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5700000004

第4章 6月4日(2)

韩战纪念碑道旁,刻有联合国军参战国国名,共16个。也刻有此方阵亡人数,联合国军628833人,美军54246人。

参加过二战的美军在仁川登陆,北朝鲜人民军自然不是其对手,很快一败涂地。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燎痛了中国领袖毛泽东。

抗美援朝--面对金日成危急时刻的求援,毛泽东权衡利弊,“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终于作出这个决定。于是在新中国建立不到一年,百废待兴之时,派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所谓志愿军,都是解放军成建制部队,到别国参战,似乎不是中国政府行为,捏鼻子哄眼睛的说法,也叫“师出有名”。

当时中国对老百姓说的是,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将战火烧到了家门口,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动员得全国人民义愤填膺,支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血百姓,包括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士,并不知晓这场战争的真正起因,只是过了半个世纪后,才从一点点的披露材料中了解相关背景。

毛泽东是政治家,毅然出兵朝鲜,从国家与民族角度考虑,有其道理。

中国军队家底薄,后期虽有苏联武器支援,与联合国军,特别是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作战,可以用惨烈形容。匆匆入朝,许多部队都是单衣战斗在冰天雪地里。那些黄继光、邱少云似的志愿军英雄,代表着抗美援朝精神,以意志及生命在与对手拼搏。

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交战双方都耗不起,1953年7月27日,北纬三八线板门店停火协议签字,为时三年的冲突结束。中国用近40万志愿军伤亡代价,包括毛泽东之子毛岸英也长眠异国,换来了国内和平建设环境。

谁曾料,我国这得来不易的发展良机,并未很好利用,不断运动折腾,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华国峰语)。如此结果,让那些流血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情何以堪?

历史过去60年,现在看,假设当年不抗美援朝,中国的走向会是如何?中国人民就会受到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中国的发展就会更加艰难?或者,中美会不会更早地握手言和?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韩战--抗美援朝,两大阵营的不同表述,兵戎相见,数十万生命为此消殒,人类没能避免的悲剧!不能忘却,美国、中国、朝鲜、韩国等国都建了不同的纪念碑、纪念馆。

碑馆好建,是否让参观者对真相进行全面了解,对战争与和平进行深入思索,交战各方未必都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

二战纪念碑

二战纪念碑,坐落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就像一个古代露天剧场。中心一个大喷水池,一圈小喷头,两组大喷头居两边,避免了高高的喷水对广场中轴线的视觉阻断。南北各建有一个拱形塔楼,里面由巨大的铜质美国雄鹰举起象征胜利的花冠。将这些塔楼连接起来的是56座花岗岩方柱,每座代表二战期间美国一个州或一个海外领土。方柱围成一圈,象征美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沿圈的浅浮雕,反映美国在二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西面一座弯曲的“自由墙”,上面凸刻着许多金星,据说4000颗,每一颗星代表着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由于美国的参战,美国成为摧毁德日法西斯的主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成为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领袖。可以说,这是美国人的胜利,也是美国人的骄傲。所以此纪念碑安置在广场中轴线上。

二战纪念碑与不远的越战、韩战纪念碑,构成一个三角形,均建在美国的心脏华盛顿广场,表明这三场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分量。有意思的是,后者分别建成于1982年和1996年,而二战纪念碑建成于2004年,建碑年代由远而近,战争年代则由近而远。所表现的,从关注个人而走向凸现国家,悲情,沉思,激昂,体现出创作者的不同选择。也显示出政府与民众对不同战争结局的接纳,不回避,不粉饰,不矫情。

从结局看,二战的辉煌胜利,韩战的无奈停战,越战的痛苦撤离,这种经历,可能更加地令美国人咀嚼再三。

意外的惊喜

华盛顿广场中心,是华盛顿纪念碑。在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里行走,不经意间,就会看到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可以说,不论是从地理上还是心理上,这里都是中心。

我与钊参观完林肯纪念堂,然后沿弧形看完越战、韩战、二战纪念碑,渐渐地转到华盛顿纪念碑前。纪念碑呈乳白色,奇怪的是,石材颜色居然上下不一致,这可是美国国父纪念碑呀!

