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41600000011

第11章 “亚痛苦”与微幸福——享受播种

有一次,我在一家企业讲课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小唐被领导派过来,做我的助理。公司领导向我介绍说,小唐最近双喜临门,刚结婚没多久妻子就生了儿子。

晚上吃饭时,我向他表示祝贺,小唐却现出了一脸愁容。他说:“哪里是什么双喜,我都快愁死了。结婚时欠朋友的钱还没还上,没两个月又有了孩子,生活更紧了。”

我问他:“听说你们公司的工资是比较高的,你们俩都在这家企业,工资应该是‘双高’,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小唐说:“花钱的地方太多了。现在我们买进口奶粉给孩子吃,我们家那小家伙特能吃,每月要花几千元。”

我说:“孩子吃奶粉的时间最多两年就熬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小唐挠了挠头,依然愁眉不展地说:“不只是这方面,愁事多着呢:这孩子这阵子经常闹病,他一生病,我就得请假带他去医院。上司都批评我N次了,我和上司说,我老婆生孩子时做了剖腹产,身体一直比较虚,抱不动孩子,只得我陪她去。可上司却说:‘咱们公司做剖腹产的女人多了,也没见谁家非要两口子一块去给孩子看病。’您瞧瞧他这是人话吗?真郁闷!”

我劝他说:“哎,这些都是小烦恼,一工作起来就忘了。瞧你现在的工作有多好,领导又重视,一定能快速提拔。”

小唐叹了口气说:“这工作,天天和下边的人磨嘴皮子,我都快烦死了!领导根本看不到什么成绩,哪能有提升机会呢?”

听了小唐的话,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本来是两件幸福无比的事,可小唐把它和自己的烦恼一勾兑,就变得特别不是滋味了。也许,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都市人来说,“幸福”的答案只有一个:走进豪华的商务中心,可以随便地消费里面的服务和产品,却不用花一分钱。

这话听起来像是笑话,但却是现在许多都市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选择的应对方式就是:“不谈理想,我戒了!”

对于现代人的这种心理现象,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早做过精彩的总结:“大多数人谋生,也就是生活的方式都仅仅是权宜之计,一种对生活的真正职责的逃避——一方面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想追求更好的方式。”

可这种做法,给我们的心理带来的后患却是无穷的。正如绝大多数城市人的生理状况都处于亚健康一样,许多人的心理也同样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给人带来的,不是什么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和创伤,更多的是一种纠结和无奈,这种情绪像雾霭一样笼罩在人们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我给他起了名字叫“亚痛苦”。

其实,要应对这种病症,有一个灵药,那就是:微幸福。

所谓微幸福,就是生活和工作中那些细小的,总被我们忽略的小成功、小感动、小愉悦。因为它在我们身上存留的时间过短,许多人一直忽略它的存在。其实,如果我们做个细心人,珍惜微小的幸福,把它们存在心间,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内心的幸福就可汇成海洋。

连续案例 9咖啡甜品店

没过多久,有一天晚上,林菲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说于坚住院了,而且病得很重。

于坚自得了肺炎后,身体状态一直不佳,所以对他这次住院,我也并没有觉得太惊异。林菲挂了手机后,我马上给于坚打电话,可接听的人竟然是于伯母。此时我才知道,于坚得了胃癌——上次他回老家,根本不是治疗什么肺炎,而是做了癌症切除手术。手术后本来恢复得挺好的,可没想到到北京才一年多,又扩散了。

我马上赶到医院。见到于坚后,我吓了一跳。几天不见,他瘦得特别厉害,眼圈周围都青了,憔悴不堪。

见他这个样子,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过了好半天才克制住情绪,我责怪他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竟然瞒了我两年?”

于坚淡淡地笑了笑,说:“你在北京过得已经够难的了,我不想让你再雪上加霜。况且,这种病生死难料,我也不想耽误你。”

听了于坚的话,自责、羞愧、忧伤等情绪一下涌上我的心头,我哭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于坚坚持要出院,我问他原因,他没有说话,而是打开笔记本电脑,让我看里面的一张设计图。原来,他早已找人设计好了咖啡甜品店的装修图,而且给小店起了一个特别浪漫的名字,叫“桃花源”,希望这里成为一个都市白领的阳光心灵站。

于坚说:“其实,我来北京,最大的一个梦想就是想开一家咖啡甜品店。这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决定要去实现的一个理想。我喜欢里面咖啡和甜品的香味,还有那柔和的灯光,若有若无的音乐……这里就是都市人补充心能量的桃花源!”

