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2800000006

第6章

第一辑(四)

提防不洁的文字

郭文斌

茶杯刚用完就洗,也许不需要动手,在清水中冲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过上一会儿,就需要茶巾了;再久一些,茶巾都没办法了。

这让我蓦然想到时间。结在杯子上的,不是茶垢,而是时间,一种非当下的时间。

由此想到古人为什么强调要回到当下,因为回到当下是对时间的最大礼敬,而延误了的时间即变成了“业”,它的功能是“障”,这也许就是民间“业障”一词的含义吧?再漂亮的杯子,由业所障,也变得丑陋了,甚至失去本来面目。

由此又想到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因为有慧能对比,曾经觉得神秀不怎么样。但是现在看来,神秀已经了不得了,而且他的药方可能更适合我们。因为更多的人根本无法做到真空,而只要“有”在,就不可能不染尘,因此还是“时时勤拂拭”靠得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妙是妙,却让我们无法企及。

明珠之所以蒙尘是因为它没有一双除尘的手,为此明珠不明。

那么生命呢?一个双手被绑的人是无法自己松绑的,就像一支沉睡的蜡烛无法自燃。为此,“对方”就显得重要,火种就显得重要,已经解脱的人就显得重要。

沉睡何尝不是另一种尘垢,绳子何尝不是另一种尘垢?

它是何时落在我们身上的呢?

我们又是如何落入它的圈套中的呢?

我们找不到答案,因为我们的心上满是尘垢。

尘是最不起眼的东西,最容易让人忽略的东西,但正是这种不起眼,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蒙上了眼睛。一双蒙尘的眼睛当然看不到真相。

一个蒙尘的心灵呢?

尘是落的,垢是结的;尘是无法避免的,垢是可以避免的。尘可以借助吹气扫除,垢则需要水。

这让人不由想到水,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水?

剩下话都毋须说了。

水,一个多么盛大的慈悲。

水不能洗水,尘不能染尘。

太喜欢这个句子了。一个多深多大的奥妙啊。

水为什么不能洗水?因为水是无分别的,准确些说是无法分别的,更为准确些说是同体相生的。它是“一”。一滴脏了,所有都脏了。水是无法把其中的任何一滴脏水从中清除的,因为即一即亿。

这个秘密真是太大了,大得让人胆战心惊。

那么怎么办呢?只有防微杜渐,从防做起。

这就回到尘,回到“小土”。

但尘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为此除尘显得必需。

剩下的事情,就是除尘了。甚至可以说是全部,生命的全部。

尘为什么不能染尘?还是因为尘是无分别的,只要是尘,不论你是哪路来的,姓甚名谁,都是一样的。为此,尘就有机可乘。因为前尘,后尘得逞;因为后尘,前尘得逞。

这个天大的掩护,就打到底了。

只要是尘。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尘垢,可能是不洁的文字。它们不经意落入我们心田,积久成垢,再久成岩,洗也难了。

灵魂往往就是这么窒息的。

即使洁净的文字,假如不能变成水,也是灰尘之一种了。

为此,水性的文字才是地道的文字、善的文字。

而要把文字变成水,或者说让如水的文字流布人间,需要怎样的一种心泉?

由此观之,一直争论不休的真假文学之辩,也许就有了依据,同时也变得明了起来。

而尘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我们在时间里。

那么洗就成为生命的必须和必需。

那么水就成为生命的必须和必需。

那么如水的文字就成为生命的必须和必需。

那么生产净水的人就成为人类的必须和必需。

那么,文学还会死吗?

原载2009年3月24日

一九九八廿四节气(节选)

苇岸

立春

【日期:农历正月初八;公历2月4日。时辰:辰时8时53分。天况:晴。气温:5°C—5°C。风力:四五级】

对于北半球的农业与农民来说,新的一年是从今天开始的。

古罗马作家瓦罗在他的著作《论农业》中写到:“春季从2月7日开始。”瓦罗所依据的日历,是当时的古罗马尤利乌斯历(尤利乌斯历即后来的公历前身)。在公历中,立春则固定地出现在2月4日或5日。这种情况,至少在本世纪的一百年如此。一个应该说明的现象是,本世纪上半叶立春多在2月5日,下半叶立春多在2月4日。

能够展开旗帜的风,从早晨就刮起来了。在此之前,天气一直呈现着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滞、沉郁、死寂氛围。这是一种象征:一个变动的、新生的、富于可能的季节降临了。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阳光是银色的,但我能够察觉得出,光线正在隐隐向带有温度的谷色过渡。物体的影子清晰起来(它们开始渐渐收拢了),它们投在空阔的地面上,让我一时想到附庸或追随者并未完全泯灭的意欲独立心理。天空已经微微泛蓝,它为将要到来的积云准备好了圆形舞台。但旷野的色调依旧是单一的,在这里显然你可以认定,那过早的蕴含着美好诺言的召唤,此时并未得到像回声一样信任地响应。

