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9700000029

第29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3)

曾几何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非常陈腐,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批孔”运动中,简直觉得是一套被认为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反动理论,应该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现在看来其实不然,这里面所包含的社会学、政治学内容实在是很深刻、很有道理的,所谓“甘做革命螺丝钉”的精神,不也就是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精神吗?

某日庄子闲暇无事,他的好朋友,梁国的宰相惠施也得闲空,二人凑到一起,谈一些人生在世的道理,也谈了一个同类的问题。

惠子对庄子说:

“魏王送给我一些大葫芦种子。我就把它种下了,后来结出的葫芦足以装下五石谷子,真是够大的了,人们都不曾见过。然而这葫芦却又没什么用。用它作水具装水吧,那葫芦外壳又不坚固,一提举葫芦就破了。把它锯开做水瓢舀水,却没有一口水缸能把这水瓢放进去。”

“看来,这葫芦是不能派用场了,我就把它打破了。”

庄子却摇摇头,讲出另一番道理。

“您老先生实在不会用大物件了!宋国有个人会配制冻疮膏,他家世代都靠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一位客人听说宋国这个人有这么个秘方,就上门请求用一百斤金子来购买他的药方。

“宋国这人就和家人商议: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不过赚得几两金子,现在卖出技术,一下可得一百斤金子,何不就卖给那位客人呢?

“那客人得了这药方,就拿着这药方去游说吴王,说它在军事上用途如何如何的巨大。那时正好碰上越国兴兵侵犯吴国,当时天寒地冻,吴王就派那客人率领军队迎敌。因为是水战,那客人就给士兵都配带防冻药物。结果,吴军将士冻而不伤,终于打败了手脚冻疮的越军。为奖赏客人,吴王划拨土地封赏了这位客人。

“防冻药方能防止冻伤手脚,在谁的手中都一样。有的人能因它割地封官,有的人却总不能从漂洗丝絮中摆脱出来,这就是用法的问题了。现在你有五石容量大的葫芦,为什么不掏空它作渡船,然后坐上这条奇特的船,到五湖四海去游玩呢?忧虑它大而无用,可见老先生真是有点不开窍哩!”

一种才具,有用和无用,还得看在谁的手中。能用才的,无用可变为有用;不能用才的,有用也是无用。而这一点,对于个人的成功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孔子在《宪问》篇又反复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之所以在这里重复出现,是因为它与“君子思不出其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了。

不过,谋其政也应“思不出其位”,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考虑问题。

说穿了,还是做冬瓜就考虑冬瓜的问题,做西瓜就考虑西瓜的问题。

或者如鲁迅先生的冷嘲热讽:

“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一乱说,便是‘越规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糊涂。”(《且介亭杂文·隔膜》)

若要找这样“糊涂”的人,那可真是比比皆是,很多人为此丢官葬送前程,自己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哩。

8.不以求仕途作为读书的目的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即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而孔子的主张是“学而优则仕”,即先学习,提高修养然后再去做官。不大赞成“仕而优则学”,即先得了官位然后再去进修学习。这实际上就是“先进”与“后进”的区别。

封建社会中,读书求学的目的一般是“学而优则仕”,即以读书为途径,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果有了功名,授了官职,那就志得意满,所谓光宗耀祖,门第生辉。为了能通过科举考试,天下读书人不惜放弃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而苦心钻研枯燥空间、毫无意义的八股文章。一旦十年寒窗苦换来入仕前程,那些所读所学也就尽抛脑后,坐享人间繁华,挥霍无度了。

所谓“学而优则仕”,一般读书人想望当官吃俸禄是无可非议的。就是孔子的学生,也有“子张学干禄”,专门来向孔子学习当官吃俸禄的技巧。不过,在孔子看来,学习目的还是纯洁一点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学问而学问,在求学中得到乐趣,胜过把读书当作敲门砖,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

但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为读书而读书的人。过去的时代读书是为了金榜题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今天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不一定可以做官了,但小学读了读中学,中学读了读大学,不外乎是为了找一个好的职业。如果找不到,就大学读了再读研究生,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职业。一旦找到了,绝没有人再读什么博士、博士后的,那多苦寒!另一种极端是,既然读书也不外乎是为了找到一个好一点的职业,为了挣钱发财,那只要能挣钱,能发财,又何必读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所以,不少家长让孩子中学毕业(甚至不用毕业)就跟老子一起做生意、赚大钱,于是又生出“读书无用”的观点。其实,无论是“读书做官(发财)论”还是“读书无用论”,对于读书的目的认识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至于谷”,读书都为稻粱谋。