我很吃惊,问他:“怎么会,你不是特别喜欢做美发店的生意吗?”

于坚苦涩地说:“我到了北京也才知道,原来开咖啡甜品店要那么多钱,是一个那么难以实现的梦想。当然,开发廊我也喜欢,但这不是我的理想,我只是觉得这行赚钱快一些,能迅速地挣到开店的钱。可我没想到,八年过去了,我也没实现理想。”

我劝他说:“这种事也急不来,先把病养好了再说。”

于坚神情坚定地说:“我不想化疗,这种治疗方法简直是自我摧残。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要活得充实快乐,死也要死得痛快有尊严!况且,我也希望能省下这笔钱,可以为你将来开咖啡甜品店做启动资金……”

我怕于坚想不开,做出偏激的决定,便磨破了嘴皮子劝他,说了一大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话,可于坚根本听不进去,他说:“这是我们俩共同的梦想,我希望你能帮我实现。一个人有了梦想,并且坚信它一定能实现,会觉得没白在这世上走一遭,也就不怕死了。”

尽管我们百般防备,可在一个夜里,于坚还是背着我们偷偷吃了早已准备好的安眠药。

在走之前,于坚把自己这些年辛苦攒下的钱打到了我的卡上,在遗书中,他让我好好工作,再攒一点钱,就可以在北京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甜品店了。

我没有要这笔钱,把它还给了于坚的父母。我想,两个老人的儿子没了,他们也老了,更需要这笔钱。至于咖啡甜品店,这是我和于坚共同的理想,我希望自己能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它。

为此,我应聘到了一家连锁咖啡店,当了一名甜点师傅。

对此,林菲特别反对,她劝我说:“你好歹也是本科生,你那点破事也过去快两年了,找一个差一点的公司,做个收入说得过去的普通白领,也不会像两年前那么难了,何必去当‘厨子’呢?伺候人的活太难干了!”

我说:“从小到大,我一直就想出人头地,从没想过自己最想做、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这样下去,生活就会越来越没有动力。这种活法,即便得到了全世界,也不会快乐的。于坚点醒了我,我要坚持自己的爱好,从最低层做起,慢慢来。”

林菲叹了口气说:“可在北京要开一家于坚所设想的那种店,没有几十万是下不来的,你现在挣这点钱,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理想啊!”

我很乐观地笑了笑:“这个过程本来就是有许多乐趣可享受的,如果非要等到有结果才能体验到幸福,那可能这个世上不幸的人就太多了!”

林菲拉住我的手,感慨万分地说:“于坚一走,你完全改变了,变得有勇气、有自信了。不管怎么说,我喜欢你现在这种状态,让我又看到了你刚来北京时的那股劲头,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几个月后,我在街上见到了老沙,他却叫住了我,把我拉到路边,说:“梅颖把孩子打掉了。她还是不同意和我结婚,说等云儿十八岁以后再说。”

我没说话。老沙叹了口气说:“如今,再想想和你这段感情,我突然觉得挺内疚的,虽然我不是成心在利用你,但不得不承认,我心里的确一直喜欢的是梅颖。”

我很平静地说:“我都不想这些事了,你还想它做什么。我也有责任,那段日子,我的心态就是不好,一心想着升职加薪,想着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对自己的感情也没认真想过,结果做了傻事,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不过,幸运的是,我现在想通了。”

老沙用惊异的眼光看着我,惊呼道:“我真没想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我以为你对我已恨之入骨。这些日子,你可真是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

我盯着老沙的眼睛,感慨万千地说:“怎么会呢!毕竟最初的时候,你也是爱过我的,虽然时间那么短。”

其实,我说的是真心话,于坚离开之后,我对许多事都想得比原来开了,我对老沙,已没有了从前的怨恨与恩仇,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曾经的熟人。

林菲不愧是我最好的朋友,不久,她借了我一些钱,让我在淘宝上开了一家专卖甜品和咖啡豆的网店,希望能借此快些实现于坚和我的梦想。

生意开张后,不太稳定,时好时坏的。不过,不管网站的生意怎样,我都没有放弃咖啡店的工作,因为我越来越喜欢那个小店了:在那家店里,总是萦绕着爵士风的低吟浅唱,我坐在操作间,精心地摆弄着那些香味浓郁的奶油、水果、乳酪,觉得特别舒服、惬意。

