛。倘假請濫錄。必致貽誤大工。是不可無遴選之良法也。夫工之作也。必有有司董其役。而地廣事繁之處。非一官可辦。若支分縷晰。不能無藉效力者以佐之。宜以選錄之任。責之董理之有司。必先究其素履。驗其材力。審其邪正。擇可錄者保之。而升之於公。然後親為驗視而錄之。而試之以事。試而不稱即黜之。並究保者。試而稱事。由細而鉅。歷委以試之。於是堪大任者出矣。始慎其選擇。繼嚴其考覈。終信其賞罰。自可收任人之效。而何有失人之患哉。大司馬曰。親為驗視。一謀面耳。安能定其賢否耶。陳子曰。孟子不云乎。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蓋應對舉止之間。其人之智愚敬忽。大略可見。至其福澤之厚薄。亦不可不審也。故命將者。福將為上。才將次之。勇將又次之。何則。夫福厚者。必德器厚也。其為人也。大抵皆堅凝持重。謙謹安詳。奉上必誠恪也。任事必周密也。待人必寬恕也。臨財必慎重也。其際危急之時。值艱險之地。乃能鎮定而不驚。好謀而克濟也。故曰觀人者必觀其心。而觀心者必觀其氣也。大司馬曰。勸懲之道。誠在於賞罰。其要若何。陳子曰。昔人云。賞如山。罰如谿。如山云者。確乎其不可拔也。昭其信也。又山重也。所以明不輕也。如溪云者。淵乎其不可測也。示可畏也。又溪深也。所以明不寬也。是故信賞必罰者。居上之樞機。作事之綱領也。雖然。猶未論其本也。從來治法。固行於治人。而治人之本。尤在於身先。故膺重任者。敬以臨之。勇以任之。明以察之。勤以率之。寬以期之。信以要之。恒以守之。備此七者。又矢以實心。徵以實事。將如聲應響。如腕運指。庶司百執事。有不從風而偃者乎。於以捍大災禦大患也何有。潢更有請焉。潢等臆度之論。又不若經歷之言之親切而已試也。故凡田夫老役有所陳說。皆宜採聽以備參詳。此不任其人而任其言。亦任人之一端也。虞舜好問好察邇言。取於人以為善。其智乃大。今人命意立說。必欲出於己而後快。自私我見之未去。安可以成大事立大功哉。大司馬曰。善。

源流第五

大司馬問曰。同一水也。何黃流湍急。獨挾沙而行。易淤易決。與他水異。果其源有殊與。陳子曰。河非有異於他水也。中國諸水。惟河源為獨遠。源遠則流長。流長則入河之水遂多。入河之水既多。則其勢安得不洶湧而湍急。況西北土性鬆浮。湍急之水。即隨波而行。於是河水遂黃也。秦人之歌曰。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他如燕地盧溝之水。酷似黃河。故俗稱渾河。晉之沁汾諸水亦濁。可知西北之水。不惟黃河挾沙也。再攷河自西域而來。其流雖濁。不若汴梁以東之甚。昔賈讓之中策。欲引河灌田。殊不知今日汴梁以東之河。若引以灌田。則禾苗必盡被沙壓耳。潘印川公之治河。去今為近。其所著河防一覽。多中肯綮。雖其所言險要。近多變遷。事宜亦有遺漏。然元賈魯之後。深明河務者。潘公為最。今稽其疏有曰。黃水所經。河南之土最鬆。昔禹導河入海。經河南者止陜縣孟津鞏縣三處耳。當時之水。未必如今之濁。今自河南郡之閿鄉。至歸德郡之虞城。凡五郡。河全經其地。故平時之水。沙居其六。一入伏秋。沙居其八。此豈無確據而言之歟。可知河之濁也。至河南而始甚也明矣。潢嘗溯河之上流。惟甯夏靈武諸處。至今猶引黃流以資灌溉。甯夏有漢唐二渠。俱設以節蓄洩。水旱有備。民皆賴之。然定制每歲清明起工。按座挑濬。至夏畢事。方理農工。有司董之。永以為則。由此觀之。上流之水。尚不甚濁。然猶每歲必為疏濬。不然。溝渠亦淤。無所為利矣。元臨川朱思本所述河源。自星宿海發源。行十數日。水猶清淺。可涉而渡。又行數日。水漸渾濁。則河源本清。與他水無異。不益可信哉。河之濁且非其本然也。而謂河性喜決也。不更誣乎。尤可嗤者。昔人籌河。有建議欲於塞外鑿渠。導之北流。入於北海。勿使經中土。謂既可阻隔華夷。又使中土永無河患。論者莫不奇其策。祇惜途遙工鉅難成耳。未有知其大謬者。夫河之自西域而來。若無他水入之。止此一水曲折行數千里。其勢必衰。曷能為中國患。其所以為患於中國者。大半皆中國之水助之也。設導西域本來之水。行於塞北。而域內之水。自湟洮而東。若秦之灃渭涇汭諸水。晉之汾沁。梁之伊洛瀍。齊之濟汝洙泗。其間山泉溪谷。千支萬派之流。未易更僕數。凡此西北之水。安得不會為一大川以入於海哉。矧河防所懼者。伏秋也。伏秋之漲。尤非盡自塞外來也。類皆秦隴冀豫。深山幽谷。層冰積雪。一經暑雨。融消驟集。無不奔注於河。所以每當伏秋之候。有一日而水暴漲數丈者。一時不能洩瀉。遂有潰決之事。從來致患。大都出此。雖使河源引而行之塞北。烏能永免中國山水暴漲之害哉。大司馬喟然歎曰。噫。論河源流者。率多傳訛。子言可破一切影響之說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凤动九天:废材杀手妃

