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9300000023

第23章 高地之风——读周涛《稀世之鸟》六记(1)

1理智的选择:避开……

避开什么呢?避开轻舟熟路,避开夸饰矫情,避开空洞的纸上豪迈,避开一切成熟得开始僵化与腐朽的程式。这大约就是周涛散文创作的一种理智的自我提醒。也正是这样的自我提醒,才导致了他的散文创作的一系列特别性,以及那种因了狂放自由的艺术精神而独领风流的审美品格。

周涛称自己是“练了十年散文,才学习写诗”;而现在仅仅是:“发表了十年诗,又重新开始写散文”(《我已经寻找过我自己》周涛散文创作的历史算不得长,早一些的作品也不过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产品,譬如《哈拉沙尔随笔》(写于一九八五年),这“随笔”长达一万五千多字,大约称得上是当今散文世界的“庞然大物”了。所谓“哈拉沙尔”,即位于天山南麓的焉耆盆地,而《哈拉沙尔随笔》就是一篇以焉耆盆地的人事景观为抒写对象的作品。当然,称其为“游记”或“行吟型散文”都是可以的。但周涛却执拗要把“游记”与“散文”区别开来。周涛在《哈拉沙尔随笔》的开场白中希望“这是一篇散文而不是游记”,那是因了他的一种微妙而明晰的心理趋向,即他无论如何不能认同与接受那些泛滥于当今散文市场的所谓“游记”,更不能与那些“游记”的沉疴积疾混为一谈,或者说,他那蓄谋已久的散文理解,决意抵抗那些以“浮光掠影的水彩败坏了山河的朴素原色”的精心涂抹。他说:“著名的博斯腾湖,盛产肥美大头鱼的开都河,夏季一望无边铺向天际的嫩绿苇子丛,毛色透着那么一股金黄劲儿的焉耆名马等等,一般说来都是文学旅行家们比较赏识的东西。当美成为大家都能认识和理解的东西时,就应该避开它。”那么,《哈拉沙尔随笔》写了一些什么呢?写了涂有基调色彩的吃光了往事及遗迹的严酷而冷漠的“北方的嘴唇”,写了“中国的犹太人”,写了师父马洪武的家,写了左宗棠的后代,以及由此而浮现的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画面,写了“抚回庄小住”,写了中坊寺的感受,写了开都河的怀念与惆怅……这种“避开”了“现成思路”的以描写人事为主的选择及营构,并非出自角度或视线方面的投机取巧;相反,恰恰是一种因了独辟蹊径而显得格外艰巨的思情冒险,或一种深深地体现了人的生存经验及历史神秘性的智者风范。因而,抒写“哈拉沙尔”一一重心不在于抒写“哈拉沙尔”的美丽风光与迷人景致,而在于抒写那里的有关回族人的今昔旅程与人事精神,并从这一切的洞观与揭示的难为之中显示散文创作的宽阔可能性。这,就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周涛之于散文艺术的洒脱而深沉的传达才情及文质观念。

读散文集《稀世之鸟》所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最强烈的莫过于创造历程中的串宁命莩了。这自然是一种卓越的艺术品格。重复陈词滥调或沿袭现成的道路,虽艰辛而竭诚,但最终依然很难被称为艺术的创造。文学所推崇的只能是:纵则新于往者,横则别于今人。一九八八年,周涛写下了篇幅依旧很长的《吉木萨尔纪事》,其中又提到了“避开”的话题。他特别不满那些“在现实中占有了幸福,也在精神上占有了痛苦”的奇异呻吟一一他说:“我决计在写这篇散文时避开一切可能让读者感到晦气与压抑的东西,剥掉笼罩在那段回忆之上的政治气候的乌云,去还原生活本身蕴存着的情致、生机。”于是,他经由诸如黄色土道、父亲、村夜的风、亲爱的麦子、猫与“难忘的猪”之类的似随意非随意的描写,写出了人与环境的被动而又主动的默契或和谐,写出了种种既平凡又非凡的理趣情致,以及那些虽然单调遥远但又贴近人的生存景况(或人类的现实)的苦涩达观的回忆:准亭厚年宁享甲早巧,几乎构成了周涛散文的主要艺术思维方式。在这里,当然不仅仅是《吉木萨尔纪事》一众多的作品以它们自身的审美价值形态,向我们阐释了作为传达选择的“避开”的意义:不是那种消极的或仅仅出于题材目标的回避,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体现了出新欲望的正当考虑,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逐步接近文学真谛的感悟与理解,即散文决计不是以华丽旖旎纤巧优美的叙述去记录或复现众所周知的景观物理人事一那种肤浅简单的“主题”,也不可能是专门制造压抑、晦气、苦痛或失落感的艺术场所,更不是毫无节制或不求含蓄蕴藉地抒写政治气候的单调工具,而是为了精神发现的创造,为了自己灵魂的声音,为了新鲜的画面与独到的境界,为了把读者的情感触角引向更深远更博大更富有人类良知的续,宁—之中去。它总是试图倾诉一点儿什么,甚至企求经由作者的感受而把这个现实世界的存在景况提供给善良的读者体味。于是,唤醒或启迪读者的情智,也就构成了周涛散文创作的基本选择,而“避开”的说法,仅仅是寻求独特体验与独特格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2高地之风