立春是四季的起点,春天的开端(在季节的圆周上,开端与终结也是重合的)。这个起点和开端并不像一个朝代的建立,或一个婴儿的诞生那样截然、显明。立春还不是春天本身,而仅仅是《春天》这部辉煌歌剧的前奏或序曲。它的意义更多地在于转折和奠基,在于它是一个新陈更番的标帜。它还带着冬天的色泽与外观(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个刚刚投诚的士兵仍穿着旧部褪色的军装。我想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里的那句“灰色的春季”,正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雨水

【日期:农历正月廿三;公历2月19日。时辰:寅时4时43分。天况:阴,雨雪。气温:3°C─2°C。风力:一二级】

在廿四节气的漫漫古道上,雨水只是一个相对并不显眼的普通驿站。在我过去的印象里,立春是必定会刮风的(它是北京多风的春天一个小小的缩影),但雨水并不意味着必定降雨。就像森林外缘竖立的一块警示标牌,雨水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在于提醒旅人:从今天起,你已进入了雨水出没的区域。

今年的雨水近乎一个奇迹,这种情形大体是我从未经历过的(它使“雨水”这一节气在语义上得到了完满的体现)。像童年时代冬天常有的那样,早晨醒来我惊喜地看到了窗外的雪。雪是夜里下起来的,天亮后已化作了雨(如古语讲的“橘逾淮为枳”),但饱含雨水的雪依然覆盖着屋顶和地面。雨落在雪上像掉进井里,没有任何声响。令人感到惊奇和神秘的是:一、雨水这天准确地降了水;二、立春以后下了这么大的雪;三、作为两个对立季节象征的雨和雪罕见地会聚在了一起。

在传统中,雪是伴随着寂静的。此时的田野也是空无一人,雪尚未被人践踏过(“立春阳气转,雨水送肥忙。”以化肥和农药维持运转的现代农业,已使往昔的一些农谚失去了意义)。土地隐没了,雪使正奔向春天和光明的事物,在回归的路上犹疑地停下了脚步。由于吸收了雨,雪有些蹋缩、黯淡,减弱了其固有的耀眼光泽。这个现象很像刀用钝了,丧失了锋芒。几只淋湿了羽毛的喜鹊起落着,它们已到了在零落乔木或高压线铁架上物色筑巢位置的时候了。面对这场不合时令的雪,人们自然会想到刚刚逝去不久的冬天;但在一个历史学家眼里,他也许会联想到诸如中国近代的袁世凯昙花一现的称帝时期。

惊蛰

【日期:农历二月初八;公历3月6日。时辰:寅时3时3分。天况:晴。气温:14°C─2°C。风力:二三级】

廿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它们所体现的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使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依赖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的节气,连阴数日的天况,今天豁然晴朗了(不是由于雨霁或风后)。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绒绒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而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数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疑为百灵);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另一吸引我注意的,在远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缘公路边的人行道上,一个穿红色上衣的少女手捧一本书,由北至南不停地走过来走过去)。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很像一座太阳照看下的幼儿园。

“惊蛰过,暖和和”。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原载2009年5月9日

生命的绽放

关仁山

我作过一幅画,画面上有一颗火红的石榴炸开了,红红的颗粒给我一种饱满、凄艳的美感,石榴上卧着一只绿蚂蚱。我给这幅画起名为《生命的绽放》。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随中国作家采访团来到北川县城的废墟上,望着废墟下面的红色,望着点燃的红蜡烛,我忽然想起来北川前作的这幅画。我画画喜欢用红色,即便是画葡萄,也喜欢用朱砂点缀在一颗颗葡萄珠上,红得凄美,红得让人心疼。这朱砂是药材,也有避邪之功能。三十四年前,我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我被邻居从废墟里扒出来的时候,天亮了,见到的是红色,到处是鲜血。我想,去年此时的北川县城,一定也是鲜血和死亡。当我走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上,踩着灰蒙蒙的石头,抚摸着一块块断壁,神经是疼痛的。如果当时是麻木,那么现在则是疼痛。如果说当时是肉体痛苦,今天则是精神疼痛。人生若把痛苦的神经择净,剩下的自然都是幸福了。我沉醉于精神上不知道痛苦的怪病,享受着虚幻的幸福时,却发现了幸福的另一种悲哀,麻木的现代生活可以享受吃喝,可以品味荣华,可我们却无法享受生命中最动人的激情。生活中只有疲劳,没有激情。当我走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上,看见了红色,这是由红蜡、红牌子组成的红色,让我重新感受到了一种暖意、一种疼痛、一种震撼。那敏感的痛觉却疼出了生命的激情、生命的绽放。那红色的牌子上写着:“放轻你的脚步,放低你的声音,给逝者一片安宁。”牌子旁边,香火缭绕,一片红蜡烛静静地燃烧着,悼念者的脸庞映红了。我为死难者献上一朵黄花,眼泪唰地下来了。眼泪是生命的甘露。我想,祭奠者的眼泪都是甘露。

