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20700000001

第1章 家庭的来历(1)

毫无来由。

至少关良也觉得自己变得忧虑是毫无来由的。

他伫立在能俯视见自家的山丘上。他已经55岁了,(在这样一个“知天命”的年龄,)正好到了希望回顾自己迄今为止的生活方式的年纪。

他在新闻社工作,两年前主动要求从社会部调到了出版部。可以说他终于开始行动了,是因为他不想再做这些流于表面形式的工作。事业上的这种变化,可能是一个反思自己到目前为止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的良机。但是,这些都不是他现在感到忧虑的原因所在。

山丘下能望见的那个家,是他十年前继承了95岁去世的老父亲的遗产后,所买下的。从位于东京西郊外的玉川学园前那一站出发,坐两站公车下来,爬上一个小坡,就到了他家,还带有一个小庭院。

这天是假日,他一手拎着超级市场的袋子,里面装着妻子叮嘱他买的物品。袋子里有面包和黄油,还有做下酒菜用的鱿鱼干、四个西红柿、一根胡萝卜以及一袋豆芽。妻子给他的购物清单上本来没有胡萝卜,但是他在商店里见到摆得整整齐齐的胡萝卜时,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絮絮叨叨地叮嘱说:“一定要多吃蔬菜,包括胡萝卜”。

从山丘上望过去,能看见有一家的男主人正在院子里的菜园中一边清除杂草,一边手持铁锄种植着秋天的植物,女主人模样的中年妇女则把垃圾袋放在了路边。还有一家的小男孩则荡着秋千,还可以看见旁边骑着童车的他的妹妹。还能看见一家,年长的妇女身后,小男孩终于踉踉跄跄地迈开了步伐追赶着,两个人很快就在院子边的墙根处碰上了,那个妇女指着一些植物,那个看起来好象是她孙子的小男孩则在说着什么。又有一家,夫妻俩则一起在院子里拧干和晾晒着清洗过的衣物。

任何一个这样的场景,都让今天的良也格外感触与自己家完全不同的家庭生活。他想,我们家这种不能生育孩子的生活,是不是缺少了一点温馨感呢?他又想到,自己之前曾经用妻子克子的眼光来俯视过自己的家吗?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开始不断地严重自我否定。又不存在因为事业上的失败而丧失自信这样明确的理由,也没有被信赖的朋友出卖这样的事实,为什么会这么沮丧呢?

克子爱干净,每天话不多,外表非常温顺,但是她一旦认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就不肯相让。夜里她有时突然开始打扫卫生,还因为这个和他发生口角,而白天她却放任自流,说:“以后你自己收拾吧。”他只好让步。良也想,如果自己都没有改变生活的意志,就什么也开始不了。

就在他俯视着那条住宅街的时候,云层开始逐渐愈积愈厚。傍晚的时候是不是会下雨啊,良也想道。这时,从山丘蜿蜒盘旋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男人。这个男人可能是从远处一直走过来的吧,正在恍恍惚惚考虑事情的良也不经意地瞥见了他。

这个男人穿着的不是西服,也不是快递员或者煤气、水管的检修员所穿着的工作服,良也只能用穿着黑色的衣服来形容他的着装。这个男人走路不疾不徐。他随心所欲,几乎是下意识地迈着脚步,走在良也站立的山丘下面的道路上,靠近了人们盖建住宅后所剩不多的栎树林。

过了一会,良也突然想到,这可能是寻道者?的行走方式吧。那个男人的身影已经隐在山林中了。良也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西行、芭蕉,以及更近的尾崎放哉、山头火等流浪诗人的名字。关于这些人,有各种各样的传记和解释,但是关于他们的行走方式、手势或者吃饭时的咀嚼方式等等,却几乎没有任何记载。

这么考虑问题,是与良也如今所负责的工作有关系的。他调到出版部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策划和推进一本《现代人俳句全集》。他开始着手做的是挑选出高滨虚子之后的三十多个徘句诗人,找到养育了他们的土地和街道的照片,以及把很多能表现名句味道的风景和情景做成书的插页,发行出一本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全集。良也被任命为《现代人俳句全集》的主编,由于自己对图片缺乏了解,他指派了曾经多次一起共事、对自己的心思非常了解的菅野春雄。

