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2100000018

第18章 乡村文化和教育重建(4)

我最初接触乡土教材问题,是2002—2003年编选《贵州读本》;但当时想到的是要对年青一代进行“认识脚下的土地”的教育,还没有提出“乡土教材”这样的概念。直到2005年应邀参加北京天下溪教育研究所召开的“乡土教材编写与使用”研讨会,才注意到乡土教材的编写问题,而这次会议又把《贵州读本》列在《参考书目》里,我也在会议上就《贵州读本》的编写理念作了一个发言,这样,我就算是和乡土教材的编写工作发生关系了。2006、2007年我又先后两次参加了天下溪教育研究所组织的《湘西乡土教材》编写的讨论会,作了一些即兴发言,却引发了我的研究兴趣,一直想把我的一些思考整理成文,但因杂事太多,耽搁了下来。这几天总算抽出时间,看了一些材料,特别是读了香港“社区伙伴”出版的《传统文化与农村建设:土地在沉思》,里面许多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理论思考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把我这些年关于农村建设,乡村文化、教育重建,以及乡土教材的编写的思考全都串在一起了,但一时又难以形成系统的看法,只能把这些“断想”记录下来,供关心同一问题的朋友参考:这是名副其实的“抛砖引玉”。本文的写作,还受到了天下溪教育研究所的梁晓燕、郝冰,特别是《湘西乡土教材》编写组的王小平、王丽等朋友的启发,在此特表示我的谢意。

(一)讨论背景:全球化视野下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教育的反思

我在考察与思考乡土教材的编写时,首先遇到一个问题:它和我所熟悉的五、六十年代也曾经提倡过的“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乡土教育”,有什么区别?这实际上是一个今天提出乡土教育的时代背景、时代内容与意义、价值的问题,这也应该是我们的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我们不能就教育谈教育,需要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于是,就提到了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这大概是一个最重要的背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人们在回顾走过的道路时,在充分肯定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的同时,也不能不正视一个严峻的现实:这样的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同时出现的还有城乡发展、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道德伦理的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发的,是一系列的反思,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发展观”,以及对我们所要追求的“现代化”目标的理解上,出了问题。

这是一个曾经支配,也许今天仍然在支配我们的思维与行动的主流观念:所谓“现代化”,所谓“改革和发展”,就是要以“先进”的中国与社会取代“落后”的中国与社会——这似乎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问题是我们将西方的工业化模式绝对化,不加分析的视其为绝对的“先进”,同样又不加分析的将中国、本土的传统定为应该完全抛弃的“落后”包袱。于是,追逐高产、高速,同时是高掠夺(高污染,高破坏)的生产方式,追逐高消费,同时是高浪费的生活方式,成为领导潮流的发展观,并形成了以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实利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伦理观。正是这样的发展观和价值观、伦理观,以及相应的发展实践,导致了前面所说的生态破坏,价值、伦理混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一点,现在人们已经越看越清楚了。

我们的讨论再深入一步,就可以发现:这样的发展观的一个要害问题,就是完全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的老百姓几百年,几千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是怎样生存,怎样发展的?他们生养于兹,代代繁衍,长期保持着社会的稳定发展,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这样的生存状态,这样的发展中形成的经验,难道是可以像破旧包袱一样随意抛弃的吗?割裂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也就割断了今天的发展与本土发展的历史联系,并从根本上割断了人与土地的血肉联系,这样,我们的发展就成了失根的发展,导致了文化的失根,民族的失根,人的失根:这才是一个根本性的发展危机,以至生存危机。

当人们跳出了这样的“先进”与“落后”,“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主流思维模式,以更为冷静与科学的态度来重新认识中国这块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与人民,就发现: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中国每一个地区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自己乡土上生存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形成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经验和知识”,“不但能指导当地人以最低成本且有效的方式,利用和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同时它也是维系社区内和社区间,人和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石”。这就是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人和环境的经济、社会和精神的长期历史联系中,就必然产生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知识与文化。