此时,我觉得自己忙乱的生活节奏忽然变得慢下来,享受到的是一种安然独处的乐趣,一种奢侈的悠闲,我的心灵得到了最好的呵护与滋养,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此刻,就又会想起于坚在临走前在遗书中写的那首诗:

我多么希望

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心能量:用37度的心去感悟世界

在当今社会,为了追求一些所谓的幸福,许多人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正像弗罗姆所描述的那样:“人们宁愿冒生命危险,放弃自己的爱,舍弃自己的自由,牺牲自己的思想,为的就是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与群体协调一致,并由此获得一种(即使是虚妄)的身份认同感。”

可许多人获得了“身份认同感”后,不但没有感觉到幸福,反而生出一种空虚感——这种“亚痛苦”的感觉虽不会给身心造成多么重大的伤害,但却如穿了一件爬满虱子的内衣,痒得人心慌意乱。出现这种状况,其实也是精神亚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

对于精神健康的定义,心理学家有许多说法,但有一点是许多心理学家都忽视的——“体验到自己是自己力量的主体和动因”,这一点也是弗罗姆在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当中特别强调的观点。

我觉得,除了这一点,还要加上一个补充定义,那就通过修心养性,慢慢调整自己过热或过冷的心理状态,使其保持一个正常的温度——37摄氏度。我给这种状态取了一个名字,叫天然心态。

天然心态,是相对于纠结心态和阳光心态而提出来的心理概念,它处在这两种心态中间,是指一个人能快速调节不良情绪,从而保持比较自然放松的心境。

天然心态,不要求每个人心里永远阳光灿烂,而是要尽量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因为,许多貌似积极的激进态度,其实也是一种负面的情绪。有天然心态的人,心灵的天空里也会有风霜雨雪、电闪雷鸣,但因为有了自我心理调节的好方法,负面情绪就不会长时间干扰自己的心境。

如果我们拥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就会拥有一种超强的敏锐度,能抓住生活中那些微幸福,尽情地享受并分享人生。

在连续案例中,韦兰馨遇到的人生悲剧来自环境——他人不公正的评价。对此,她的两个男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老沙虽然能力超强、阅历丰富,但在韦兰馨蒙受冤屈时,他却对韦兰馨生出无数偏见与误解,甚至还利用她。

正因为如此,老沙越来越忽视韦兰馨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夸大她的缺点。所以,他不但不能帮助韦兰馨走出人生低谷,反而让她在痛苦与纠结中越陷越深,最后,他竟然真的成了韦兰馨的“地狱”。

而于坚则很有胸怀和耐心,无论与韦兰馨出现何种误解与纠葛,他都始终坚信,韦兰馨是一个好女人,身上有着众多的闪光点。他欢喜着她的欢喜,忧伤着她的忧伤,默默地为她的明天做着精心的筹划。正是这些真挚的情感和无私的帮助,让韦兰馨重新找回了自信,彻底走出“亚痛苦”的生活状态,拥有了自己的“微幸福”。

◎人脉要用真情“编织”

进入商品社会后,许多人将个人的喜好也物质化了,在他们看来,社交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展人脉,有了人脉才有钱脉。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社交场合中,只要觉得对方“有用”,他们不管与他人的人格、志趣是否相投,一味地想攀关系;可如果觉得对方“无用”,无论多么投缘,他们也会毅然放弃,觉得这是在“浪费生命”。

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社交慢慢就变成了一出戏,他们每天在台上精心地演着自己幻想的那个角色。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会陷入一种身心极度疲惫的状态。

其实,这种用虚假的表演或权术换来的所谓“人脉”,只能维持一时,不可能维持长久,更不会形成“网”。因为真正有价值的人情关系,基础还是真情,没有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人脉。

许多年前,我去了北方一个很偏僻的城市,给一家物流运输企业做内训。这家企业在当地十分有名气,员工收入也高得惊人。可老板对自己的企业却很不满意,在谈及企业核心员工的管理时,更是气愤不已。

他说:“我们公司最初创建时,就我们五个兄弟,我们都是司机,而且是发小,几个人亲如兄弟。没有挣到钱的时候,日子虽苦,可是却过得特别痛快。可挣了钱后,大伙矛盾反而多了,因为内部冲突,走了两个兄弟,剩下这两个也总和我闹别扭。底下的中层干部就更别说了,问题一大堆。”

