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7300000041

第41章

佛告比丘:“有四事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云何为四?一者、世间灾渐起,坏此世时,中间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二者、此世间坏已,中间空旷,无有世间,长久迥远,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三者、天地初起,向欲成时,中间长久,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四者、天地成已,久住不坏,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是为四事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日月岁数而计量也。”

佛告比丘:“世有三灾。云何为三?一者、火灾,二者、水灾,三者、风灾。有三灾上际。云何为三?一者、光音天,二者、遍净天,三者、果实天。若火灾起时,至光音天,光音天为际。若水灾起时,至遍净天,遍净天为际。若风灾起时,至果实天,果实天为际。

“云何为火灾?火灾始欲起时,此世间人皆行正法,正见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时,有人得第二禅者,即踊身上升于虚空中,住圣人道、天道、梵道,高声唱言:‘诸贤,当知无觉、无观第二禅乐!第二禅乐!’时,世间人闻此声已,仰语彼言:‘善哉!善哉!惟愿为我说无觉、无观第二禅道!’时,空中人闻其语已,即为说无觉、无观第二禅道。此世间人闻彼说已,即修无觉、无观第二禅道,身坏命终,生光音天。

“是时,地狱众生罪毕命终,来生人间,复修无觉、无观第二禅,身坏命终,生光音天。畜生、饿鬼、阿须伦、四天王、忉利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众生命终,来生人间,修无觉、无观第二禅,身坏命终,生光音天。由此因缘地狱道尽,畜生、饿鬼、阿须伦乃至梵天皆尽。当于尔时,先地狱尽,然后畜生尽;畜生尽已,饿鬼尽;饿鬼尽已,阿须伦尽;阿须伦尽已,四天王尽;四天王尽已,忉利天王尽;忉利天王尽已,焰摩天尽;焰摩天尽已,兜率天尽;兜率天尽已,化自在天尽;化自在天尽已,他化自在天尽;他化自在天尽已,梵天尽;梵天尽已,然后人尽,无有遗余。人尽无余已,此世败坏,乃成为灾,其后天不降雨,百谷草本自然枯死。”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有为诸法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吹使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二日出已,令此世间所有小河、汱浍、渠流皆悉干竭。”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吹使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三日出。三日出已,此诸大水,恒河、耶婆那河、婆罗河、阿夷罗婆提河、阿摩怯河、辛陀河、故舍河皆悉干竭,无有遗余。

“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吹使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四日出。四日出已,此诸世间所有泉源、渊池,善见大池、阿耨达大池、四方陀延池、优钵罗池、拘物头池、分陀利池、离池,纵广五十由旬,皆尽干竭。

“以是故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大海水,使令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五日出。五日出已,大海水稍减百由旬,至七百由旬。以是可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是时,大海稍尽,余有七百由旬、六百由旬、五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百由旬在。以是可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时,大海水稍稍减尽,至七由旬、六由旬、五由旬乃至一由旬在。”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海水稍尽,至七多罗树、六多罗树乃至一多罗树。”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海水转浅七人、六人、五人、四人、三人、二人、一人,至腰、至膝,至于腨、踝。”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海水犹如春雨后,亦如牛迹中水,逐至涸尽,不渍人指。”

佛告比丘:“以是当如: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海底沙,深八万四千由旬,令著两岸飘,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六日出。六日出已,其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皆烟起焦燃,犹如陶家初燃陶时,六日出时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说之道。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海底沙,八万四千由旬,令著两岸飘,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七日出。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皆悉洞燃,犹如陶家燃灶焰起,七日出时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以此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此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须弥山皆悉洞燃。一时,四天王宫、忉利天宫、焰摩天宫、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宫亦皆洞燃。”

佛告比丘:“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法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说之道。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燃已,风吹火焰至光音天。其彼初生天子见此火焰,皆生怖畏言:‘咄!此何物?’先生诸天语后生天言:‘勿怖畏也,彼火曾来,齐此而止。以念前火光,故名光念天。’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燃已,须弥山王渐渐颓落,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燃已,其后大地及须弥山尽无灰烬。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其此大地火烧尽已,地下水尽,水下风尽。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说之道。”

佛告比丘:“火灾起时,天不复雨,百谷草木自然枯死,谁当信者?独有见者,自当知耳!如是乃至地下水尽,水下风尽,谁当信者?独有见者,自当知耳!是为火灾。

“云何火劫还复?其后久久,有大黑云在虚空中,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滴如车轮。如是无数百千岁雨,其水渐涨,高无数百千由旬,乃至光音天。时,有四大风起,持此水住。何等为四?一名、住风,二名、持风,三名、不动,四名、坚固。

