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6100000059

第59章 陶朱论道(1)

从齐国逃出后,经过考察,范蠡来到鲁国的陶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定陶。在春秋战国时期,陶地是齐、鲁、宋、卫等国交界处,为天下之中,交通便利,是财货集散地,最适合经商。因此范蠡留恋不舍,在陶地做起了商人。他精通行情时务,又善于用人,因而生意兴隆。他又改了个名字,自称陶朱公。

暮春四月里的一天,大商人子贡带着大批琳琅满目的货品,浩浩荡荡地又一次从卫国来到了陶地。

子贡,复姓端木,字子贡,另字子赣。卫国黎地(今浚县)人。据说,他是鬻熊(史称鬻子)的后裔。

子贡十七岁拜入孔子门下,成为孔子的高足,被誉为“言科第一”,也就是说,辩才无人可及。

子贡口头上的本领,已经在前面得到过充分展示:子贡一出,齐、鲁、吴、越、晋等国家,无不震动。

但很少有人知道,子贡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商业奇才。事实上,在十七岁以前,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经商。

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也就是说,他人门拜师时,孔子已经四十八岁了,推断这段时间,正是孔子政治上的抱负尚未得到施展,郁郁寡欢的时候,虽然门下弟子众多,可是,却苦于没有用武之地。

据后世的东汉思想家王充所撰《论衡·讲瑞》篇中,记载了这么一段佳话:

子贡刚拜在孔子门下时候,非常骄傲自大,认为自己很快就可以超过老师。这也足见他才智过人。拜孔子为师一年后,他认为自己已经比老师强了;第二年下来,他觉得自己的水平,充其量不过与老师一样高;三年后,他自知不及孔子之万一,钦佩无比地把孔子比作高高在天上的日和月,“不可及”,“无得而逾”!甚至后来,当有人认为子贡比孔子高明时,子贡立即就加以否定,说: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人;子之墙,数仞。”意思就是说:“我好比是砌着矮墙的院落,人们站在墙边一眼就能看清楚屋内所藏;先生则是那高墙深宫,只有走进去,才知里面的富丽堂皇。”

子贡对老师是这么地尊敬,而孔子对这位高足也非常喜爱。虽然对于子贡经商的行为,孔子并不赞同,不过,也并不否定。孔子“罕言利”,说“小人喻于利”,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的人们只知道追逐利,而不知道“仁”、“义”,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匡救时弊,建立以“仁”“义”为核心的新的社会秩序,他自然也就顾不得说“利”了。

不过,孔子却并不反对“利”。例如,在《论语·子罕》这篇:文字中,就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载:

子贡对孔子说:“这里有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个识货的人卖掉呢?”

孔子说:“卖掉!卖掉!连我都在等待识货的人来买呢!”

可以想象,孔子周游列国,打前站,安排一切用度,与国君和各路诸侯交涉、谈判,替孔子预先铺设好言路的,都是子贡。所以有人说身兼商人、孔门高足、外交专家的子贡,对孔子学说的传播,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他的富有,连许多小国的国君都比不上他。正因为子贡这么优秀,孔子才特别疼爱他,称他“告诸往而知来者”、“赐之敏贤于丘也”。并把他比之为尊贵的“瑚琏”(宗庙之贵器)。

孔子去世,所有的弟子都守丧三年,然后离去。只有子贡在墓旁结庐而住,又为老师守了三年丧。

关于政治活动,子贡在老师去世后,基本上也不再参与。他辞去一切职务,做起了专门的“商人”。

子贡经过实地考察,反复衡量,最后将自己重新崛起的经商地点,选择在“天下之中”的地方——陶地。

这天,子贡像往常一样,在众人的羡慕与嫉妒的眼光中,带领自己的端木家族的商队,大摇大摆进了陶邑。

正是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万物萌动,生机盎然,百畜蓬勃,车马喧闹。

子贡端坐在他华丽的玉辂上,将车帘掀起来。他依旧保持着为孔子门生时的打扮,头包一大块青蓝色头巾,后面的峨带长垂至腰际。一身宽松肥大的儒袍,十分朴实,如此装束,和他的玉辂车队,极不相称。

这玉辂与一般车驾不同,颜色华丽,装饰精美自不必言,且有六匹马拉车,十二个人驾车。当时的各个诸侯国,若非王侯贵族,是不敢用玉辂、象辂等来摆阔的。子贡以玉辂代步,确实富比诸侯。

他一进城,那独一无二的玉辂,作为他身份的象征,就早已被守城的军官给认出来,忙上前招呼:

“端木公,又做大生意来了!”

