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9300000055

第55章 《王人美文选》序(1)

说到散文创作,必然会涉及到传统的问题,如文章模式的传统、作家的精神或品格的传统等等。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揪,可谓成亦传统,财亦传统。每个作家都是从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而传统又往往是散文开拓与进步的参照。散文创作在现时虽不如小说那样显赫,但它恰恰是最能显示作家的功底与人品精神的文体。说起中国文学的传统,其中虽应囊括小说、戏剧,但主要是“诗文”。所谓“文”,无非是“文章”,即韵文之外的文体;以今人眼光审度,这些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恰是(或主要是)散文一一孔子的《论语》可以认为是散文,孟子、老子、庄子的文章也可以认为是散文,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不是可以当作散文来阅读呢?大约也是可以的。

中国的散文传统源远流长,其丰厚,其精湛,其智慧的无穷,可以说是难以言尽,难以传达。只不过是现时的作家还没有去充分享用其精华并去尽情发挥。对于中国散文的卓越传统,可以作这样的粗略概括:一是“有感而发”、“因事而作”,大凡出色的佳篇都不是为写散文而写散文的结果;二是讲求新鲜独到的见解,绝少无病呻吟地去抒情谋篇;三是看重富有个性的风骨及文采;四是不存在文体上的约束,如记、传、书、札、谏、疏、论、序、跋、碑文之类,均可成为“好文章”(好散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曾涌现过不少散文大家(他们大都是诗人、学者、小说家其时,白话文倡导不久,但新散文的成熟却显得十分迅速——这些散文世界的佼佼者,学识文采兼备,素养亦非同一般,且又关注社会时弊及底层劳苦大众的生存状态,而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散文大家都与文学传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他们都具备一种反传统而不丢弃传统精华的特点。然而时至当代,在所谓继承与发展的旗帜下,散文的传统反而被丢弃路旁,无论是文体样式还是创作思路,显得拘束而狭窄,以致那些被当代文学教科书誉为优秀散文家的手笔之下也未曾出现多少令后人称道的作品。就是到了新时期,文学世界中步履艰难而动作迟缓的,就要数散文创作了。特别是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最初几年,著名小说家巴金先生以其数量众多的“随感录”(作为散文)给中国文坛带来了反思的生机,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使散文领域出现如小说界或诗界那样的巨大的变革。应该说,直至八十年代最后几年及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才逐渐趋于蓬勃改观,或者说,散文的创作才呈显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实事求是地说,是一些思想敏锐犀利、文化造诣扎实、敢于吃苦、敢于诉诸精神探索或情感冒险的诗人,学者、小说家“救活”了死气沉沉的当代散文创作……

这,就是我们要谈论的张承志、周涛、余秋雨、马丽华、史铁生。诚然,给散文创作注入新鲜活力的优秀作家还可以列举一些,如王蒙、汪曾祺、贾平凹、莫言等等,但即便是我将谈论的这五位作家,也足以传达当今散文创作的水准及发展趋势了。

站在一个合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散文创作根本不是“走出传统”的问题,而是诚恳虚心地学习传统的问题;没有“走入”谈何“走出”,时髦是时髦了,但轻浮的判断与创作实际毫不相干。事实上,当今一些优秀作家之所以佳篇迭出、成绩斐然,其原因也在于他们的创作思路及创作品格并不拒绝传统散文精神的滋养,而且在原则上发扬光大了这种渊博而智慧的精神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既不无病呻吟做痛苦状,也不去作美妇人般的华丽装扮。他们并不在意所谓的“现代”或“后现代”;他们只是以自己诚恳的姿态、富有个性的目光审察与体验着这个世界。在这里,作家的人格显得举足轻重。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或者是最普通的底层生活,都在他们的笔下幻化为一种真实人生的存在,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被称为“心灵史”的存在。他们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心甘情愿地进行着漫长而苦涩的精神之旅,既充实又富有。他们的作品所传达的是一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独特音韵,一种恳切而真实的人性旋律,一种绝不回避社会现实的感悟或召唤。在他们的散文创作中,历史、现实、社会人性、常人百姓、见解、人的存在、命运、良知、正义感……都是极为重要的概念,而作品的精神及品格,也与这些概念维系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同时也是因人而异的关联。在如今的充满了沉闷气息及污泥浊水的文坛上,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追求。毫无疑问,他们的创作为今天的文学赢得了可贵的尊严与信誉。