“你对着废墟说几句,跟你妈妈说几句。”一个身穿羌族服装的汉子对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说。小男孩好像没有听见父亲的催促,一边在红蜡烛上点火纸,一边默默地流泪。我们在他们身边守候了很久。“那就给你妈妈唱一支歌。”那羌族汉子又轻轻地说。小男孩还没有唱。孩子的脸很沉静,却被烛光映红,像炸开的红石榴。我激动地猜想,小男孩在想什么?除了思念逝去的妈妈,还想什么?孩子是沉痛的,孩子也是诚实的。不说话、不唱歌,却让他幼小心灵更加诚实。其实,许多诚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诚实也是生命的绽放。

直升飞机飞来了,我抬头张望,看见一片片花瓣沸沸腾腾地撒落下来。这时候,小男孩才抬起头望了望天空。

我跟随众人往县城的腹心地带走。东倒西歪的楼房,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这样的废墟我不陌生。我惊异的还是掩在废墟上的红色。细一瞧,泥石流埋着一辆破碎的红色轿车,车身只露出一点点。还是让我想到了那幅画。

残破的汽车旁,有一块滚石。滚石上坐着一位白发老太太。老太太呆呆地坐着,坐化的僧人一样,一动不动。我走近了,被老人的目光震撼了。目光坚毅、理智,但她内心却涌动着死去活来的故事。打听才知道,老人在悼念地震中死去的儿子。那辆被泥石流埋住的红色汽车,就是她儿子的车。儿子的尸体和车都在泥石流下面。在我们到来之前,老太太点燃了红蜡烛,又焚烧了亲自为儿子糊制的红色纸汽车。她喃喃地说:“他太爱红色汽车了。”红色的车常常被北川人用于接送婚礼中的新娘。儿子刚刚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回来,就地震了。她默默地呼唤着儿子,好像儿子能开着红汽车回家来。红色就是她的信念,她的寄托。

无论一年前,还是一年后的今天,走进北川县城收获的往往是悲伤,那是因为大自然无情地伤害了人类。但是时隔一年,悲伤的程度变化了。人间用“红色”的爱,弥合了一些悲伤。忏悔和感恩使我们心灵变得宁静。老太太如此平静,让我惊讶。一年前的她会这样平静吗?我分明看见,老太太的目光盯着被泥石流掩埋的红色轿车,望着露出的那一抹红。那“红色”似乎就是她的这个世界,是她赖以生存,并充满幻想、希望和温暖的世界。命运给她悲惨,也赐给了她惟悲惨才会体会到的最深沉的爱。老人孤独地望着,去回味逝去的美好,还有疼痛。

我想,灾难都是以文明的进步作补偿的。没有疼痛就不会感恩,不会努力,不会发奋。没有疼痛就不会渴望尊严。我永远不会忘记,北川县城废墟上的红色。我有了还想画一幅画的冲动,画面里,石榴像火球,飞旋于废墟之上,超越世俗,向远方飞奔。惟有飞奔才会留下遥远的脚印。我仿佛看见,北川新城的那一片红色,惟有那里,才能迎接、亲近和拥抱生命绽放的光芒。

原载2009年5月12日

同类推荐
  •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其实爱情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白天到夜晚的距离,也不是两小孩儿个校门之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夜凉如水,灯光如豆,失眠的姚雪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这个仲夏夜的城市。原本以为高考过后可以和床有个美丽的约会,但是一张意外的纸条却拨乱了她的心弦。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宋词之美

    宋词之美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并附有诗人小传。
  • 背面

    背面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内心的村庄、背面的忧伤、远行的足音、这些年,讲诉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经历。
  • 给一堵墙让路

    给一堵墙让路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丛书所收文章立意深刻,引经据典,或独具匠心,启迪思考;或充满正能量,使人砥砺前行;或优美细腻,给人温暖和力量;或饱含哲理和学识,助人开拓视野。可谓提升青少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金钥匙。《给一堵墙让路》一书精选著名作家周海亮近年创作的美文及小小说八十余篇,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描摹世间万象,讲述人生冷暖,写活了小人物的小故事。书中收录的作品有着充满张力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传递温暖,呼唤正能量。是提升青少年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理想读本。
热门推荐
  • 莫动死人钱