我问他有没有想什么对策,老板无奈地说:“刚挣到钱的时候,怕他们骄傲,所以不停地打压鞭策他们,可后来,大家对我都有意见,背后说我瞧不起他们,狗眼看人低,而且这样做,压抑了他们工作的热情。最后,我就拼命激励他们,不停地给他们设立任务目标,不停地提高奖金数额,可时间一长,我发现对他们的刺激性也不大,大家慢慢地都学坏了,吃喝嫖赌的人越来越多,都没什么干劲。”

我说:“你们的企业文化太功利了,一切向钱看,肯定出问题。”

老板说:“不过这的确是我们公司最有竞争力的地方——我们的员工在当地的收入是最高的。”

我说:“可他们还会和临近城市的同类企业比,甚至会和外企比,这样,他们还是不会满足的,也不会有事业成功的感觉。”

后来,我们为这家企业建立了“厚德、创新”的企业文化,用这种比较传统的文化来唤醒他们当初创业时的美好情谊,同时也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多进行创新发明,找到工作本身的乐趣,将真正志同道和、热爱物流运输行业的员工吸纳进自己的企业。

经过这一改革,企业的凝聚力很快加强了,员工们,尤其是领导层的干劲儿被提升了起来。

在连续案例中,因为韦兰馨长时间地陷在物欲的追逐中,在生活中,她缺少的就是对“情”字的真正理解,为此,她葬送了真爱,友情也差点被她搞砸。在事业上,她在意的只是官职和收入,从没有去追求自己喜爱的工作。

可经过一系列的波折后,她才真正明白:那些没有感情的爱情、友谊、事业都是长久不了的,当风雨来临时,那些有着真情厚义的感情才能经得住风浪。

但世上许多事都是没有回头路的,韦兰馨为此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好在她迷途知返,重新树立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别落入“他人即地狱”的陷阱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有句名言,叫作“他人即地狱”。许多人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深意,觉得是在教导我们:要时刻提防他人,斗争的弦一刻都不能放松。这句话也因此成了他们过度防卫心态的有力证词。

其实,这句话包含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是有许多深刻内涵的:

首先,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

对他人不能以诚相待,时刻打自己的小算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样肯定会遭到他人的排斥、打击与报复,甚至将你打入“地狱”。

其次,别人对你的判断中,有些是夸大的,有些是包含偏见和歧视心理的,如果你不能沉着应对,心性大乱,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唾沫星子淹死人。

他人对自己的判断之所以这么有威力,是因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拥有权威和权力,能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比如,家庭中的长辈、老师、上司、街道主任、警察、记者,等等。

他们中的一些人之所以对我们有错误判断,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甚至人文环境都和我们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是天地之别。本来你是一件稀世珍宝,可在他们眼里却不值一文,甚至是必须除掉的垃圾。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坚强睿智的心,盲目地听信了他们的判断,看不清自己的真正实力,生活中就会出现无数的纠结与烦恼,让自己处于“亚痛苦”状态。

我有一个邻居,叫王志。多年前,因为他妻子生儿子王聪时难产,医生保住了孩子,可他妻子却不幸去世了。

王志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没法照顾孩子,便把王聪送到了千里之外的乡下姥姥家。

王聪的姥姥是一个很迷信的老太太,她认为女儿之所以去世,都是王聪“命太硬”“克父母”,是个不祥的孩子。所以,从小,姥姥就对他十分不好,认为他笨、淘气、长得丑……总之,没有任何优点。

因为姥姥的偏见,王聪从小就很自卑,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架势,经常和人打架斗殴,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坏孩子。十二岁那年,王聪和一个同学打架时失了手,把对方的腿打折了,为此,他进了少管所。

从少管所出来后,王聪的姥姥就去世了,他只得回到城里和爸爸一起过。

此时,王志又结婚了,新爱人是一家学校的老师,姓苗。这个人不但人好,还特别会教育孩子。

苗老师第一次见到王聪时,就对他说:“你离家多年,大家都不认识你,也不大清楚你以往的经历,如今回到了城里,就忘掉以往那些不愉快的事,一切都重新开始。”

王聪不屑一顾地说:“你别和我来这些虚的,我这种人,还怎么开始?”

苗老师说:“在我眼里,你是一个最优秀的孩子,没有别的原因,因为你是王志的孩子,他那么优秀,他的孩子也一定错不了。你爸以前工作太忙,身体又不好,没时间照顾你,他欠你的太多了,现在,我来替他补偿!”