于是,就有了“民族、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的概念。如研究者所说,“它是各民族为适应自然所采取的各种各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经验结晶和积累。各个民族为适应其地理环境采取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不断调整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宇宙观、价值观、饮食、建筑、服饰、节日、礼仪、宗教信仰、技术、文学艺术和乡规乡约等社会文化”。

这样的民族、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一方面具有“本土的,当地的”,“多数是口头传承”的“实践性的知识”的特点,具有“地方性、文化特定性和环境局限性”;但同时,它也积淀着普通百姓追求和谐(人和自然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多民族和谐)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理想和智慧。以上引文均见何俊:《乡土知识与文化反思》,文收“社区伙伴”出版:《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土地在沉思》。我们当年在总结贵州文化时,就将其概括为在“发展低水平”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多民族文化的和平相处,以及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在我们看来,它是低水平的,“自然有落后的一面”,这是我们不必回避,将其理想化的;但它所内含的“自然生态平衡”与“文化生态平衡”,却是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理想,而且是通向现代的,特别是“恶性的所谓现代化开发,造成了自然生态平衡与文化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人们开始着手治理现代文明病时”,就更突现,甚至是发现了它的意义。《贵州读本。论黔。编者絮语》。

如论者所说,这样的民族的,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其“存异性”,它所关注的是本地区的特点,个别性,差异性,着眼点在具体地解决本地人和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杨庭硕:《重塑人类的良知》,文收《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土地在沉思》。二是它的“整体性思维”:“它是全面的、综合的来看待人与自然。它是从整体的视角来看待‘技术领域’与‘精神领域’、‘理性行为’与‘非理性活动’、‘客观物质’与‘文化象征’、‘真实世界’与‘超自然世界’。它不同于现代科学那样趋于把事物分解成一个一个单元来解析研究”。何俊:《乡土知识与文化反思》。因此,民族、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是将技术(农业,林业,牧业,健康护理,食品制作,建筑,气象,手工艺等等)和文化、艺术,观念(宇宙观,价值观)、信仰与相应的礼仪、民俗活动,乡村伦理,民间舆论,社会交往,组织与管理,儿童发展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是当地人普遍认同,参与创造、遵循和共享的,所以也被称为“人民的知识”。何俊:《乡土知识与文化反思》。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民族、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是不同于主要是由文化精英所创造的,超越于地方、民族文化的,意在求同的,分学科研究的“普同性知识”的另一种知识体系。而我们更要强调的是,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都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翼”,“两类知识之间并不存在是非优劣之别,反而是需要互相依存,交错制约,共同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杨庭硕:《重塑人类的良知》。

由此而引发的,是对我们的知识观与教育的反思:长期以来,我们事实上是完全漠视民族的,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的存在和意义,将其视为“落后”,甚至“迷信”,而加以排斥。如研究者所说,改革开放前的政治文化使其“失忆”,近三十年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实利主义的主流文化使其“失语”,主流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人力资源的失散,更使其“传承后继无人”:过竹:《苗族女儿杉风俗与生态文化》,文收《传统文化与农村建设:土地在沉思》。我们所面临的正是民族与地方知识、乡土知识与相应的民族、地方、乡土文化的全面流失、衰落的危机。

而传承后继无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乡村学校教育,将民族、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的教育完全排斥在外。而这样的排斥,对教育自身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教育变成了单一的普同性知识教育,即使有一点所谓乡土教育也只是“爱国,爱家乡”的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人类认知的两翼只剩下一翼,这样的知识、文化传承的阉割,对学校教育的损害是根本性的。其后果也是严重的:不仅使人的发展趋同,而忽视了民族、地域与生命个体的差异性,造成畸形人格,而且导致年青一代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父老乡亲认知上的陌生感,情感与心理上的疏离感,变成无根的人。而对少数民族而言,这样的民族知识、文化在本民族年青一代中的失传,更是一种釜底抽薪,造成真正的民族危机。