先谈马丽华,而且只谈作品。马丽华是作为诗人而被人们所了解的。在西部诗人群体中,她是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倘若论及她的散文创作,那么我们可以把诗的理解与积累看作是一种漫长而坚实的准备一一她的散文,无论长短,也无论题材的差别,“诗”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浸入肌体的创作现象。她不是哲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民俗学家,不是专门研究文化、宗教、艺术的学者,但自她踏上西藏这块棕褐色的土地,命运就决定了她要与这神圣而充满奥秘的领域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对于西藏的认知、体验与感悟,并非仅仅依仗猎奇诸如雪山冰川民俗风情之类的现象就可以获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马丽华所要理解的西蔵,是一种精神的西藏,一种情感富有的西藏,或是一种圣洁而神秘的西藏,一种值得永远领略与感悟的西藏~"就如她所认同的那几句话:“它本身不具备更多,除了石头和冰雪;但通过对它的凝视,它给予的一瞥成为无限。”(见《西行阿里》)——这,就是马丽华的西藏。马丽华对于西藏的虔诚是令人感动的,而这种虔诚也赢得了西藏的无尽报答。马丽华虽是一位女作家,但她不是那种躲在水泥丛林中感慨人生的人,不是那种在舒适中吟唱爱情或叹息命运的人,更不是那种远离底层生活但又热衷于在城市情调的快乐中。

轻弹痛苦琴弦的“沙龙撰稿人”。她一直跋涉在连男性作家也望而生畏的精神旅途上。她游历藏北。她西行阿里。她朝拜神山(冈仁波钦)、圣海(玛旁雍措)。她以千般辛苦万般坎坷换来了一种真正属于生命的体验,一种永远值得回味的命运启示与精神顿悟,一种“人的存在”的感性把握。她是一位离不开高原并与高原融为一体的作家。在她的长篇散文《藏北游历》与《西行阿里》中,关于西藏的一切“文化知识”并非某种外在的或附加性的招贴,而是一种内在的或血肉般的“叙述经络”一无论宗教、艺术,还是历史、哲学,或者是风俗、民情及民间传说,都成为传达西藏或表现人的生存状态的有机构造。不言而喻,其中渗透了作家的坚忍与信念,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敏锐的感受力,一种始终如一的个性,一种推崇精神价值的品格。在那块人迹稀罕的缺氧的高地上,马丽华所追踪与求索的,又偏偏是人——人的命运与人的存在,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无限与永恒。如果说,《藏北游历》的叙述还携带着某种旁观的或临时介入者的目光,那《西行阿里》则把自我体验推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或者说,“我”已不再是旁观者或临时介入者了:“我”就是西藏,西藏就是“我”;“我”的“精神之旅”真正成为支撑叙述的独特风景及冲击读者心灵的力量。她说:“我所深切地感着兴趣的,正是这座山本身;从转山开始升发直至今日,我仍坚持认为冈仁波钦乃至阿里首先是一个感受领域的世界,环绕神山是精神的旅行,是灵魂对于自我的检视过程。”她又说:“我走遍了西藏。这是令人愉悦的生命灵魂之旅。在时常涌现的大片感动、大片感激之后,偶尔审视一番自己的心地,真羞愧难言……我想在我感动的时刻,是柔情似水,是真切可掬”(《西行阿里》这便是马丽华与西藏这片高地的关系,或者说,这便是马丽华散文中时常呈现的一种洁净真淳的境界。