儒家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明理,明理之后便可以成为君子、步入圣贤,这完全是可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做到的。而能不能做官,能不能做大官,则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着,例如人们常说的“机缘”。

一般人之所以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是因为做大官有权有势,有显赫的门第,有丰厚的钱财。但也有许多人不愿做大官,比如曾国藩。尽管他不是一个淡于权势的人,年轻时也曾汲汲于功名。然而经过名利场中的一番角逐与磨砺之后,他对自己的儿孙提出不必为容为将的要求。这绝不是惺惺作态,而是因为他看到了荣华富贵是暂时的,阅尽了盛极而衰后的艰难、悲惨和世态炎凉。

因此,在孔子心中,更多的是要求他的弟子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何谓君子?勤劳节俭,自我修炼,吃苦耐劳,既能过舒适的生活,又能过艰难的日子。还是曾国藩,他为官几十年,不敢稍微沾染官僚习气。在饮食起居上仍然保持贫民的寒素家风,极其节俭也可以,略为丰厚也可以,不过他始终不敢太奢华。不是他无力奢华,而是他不愿奢华,并以此要求自己,示范后辈。

他告诫儿子纪泽、纪鸿不可从军,不可为官。他说行军打仗本非我所长,兵贵奇而我太平,兵贵诈而我太直,岂能惩办滔天之敌?此前虽然屡次得胜,但那纯属侥幸,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你们长大以后,千万不要涉足军界,因为军界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其容易留下被千秋万代所攻击的口实。我久处其间,天天如坐针毡。唯一无愧于心,不忘所学的,就是片刻不忘爱护百姓之意。近年阅历愈多,深谙统兵之苦。你们唯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人学有所成,考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罪大恶极”的地方。这就是“学而优则仕”。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那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子夏这样说了就有了问题。

至于“仕而优则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做官的人在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就像我们今天的干部到党校去轮训或到干部专修班再去拿一个文凭一样,提高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增长理论修养,这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做官之余就去“腐败”,仕而优则“牌”,仕而优则“舞”要好得多吧?所以,“仕而优则学”不仅没有问题,恐怕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风气哩。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吸取。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作不尽恰当的比拟,孔子的主张是先读书,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做到研究生,拿了文凭后才参加工作,才分配到政府中去做公务员,然后慢慢升迁而坐上官位,担任领导人,而不大赞成先工作,提拔成干部然后才去夜大或干部培训班进修学习拿大专文凭。

当然,这里的比拟的确是不尽恰当,因为孔子注重的是修养礼乐的实际内容,要求修身宜早不宜迟,倒不是文凭的问题。只不过,文凭是你拥有修身经历的证明,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实际也是有所挂钩的。

9.人各有所长,修炼自己的优势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有著名的“四科十哲”,是《论语》中经常见到的人物。孔子分别对他们作出了评价。

道德修养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宰我,子贡。宜于从政的: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人也是一样,总是各有所长。就像我们今天的同班同学,各有特点,各有爱好,毕业后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搞科研,有的做文人,进入社会这个茫茫人海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以,无论做教师的也好,做领导人的也好,都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每个属下的特点和所长,加以培养和任用,扬长避短,知人善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或许孔子正是因为做到这些才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罢。

现代人的眼光很高,着眼国外,着眼前途,强调不论什么职业只要出类拔萃,让别人刮目相看就行,特别强调“升官发财”,似乎陷入一个冷眼看社会的怪圈,但若要问支撑成功的基础你落实了没有,则一脸茫然,要知道空中楼阁是不经风雨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求职者择业应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一度投资经商,开发刻字机,结果赔了5万美元,以后看到当出版商能赚钱,就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结果很快又陷入困境。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放弃经商,改在全国巡回演说,发挥了他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优势,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898年,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成为名扬四海的演说家。

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身实际,适合于自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职业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方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同类推荐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智慧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教条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本书中,“上帝死了”,“超人”诞生了,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令尼采饱受非难道言论“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便是出自此书。只有深入理解了尼采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怪论。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这是一部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百万师生心血与汗水的作品集,是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共选辑了271名学生在“孝敬父母月”活动期间写给父母的信和感言。本书为其中的《初中卷》。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热门推荐
  • 穿越隋唐之绝色王妃

    穿越隋唐之绝色王妃

    一切皆因一本小说而起,陌悠的好姐妹是网络小说《隋唐之绝色王妃》的作者。都怪《隋唐之绝色王妃》,要不是陌悠太心急想看到后面的剧情也就不会滑倒……可是当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不小心竟然成了小说里的主人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大力不理性

