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3500000038

第38章 侯景之乱(2)

侯景率领他的几千人马向南进攻,梁朝军队不堪一击,侯景很快便攻下谯州(谯,今安徽滁县)、历阳(今安徽和县),进逼长江。

梁武帝听说侯景南下,急忙派侄子萧正德率兵保卫京城建康。萧正德曾因失去皇位继承权,投降过北魏,他心里对梁武帝充满仇恨,决心找机会报复。侯景知道萧正德与梁武帝之间的矛盾与恩怨,派人给萧正德送信,说服萧正德为内应,事成之后就立他为皇帝。萧正德利欲熏心,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做皇帝的大好时机,他忘了梁武帝对他的宽容与好处,高兴地答应了侯景的要求。当侯景的军队来到长江北岸时,萧正德派数十艘大船将侯景的八千名将士、数百匹战马接渡过长江。

侯景率军队渡过长江后,直奔建康,都到了建康城附近,梁武帝才知道消息,急忙派太子萧纲筹备防御。萧纲任命萧大器为都督内外诸军事,羊侃为副手,又派萧正德守宣阳门。

548年,侯景军队来到建康城下,萧正德打开城门迎侯景入城。当时的建康城分三部分,中间是台城,是梁武帝皇宫所在地;西边是石头城,驻扎着禁卫军;东边是东府城,住的是文武百官。侯景很快攻下了石头城和东府城,包围台城。台城守将羊侃率领士兵顽强奋战,死守台城。侯景命令士兵纵火焚烧东华门、西华门,企图乘机攻入台城,被羊侃打了回来。侯景率兵再次进攻,攻占了城外的公车府和太子住的东宫。当天夜里,侯景在东宫摆酒设宴,饮酒作乐。萧纲乘侯景不备,派人放火焚烧东宫。藏在宫中的历代图书文物几乎全部化成灰烬。

侯景久攻台城不下,便下令释放北方到南方沦落为奴隶的人,并给予重用,用这种方法扩充军队,蛊惑人心。朱异的家奴跳过城墙,投奔侯景,侯景封他为仪同三司,相当于丞相,并让他乘着高头大马,穿着锦袍,向城内众奴隶显示说:“朱异当了五十年官,才是个中领军,我刚投奔侯王,就成为仪同三司。”

城中的僮仆们纷纷逃出城,投奔侯景,这就使城内守备力量削弱了。

侯景采用各种方法攻城,可都无效。时间一长,梁武帝的地方援兵纷纷赶到,有三十多万人。可那些出镇地方的宗室诸王各怀鬼胎,都想乘机捞点好处,过把皇帝瘾,所以他们屯兵台城之下,观望形势,谁也不肯救梁武帝。有个叫柳津的人,和梁武帝一同被围困在台城里。他的儿子柳仲礼在台城外做统帅,却按兵不战。梁武帝的儿子邵陵王萧纶也带了援兵驻在城外,按兵不动。

侯景见屡攻台城不下,就强迫居民在台城的东西两边筑土山,准备攻城。这时的建康城已无粮可吃,侯景的军队吃光了石头仓、常平仓的储粮,就杀人吃,米一升贵到七八万钱。老百姓更是饿死无数。侯景强迫那些饥饿不堪的居民日夜挑泥土,很多人都饿死、累死了。侯景还命令士兵将无力担土的人杀死,堆到山上。羊侃见城外堆筑土山,也在城内筑起山来应战。双方在土山上用弓箭互射,昼夜交战。不料,连天大雨,城内土山倒塌,侯景乘机攻下台城,549年(太清三年)三月,坚守了一百三十多天的台城,终于失陷了。

侯景攻入台城后,先杀了为他做内应的萧正德,又把梁武帝软禁起来。他命令将士到处烧杀抢掠。

不久,建康这座自东吴以来经营了二百多年的古城,在战火的吞噬下,化成了一片废墟。

梁武帝成了侯景的阶下囚。在侯景攻下台城时,梁武帝曾无可奈何地说:“从我手上得到的,又从我手里失掉,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这位做了48年皇帝的萧衍最后被侯景活活饿死。