读周涛的散文,你可以感觉到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精神格调的存在:或盘旋于大自然的山河崖谷之间,或飘扬于人世的永恒涌动着的生命过程之中,自由,旷达,劲健,逸远,棱角分明而撞击有声。于是,以“高地之风”的意象来概括周涛的散文品格,也许可以认为是适合而富有分寸的:是犷悍的西部高地,而不是离天空很远的纤细而柔丽的南方水乡;是天风,而不是秀发般轻拂的三月春雨……

这“高地之风”,是否可以吹散长期弥漫于中国散文世界的夸饰矫情,以及那种无聊的闲适、失血的情趣、游戏文字的优美,这自然可以别论,但可以相信的是,就周涛散文的“文质”而言,的确达到了一种可以被称为艺术创造的境界,那就是抖落了高地上的历史尘埃,抖落了蒙在景观人事物理之上的、仅仅是表面的粗犷与豪迈,从而使这片特别的土地显露出了异样夺目的光彩与沉重高贵的真实。不难感悟到,这种散文方式的光彩与真实,就如“高地之风”那样朴实无华,那样久经不息地强健有力,于是便很自然地拥有一种从血液与肌骨中滋生出来的旋律,一种触及灵魂或召唤智慧的震撼感。

作为创作的品格,“高地之风”已经成为周涛的一种浸透于心灵的天性。诗是如此,散文亦是如此。他只能被传统艺术精神中的“豪放派”所击中,并深信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都摆脱不了这种艺术精神的诱惑:男儿品性,生命的进取感,人类旅程的感慨,生存景况的忧患,灵魂的坦诚与沉着,自信心,人的尊严的高贵,智慧的博大,自由创造(是走向草原而不是走向马厩广等等。这一切,都使“高地之风”有了自己的独特内涵,有了自己的厚重与丰富。

3顿悟与对象真正成为对象

我之所以把“高地之风”作为周涛散文的总体意象概括,其原因自然不仅仅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抒写风格,而是在于或主要在于作品所体现的“文质”。何谓“文质”?便不得不面对一个古老的文学话题,那就是作品最终传达了一些什么,而传达的其中又有多少可以归属于自己的发现与创造,或者说,作者从自己的生存体验中、从可能的抒写对象中顿悟到了一些怎样的寓意思情(或是氛围或是情调)。

“顿悟”的说法,似乎有点儿“禅”的意味,但一旦当我们进入艺术创造的浩淼世界,尤其是它的纵深处,那也就不能不承认,“顿悟”是一种极为现实的、也很富有涵盖性的概念。宇宙万物或大千世界的存在,其表象之于人的洞观机缘也许是平等的,但洞观的感觉与体验却是因人而异或因情而异的。倘若再投之以联想或幻化,那抒写对象的真实,也就具备了不同的趋向及可能性。

《猛禽》的抒写对象是鹰与狼的殊死搏斗一鹰是年轻勇猛的鹰,狼是老谋深算的狼。当然,作品的褒贬思情决定了抒写的重心在于“猛禽”。“猛禽”岩石般的英姿,不顾一切的拼杀精神,以及那种自信的豪迈所导致的不幸,都给人留下了惊心动魄的意味。但作为鹰的对手的老狼的存在,尤其是它的坚忍狡诈,同样成为一种精神而衬托了鹰的伟大品性的不朽:年轻的鹰以自己的惨死为自己画了一个生存的句号,但句号的后面却是老狼向旷野发出的一声又一声“绝望而又凄凉的长嚎”。作品最后写道:

飒飒的秋风从长空直射下来,似乎带着云层里的一股子杀气,从长满灌木和芳草的大地上俯掠过去,直透旷野深处。

天凉了。

这是一截祭奠性的精彩文字,但其中却弥漫着作者之于对象的顿悟气息,即这场悲剧性的搏斗给人留下的觅思寻味的巨大可能性。然而,对于卓越的合审美规律性的散文创作来说,顿悟的全部思情果实,无论是混沌朦胧的,还是简洁清晰的,它不可能是直接的说明或一览无余的“点醒”,它只是一种渗透,一种融合,一种抒写过程或一种不动声色的审美倾向性,其最终的兑现,还不得不依仗阅读的发挥与创造,以及与此相关的读者的顿悟能力:顿悟的果实是相对顿悟的能力而言的。

这里的关键在于,只有当对象真正成为审美的对象时,顿悟才可能趋于实现。读者是这样,作家也是这样。《猛禽》的内在意义(或蕴藉)之所以如“高地之风”那'1深长悠远,那般强劲有力,那般啸叫着掠过天空而摇晃山峰、震撼人心,其缘由也在于:无论是鹰还是狼或者是两者的搏斗,它们绝非仅仅是作为人所皆知的生活表象存在着的,而是作为顿悟的对象出现在作者的审美视野之中的,因顿悟而幻化为非凡的文学想像力,便可能有真正的散文艺术诞生了。

散文的“质”(文质)来源于散文作家的“顿悟”的“质”(自我质量及过程的质量),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推断。

周涛在《蠕动的屋脊》这篇散文中引用了歌德的一句话:“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面观照它。”这是艺术的途径,自然也是散文的途径。但反光,譬喻、象征可不是明明白白的供品:它们同样是顿悟的结果。

4不说狂放,只言高贵

狂放只是形态或方式,它说明不了诗文的质地。而高贵,却是诗文(或散文)气韵的一种早宁名亨。以气韵的高贵来感受周涛的散文,也许是一种可靠的途径。

“高贵”的概念经常局限地被运用于世俗生活的洞观与判断之中,如“高贵品质”之类。但在与人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文学世界,人们却很少把“高贵”当作一种审美范畴来使用。其实,诗文(或散文)气韵的高贵感,乃是文质判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亭阜旱廿冬?周涛说:“高贵不是说你拥有了些什么,而是指你不屑于低下头颅去得到什么。高贵不是仅仅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同时必须是对别人的尊严的承认和关注,所以封建帝王不高贵,他们的尊贵建立在践踏别人的尊严上……又说:‘人应该是高贵的,人为什么不该高贵而该安于卑贱龌龊的生活呢?高贵是大善,没有哪种高贵不和善良并行。’”

(《我已经寻找过我自己》)这当然是对于“高贵”概念的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但这是一种对于人、对于人类的生存前提的把握一也可以说,只有从心灵深处具备了或隐含了这种“高贵”的精神气质,才可能出现笔端的可以被称为“高贵的艺术旋律”的源源流泻。

高贵之于文学的创造,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古代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周涛说,“刘禹锡身居陋室心灵却高贵无比,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却想‘大庇天下寒士’,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是何等高贵飘逸”,其实,这“高贵”不仅仅被体现于诗,而且也被贯穿于古代散文创作的音韵与旋律之中一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的“士穷乃见节义”,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等,都可以认为是一种高贵的人文情操的自然流露,或一神自尊自爱的精神气度的回荡。

高贵,是人的一种生存态度,也是诗文的一种营构景况。它被贯注于散文的抒写,首先是一种人的尊严的韵律的升腾或弥漫。

在周涛的散文中,读者始终可以感受到一个颇为沉着冷静的“叙述者形象”的存在。这个“叙述者形象”经常以“我”的身份出现,但是,“我”不仅仅是周涛,同时也是人类的一员,因为“我”拥有一种人所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

同类推荐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花有荣枯开落,词有喜怒哀乐,此事古难全。千古爱恨总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故事中变换的“主角”。大概每个人的心底都曾开过一朵情花,为着一个人或一段爱。点点滴滴心事,丝丝缕缕柔情,都镌刻在飘摇尘世的情花上,镂空的是花瓣,饱满的是深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流连必是多情处。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恐怕也是因为逃不出这个“情”字。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温萨的风流婆娘们》,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异界才子糖白虎