“其后此水稍减百千由旬,无数百千万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风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于空中自然坚固,变成天宫,七宝校饰,由此因缘有梵迦夷天宫。其水转减至无数百千万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风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于空中自然坚固,变成天宫,七宝校饰,由此因缘有他化自在天宫。其水转减至无数千万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风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虚空中自然坚固,变成天宫,七宝校饰,由此因缘有化自在天宫。其水转减至无数百千由旬,有僧伽风,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虚空中自然坚固,变成天宫,七宝校饰,由此因缘有兜率天宫。其水转减至无数百千由旬,有僧伽风,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虚空中自然坚固,变成天宫,由此因缘有焰摩天宫。其水转减至无数百千由旬,水上有沫,深六十万八千由旬,其边无际;譬如此间,穴泉流水,水上有沫,彼亦如是。

“以何因缘有须弥山?有乱风起,吹此水沫造须弥山,高六十万八千由旬,纵广八万四千由旬,四宝所成:金、银、水精、琉璃。以何因缘有四阿须伦宫殿?其后乱风吹大水沫,于须弥山四面起大宫殿,纵广各八万由旬,自然变成七宝宫殿。复何因缘有四天王宫殿?其后乱风吹大水沫,于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自然变成七宝宫殿,以是故名为四天王宫殿。以何因缘有忉利天宫殿?其后乱风吹大水沫,于须弥山上自然变成七宝宫殿。

“复以何缘有伽陀罗山?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去须弥山不远,自然化成宝山,下根入地四万二千由旬,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边无际,杂色间厕,七宝所成,以是缘故有伽陀罗山。复以何缘有伊沙山?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去伽陀罗山不远,自然变成伊沙山,高二万一千由旬,纵广二万一千由旬,其边无际,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以是缘故有伊沙山。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去伊沙山不远,自然变成树辰陀罗山,高万二千由旬,纵广万二千由旬,其边无际,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以是因缘有树辰陀罗山。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去树辰陀罗山不远,自然变成阿般尼楼山,高六千由旬,纵广六千由旬,其边无际,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以是缘故有阿般尼楼山。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去阿般尼楼山不远,自然变成尼邻陀罗山,高三千由旬,纵广三千由旬,其边无际,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以是因缘有尼邻陀罗山。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去尼邻陀罗山不远,自然变成比尼陀山,高千二百由旬,纵广千二百由旬,其边无际,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以是缘故有比尼陀山。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去比尼陀山不远,自然变成金刚轮山,高三百由旬,纵广三百由旬,其边无际,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以是因缘有金刚轮山。

“何故有一月、有七日宫殿?其后乱风吹大水沫,自然变成一月宫殿、七日宫殿,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为黑风所吹,还到本处,以是因缘有日、月宫殿。其后乱风吹大水沫,自然变成四天下及八万天下,以是因缘有四天下及八万天下。其后乱风吹大水沫,在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自然变成大金刚轮山,高十六万八千由旬,纵广十六万八千由旬,其边无限,金刚坚固,不可毁坏,以是因缘有大金刚轮山。其后久久,有自然云遍满空中,周遍大雨,滴如车轮,其水弥漫,没四天下,与须弥山等。其后乱风吹地为大坑,涧水尽入中,因此为海,以是因缘有四大海水。

“海水咸苦有三因缘。何等为三?一者、有自然云遍满虚空,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洗濯天宫,涤荡天下;从梵迦夷天宫、他化自在天宫,下至焰摩天宫、四天下、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皆洗濯涤荡,其中诸处有秽恶咸苦诸不净汁,下流入海,合为一味,故海水咸。二者、昔有大仙人禁咒海水,长使咸苦,人不得饮,是故咸苦。三者、彼大海水杂众生居,其身长大,或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呼哈吐纳,大小便中,故海水咸。是为火灾。”

佛告比丘:“云何为水灾?水灾起时,此世间人皆奉正法,正见,不邪见,修十善业。修善行已,时,有人得无喜第三禅者,踊身上升于虚空中,住圣人道、天道、梵道,高声唱言:‘诸贤,当知无喜第三禅乐!无喜第三禅乐!’时,世间人闻此声已,仰语彼言:‘善哉!善哉!愿为我说是无喜第三禅道!’时,空中人闻此语已,即为演说无喜第三禅道。此世间人闻其说已,即修第三禅道,身坏命终,生遍净天。