纪念碑从上到下,不着一字。想来与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丰功伟绩,没有任何文字足以表述。

此碑下大上小,呈方尖型。兴许是广场过于巨大,所以远看并不觉得雄伟,愈走近,愈感到该碑的高大,远超出预想。

转到纪念碑背面,有门,有栏杆,有人值守,有人进出,里面兴许是一个介绍华盛顿的场所。

想进去看看,警察说,参观券早已发完。心中有点遗憾。

“先生,你们系中国人么?”我突然听到怪怪的普通话,扭头看,一个身材瘦矮,颧骨较高的中年男子正微笑地看着我们。

这里我可不认识谁,不知其意,但仍友善地点点头。

“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纪念碑?我这里还有两张券。”

“多少钱?”以为遇到倒票贩子,我随口问了句。

“勿要钱的。我两个孩子吵着要上去看,这券系我一大早来排队领到的。”

“这里可以上去?”我感到惊讶,看纪念碑四面从上到下,没有任何开孔,以为是一个实心体。对此碑,真是没先做功课。

“系呀,上面还有窗户。我领了五张,说好。

两个朋友来,结果没来。我看你们像系中国人,所以问问。”

是么?我疑惑着接过参观券,谢了。仰头看,仍没发现纪念碑上有窗户,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

参观时间下午4点半,还有半个多小时,我们坐在纪念碑周围的石凳上,随意地聊了起来。

男子姓郑,广东人,与老婆从中国过来近十年,现在华盛顿开了家中餐馆。大女八岁,小儿五岁。言谈间,两个孩子围着他嬉戏,其乐融融。看来是个实在人。

问他生意如何,他说还行,就是起早点睡晚点而已。

看着他平淡的神情,想到广东乃至沿海人,普遍有着往外走的传统,不论到哪里,不论境况如何艰难,都能扎下根来。这种勇于闯荡,这种吃苦耐劳与坚韧的精神,是内地人所不及的。

时间到,我们随队安检走进纪念碑。碑内中空,有台阶可盘旋而上。四周无窗,全靠灯光照明,装有空调,不知换气如何解决,估计走的地下。我们拿了一份介绍资料。

华盛顿1799年逝世,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民众日益认识到他的历史贡献。1833年,国会通过建案,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立纪念碑。

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建造费用由全民乐捐,且每人捐款上限为一美元。该碑于1848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安放了奠基石,时任总统亲临开工典礼。其间因南北战争爆发,工程停摆,此时纪念碑建造了大约50米高,成了典型的半拉子工程。战乱间,扔在这里22年,也没被市民扒石材去盖自家的房子。

1876年,美国独立一百周年之际,该碑复工,美国国会为此拨款20万美金。这次,成了实实在在的政府形象工程。1884年竣工。此碑以白色大理石主建,高169.3米,现在仍是世界最高的石质建筑。四年后,开放观光。

由于建筑分隔时间过久,上下两截出现色差。美国人认了,绝不因此而另加粉饰。美国政府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得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转过一个角,警察将游客一批批地导入电梯。哇,里面还有电梯。不做功课也好,时时有新鲜感。电梯一分多钟,直达碑顶。据介绍,当初建此纪念碑时,电梯上顶,需20分钟。出电梯,有一回廊,东西南北,每面真有两扇观景窗,窗不大,约30厘米×60厘米。又高又小,难怪从下看不易发现。

放眼窗外,不仅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均尽收眼底。我不识边界,只觉得唯此为高,四周一览无余。西面是林肯纪念堂、二战纪念碑等,我们刚从那里参观而来。雄伟的纪念堂显得十分渺小。北面是白宫,东面是国会大厦,南面是杰斐逊纪念堂。还有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国会图书馆等等,都围绕在华盛顿广场四周。是我们明后天要游览之地。

窗前,有关于广场各面的建造历史介绍。比照而看,可看出广场逐渐有了中轴,形成如今规模。下面,仍有建筑工屋圈在广场内,建筑机械还在整修广场。

我们拍照,也用郑老板手机为他及孩子合影。

转完,下层楼,上下游客错开,坐电梯而下,偶尔慢行,见电梯窗外有不同浮雕。

资料上说,内墙镶嵌188块由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若从楼梯拾级而上,可一一品鉴。1966年作为美国国家历史文物,楼梯不再对公众开放。其中一块刻有中文,清政府赠送,碑文由福建巡抚徐继畬撰写。文中叹道:“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看到这种称奇言论,不能不让我称奇。清朝封疆大吏,居然能有如此认识,居然能为清政府如此默认,镌刻送于美国,而没有罢其官,群起而攻之,割断其喉咙,砍掉其脑袋。在喜好文字狱的清朝,居然成了漏网之鱼,真乃奇闻也。兴许咸丰当时,自认天朝,对蛮夷之地不屑一顾,视此言论为无稽笑谈也未可知。此是题外话。