以前,日本发动二战时,居住在美国的日裔人曾经被收入到收容所中,良也还在社会部的时候,决定把美国出版的《收容所的日裔人》图片集在日本出版,良也采访了还记得当时的情形的当事人,菅野则拍摄了照片。在这次采访的过程中,他了解到,有一位当时在波士顿学习美国文学的留学生,在导师的推荐下加入了美国籍,并为英语还不太流畅的第一代日裔美国人担任翻译。二战结束后再次恢复了日本国籍的这位学生,现在是美国文学的权威、九州大学的教授原口俊雄。良也回国后,就到福冈去采访他,所以顺便到了一趟母亲的故乡柳川。原口教授没有任何试图遮掩自己当时行动的意思,尽管他的行动在战争中被称为“非国民”的举动,他还为图片集撰写了一个很长的解说词。可是当时因为原口教授还是美国的军属身份,所以无法言及印度的日本兵俘虏收容所的情况。尽管这可能是采访之外的事情,但是数年后,当良也知道这些后,还是有点跃跃欲试。

身穿黑衣而远去的男人的背影,让良也联想到了漂泊的诗人,然后又开始想起了研究美国文学的原口教授,甚至远在柳川的母亲的墓地。

在这样深锁的记忆深处,良也这个出生于日本战败后的第二年、一次也没有经历过危险、只是每天安稳度日的男人,开始感慨自己是否虚度了人生,尽管理由并不充分,但他却感受到了不愿意就这样生活下去的悔恨之情。

他缓缓步下山丘,徘徊在穿黑衣的男人所走过的道路上,中途往左一拐弯,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这时,有一个过去一直被搁置在他脑海一隅的策划,突然浮现在良也脑海中。这就是开始一次采访之旅,寻觅散布在全国的俳句诗人的足迹,并利用这次旅行,把那类和平主义者所写的《二战中战死的75名学生的遗稿集》收集并整理,这是他暗中的野心。这个集子甚至不一定拘泥于学生的手稿,还可以扩展到艺术家和有志于从事艺术事业的青年的手记、记录等等。

他把这个集子先暂时命名为《潮动?(涌)的旅人》。之所以使用“潮动”?一词,是因为整个战争被称为太平洋战争。当然,中国大陆、老挝、现在的缅甸也包括在其中。在这些地方,对方国家所受到的战争祸害和日本的战死者都是最多的。当时,可能有年轻人压抑着自己,放弃良知,却又满怀着期望。良也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对绘画、音乐这类艺术非常憧憬,但却对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激情感到畏惧,他也想通过这本集子的编写,探索一下自己一直在思索的“艺术为何物”的问题。扼要说来,这不是一本伤感的书,而是要编集一本反战的手稿集,想到这里,他不禁产生了一丝自负感。

他悄悄推进的这个策划,应当尽早告诉将要和他一起开始采访之旅的菅野春雄,虽然这么想,但是他却还没有找到一个透露这个秘密的好时机。对于这个与他心意相通的人,说这样的事情似乎很简单,但是如何向对方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么一本书呢?考虑到这些,他内心又不禁犹豫起来了。

良也一开始是在长野分部参加工作的,之后才作为社会部的记者调到东京来。当时正值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有人因此而沦落为社会的下层,也有人虽然没有沦落,但却卷入了各种事件当中。他最早接触到这类事情,是在采访一个顺手牵羊的女性时。她住在一个为归国日侨?建造的宿舍中,最让良也吃惊的是,她的小偷小摸竟然没有任何理由。

“经济高度增长的阴影下,缺乏阳光照耀的人们”,这是他当时所写的系列报道。想要某件物品,但却买不起,很想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以致于······这样的故事他写都写不尽。如果沿着这根线索深究下去,对方又会说:“我是军人的妻子,我不喜欢靠眼泪来煽情”,他也只能挖到这么深。

起初,良也不明白这个有着顺手牵羊的冲动的女人,为什么会突然这么生气。震惊过后,就是不断涌上来的怒火。而他所采访的这个对象,最多也就是被警察悄悄地教训一下,这么一个经过,罪行轻微到甚至都不会被逮捕。他本来不想伤害对方,尽量小心翼翼地,但却还是招致了对方的愤怒,为何对方又会说出诸如“军人的妻子”这样的话呢?如果沿着这种愤怒细究下去,就会发现,对方隐隐约约地产生了一种羞辱感,甚至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我厌恶的情感。

良也在大学里属于社会学系的,他也学习了心理学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总之,他能指出对方的过失来。但是,当了记者之后,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多,他终于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学校学到的知识来进行分析的。