“尔时,地狱众生罪毕命终,来生人间,复修第三禅道,身坏命终,生遍净天。畜生、饿鬼、阿须轮、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光音天众生命终,来生人间,修第三禅道,身坏命终,生遍净天;由此因缘,地狱道尽,畜生、饿鬼、阿须伦、四大王乃至光音天趣皆尽。当于尔时,先地狱尽,然后畜生尽;畜生尽已,饿鬼尽;饿鬼尽已,阿须伦尽;阿须伦尽已,四天王尽;四天王尽已,忉利天尽;忉利天尽已;焰摩天尽;焰摩天尽已,兜率天尽;兜率天尽已,化自在天尽;化自在天尽已,他化自在天尽;他化自在天尽已,梵天尽;梵天尽已,光音天尽;光音天尽已,然后人尽无余。人尽无余已,此世间败坏,乃成为灾。

“其后久久,有大黑云暴起,上至遍净天,周遍大雨,纯雨热水,其水沸涌,煎熬天上,诸天宫殿皆悉消尽,无有遗余;犹如酥油置于火中,煎熬消尽,无有遗余,光音天宫亦复如是。以此可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有为诸法,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此雨复浸梵迦夷天宫,煎熬消尽,无有遗余;犹如酥油置于火中,无有遗余,梵迦夷宫亦复如是。其后此雨复浸他化自在天、化自在天、兜率天、焰摩天宫,煎熬消尽,无有遗余;犹如酥油置于火中,无有遗余,彼诸天宫亦复如是。

“其后此雨复浸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煎熬消尽,无有遗余;犹如酥油置于火中,煎熬消尽,无有遗余,彼亦如是。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此水煎熬大地,尽无余已,地下水尽,水下风尽。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佛告比丘:“齐遍净天宫煎熬消尽,谁当信者?独有见者,乃能知耳!梵迦夷宫煎熬消尽乃至地下水尽,水下风尽,谁当信者?独有见者,乃当知耳!是为水灾。

“云何水灾还复?其后久久,有大黑云充满虚空,至遍净天,周遍降雨,滴如车轮。如是无数百千万岁,其水渐涨,至遍净天。有四大风,持此水住。何等为四?一名、住风,二名、持风,三名、不动,四名、坚固。其后此水稍减无数百千由旬,四面有大风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虚空中,自然变成光音天宫,七宝校饰,由此因缘有光音天宫。其水转减无数百千由旬,彼僧伽风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虚空中,自然变成梵迦夷天宫,七宝校饰。如是乃至海水一味咸苦,亦如火灾复时,是为水灾。”

佛告比丘:“云何为风灾?风灾起时,此世间人皆奉正法,正见,不邪见,修十善业。修善行时,时有人得清净护念第四禅,于虚空中住圣人道、天道、梵道,高声唱言:‘诸贤,护念清净第四禅乐!护念清净第四禅乐!’时,此世人闻其声已,仰语彼言:‘善哉!善哉!愿为我说护念清净第四禅道!’时,空中人闻此语已,即为说第四禅道。此世间人闻其说已,即修第四禅道,身坏命终,生果实天。

“尔时,地狱众生罪毕命终,来生人间,复修第四禅,身坏命终,生果实天。畜生、饿鬼、阿须伦、四天王乃至遍净天众生命终,来生人间,修第四禅,身坏命终,生果实天。由此因缘,地狱道尽,畜生、饿鬼、阿须伦、四天王乃至遍净天趣皆尽。尔时,地狱先尽,然后畜生尽;畜生尽已,饿鬼尽;饿鬼尽已,阿须伦尽;阿须伦尽已,四天王尽;四天王尽已如是展转至遍净天尽;遍净天尽已,然后人尽无余。人尽无余已,此世间败坏,乃成为灾。