与马丽华一样,周涛也是诗人;而周涛热爱新疆如同马丽华热爱西藏——这自然不是偶然的现象:爱与崇拜一样,可以使作家的感受与顿悟进入一种升华;无爱则无激情,无崇拜则无信念。周涛与马丽华虽则同属西部诗群中的优秀成员,但在进入散文世界之后,周涛要显得更诗人一些,而马丽华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学者的气息。周涛是一位凭着灵性创造散文的作家。他始终认为散文是一种文学的“散步”,一种牵着描写对象的“散步”,一种尽情袒露“自我”及个性的“散步”,而“散步”则充分显示出其中的自由与任性;因此,他的散文可不绳墨所谓的“章法”。在其最终造就的作品营构中,读者可以见出一种大致的脉络走向或意味趋势,而更多地感受到的则是丰富多彩的顿悟与想象,以及那些无拘无束洒脱自然的慨叹或议论——他被自己的直觉牵引着,也被自己的感悟笼罩着,于是便写出了不少堪称精彩的作品,如《哈拉沙尔随笔》、《吉木萨尔纪事》、《伊犁秋天的札记》、《忧郁的巩乃斯河》、《蠕动的屋脊》、《坂坡村》、《和田行吟》等。这大都是一些篇幅颇长的作品,一些富有思情容量的作品,一些感慨人生或以情性撞击大自然的作品,而不是那种精巧玲珑的小摆设,或那种供人于饭后茶余把玩的闲情逸趣;未领略西部粗犷豪放的人,也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高地之风掠过之后的凝重、冷峻、遒劲,甚至是一种钢蓝色的韵味,一种金黄金黄的秋意。

纵然,周涛的散文也往往因了汪洋恣肆的无拘无束而留下些许的琐碎之嫌,但这种琐碎时常被某些新奇与机智所掩盖——如此说来,琐碎也就不成其为明显的缺憾,反而成为一种可以原谅的特点,这芷如小说家朱苏进说,缺点“也是精彩的,有质量的”。朱苏进曾为周涛的散文集《稀世之鸟》写过一篇极为精彩的随感式文章(这文章亦为一篇卓越的散文佳作我们不妨摘引几段:“他很从容地推开了曾经压抑他们的名着或者思想,坦然地展示自己天生之躯,开口便是与自然精神一致的语言,深邃与智慧到了接近于痴的程度(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长久地新鲜地盯住一样东西),同时把读者提到赏痴的境界。真的,他所描写的大西北风光,对于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雄阔而陌生,但是读他的散文就感到我们有一部分寄存在大西北”;“周涛在改变自己文学形式时取得的成功,恰恰证明形式不重要,艺术创造的过程差不多就是忘却形式裸露自然的过程,他真正值得大家羡慕的只有一点,就是埋藏在形式中的总在兴奋总在焦灼的生命”;“‘密切血肉相连’等语不必说了,关键是他与大西北所构成的姿势……后来,看清些了,他还是采取一种与大西北逐渐远去、背离的姿势。在高蹈与背离中汲取出其神韵。并把它优美地编织起来”(均引自《自然之子的痴笑》或许,我们很难寻找到如朱苏进这样的表达语言来描述周涛散文的出众之处了。周涛的确是一位不事模仿、而其他人也难以模仿他的作家;他的观念很朴素:“当美成为大家都能认识和理解的东西时,就应该避开它”,因而他很忌讳“用浮光掠影的水彩涂抹”,并最终“败坏了山河的朴素原色”。但因了他是诗人及拥有诗的目光的缘故,他又不是那种为自然而自然的作家一他在漫长的抒写旅途中,诗的睿智的撑持是他的主要叙事(或抒写)形态;机智与诗的发现,往往相辅相成而融为一种独特的美学品格,节奏感,诱人的情调,意象,喻诫,生命的秋色,苍凉或壮阔,空间的膨胀,时光的追赶,从狂放的土地上窥见自己与人的生存状态……都体现着诗的浸入与诗情诗意或诗的目光的蒸腾。或者说,他的散文不仅仅传达着大西北的精神或品性,同时又是一种人类之光的折射,或是一种人的情操的自然袒露或自然提醒。至此,文学(或散文或诗)便真正成为文学(或散文或诗)了。

同类推荐
  • 解放兖州

    解放兖州

    我军攻占了兖州这一津浦路中段的战略要地,共歼敌63600余人,其中俘敌44700余人,毙伤敌18900余人,解放了兖州、济宁、汶上、宁阳、曲阜、邹县、滕县、肥城、泰安、新泰、泗水、章丘等12座县城,控制了津浦路徐济段350多公里的铁路线。
  • 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

    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

    与韩国文学一样,其文学批评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本书研究韩国上古时期至19世纪末叶的文学批评,对其从萌芽阶段到系统总结形成完整体系的阶段,都做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揭示其与韩国文学发展、时代环境、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审美趋向、文化时尚等的密切关联,阐明其与中国文学批评的互动、浸染的关系。
  • 纳兰全词