子贡伸手从袍袖内随便摸出几片金叶子,搁在那军官摊开的掌心里,头不抬,眼不睁,进了城。

城内的街道上人不少,各个国家的车队马队更多,挤了个水泄不通。大商人们都很少住客栈,那里面都是些刚人道的小角色之流。真正的大商人财力雄厚,总是生意做到哪里,便在哪里买地建宅。子贡也是如此。子贡的府邸就在街道尽头处,占地有五十亩,一片连一片的房舍,蔚为大观。

子贡刚进府里,更衣完毕,外面客厅里已经涌来一堆人,人头攒动,都是陶邑有名的富豪,纷纷来见。

“端木公,大伙儿盼您来,可是盼了很久了!”

“哦?”子贡随口应了一声,淡淡一笑,在主人的位子上坐下来,那睿智而锋利的目光往人群里扫了一遍。

“子玉兄,可是你那酒坊又酿出了什么好酒,等我来品尝?”“不,不是。”

“那么,是王孙贾兄,你最近又得手了什么稀世珍宝,等我来鉴赏?”

“也不是。”

“要么是大器兄,你那里最近又来了什么歌舞双绝的女子,等我去观乐?”

“也不是。”

“怎么?我都猜错了?”子贡本来懒洋洋的,现在总算提起一点精神来。“在这陶邑发生的事情,还有我猜不到的。”

“端木公,这件事情,您还真猜不到。”人群中年纪较大的那位酿酒商子玉上前来到子贡身边。“您快一年没有来这里,肯定不知道,咱们这里出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是这样的。一年前,就在您走后不久,咱们这忽然来了一位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大人物。他在陶山以北,一口气买下了一千亩山林、一千亩荒地、一千亩水田,接着在市场上以高出别人十倍的价钱购买良种牛、马、驴、羊、鸡等,又雇用了超过上千户人家,按照他所传授的技术开挖池塘,繁殖养鱼。”

“嗯,这个人出手的气象的确不小!”子贡点了点头,“不过他只是畜牧、养殖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

“端木公请听仔细,接下来,这个人出手可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子玉喘了一口气,招手将另一个人叫过来:

“子盾兄,你来接着讲吧!”

“是!”

被他叫到的一个中年人,五十多岁的样子,一张瘦削的脸上,两只眼睛滴溜溜乱转,透着精明强干。

他上前在子玉的身边挤出来一点位置,接着给子贡讲下去:那是三个多月前吧,我正要向南方地区运输十万匹布,可是却苦于找不到肯低价运输的马队。正在牙巳难之际,那人忽然找上了我,说他新成立了一支马队,因为是初次营业,愿意提供无偿服务。我起初还不敢相信,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就将信将疑地跟着他,来到他的马场,果然见到了五百匹健壮的马匹已经整装待发。

“于是,我便相信了他,带着他的五百匹马的马队,装上我那十万匹布,一起到了南方地区。一路上,因为我常年行走,已经打通了所有关节。所以,平安无事,很顺利地抵达了目的地。我的十万匹布顺利出手,大大赚了一笔。我过意不去,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感谢马队,随行的马队的马夫却告诉我,他们的五百匹马已经全部卖掉·了。原来,他们的马早已订给了南方的客户,只是苦于一路上不安全,于是想到了利用我的运货渠道。其实,表面上是帮我运货,实则是为了确保他们的马队的安全无忧。我这才知道,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却稀里糊涂替别人做了一回贩马人!”

“妙啊!”子贡听他讲到这里,忍不住一拍大腿。“这——招神不知鬼不觉,实在是了不起的高招啊!”