在接下来的报道中,他描述了这个小偷小摸的人所住地方的情况,也指出了这个没有家人、渐入老境的女人的孤苦境地,但他还是对这个犯罪者的自我申辩理由进行了明确批判,而且没有触及到她引以为荣的“军人的妻子”的问题,就把报道写完了。良也想尽量避免太过深入对方的心理和思想部分。

那是他从长野回来两年半左右,母亲刚去世不久时的事情。被采访的那个女人,和他刚去世的母亲年纪相仿,他的采访也没有注意到。回忆起当时的事情,他想自己怎么能当好这个记者呢,心里不由感到了一些不安。

浅间山庄事件是在他回到东京不久后发生的。这是一个重大事件,他从东京急匆匆地赶过来,表示要采访。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对这类过激事件有所耳闻,但是对于新左翼这类的运动他却只知道毛皮,因此,自己内心一直在反省。经过了大概两年,在菲律宾的库班岛发现了小野田宽郎少尉,这是他开始采访小偷小摸事件之前两个月的事情。当时,良也也深入思考了一下,日本的军队战败之后,这位少尉所度过的这三十年岁月,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良也一边在不知不觉中回忆着过去,一边徐徐迈步向家中走去。从山丘上所俯视见的住宅街的情景奇妙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毫无疑问有被称为日常生活的东西。

但是,所谓日常生活指的是什么内容呢?一旦孩子长大,开始上幼儿园了,母亲就要每天去接送,还要为孩子做便当,每个学期父亲要去一次幼儿园或者小学。有些父亲还乐此不疲,甚至带上了摄像机。如果是白领的话,每个月要去打一两次高尔夫,每周要去搓一两次麻将,还有和熟人一起去喝酒,除此之外,夫妻俩也经常一起到餐厅去吃饭,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等等。根据年龄的不同,还有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变化,但是这些无疑就是所谓的日常生活。

良也觉得,自己缺乏这样的生活。如果仅仅以所谓没有孩子作为理由来搪塞的话,似乎有些牵强。克子的父亲是同一家新闻社的高层人物。新闻记者的生活非常不规律,经常被卷入各种事件中,对此,妻子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良也大概也因此获救了。

他们是在田中首相因钱权交易受到批评并导致辞职的次年,经社会部部长介绍而结婚的。他之所以把结婚典礼和钱权交易记在了一起,是因为介绍人曾经说过,“新郎关良也先生作为记者,很早就暂露头角了。但是很遗憾,我无法给出非常具体的理由,只是他在批评田中的钱权交易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话一出口,当时连新郎也大吃一惊。这番话指的是,此前的一年,当他出差去采访日益兴盛的轻井泽夏天的风俗时,从学生时代的同级生的父亲、某位财经界的领袖人物那里,听说了一些田中首相亲信所说过的话,并告诉了新闻社。

这是一位与田中首相关系密切的政治家,计划陪同首相到东南亚五国进行访问,他说:“经过计算,婆罗洲现在用一百亿美元就可以买到。这样的话,印度尼西亚政府就会节约?外币,对于该岛居民也没有养育义务了,我们国家花一百亿美元就可以拿到取之不尽的资源了。”对于这个消息,他当时无意间听到了,但对于其内容的可信程度,良也自己也没有把握。不过,社会部部长居然还记得这件事情。

不仅结婚典礼上媒人的介绍很特别,回顾起自己迄今为止所走过的道路,自己人生之旅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遗留下来的记忆无不以当时周围的社会事件或者政治变化为线索。这可能是因为他忠心耿耿地过着记者的生活所造成的。

克子的父亲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不巧正赶上日航的飞机坠落到了群马县的御巢鹰山。当时正值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良也从社里得知了消息,赶快给克子打电话,终于连夜赶飞机回去了。岳父在女儿和良也结婚后,就调到另外一家与原来的新闻社关系密切的电视台去了。关于葬礼的事情,有电视台安排,良也倒是很放心。他担心的是,一向温和安静的妻子,是否能习惯这些忙乱的事情。电话里,妻子的声音倒是出人意料地坚强,她的声音非常沉着,一点也不慌乱:“现在,你那里是不是挺不容易的?我这边有大家来帮忙,没有关系的。新闻社也来了人手帮忙。”她还举出了良也认识的一个办公室的男人的名字,接着说道,“没事,只要你能赶上葬礼,就可以了。”

现在想起来,这是多么富于“宽容和忍耐”的一番话。从那时到现在还不到十六年,可是时代却完全变了,良也有这种感觉。只有那次自己真正关心过克子,他回忆起了自己与克子迄今为止所一起走过的道路。自己是不是把当时克子的勇气视为理所当然的了?