梁武帝死后,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即梁简文帝,这完全是个傀儡。侯景自称宇宙大将军,掌握全部朝政。551年(大宝二年),侯景废简文帝,用土袋子将他压死,又立豫章王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废萧栋,自己做上了皇帝。

侯景攻陷建康后,又派兵攻占吴郡、会稽等富庶地区,并派兵西上,进攻郢州,围攻巴陵(今湖南岳阳)。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湘东王萧绎当时是镇西将军都督荆州刺史,驻守江陵。他派大将王僧辩、胡僧祐迎击侯景,侯景大败,逃回建康。王僧辩继续追击,552年(承圣元年),侯景战败,用一个皮袋装上他的两个儿子,挂在马鞍上,率数百骑兵向东逃跑。后将他的两个儿子投入水中淹死,他自己在逃到海上时被部将羊鲲杀死。这个恶贯满盈、扰乱南北的大军阀终于被除掉了。

侯景之乱平息后,梁武帝的子孙们开始了皇位争夺战,甚至不惜勾结西魏,参加皇室争夺。在灭侯景和皇室争夺中,新兴的军阀陈霸先乘机夺取朝政,557年(太平二年),陈霸先夺取了梁的帝位,建立陈朝。梁自武帝萧衍到敬帝萧方智,共历55年(502—557年)。

侯景之乱不仅促使梁朝灭亡,给江南经济和江南人民带来无法估计的创伤,而且,给统治阶级内部也带来很深的影响,它给在东晋曾一度称霸政坛的门阀士族以毁灭性的打击。

门阀士族势力在东晋时期处于顶峰,东晋末年开始衰落,南朝刘宋以后地位逐渐下降。从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到陈的建立者陈霸先,这些皇上都寒门庶族出身。这些皇帝虽然尊重士族们的地位和势力,但对他们并不重用,只是让他们写写“禅让”的九锡文和写劝进表而已,如刘宋的王弘、王昙首;齐的王俭;梁的江淹、范云等。南朝皇帝转向重用那些出身低,有真才实学的寒人。曾经盛极一时的门阀士族为什么会衰落呢?

一是因为门阀士族独霸东晋政坛,大族与大族、大族与皇室、大族与庶族为争夺权力,不断发生冲突,每次动乱,斗争的对象都是大族,大族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每次动乱都给大族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势力受到削弱,到东晋末年,像琅砑王氏、陈郡谢士等一流大族已经开始衰落。尤其是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给门阀大族的打击更沉重,更加速了大族的衰落,前文已述。

二是门阀大族自身的衰落,由于在门阀制度的保护下,享有许多特权,他们的子弟只要凭借他们的门第就可以做高官,享厚禄。他们不管朝代怎样变更,他们的地位都依然如故。这就使大族们只关心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不关心整个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也就是国家的利益,在政治上不求振作,只享受高官厚禄,当官不管事。他们尤其是不愿做武官,这就使军权都落到寒人手中。这些大族的子弟不学无术,生活腐化。可以说,是他们自己亲手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寒人的。

在南朝,寒人参理朝政,把持政权,在中央是通过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在地方则通过典签一职。

中书舍人这个官,本来是中书省的僚属,地位并不高,都由出身低微的寒人来担任,他们只负责向皇帝转呈大臣们的疏表奏章和向大臣传送皇帝的诏命。刘宋孝武帝时,开始把国家的机密要务转到中书舍人手里,他们甚至可以替皇帝撰写诏书。齐武帝时,四个中书舍人,还各设一个办事机构,称为“四户”。皇帝的诏令,都从这四个机关发出,宰相无权过问。原来由尚书省管理的许多行政事务,也都转到“四户”来。

南朝皇帝们对中书舍人们格外看中,使这些出身寒微的中书舍人势倾天下,权势熏人。如宋孝武帝时的中书舍人戴法兴,他是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他父亲以卖纻麻为业,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到集市上卖细麻布,家境不太宽裕。他开始做官时,在建康做仓部令史,管理粮仓,这是士族们根本瞧不上眼的一个小官。他知书识字,有智谋,宋文帝时,宰相刘义隶把他从仓部令史中提拔出来,后来得到孝武帝刘骏的重用,做上中书舍人的官,参与朝廷用人和赏罚大事。他大权在握,连江夏王刘义恭对他都畏惧三分,当时皇上的诏敕都要经过戴法兴的手才能施行,尚书省中的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断。有人说:“宫中有两个天子,一个是皇帝本人,一个是戴法兴。”