到这时,他才对那个神秘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了,说了半天,还没有说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呢?”

“他的名字倒很平常,自称陶朱公。”

“陶朱公?”子贡疑惑地念叨着这个名字。“此人有如此手段,一定不会是无名之辈!我周游天下,怎么没听说过呢?”

“端木公,还有呢!”子玉接过姜子盾的话来,又继续讲了一个故事,去年秋天,是个难得的丰年,到处都是一派丰收景象,粮价一落再落,很快到了五成以下。咱们几个大粮商按照规矩,不等到价格触底,一律不开仓收粮。

可是,这时候忽然传出消息,那个陶朱公居然建起了十个万石大粮仓,以稍高于五成的价钱敞开收购。这样一来,百姓都争着将粮食去卖给他。咱们几个大粮仓,反而最后一粒粮食都没有收到。

“咱们都以为这个陶朱公是个疯子,可偏偏今年从冬天到春天,一滴雨都没有下。地里的麦苗都枯死了。眼见今年绝收已成定局,在这种局面下,市场上的粮食价格翻着番地向上跳。咱们几家正在等待时机,将往年的存粮放出去,可是那个陶朱公又将自己收购的粮食全部拿了出来,而且价格低得惊人。他去年是按照市场价的五成多一点收购,今年除去运输、仓储、保管、损耗,折合为二成,再取一成的利润,正好以市场价的五成卖给他们。只是要老百姓自己备好车马,自负运费去他那里取粮食。”

“啊?有这等事?”子贡听了,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这一次不但是惊讶,而是惊叹了。“见利而不忘义,我能做到;但贱买贵卖,乃人之本性。在如此大旱之年,存粮如存金的情况下,这个陶朱公尚且能不为巨利而诱惑,坚持只取‘什一之利’,让大利于百姓,以仁心而济天下,我不如也!”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要见一见这个陶朱公,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人了。“明天一早,我就去拜访他!”

第二天,经过一夜休整的子贡,-早早起身。随身只带了两个随从,轻车简从地出了陶邑,来访陶朱公。

陶朱公的府邸,坐落在陶山脚下。背山面湖,在大片的向阳空地上,修建了坐数百间房屋。靠近湖边的低洼地带,一条沟渠将湖水引进来,千折百回,在地上沉积成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鱼塘。鱼塘之间,种植着桑树、柳树等。被风一吹,万千枝条随风起舞,和水面上的褶皱相映成趣,颇有几分江南韵致。

山坡上,建起了一排排房舍,用来饲养牛、马、羊、鸡等。栏舍高大、干燥、通风。从栏舍可直通山上的牧场。在大片的草地间,牛、马、羊等惬意地吃着草,好一派悠闲而富足的田园风光。

眼见陶朱公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在这么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创立了这么大的一片基业,子贡不由叹服不已。

他来的这天,陶朱公府上正在为二公子范蒙举行“冠礼”。来参加冠礼的各路宾客,络绎不绝。

冠礼,也就是成年礼,一般在祖庙里举行,主持仪式的大都是受冠者的父亲,也有由长兄为弟主持冠礼的。

冠礼举行之前,要先“择日筮宾”,就是通过卜筮来确定举行冠礼的吉日,以及请哪一位来宾为青年加冠。到了加冠之日,冠者的父亲先在祖庙阼阶偏北的位置,设好冠者的席位。所谓阼阶就是东阶,为主人接待宾客的位子。嫡子在阼阶受冠,就表示从此以后受冠者有了代替父亲接待宾客的权力。

加冠仪式开始后,受冠者先从东房出来到受冠席上,并且由辅助加冠的宾客为他梳头、挽髻、加簪。发髻挽成以后,由来宾中事先卜筮定的加冠者给受冠青年戴冠。冠是贵族们所戴的普通帽子,有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一根不宽的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加冠一般是三次,首先加缁布冠,就是用黑麻做成的帽子,表示不忘本。其次加皮弁冠,就是用几块白鹿皮缀合制成的帽子,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冠,一般宽八寸,长一尺二寸,前小后大,颜色是红中带黑,大多用极细的葛布或丝制做成。由于它的开头如爵,爵又似雀,因此叫雀弁冠。加此冠表示从此有了参加祭祀的权力。