同时应该反省的,还有农村教育的问题。本来,农村教育比之城市教育是自有其特点和优势的,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拥有地方性乡土知识的丰厚的教育资源。一位教育研究者有这样的分析:“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传相结合,知识的启蒙和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文收《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这里所说的“民俗地域文化”、“自然野趣”、“口耳相传”与“乡村情感”,讲的都是我们所讨论的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及其传授方式,而“书本知识”、“正规教育”、“专门训练”、“知识启蒙”则大抵相当于“普同性知识”教育,也就是说,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本来就是普同性知识教育和地方性乡土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而我们现在的农村教育却走入了城市取向的应试教育的歧途,其结果,自然是拦腰宰去了地方性乡土知识教育,而农村学生一旦失去了对地方性乡土知识与文化的认同,顺利升入大学者自然走上了永不回乡的不归路,而应试竞争的落伍者也绝不愿回归脚下的土地,有的就流入城乡之间的游民队伍之中,成为黑社会的后备军:这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当下中国农村教育的危机。参看钱理群:《我的农村教育的理念与理想》,《乡村教育和文化重建是我们的问题》。

讨论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进入对乡土教材的观察与研讨——

(二)乡土知识,文化自觉,精神家园:乡土教材的三大基本理念

在我们看来,乡土教材的编写,以及地方性乡土知识、文化教育进课堂,正是面对这样的地方性乡土知识、文化失落的教育危机,文化危机(其背后则是隐含着中国发展道路的失误),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它的实质,就是地方性乡土知识的重新建构,将地方性乡土知识纳入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教育体制,“使普同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有效接轨”。杨艇硕:《重塑人类的良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对中小学教育的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改革和完善,同时是对高度集中化,趋同化的教育体制的一个突破,为地方教育、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打开了一个空间,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绝不能仅仅看成是新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而已。而对农村学校教育而言,这更是扭转城市取向的教育方向,恢复和农村生活的联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一个新的开端。因此,民族性、地方性乡土教材进课堂,应该是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纳入政府推动的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纳入学校教育的计划中,使其获得体制的保证。

有研究者还指出:将地方性乡土知识、文化引进学校的课堂,是一种“成本最低的非物质文化保护行动,这样做对乡民,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大有好处”。杨庭硕:《重塑人类的良知》。这是提醒我们注意,乡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对乡村文化的重建的重要意义。有论者早就注意到,地方性乡土文化的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我文化的认识不足”,文化“自信心”的丧失,并因此导致了对主流社会发展趋势和主流观念的“过于信赖”,以至盲目趋从,由此形成的是“我们是谁?我们自己的文化还有没有价值?我们还有没有能力为自己寻找快乐,或只能接受别人在‘现代化’名义下赐予的快乐?”的根本性的“困惑”。郭净:《文化与自我拯救》,文收《传统文化与农村建设:土地在沉思》。因此,乡村文化的重建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建立和提升当地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而这样的文化自信、自觉的建立,又必须以本地区、本民族的年青一代为主:不仅因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陌生,最容易受外来主流观念的影响,更由于民族、地方性的乡土文化主要是要仰赖他们来传承和发展。这就需要“从娃娃抓起”,学校里的地方性乡土知识、文化的教育,就显示出了一种特殊的重要性。这也同时提醒我们,乡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的基本着力点,应该放在建立和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本土文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这是带有根本性的。

同类推荐
  • 魅力毛泽东

    魅力毛泽东

    本书从政治、军事、文化、交往、读史、志趣以及生活等多个角度解读毛泽东,力求史料翔实,论述清晰,语言生动,行文流畅,视角独特,选材新颖。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传说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父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从小在宫中生活,娶妻后生有一子。据说他深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不满婆罗门祭司及其梵天创世的说教,29岁时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
  • 能臣廉相狄仁杰