“其后久久,有大风起,名曰大僧伽乃至果实天。其风四布,吹遍净天宫、光音天宫,使宫宫相拍,碎若粉尘;犹如力士执二铜杵,杵杵相拍,碎尽无余,二宫相拍亦复如是。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此风吹梵迦夷天宫、他化自在天宫,宫宫相拍,碎如粉尘,无有遗余;犹如力士执二铜杵,杵杵相拍,碎尽无余,二宫相拍亦复如是。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此风吹化自在天宫、兜率天宫、焰摩天宫,宫宫相拍,碎若粉尘,无有遗余;犹如力士执二铜杵,杵杵相拍,碎尽无余,彼宫如是碎尽无余。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此风吹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置于虚空,高百千由旬,山山相拍,碎若粉尘;犹如力土手执轻糠散于空中,彼四天下须弥诸山碎尽分散,亦复如是。以是可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风吹大地尽,地下水尽,水下风尽。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为变易法,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佛告比丘:“遍净天宫、光音天宫,宫宫相拍,碎若粉尘,谁当信者?独有见者,乃能知耳!如是乃至地下水尽,水下风尽,谁能信者?独有见者,乃能信耳!是为风灾。

“云何风灾还复?其后久久,有大黑云周遍虚空,至果实天,而降大雨,滴如车轮,霖雨无数百千万岁,其水渐涨,至果实天。时,有四风持此水住。何等为四?一名、住风,二名、持风,三名、不动,四名、坚固。其后此水渐渐稍减无数百千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风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于空中自然变成遍净天宫,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以此因缘有遍净天宫。其水转减无数百千由旬,彼僧伽风吹水令动,鼓荡涛波,起沫积聚;风吹离水,在于空中自然变成光音天宫,杂色参间,七宝所成乃至海水一味咸苦,亦如火灾复时。是为风灾。是为三灾,是为三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乱盟称雄

    英雄联盟之乱盟称雄

    是悲情离别,还是梦想人生?一段喜剧登场,为何有悲剧告终?一个带梦想的少年面临怎样的坎坷?战术被卖?朋友出卖?女友背叛?一个小人物的世界有如何的奋斗,一个支离破碎的梦想如何拾起?一个王者如何收拾好自己的情绪来崛起?如何在这不公平的社会闯出一片天?英雄联盟之乱(不公平)盟(英雄联盟)称雄!
  • 降魔珠

    降魔珠

    半夜差点被鬼弄死,幸亏命运的转盘在此时轮转,将她带去异世。就在她要沦为行尸胃中食物时,幸得一人将她救下,奈何救她也不是因为心善。被美女带进降魔门,却被无良师傅收为徒弟。欺压与报仇,总是无限循环……终于,被整的惨不忍睹的师傅还没说什么,被欺负得实在受不了的某徒弟决定离家出走,可却被半妖半仙的美娇娘拐进锁妖塔……无良师傅打算将逃走的徒儿抓回来,可上司来了……而且目标就是他的蠢徒弟。那么,就且看他如何履行自己的师傅之责,放任他的傻徒弟在外逍遥……可人算不如天算,再次见面,正值天下大乱……
  • 重生日本的修士生活

    重生日本的修士生活

    落寞是今晚的月色。星野宝树站在东京塔的塔尖,鸟瞰着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霓虹都市。 似乎在等待什么。随着一阵红光闪烁,他的周身凭空出现了十几道长袍遮身的黑影,这些黑影漂浮在离地三百多米的高空,将他围在了中间。他不慌不忙,缓缓抽出手里的桂溪刀。刀出鞘,他开口道:“是一个一个上,还是一起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反派有点萌

    快穿反派有点萌

    【无男主,女主太强】【女主,苏,软,萌,沙雕,等性格带你解锁】ps:更多新颖世界后面套路不同,但你解锁
  •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本书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心选编,值得品读,在每篇文章后设有“心灵悟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心灵的距离,因而使得本书更富有人文气息和启发性。
  • 妖客令

    妖客令

    他是隐族之子,是被三界选中的妖客大人。一袭凉亭,府都内方,席间二人,促膝长谈。他长居于妖桃谷,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人”,不惜任何代价找到这里。他与上古神兽白泽、九尾白狐双炽、阴阳妖琴师琴师一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一切还未开始,一切都已注定。
  • 我在人间修行的日子

    我在人间修行的日子

    上古时代,天地大战之后,灵气稀薄,太苍大陆逐渐由修仙时代向科技时代过渡,修行证道之路变得困难重重……
  • 记忆如烟化茶

    记忆如烟化茶

    一家神秘的茶馆,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神秘的茶馆老板和店里小伙计,寻找有缘人的前世今生,你想知道吗?
  • 这跟我想的不一样呀

    这跟我想的不一样呀

    莫方想要成为一个潇洒帅气,一剑西来,千里取人首级的剑仙!可越修炼,他发现这修炼之路越歪!这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