加冠完后,众人都要以酒向受冠的青年祝贺,然后受冠的人要从西台阶下去,拜见母亲,再回到西阶以东,由负责加冠的人给他授表字。授完表字,冠者还要换上黑色的礼帽礼服,分别拜见兄弟姊妹和一些地方上的官员,这些都表明受冠者从此已长大成人,可以出仕做官,也可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

子贡此次前来,并不知道陶朱公府上正在举行“冠礼”。但他毕竟树大招风,只一露面,立即引起了轰动。

“瞧,那不是端木公吗?”

“怎么,连他都被惊动了?这个陶朱公的面子可真不小啊!”

人们纷纷簇拥着子贡,进入陶朱公府邸。大商人端木子贡来到的消息,早有人进去通报了陶朱公。

“呵呵,贵宾降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陶朱公闻讯立即从里面赶出来,礼节性地寒暄着,招呼子贡。而子贡从他出现的第一刻起,目光就在他身上打量个不停。

只见这个传说中的神秘人物,岁数与子贡不相上下,身材高大,四肢修长,一张面孔上挂满阳光般的笑容,令人一见便想与其亲近。再加上他穿一身淡蓝的粗布衣衫,身上没有任何的珍珠玉石饰品之类,在人群里一站,似乎是再普通不过。

然而,子贡是什么人。只一寒暄间,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在他的目光里所隐藏的沧桑与智慧。那是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拥有的淡定与从容,自信与乐观。

子贡在孔子门下长达数十年,跟随老师一起,周游列国,阅人无数,然而在他的印象里,拥有这么深沉的目光,这么超凡人圣的气度,一看就给人感觉聪慧非凡的人,并不多见。他又一次在心里对自己说:“此人虽然化名陶朱公,隐迹于此,然而一定是个非同小可的人物!我绝不能小瞧了他!”

因为今天来得匆忙,没有给陶朱公的二公子准备贺礼。不过,子贡毕竟是大商人,顺手将自己手上一枚镶嵌着晶莹的绿色宝石的大戒指取下来,递给主人。价值千金的珍宝,竟然丝毫不放在心上。

“端木公太客气了!”陶朱公客套一番,对众人道:“我早在三日之前,便卜得一卦,今日果然有贵人降临。如果端木公不嫌弃小儿愚钝,就请端木公担任今日的嘉宾,亲自为小儿加冠如何?”

“好!”

子贡也不推辞,按照仪式上的规定,给陶朱公的二儿子加了冠。他在孔子门下学习多年,对于这一套礼仪,那是驾轻就熟。

冠礼结束,宴席摆开来,陶朱公招呼了众客人一会儿。又在里面单独摆开一桌精美菜肴,招待子贡。

“端木公,请!”

“请!”

子贡不慌不忙,与陶朱公相执入席,开始边叙边饮。

“端木公,”陶朱公在给他敬过酒后,笑盈盈地问道,“端木公乃孔夫子门下高足,今日屈驾光临,必有所教我。”

“哪里,哪里。”子贡号称“言科第一”,辩才自然了得,立即就从这里切人话题。“我虽然在夫子门下多年,然而却始终不知道,夫子是怎样一个人。有时我觉得他仿佛巍巍高山,有时候又觉得他仿佛浩瀚大海。可是,我这么尊敬他,却也听到有人非议说,夫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不过徒有虚名而已!”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武汉市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烘托这个名城的众多因素中,历史名人在武汉的活动与贡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历史名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但从民国时期走来的历史名人,很多都已经去世,健在的也已经高龄。记录他们在武汉留下的足印,是方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留地方历史的一项抢救性的工作。2010年7月下旬,经过酝酿,地方志党组决定编纂一套以武汉名人为主,以传记形式出现的系列丛书。
  • 长征中的女战士6