良也觉得,克子自己也是在人世间的氛围中,一点点地转变过来的。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多多少少都必须要过一种有着明确自我的生活,这种想法一旦萌芽,她就开始刺绣,出去参加日本画的讲座,最近还参加了保护地球上的绿色等环保运动,她还说:“从现在开始,人们只要有了这种自觉的意识,就可以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做起,保护环境。”等诸如此类的话。

同类推荐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董大中文集·第1卷:鲁迅日记笺释

    董大中文集·第1卷:鲁迅日记笺释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伤痕文学研究的发表论文,反映伤痕文学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经常用“乡下人”(Hillbilly)等词汇来形容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白人蓝领阶层。“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正是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终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副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从“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 徐志摩作品集(2)

    徐志摩作品集(2)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
热门推荐
  • 女人三十和四十

    女人三十和四十

    一个内心追求闲云野鹤般单纯生活的29岁已婚女子,在职场遇上另一个婚姻处于尴尬状态的39岁女子,冲突然后思索----
  • 凌天剑尊

    凌天剑尊

    如果没有遇到那个女人我会怎么样,一直做一个杀手,不知道在哪一次任务的时候被杀掉。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为我哀悼,没有人会为我流泪,甚至,在我临死的时候连一个可以想念的人都没有。现在,我走上了一条从没有想过的道路,我不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也不知道我究竟可以坚持着走到哪里。只是,我想要走下去,不管多苦多难。我只是希望在冥冥中那个人可以看到,作为她的弟子,我虽然不成器,但是,绝没有给她丢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界美人谋:天劫错

    三界美人谋:天劫错

    他是无数佳人立誓非君不嫁的第一公子,却夜夜不能安枕,只因梦太惊心;她是神界最受尊敬的女神,曾在从不敢接受的爱人面前发誓,会杀了娶她之人;无奈,已是夜不能寐,偏偏又真的遇到无数次在梦中,令他心神俱裂的她;千年前的誓言,也在知道他就是天定之人时,不知何去何从;造化,前世,今生,纠纠缠缠,他还是他,她也逃不出他的心;三界,痴心,守候,流年辗转,美人依旧,劫错难知;万万年的相思入骨,转世轮回之后,还有谁在等候?
  • 停止散发魅力

    停止散发魅力

    贺嘉一直不认为自己会出名,而且是会这么出名,出名到什么地步呢,出名到外星的一只蟑螂都认识。正当全世界都在讨伐贺嘉。
  • 无法言喻的爱

    无法言喻的爱

    小职场小小说,小故事小人物,淡定的只有默默的观察才能体会到暗恋的味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活中的博弈论

    生活中的博弈论

    生活中随处可以遇到博弈,博弈已经成为人们安身立命、追求成功的必要技能。本书讲述了博弈与心计、博弈与交际、职场中的博弈、谈判中的博弈等九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博弈论的重要性及其运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安身立命,获得成功。
  • 宇宙极则

    宇宙极则

    一道至高无上的法则————宇宙极则三千宇宙神通————大引力术,大三体术,大膨胀术,大燃烧术,大统一术,大寿命术,大速度术……………………各个纪元————冥极纪,星历纪,严渊纪,龙光纪,万宇纪,震象纪,神浒纪……诸子百圣————兵圣,法家,农家,佛道,仙道,纵横家,阴阳家……真一门,自化门,无量寺,神龙道,紫极宗,清霄宫,诸派万道,还有王朝,皇帝,权臣,大宦官,还有朝气蓬勃,倜傥风雅的门派弟子…………而史天云只是一个平凡人,却毅然决然踏上了浩茫无尽的宇宙修行之路!
  •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秘密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秘密

    这是一个上古世纪的神话故事,在宇宙为混沌之际,只有一人,这个人他开创了美丽而又漂亮的世界万物。却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这个错误将是世界末日的萌芽,只有一人能与之抗衡。想知道这人是谁吗?他是从何而来,要到那里去吗?在他身上会发生什么事吗?来关注一下新书《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秘密》带你领略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