苗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最初的时候,王聪“野性难驯”,不停地找事惹苗老师生气,苗老师稍加规劝,他就骂个不停。有一次,王聪甚至动手打了苗老师,把她的眼睛都打青了。

可王聪认错后,苗老师便把这件事压在心里,连王志都没告诉。无论王聪在家多么跋扈、不懂事,在外人面前,她总是夸赞王聪的优点,从不提她的错处。更难得的是,在王志跟前,苗老师也是如此,每天都要向他汇报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努力加深父子之间的感情。

为了保护王聪的自尊心,苗老师也很少当面批评他,有了问题,总是含蓄地写在字条上,在他晚上睡觉时,偷偷地放在床边。

每当王聪遇到困难打击,变得不自信时,她总是鼓励他说:“你本来就是个优秀的孩子,我和你爸爸一直都坚信这一点!”

慢慢地,苗老师的“期望效应”得到了收获,王聪变得越来越聪明懂事了,成了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如今,已成为一家外企CEO的王聪对苗老师爱戴至极,他总是对周围的人说:“我第一个妈妈给了我生命,而我第二个妈妈给了我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动力!”

◎让时间帮我们淡忘痛苦

作为现代都市人,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自己挚爱的亲朋发生冲突时,因为过于冲动,结果将问题扩大化,然后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发生了这种事情后,将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心能量。

当然,有许多人特别幸运,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努力,很快地化开了矛盾,双方相逢一笑泯恩仇。但更多的人都没有这份幸运,双方很难重修旧好,关系一直僵持着,因为双方有了实质上的矛盾,涉及了人生观、世界观等原则性的问题。

发生了这种事情后,其实有一点是我们比较容易做到的,那就是不再怨恨对方,慢慢地把双方的关系从挚爱亲朋调整为不温不火的熟人似的关系。这种做法,对调整我们的心境是极有好处的。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要给自己和对方都留下一个思考和消化的机会,等双方有了理性的认识后,怨与恨也就自然淡忘了,那时,心里剩下的就是平淡如水的熟人间的感情。

我有一个朋友,今年三十多岁,在一家外企任客户经理,事业十分成功。三年前,她的丈夫不知怎么和她的表妹搅到了一起,两人的关系很快被她发现了,当时,她特别痛苦,和表妹大打出手。

之后,她想疯狂地报复一下表妹:要到她的单位去找她的领导告状,让她在单位难做人。她甚至还想回到老家,到舅舅家去大闹一场,让所有亲戚朋友都知道她的“丑行”。

当时我劝住了她。我问她:“你觉得你这么做就能挽回你丈夫的心吗?”

她叹了口气说:“恐怕不行了,他和那个骚货打得火热,眼里哪还有我?”

我说:“那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毕竟她是你表妹,你这一闹,要伤一大堆人,你自己的形象也受损。”

她咬着牙说:“可我咽不下这口气,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她竟然……”

我劝她说:“苍蝇不盯无缝的鸡蛋,她能吃到窝边草,肯定是你和你丈夫之间有了重要的问题,你也有过错。这种事,你别急着处理,给大家都留一段时间。现在急着去处理,不但理不清楚,反而会容易闹出大麻烦来。过上几个月,你们心气都平了,事情自然就会有头绪,是非恩怨会一目了然。”

三个月后,朋友平静下来,把许多事情都想清楚了,她没有再闹下去,痛痛快快地和她丈夫离了婚。

当天,她对我说:“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他是个慢性子的人,在骨子里,他还是喜欢我表妹那种不温不火的女人,而不是我这种辣妹子型的女人,我俩根本就调不到一个频道当中去。谈恋爱的时候,我们还以为我们俩如此不同,走到一起可以互补,但走到一起后才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

我对她说:“外人早都看出来了,只有你自己糊涂着呢!你看看,他爱好的那些东西,哪个是你爱好的:茶道、围棋、书法、集邮。好多甚至是你反感的东西。”

朋友说:“可我还是有气,他们竟然背着我。”

如今,三年过去了,朋友对表妹和前夫间已没了怨恨之情,他们都开始了各自的新生活。他们的关系也变得像普通的熟人那样,见面时也能打个招呼,寒暄两句,心中已不再有一丝波澜。

在连续案例中,韦兰馨和老沙分手后,也和我这个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极痛苦的过程,但她的转弯比我的朋友快许多,原因就是于坚的忽然离世。