    我的大力不理性

    当大力不理性了是个神马亚子?斜眼笑emoji
  • 此去经身

    此去经身

    由天堂跌入地狱的感觉,我想没有谁可以比郁梨更深刻,坚强如她,即使受尽折磨,也无法舍弃必须保护的弟弟,最后,当她以为可以和弟弟一起活下去时,命运却给她带去了玩笑,如果那天,她不放手,那么,这辈子就再也无法前进。大家好,阿翎在这里露个面,话说【此去经身】也努力了好几个月了,也许有人明白有人不明白,但,没关系,阿翎最初写它,是为了填满很多的不是,能在这里让它跟大家见面,阿翎已经很满足了。若是想聊聊天,互动的朋友们,不妨到微博搜下三色翎(虽然没什么人气就是了Ye~)
  • 心口的桔子天使

    心口的桔子天使

    你好,我是幸运的橘子精灵希澈,只要把我留在你的家里,每天供奉我,我就可以给你带来幸运哦。”哇!原来上帝爷爷真的听到了我的祈祷,派了天使下来帮我向元佑告白呢!可是,为什么天使的脾气那么坏,不但抢夺我每天的粮食,还把我当成仆人一样呼来喝去?更变态的是,他还强迫我用膜拜的眼神仰视他!这家伙分明是披着天使般纯洁的面孔来蛊惑世人的恶魔啊!阵阵抗议声中,名叫希澈的橘子精灵和名叫橘子的老实少女,即将上演一幕关于爱情的浪漫轻喜剧!
  • 没听说他超有钱啊

    没听说他超有钱啊

    明明是一见钟情,偏都以为是见色起义!这是一本略有些热血励志,但实际很清新、暖人的甜宠文。故事从一个现役游泳队队员没脸没皮地蹭住到专门研究海洋生物女生的家里开始。他们在日久相处中渐生情愫,守望相助又彼此成就,重新找到治愈内心创伤的正能量,最终成为最适合对方的自己。文艺版剧情简介:(1)被宣判禁赛的那一天,他仿若失去一切。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异国他乡的高速公路上。直到天边阳光倔强地刺破乌黑云层,半边灰暗天空露出淡紫端倪。他站在迎面疾驰而来的风中,抬起头来。视线里,树影婆娑舞动,错落交织。一道彩虹掩映在半明半晦之中,闪耀依旧。(2)获得梦寐以求的金牌后,有记者公然问起他与木业大王小外孙女绯闻的看法。他摘下游泳镜,鲜少回应,却是答非所问:知道鲨鱼为了不沉入海底就得要不停地游动吗?记者一脸懵逼。他摸了把脸上的水珠,然后淡淡解释道——所以这种生物很容易陷入像刺网这样的障碍中,因为一旦陷入就难以自拔。
  • 姜姜和猫

    姜姜和猫

    不符合逻辑,无脑文。 不小心被不知名物体砸到,到了七十年代,有了一个系统。系统说:这个只要一毛钱,你买还是不买。一毛钱,一毛钱,一毛钱,我现在手上是一毛不拔。
  • 庶女36计

    庶女36计

    她是将门庶女,生性冷漠、计谋多多;他是锦王岑焰,强大腹黑、邪魅霸道。一个顶着丑颜和计谋“扫横”天下,一个凭着腹黑和狠绝陪着她“捣弄”各国。乱世天下,她和他共商计策,携手江湖!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是谁使情断

    终是谁使情断

    遇见他,爱上他,注定是她命中的劫数,深爱之后片体鳞伤,五年之后她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他却又再一次出现,让她想起的不仅仅是自己那曾经卑微的爱情,悲伤的过往,她更是惊讶的发现她从来都没有遗忘,对于他的爱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将他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心中,记住的都是他给与伤和痛,在他的面前她甚至是无所遁形,或许最终她都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吧,所以她毫不犹豫的割开了自己左手的动脉......
  • 夕越,暮流颜

    夕越,暮流颜

    前世,她是拥有异眸之力的魔族少主。今生,她附于北冥家废物三小姐身上,从此,修五行,炼丹药,驭万兽,都不在话下。他是十二天神之首,世人都说他冷血无情,心狠手辣,但却单单对她温柔至极。他愿用尽半生修为,只为给她一次转世的机会。他是如今魔族的魔君,也是她前世最喜欢的人,但他却一步步利用她,可在不知不觉中,他好像离不开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