    长征中的女战士6

    大约有两千名女战士参加了长征,但是她们在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中的经历却鲜为人知。讲述了在彻底打败国民党之前红军所进行六千英里的从撤退走向胜利的传奇故事。《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除了讲述女战们的长征经历之外,还着重揭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贫穷落后的中国的女性的社会地位。
  •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图说世界名人: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介绍了,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 萨特

    萨特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热门推荐
  • 零逻辑进化

    零逻辑进化

    自从天启公司将他们的最新力作“源生”投入到市场之后,整个世界都不淡定了。而天赐,一个曾经的游戏高手却因为一次赌约而丢掉四根手指的人,发誓要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找出失败的真相!
  • 毒医凶猛:废材小姐别撩火

    毒医凶猛:废材小姐别撩火

    [入坑请留意:本文为虐恋玄幻古言]她前世是善良的丞相府嫡小姐,却惨遭万箭穿心,庶妹和渣男的背叛。今世是万恶的丞相府嫡小姐,重获新生,她便要扭转乾坤,好好守护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前世她再善良,就是错嫁渣男。而这一世,她想要与这世界为恶了,上帝却安排了天使般的他出现在她的眼前。只可惜她心里早就没了爱,他要怎么样融化她的心灵成为她内心最柔弱的那股存在呢?她本是带着复仇的心重获新生,却没想到遇上了心仪之人,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不喜欢那个人,可是心里却早已经将那个人装在心中最深处。可是重活一世的她又怎能相信前世将她毁掉的所谓之爱呢?爱情何其强大,现实又是何其残忍,爱情,一旦错过,还能有再次挽回的机会吗?
  • 青悠的在线日常

    青悠的在线日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离人怎挽长啸天明"子衿你还会回来吗""我爱你"
  • 咖啡余味

    咖啡余味

    我承认,我很自私!这份感情是我自己争取的,也是我亲手毁掉的。无论过去多少年,你都是我的唯一!即使你不知道,即使我从未对你说过。——卓然我以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可以抛弃一切就能够得到。原来只有我错了,错的无法回头。——丁当
  • 剑魂传纪

    剑魂传纪

    剑道九峰之下,一个被剑道九峰认为是荒古废体的少年辰浩,无奈的被剑道九峰驱逐到山下。而辰浩自幼便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一直都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活在一起,当自己得知被剑道九峰驱逐回家的时候,辰浩没有选择回到家中,而是来到了山下的一家打铁铺,自此,辰浩无意之中打造出了一把绝世仙剑,仙剑欲飞走之时,辰浩拦截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身有灵

    我身有灵

    同学身上在冒烟?张宇决定一探究竟……却遭遇危机,还好他觉醒成了能力者,不仅拥有在体表流动的强大红光,还拥有吸收凶灵的能力。可心中总传来悸动,就像有东西在复苏,脑海里也经常出现奇怪的画面,直到他肚子里伸出一只手,揭开了百年羁绊的篇章…八年前的事故也令张宇魂牵梦绕,为了追捕凶手,也为了找回缺失的记忆,在调查的过程中,他竟然陷入了龙、夏、青三方的争端,面对各种奇葩和不断爆种的敌人,他能否找到真相?求支持(??_?`)
  • 银河大航海时代

    银河大航海时代

    自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份以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之后,吹响了人类征服星际的号角,尽管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此。2056年,人类走出地球,移民月球;2078年,火星成为第二殖民星球;2092年,人类正式走出太阳系,而冥王星太空站则成为如同地理大发现时期葡萄牙的罗卡角,开启了银河星际大航海时代!
  • 我的娘子是机器人

    我的娘子是机器人

    她是来自地球的一缕孤魂,灵魂即将破消散时遇见了来自外太空文明的超级智能机器人女神1号,阴差阳错,她进入了原本在时光穿梭中的机器人体内,还因为她的介入,造成了机器人体内系统的紊乱,意外来到了另一个她从未听说过的世界,龙渊大陆。这个世界还不错,只是……她却不得不面临降临异界后的最大问题:能源危机!她需要高级能源晶石来补充机器人身体的能量,否则,她随时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新人新书各种求~
  • 史记(第八卷)

    史记(第八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