    能臣廉相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是著名的唐代政治家,有唐289年与房玄龄齐名的宰相,也是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首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疾恶如分,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本书讲述了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在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的弊政多有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在张爱玲热之前,最被中国人瞩目的女作家是“文学洛神”萧红。她23岁写出《生死场》,立刻蜚声文坛;30岁写出《呼兰河传》,首开中国“散文化小说”之先河,迅即成为一代文学经典。她的文学天才,正如自己后院里那些花草,恣意纵横,烂漫自然。而天才如她,却有着惊人坎坷的一生。她少年丧母,18岁又失去了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生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等三个男人有过情感纠结,而每一次跟新的恋人在一起时,都怀着上一个恋人的孩子;在文学之路上受到鲁迅的大力提携,成为鲁迅家的常客,却浑然不知许广平对自己的真实感受;32岁,她病死于香港,死前,病床前没有一个亲人……
热门推荐
  • 云少的千金小娇妻:偷吻100次

    云少的千金小娇妻:偷吻100次

    “叶小姐还记得三年前,你曾经订过婚吗?”“似乎……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吧!”“很好,我这次来,就是要讨债的!”“讨……债?”“讨你欠下的该履行的义务债!”男人邪魅的笑了笑。“我警告你,不要乱来哦!否则我要报警了!”“叶小姐,你搞清楚,没有法律保护的叫乱来,有法律保护的叫义务!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所尽的义务太不合格了!”云清翔京都第一名少,女人眼中的国民老公,不知被多少人惦记,可偏偏叶风华却不珍惜的弃之如敝履,此仇此恨,云清翔发誓此生一定要娶她回家,好好教育她,应该怎样珍惜他,才是她该有的表现。本文甜宠,男女主身心干净,喜欢的入坑吧!
  • 龙蟒奇缘

    龙蟒奇缘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须强求。
  • 混在隋末

    混在隋末

    隋末英雄辈出的年代,军阀混战的年代。现代人林枫不小心穿越到了这个乱世之中,跟随着各军阀南征北战,辗转于吃人魔王朱粲、好大喜功的杨广、英雄云集的瓦岗寨、老奸巨猾的李渊等各路军阀之中。为了活下来他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挑拨离间、四处造谣、一路扮猪吃老虎,将隋末搅得一团大乱。看看这个极为无耻,YD,但又有底线之人是如何混迹于这个乱世,如何将原本太平的隋末搅得一片大乱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中华经典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中华经典故事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记忆都会变得模糊,但有一种东西却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就是儿时听过、看过的好故事。好的故事就像一位神奇的老师,在孩子的心田植入真诚、美好和善良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特别是代代相传的中华经典故事,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缩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智慧,同时还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窗口,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能滋养孩子天真纯洁的心灵,给他们以明确的人生引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青春治愈系小甜文。“嘿!你别挤啊!”前面的男生回头瞧了一眼,见是个漂亮妹子,摸着头嘿嘿一笑,“那什么……对不起啊,小姐姐,你叫什么名儿,我帮你看呗!”“11班……”陈艾喃喃,终于松了一口气。突然,身旁插入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11班?咱俩还真是一个班啊!缘分缘分!来,同学,认识一下,我叫肖之焕……”“陈艾,我们一起走呗!”“凭什么跟你一起!”“我们顺路啊!”“你就吹牛吧!”时光尽头,相视一笑,我曾喜欢你。
  • 欢乐的教师

    欢乐的教师

    九零后王晓初入职场当老师,看他如何混的风生水起,叱咤风云,引无数银熊竞折腰。。。。。
  • 师娘是我自己

    师娘是我自己

    前世,师徒二人不顾一切在一起可终究换来生离死别。今世她转世归来,他等待千年。在她明明有恢复记忆的契机时,他选择了抹除,“我不想她难过,她会爱上我。”师徒二人将会继续前缘吗?尽情期待吧。
  • 第二十四年春

    第二十四年春

    我不幸的生在了那个满城烽火的年代……我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顽强地活完了我的第二十四年春……
  • 阴阳鬼栈

    阴阳鬼栈

    我是筱柯,因夜晚路过学校的小树林我被人莫名谋杀,后因回魂夜无法寻到尸身,为此无法投胎化变为孤魂野鬼,我势要找到自己的尸体和幕后黑手。却不料……在机缘巧合下摇身一变成立了可以让人间与阴间相通的阴阳鬼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