是于坚对事业、爱情的执著态度,让韦兰馨对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理性的认识,她已知道如何应对困难、享受人生。因为这一转弯,让她的心间有了无数的“微幸福”、正能量,这样,她就可以从容应对以前的那些“亚痛苦”。也正因为心能量的快速递增,她才有心胸重新修正与老沙间的关系。最后终于慢慢放弃心中的怨恨,解开了疙瘩。

同类推荐
  • 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

    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

    演讲是一门艺术。演讲是历史的音符、时代的记录、艺术的绝唱、文化的结晶。演讲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共和国议会的辩论,被视为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演讲辞的思想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要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省。《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所选文章精辟深刻,内容隽永,文字优美,且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除了文字的清新深邃外,还能从字里行问看出名家当时的影子。
  • 卡耐基成功之道

    卡耐基成功之道

    本书讲述了卡耐基不平凡的成功历程。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是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柱,抓住目标并为之而奋发努力,成功就在眼前;同时,善于巧妙地把握人生的机遇、设计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是成功的一大关键。我们可以从卡耐基的成功经历中感悟到,成功与每个人都有缘分,千万不要让它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
  • 成功金法则

    成功金法则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是碌碌无为、成功像陌路者一样一次次与自己失之交臂。有人叹气发牢骚,但是我们反思过自己吗?成功者有成功的法则,失败者有失败的借口。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处世能力,获得成功人生启迪。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 鱼眼看职场:上班族生存法则与最佳职业规划

    鱼眼看职场:上班族生存法则与最佳职业规划

    本书将向你讲述一个有趣的职场寓言,故事的主人公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小职员,他在鱼市中买回了一条神奇的鱼。这条充满智慧的鱼以鱼缸来解析职场,帮助主人解析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惑,使他了解到“人也像鱼一样,需要不断给自己的‘鱼缸’换水,从而保持工作的新鲜感”等诸多新奇的观念,以及迅速改善自身处境的方法。鱼眼看职场,并非是妄谈。当我们透过小小的鱼缸看五彩缤纷的职场,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实上,这本书正是要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海渊

    海渊

    这是两个失去所有光明而一起成为对方光明男女的故事。由于父亲的暴力倾向,她的母亲杀了酗酒的父亲,然后在监狱自杀,从此她成了人人都想避开的可怜女孩。只有外婆坚持独自养育她,让她在孤独的童年有一丝安慰。原以为自己不会有任何朋友,但他出现,让她知道自己不孤独。但最后他突然离开了她,没有任何预兆离开了她。再加上外婆去世,她关闭任何情感交流,就算身边的吕阳明如何痴情,她也不会动一丝一毫的心动。然后在大学新生典礼意外与他再次相遇,她的心房又再次毫无预兆打开,虽然她是如此坚决抵抗,甚至为了他不惜与自己的养母撕破脸面,只是自己的真心换来是第二次失望......
  • 刻在记忆最深处

    刻在记忆最深处

    “对不起同学,没撞伤你吧”穆瑾抬头,看到了撞他的男生,惊诧“学校里怎么有个这么帅气的男孩子”他的手在穆瑾的眼前晃了晃“同学,看够了吗?”穆瑾回过神,捡起地上打散的资料,匆忙离开,她的秀发轻拂过他的脸庞,淡淡的花香充满了他的鼻腔他淡淡一笑“别让我知道你是谁”
  • 有你的每一天都是甜

    有你的每一天都是甜

    高考失败的贺甜甜与豪门弟子顾朴的爱恨纠葛是一见不欢到长相厮守有你在的每一天都很甜像贺甜甜一样甜
  • 我想和你从日出走到日落

    我想和你从日出走到日落

    一次意外,夏雨和楚离走到了一起。可夏铭,夏雨的继母姐姐,却百般阻挠,处处设计陷害。而他们终于突破了层层困难要走上顺道时,记忆中的她出现了。
  • 从斗罗开始,临诸天

    从斗罗开始,临诸天

    走岁月之路,行时光之道。奈何,路漫漫,道之难。试问佳人,谁敢与君随?——九龙
  • 创世纪元之帝皇觉醒

    创世纪元之帝皇觉醒

    三个小部落的孩子从部落出发到见识外面的世界到遇到好友,结拜为生死兄弟,一起闯荡外面的世界,一起修炼元力,相依相靠,一起走上成就强者的道路。
  •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缘机2

    缘机2

    续第一部《缘机》,书陶渊与锦瑟之跨越种族,跨越星际的爱恋。漫漫星海,相遇是缘分,相守是机会。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