    纳兰全词

    清代词坛中兴,名家辈出,其中以纳兰性德最引人注目,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以纯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细腻的描写、浅白流畅的语句、哀婉凄艳的风格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数百年来广为流传,“一人而已”绝非谬赞。纳兰性德的这本《纳兰全词》备搜纳兰词全部作品,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纳兰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 雷神传奇

    雷神传奇

    本书是马老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结晶集成,包括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词、随笔、游记、杂文等等。马老在自序中说:我是半路出家的作家,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但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曾经参加过中国革命,也算是一个革命家,因此我写的作品,如果可能叫作文学作品的话,那算是革命文学作品吧。
  • 大豆开花

    大豆开花

    《大豆开花》是我国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梦也历时七年完成的一本诗集。共收诗歌170则,分七辑编排,包括:豆芽、豆瓣、豆叶、豆秆、豆花、豆夹和豆实。本书是“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之一,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门推荐
  • 零灵

    零灵

    来自孤独,寻找…………来自黑暗,寻找…………天地骤变,规则破碎,虚拟同步,天地大劫!
  • 小眼睛大发现·亟待拯救的濒危物种

    小眼睛大发现·亟待拯救的濒危物种

    你听说过木牛流马吗?你看见过漫步火星的机器人吗?你知道地雷为什么被称为藏在地下的杀手吗?中国古代的火箭长什么样?你对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吗?《小眼睛大发现》涵盖生物、自然、地理、历史、军事、化学等多个知识领域,它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搞笑、幽默、夸张的漫画,超级实用的知识点,为孩子们提供了愉悦的阅读天地。本系列丛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古代兵器、超级威猛的现代军事武器、世界各地最最疯狂的机器、大自然多种濒危物种以及强大的新型能源。书中的精彩内容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建立起灵活的思维方式,而且会引导孩子们对身边的世界产生全新的认识。
  • 徒弟是怎样炼成的

    徒弟是怎样炼成的

    某女为钱而穿越后,某大仙的日子就不再安稳:自从初次见面,她“不小心”踢他脸后,某女陷入了悲惨的日子……
  • 魔女的契约

    魔女的契约

    [花雨授权]眼前这个男子竟然向她宣布:“你是我的女人。”他口口声声称他们俩有过契约,霸道地要求她回忆那段痛苦的过去,奇怪的是,她非但不抗拒他的强硬掠夺,反而对他的熟悉感越加强烈,难道她的记忆里真有过他的存在?
  • 当安静走过你身边

    当安静走过你身边

    雨溪雪和恋紫惠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就交了两位新朋友,过几天就交了四位新朋友,不知再过几天又交到了什么新朋友呢?友谊只为一个人即将闹翻,一点爱情,大多友谊将待继续,最后的朋友是谁呢......雨溪雪,加油呀!
  • 缔造超凡世界

    缔造超凡世界

    这个世界本没有灵气复苏,所有的灵气自我这里复苏。这个世界本没有仙魔妖神,所有的仙魔妖神全都由我创造。且看我自导自演,在这末法时代的平行世界掀起灵气复苏的狂潮,缔造仙魔共舞的盛世!
  • 狂神

    狂神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战争的世界,在晋元大陆上生活着很多种族,其中以人族、魔族和兽人族实力最为强大,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战火数百年从未间断,而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在这个乱世应运而生的一个人亦或魔。
  • 重生之盛宠欢颜

    重生之盛宠欢颜

    陆欢颜穿越后的第一世过得糊涂又任性,重来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她拥有了另一种人生。可是,保护家人的初心不会变。护住家人的同时,就和这个永远无条件包容自己的男人,牵手好好过完一生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唐僧打穿西游

    唐僧打穿西游

    孙悟空:“师傅,有妖怪。”猪八戒:“师傅,妖怪来了。”沙僧:“慌什么,有师傅在,妖怪来了也不怕。”小白龙:“诸位师兄,龙肉烤好了。”唐僧:徒儿们坐好了,待为师打死妖怪,咱再喝酒吃肉。诸位弟子:“师傅,6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