    莫动死人钱

    莫动死人钱,又名《冥币》大学生坠楼,空中竟无端下起纸币雨,人们疯狂地抢着,那血泊中的尸骸却不翼而飞!八年后,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只是,得了纸币的人全都一一死去,本该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校园里,充满了死气沉沉。……在这里,没有同情与怜悯,只有无尽的屠戮!而你所能够做的只有屏住呼吸!【本书为灵异,悬疑,推理三者结合,是一本老少皆宜的小说,就让我们在寒假中尽情地颤抖吧!】
  • 西域秘史之楼兰

    西域秘史之楼兰

    西域的丝绸之路上埋藏着许多秘密,无意中的得到的一块石板开启了回忆的大门,揭开了秘密的前世今生......
  • 小文员的出路

    小文员的出路

    打工,她遭遇降薪!“被离职”!不服气申请劳动仲裁,却遭恐吓威胁!遇上白马王子一见钟情,被逼分开!开药店,不但被砸而且名誉受损!开公司,遭绑架险丢性命!老天垂怜,终于与心上人结为连理了,命运却再一次捉弄了她……她一个小文员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越来越像隔着玻璃乱飞乱撞的蜻蜓,前途一片光明,却总找不到出路?
  • 界主少女闯六界

    界主少女闯六界

    远古时期,众所周知有六界,却鲜少有人知道六界是从最初的混沌界分化成的当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留下了一丝世间最纯净的灵,经千亿年来灵幻化成人,成为混沌界的界主走出混沌寻找色彩,且看混沌界主如何搅乱六界,开启新的神话【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深究历史】
  • 过去的今

    过去的今

    如果在过去的记忆里出不来,那就是在浪费今天。理解了发生的那些因与果—于是承认了自己曾有过的那些恶;于是承认了自己也曾有过的那些单纯的寄望;于是愕然发现有些伤害是自己也曾做过的,带着好的动机造成了错的结果……于是笑了,哭了。然后理解了曾经的悲伤和快乐,既没有以为的那么绝望,也没有梦想的那么洁白无瑕。过去的也就过去了,只是专注的盘算着如何度过今天,这就是掌握未来的方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之隙

    岁月之隙

    以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为故事背景,讲述爱与生存的故事。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不能全身而退。岁月之路是如何裂开一道道缝隙,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是跳过缝隙,还是坠入其中。美丽少女智恩与阳光少年俊昊,他们又会如何越过岁月之隙......
  • 阿拉德的试炼之刃

    阿拉德的试炼之刃

    这是一块富饶文明,广袤无垠的大陆。这里有着剑与魔法,也有着炼金与枪火。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而冒险家们更是有着或壮阔,亦或悲伤的过往。命运之剑斩裂苍穹,冰封之心烧尽虚空,钢铁的子弹洞穿宿命,漆黑的双瞳绽放光芒。强大的勇士也会倒下,怯懦的菜鸟终将成为狮子。老友啊,在为我树立墓碑的时候,希望你能自豪地说:“埋在这里的是一位冒险家,他的一生是燃烧着的一生,他的足迹遍布整个大陆,他是我的好朋友!痛苦转瞬即逝,荣耀永生长存!”这块大陆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每一位旅途中的过客都可能改变着这个世界。错综复杂的命运之线缠绕交织,无人知晓他们的旅途终将走向何方,但无论前路迷雾环绕,还是烈火丛生,冒险家们坚韧的意志永远不会退缩。
  • 幸福女人阳光禅

    幸福女人阳光禅

    直透生活,洞彻禅机,让心灵靠近幸福彼岸“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禅发自于人的内心,就像一朵扎根在你心灵的莲花。禅如莲花在我们内心盛开的过程,就是我们慢慢完善自我、努力幸福的过程。本书从情感禅、生活禅、职场禅、处世禅、修养禅、心态禅、逆境禅、生命禅等八个层面讲述人生的各种境遇,赋予每一个女人禅的智慧与境界……
  • TFBOYS之如果离去

    TFBOYS之如果离去

    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不幸,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再爱上你,说什么也不会,可是,事到如今,又有什么重新来过?倘若时光倒流,我再也不会那么傻,那么傻地爱上你。——顾小鹿
  • 如果世界不爱你

    如果世界不爱你

    男友的妹妹是代舒舒昔日的仇人,仇人使计令两人分手。父亲一通关照的电话打来,却令代舒舒哭泣不已,忆起过往,尽是痛苦,可代舒舒仍然向往生活。被公司嫌弃的她与人谈判,却将自己的心谈了进去,没想到仇人阴魂不散,想尽方法搅和代舒舒的生活。被绑后,代舒舒依然瞧不起仇人,哪知她早已被恨意蒙蔽头脑,将她送入深渊。她一生光明,而你终将死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