    凤动九天:废材杀手妃

    她是杀手帝国的夜之女王,狡猾似狐,冷如冰霜,一场爆炸穿越成凤家小姐,废材、丑女、懦弱无能……当清冷的凤眼睁开,腹黑冷傲杀手妃剑指天下。绝世风华一笑动九天,纵横世间、惊才绝艳。他是绝色无双的太子殿下,冷情如他,却爱她如骨……她与他,一生一世一双人。
  • 佛说浴像功德经

    佛说浴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只愿此生待你如初

    只愿此生待你如初

    十年前,她是人人吹捧的天之骄女,他是备受冷待的低微庶子。十年后,她是落魄逃匿的罪臣之女,他是人人敬仰的商场能手。十年前,她对他搅扰不休,他对她爱理不理。十年后,他对她情深意重。她对他冷淡以待。十年执念,一朝得偿,他便不会再放手。哪怕得罪朝臣,放弃一切,也只愿此生待你如初
  • 补天铭

    补天铭

    至女娲补天后,天已经有数万年没有裂开了,而天即将再次裂开!带给人间的将是巨大灾难。见女娲、伏羲、三祖等神,见五神兽,见千古一帝、孔圣人、诸葛亮等人,亚特兰蒂斯重现。人皇重现,同时邪神也重现,这俩个竟然是同一人。给人间带来的是光明还是灾难!以补天为事,以铭雕刻此事。是为《补天铭》
  • 楚之南,郑之北

    楚之南,郑之北

    在楚国的南边郑国的北边夹着这么一个地方,那里奇珍异兽遍地,宛若世外桃源,中间一个湖水湛蓝清澈的大湖泊占据了那里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地盘————“飒——”原本平静的湖面传来一阵水声,湖中心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冲出来似的“啪嗒、”随着一声轻响过后,和水面连在一起的水球破开,但破开后的水珠并没有落回湖面,而是凝聚成一颗一颗的围绕在周围,中间是一个闭着眼的男人,穿着一袭蓝衣服,头发眉毛睫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是蓝的,即使闭着眼也不难知道他是蓝眼不知什么时候湖边围满了动物,所有的动物都对着湖中央屈膝朝拜“——”
  • 重回农家乐

    重回农家乐

    前世的我嫌弃身为农民的父母毅然离家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来,甚至在听到父母重病妹妹结婚也从没回去过。可是当到真的事业有成的时候才发现因为自己的事业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就连自己的丈夫也从未用真心对过自己。重活一世,不想做人上人,只想照顾父母抚养妹妹,过安心平和的一生。
  • 仙长你家老婆又行骗了

    仙长你家老婆又行骗了

    *女骗子穿越到修真界,靠着一手骗术在修真世界横行无阻。而和男主的前世姻缘,两个永远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再次相见。却只能做对方梦里的替身,爱的人不是那个人,所爱之人却不爱自己。明明知道被骗却故意深陷骗局,甜蜜又虐恋,默默付出一生,只为等一个永远得不到的人的念向。(本故事看似虐,其实不虐顶多虐虐其他角色。)
  • 异闻猎人

    异闻猎人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奇闻异事,有的或许声名远扬,更多的则永远埋在历史的尘埃,但是总有人会记住它们,探寻它们,苏七本以为自己会平凡一生,谁知一本历经百年的先祖笔记将他拉入了这方光怪陆离的世界。
  • 千百寻

    千百寻

    魔界之王的心脏、九幽深渊的血瞳!三界混乱,至亲被捉,且看这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山村少年是如何踏上这条寻天之路!灵器、灵药、功法!灵力、魂力、秘宝!奇遇、传说、爱恨!妖!魔!鬼!怪!一个都不会少!寻人、寻宝、寻天!这是一条艰险之路!
  • 我是师父掌中娇

    我是师父掌中娇

    为了报仇,梓夜歌在山中独自修炼,忽然天上掉下来一个美得雌雄难辨、倾国倾城的……大智障。她只是替他包扎了一下胸口的伤,他就——“夫人,你得对我负责!”“夫人,男子的清白也是清白啊。”……然而没几天,这个大智障就变成了真仙界牛掰的大能仙子,还让她改口叫他“师父”。“夫人,以后你得叫师父。”“夫人,你以后可以抱为师的大腿横着走。”……从此修灵术,习仙法,她傲娇,他发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