    异界才子糖白虎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也玩起了穿越,在另一个世界里,逗比才子靠着一身绝学,抽烟,喝酒,烫头;啊不对,是把妹,耍帅,无敌流;宅不可怕,技术宅才可怕!且看我们的逗比才子是如何与宿敌一起玩转异界吧。希望大家从此书中笑着了解那些生活中嘻嘻哈哈的逗比吧,不然都对不起这作死的书名。
  • 我们的故事之我要我们在一起

    我们的故事之我要我们在一起

    叶子、文浩俩个曾经都失去过挚爱的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因为偶然的相遇,,他们都曾经深爱过。因为爱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他们的相遇是幸还是不幸,他们之间会再次碰撞出爱的火花还是会退缩而他们的冷漠会把他们推向幸福还是会推向不幸。
  • 你未曾带我去看海

    你未曾带我去看海

    曼若和聂鹏相遇在茫茫人海,而后他们相识,相爱,相知再到别离,过程像是一场梦,若他未曾来过,那片海还会不会落泪?
  •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技术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技术

    动物实验室诊断,是采用化学、生物化学、病毒学、细菌学、动物寄生虫学、病理学等方法检查患病动物病理组织、血液、尿液、粪便等病料,确诊动物传染病、侵袭性疾病和普通病,为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提供科学依据的根本方法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实验室诊断技术在兽医工作中的地位显得日趋重要。
  • 那时我们青春期

    那时我们青春期

    初中太小,大学太老,高中这年纪刚刚好。那时的我们有点懂事,又很叛逆。本书通过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少年,讲述一群我们熟悉又不熟悉的人。那时的兄弟情义,那时的青涩爱恋,那时定格在毕业照上的一张张长不大的笑脸。跟随诙谐幽默的文字,让我们重走一回我们的青春期。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
  • 冰封女帝:魔神心上宠

    冰封女帝:魔神心上宠

    重生在异世,战神陆七表示很不爽。祭司摆着甜美面孔,却虚伪善妒。精灵自以为纯净仙气,却骄奢轻狂。天族的六翼闪着神光,却自私傲慢。以为她是个废物,就高高在上,辱她欺她?呵,那就看看谁先原形毕露,摇尾乞怜!魔核难得?她随手进化,一级变九级。赌石难赢?她随手切石,废料出玉髓。神级炼金师,打造至高军团,法神武神尽收麾下!只是,身边踏着巨龙的魔神陛下实在是嚣张。“我一定是您最忠诚的信徒,会为你献上我全部的身心,女神大人。”俊美邪佞的面孔上,双眼明亮深邃,显出十二分的深情。“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床上。”这无耻的家伙!带着他的小崽子,滚去矿山挖石头吧!
  • 我在超神学院呆了三年

    我在超神学院呆了三年

    “这就是我生命的终点了吗?”莫枫靠在楼顶的矮墙上,看着前方被群尸拍的摇摇欲坠的铁门喃喃自语道。感受到随着血液留出而缓缓带走的生命力,以及越来越模糊的神智,莫枫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再见了,爸,妈……以及……从不叫我哥哥的妹妹,再见了……”一道红光闪过,射入已经失去意识的莫枫大脑。“叮,系统开启,开始位面传送。”
  • 彼岸离仙

    彼岸离仙

    以血为祭,以魂为契,以身为媒,架天地之桥,引混沌之气以此蜕尘。在所有人都以为蜕尘便是武之极尽的时候,一位天纵之资,突破了凡尘的束缚,争渡为仙。让无数天才望而生叹。在天葬大陆一直有关于仙的传闻,相传仙,意味着永生,亘古不灭。在所有人惊叹这位存在的天纵之资时,他却犹如昙花一现般,消失不见。相传,这位人仙,坐化在了一个名为彼岸的地方,在他坐化之前,在那里留下了为仙之秘。无数人开始寻找那所谓的彼岸,却没人知道,彼岸在何处。彼岸跟那位人仙一同蒸发了一般,那彼岸的那抹残艳。不过在那之后,仙,便成了所有武者的追求,那昙花一现般的身影,始终留下了浓艳的一笔。
  • 《二手男人de赔心交易》

    《二手男人de赔心交易》

    “什么狗屁约定?什么几个亿!见鬼去吧?我只要我的女人!”他完全漠视新郎的咆哮,将新娘细嫩的胳膊捏住,一把将她从车子里拽了出来。“大大大大叔,你要干什么?!”新娘战战兢兢地望着这个霸道的男人。“还能干什么?跟我走!做我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