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县地处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县境东边是小金县,西靠壤塘县,南与甘孜州丹巴县接壤,北同马尔康县毗连。金川县地广人稀,面积高达5432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7万人,全县共有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农业人口占80%,少数民族人口占75%,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山区县。国道317线、省道211线纵贯境内,全县已基本实现通信覆盖,通信便捷。
宝地概览
作为高原山区县,金川县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和大渡河上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塬地带,东南部为峡谷区,东南部高山峡谷地区河谷两岸的冲积阶梯状台地为农耕地,半山缓坡亦有耕地分布,为农业区。西北部地区山势平缓水草丰茂,是天然草场畜牧区。金川县水资源丰富,大渡河主要支流大金川纵贯全境,流长150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06万千瓦,可开开发量240万千瓦,居阿坝州第一位,是国家大渡河水电梯级开发战略的重要一级。金川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5.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木材蓄积量1291万余立方米;而且蕴藏有大量矿石,已探明的矿藏有锂辉石、黄金、白银、云母、绿柱石、大理石、硅等10余种,尤以锂辉石藏量最为丰富,品位高,开发价值大。金川还拥有很多称号,一向被誉为塞上江南、嘉绒故土、中国雪梨之乡、东女国等。
往日传奇
金川县境内有大金川,因此取名于此。大金川因沿坷诸山有金矿得名。藏名“促浸”或“齐浸”都是其音译,意思是大河之滨,也被称为“然旦”,以其古代部落首领房名得名。1950年解放后,仍置靖化县,1953年隶属四川省藏族自治州,改名为大金川县。1959年6月将大金川与绰斯甲县的观音桥、周山两区合并且命名为金川,沿用至今。65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绥靖建立了“格勒德沙中央政府及各级苏维埃政权”,而且成立了中共大金省委,下面管辖丹巴、小金、马尔康、绰斯甲等。民国25年,四川省政府将绥靖、崇化屯合并为靖化县。1960年设置金川县,得名于大金川。金川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这里有乾隆皇帝自诩“两大武功”,曾历时10年耗银9000万两两次金川之役的历史遗迹。
今日风采
解放之后,金川县的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改革了解放前的粗放耕作制度,修建了水利设施,解放前的灌溉面积仅有4000余亩,解放后提升到3.59万亩。金川县还推行农业实用新技术,广泛引进使用农业机械,引进包括粮食、油料、水果等在内的各种优良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1990年,金川县有耕地面积8万余亩,播面达10余万亩(包括复种面积)。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胡豆、洋芋、青稞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大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