宋明帝时的中书舍人阮佃夫,他的权力跟皇帝差不多,他的赶车夫都封为虎贲中郎将,牵马的下人也封为员外郎,可见势力有多大。他的宅舍园池,那些宗室诸王都赶不上,他家的金玉锦绣,连皇宫中都没有。

齐武帝时的纪僧真、刘系宗、茹法亮、吕文显等,个个重权在握,权倾天下。在皇帝的心目中,他们远远比那些士族强。

士族在南朝的待遇和地位很高,但不掌握实权,他们成了皇帝们的高级摆设品。

门阀士族们也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在下降,他们想保住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但他们不想振作,奋发向上,而是想通过严格划分士庶界限,严格封闭士族集团来维护他们既得的利益。

士庶之间不仅不能通婚,甚至不能互相来往和结交。士族根本就看不起庶族,视他们为奴仆,根本不与他们为伍。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权臣重将,只要你出身庶族,他们就不肯赏脸,与你结交。

这些门阀士族把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界限看成国家大法,不薛混淆,为保护这一界限,他们甚至可以抗旨不遵。

士族们为保护士族集团的纯洁,不混淆士庶之间的界限,大修族谱,在南朝,写士族的家谱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这些家谱是士族交往、做官和婚嫁的参照物,也是政府选官的依据。

但是,无论士族们怎样保护这个集团的利益,都无法挽救他们的衰败与没落,他们像过午的太阳,逐渐地没落西山了。作为一个完全腐化堕落的寄生阶层,他们经不起任何政治运动的冲击,没有一点应变的能力。在梁末侯景之乱中,这些长期娇生惯养的士族们,没有任何自卫能力,他们细皮嫩肉,体弱无力,既不能走,又不能跑,不耐寒暑,经不起风霜。当战乱来临时,只好坐而待毙。他们穿着绫罗绸缎,怀里揣着金银珠宝,缩成一团,听天由命,等待死亡。

侯景对南方士族恨之入骨。在他屯住寿阳时,他曾给梁武帝写信,要求娶一流大族王、谢家族之女为妻妾,武帝给他回信说:“王、谢是高门大族,不会与你联姻,你应到朱、张以下的士族中去找。”

侯景得信后非常气愤,狠狠地说:“等我到江南时,一定把吴地大家儿女配给奴仆不可。”

所以,侯景攻陷建康后,对士族进行百般侮辱。他们剥光士族子女的衣服,将他们的女儿妻子掠入军营,分赏给将士。经过侯景之乱,在屠杀、疾疫、饥荒的交相侵袭下,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大族们死亡殆尽。史书上记载,自西晋末年南迁到建康的一百多家中原门阀大族,到此时基本不存在了。

门阀士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可能在一两次战乱就彻底消失,门阀士族的衰亡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持续了近二百年,直到唐初,经过又一次全国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涤荡,才彻底宣告结束。

同类推荐
  • 黄巾恶徒

    黄巾恶徒

    穿越三国,岂不是等着招揽名臣猛将,争霸天下?但当吕哲穿越而来,成为黄巾军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溜吧!注定没有出路的黄巾,谁留下谁是傻子!
  • 日月江河

    日月江河

    本书是从万历三大征开始,一路披荆斩棘寻找救国之道。本书非穿越文,一丢丢、可以忽略不计的金手指。本书非种马文,不会有过多女主登场。本书是演义小说,书中的人物与原型人物会有些出入,纯属艺术加工。最后,就算只有一个读者,本书也会写下去,就是这么刚!
  • 红流纪事:打起苏维埃大旗广州起义

    红流纪事:打起苏维埃大旗广州起义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大唐神丐

    大唐神丐

    亚洲黑拳总冠军范天华,冷血无情,杀人无数,偶然机会穿越到唐朝一名乞丐义子-孤儿身上,恰逢安史之乱的战争年代,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为时代骄子。为了生存,他单臂托千斤石狮子,堵大户!为了救民水火,他创立丐帮!当次之时,大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叛军一时之间,攻城夺地,势如破竹。众多江湖败类依附安史叛军,刺杀唐朝名将高官;范天华带领丐帮,少林等正义武林势力,与叛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 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陆贾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秦朝末年,有幸遇刘邦,并成为了刘邦的心腹军师为刘邦出谋划策,在缔造大汉王朝的历史伟业中功不可没,凭借‘干坤阴阳镜’泡的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惊鸿的程姝,并与其上演一场不一样的霸王别姬……
热门推荐
  • 魔神天雷

    魔神天雷

    “天界”,又被称为“神界”,地球上最充满仙气的地方。可是,原本的“天界最强”被黑暗力量所吸引,变成了一个十分邪恶的大反派,他大肆杀人。一次,他来到凡间界,在机缘巧合下杀死了男主的父母。而男主在之后,就被这个可怕反派的岳父收留,在长时间的相处还有男主本事的天赋之下,男主获得世界单体最强之力“天雷”,但又由于种种的事件,男主再一次遣返回凡间界,原本打算就这样平静的度过这段休闲的时光。却因为蒂娜的首次出现,凡间界也继续开始了后续奇幻的生活。
  • 卓越:成功人生的12种境界

    卓越:成功人生的12种境界

    "从优秀到卓越,让你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优秀的员工是企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走向成功、迈向卓越的源动力。从平凡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平凡的员工,正在为成为优秀员工而努力,你将可以从本书中学到如何成为优秀员工的理念和方法;如果你现在是一名优秀员工,或者正在努力成为卓越员工,同样你也可以从本书发现如何成为卓越员工的捷径。只要你按照本书为你提供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修炼,下一个成为卓越员工的人就是你!"
  • 别惹我姐姐

    别惹我姐姐

    家里莫名其妙多了个男人已经让她很火大了,那个混蛋竟然还说要搞定她姐姐?!哼,想要得逞?那还要看她同不同意!当然,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 寰宇之末

    寰宇之末

    上古文明疑惑重重,未知势力竞相来到地球,全民修真的时代来了…科技,仙术,变异,巫术,蛊术……但凡是能让人变强的,皆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百家争鸣,究竟哪种能抵御外敌入侵,在茫茫宇宙中生存下去。三千大道,浩浩荡荡,孰强孰弱,谁可知晓。先天道,金木水火;后天道,琴棋书画,开创者与继承者之争,谁主沉浮。陈柯,胖子,齐天御,杀尽恶人的魔道百诡,万世难得奇才梦无道,空间极致涴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爱喝酒的书生李然,平平无奇却掌握时间道的太一,百无禁忌一力降十会的张天子……诸天万道的极致是什么,法的尽头是什么,修炼到至强所为何,黑暗的背后是谁在操控,不变强,难独善其身……
  • 斗罗之我的武魂

    斗罗之我的武魂

    一个青年意外的穿越到了斗罗大陆,以自己的武魂,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 苏子见我应如是

    苏子见我应如是

    一向沉默寡言黑切黑的陆诀,女人的梦中情人,男人的梦中敌人。只手遮天,闻者落荒而逃。遗憾的点莫过于,这个男人从不上电视。以至于某只扮兔实狐苏欣冉吃了霸王龙的豆腐还不自知的拽衣角撒娇。而当陆诀为了骗婚,从黑切黑成功转型成白切黑切俄罗斯套娃黑的时候,某只看起来乖乖软软的白团兔子掏出手机给自己的闺蜜发了一条秘密简讯。“我看上了一个帅哥喔。”强强博弈,自然好戏开场。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 发生在那年夏天的故事

    发生在那年夏天的故事

    因为她侍宠成娇,从而导致一无所有,她失去了这辈子第一个对她好的人,从此星星坠落,他便成了遗憾
  • 重生之涅槃王妃

    重生之涅槃王妃

    在一起突发的事件中,赵晓晓重生了微微动了动,慢慢睁开的赵晓晓以为自己没有死,被救活了。天不遂人愿,她竟然一朝穿越为到了异世……
  • 傲娇女王绝对不可能爱上我

    傲娇女王绝对不可能爱上我

    那年,16岁的我邂逅了17岁的她。从一开始的淡然到纠结,再到歇斯底里。我对她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化着。曾经冰封的心渐渐的开始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