出纪念碑,仍是兴奋。我与钊在纪念碑下,等郑老板带孩子出来,再次向他表示感谢,祝他生意兴隆,多多发财。

今日可谓意外惊喜。到华盛顿难得,上华盛顿纪念碑更是难得。毕竟里面空间不大,每天发参观券有限。华盛顿每天游客如云,我们能上去参观,真是机缘巧合。

呵呵,意外惊喜--出游的最大乐趣。

白宫的开和关

离开华盛顿纪念碑,我们向白宫走去。白宫在纪念碑北面,经过一个巨大的圆形草坪,靠北有棵硕大的圣诞树,圣诞节会张灯结彩,成为欢聚中心。

草坪北边是白宫区域,被两排铁栅栏圈住。远远的树丛后,白宫--美国总统官邸,一栋每天会在全球新闻上露面、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白色三层建筑。白宫前面一片如茵的大草坪,世称南草坪,总统迎接外国首脑的隆重仪式常在这里举行,电视上多次见过。今日很平静,不过,即使此地真的响起美国国歌,那场景游客也看不到,南草坪上一个大大的喷水池挡住了视线。

根据白宫支出由全体纳税人担负的原则,白宫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向公民开放。有记载说,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入住,吩咐每天早晨打开官邸房门,民众可以在不影响总统办公的前提下参观。这是杰斐逊民主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那时,前来参观的人不少,杰斐逊本人也会在某一休息时刻走出办公室,与素不相识的客人握握手,表示欢迎。

想来那个年代,没有这些栅栏,也不会有许多荷枪实弹的军警。是过去更容易亲民?社会更加和谐?不至于吧。还是一个观念问题。转念一想,白宫要是随时地好奇者川流不息,那还怎么办公?且如何面对刺客问题?

看到许多在栅栏外拍照的人,估计现在不是参观时段,我们不必奢望还会有第二次的意外收获。

走人,看白宫,仅仅是远远地看看而已。

白宫西面,有一个圆柱型碑,问人,说是美国骑兵第一师纪念碑。碑顶端飞翔着金色的胜利女神像。绿色草坪上,红玫瑰拼出一个大大的“1”字。

该部队过去是骑兵,华盛顿开国时组建的部队,改为陆军后,由于其历史功绩,番号一直未变,士兵臂章上仍留有一个马头符号,是美军中的王牌。

一个部队能在华盛顿总统府旁立碑,可见战功卓著,地位显赫。不过在朝鲜战场上,曾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手下,也让美国人开始认识一个新兴崛起的中国,在以后的交手中,不得不认真对待。

高手过招,凭智慧,凭实力,凭意志,军队如此,国家也如此。

不过,为一支部队树碑,且在这样的核心之地,确实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只能说,军队与国家、政党、领袖间的关系,与我国很不一样的。

同类推荐
  • 东南非洲之旅之二:莫桑比克指南

    东南非洲之旅之二:莫桑比克指南

    本书稿完成于马普托市,所有的参考材料来源于莫桑比克本土,所有的资料信息来自于实地收集,是第一位中国人实地所写的关于莫桑比克的第一本专著书稿,从2005年开始至2010年结束,历时5年艰辛铸就。书中对莫桑比克十省一市分门别类,每个省均配有行政区划交通地图,各省下辖的地区城市全部用中文翻译出来,并标注完成相互间的公路里程,以“如何到达、哪儿去游、哪儿购物、哪儿去吃、哪儿去住”等方式翔实、专业地介绍了莫桑比克境内“衣、食、住、行、游、购、娱、商”,无论是商务考察,还是工作旅游,均具有难得的实用价值,真正做到了一本《莫桑比克指南》在手,走遍莫桑全境无忧。
  • 旅游草根主义

    旅游草根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外出旅游的人很少,外出旅游多以公务旅游为主。随后,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开始组织员工旅游,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旅游开始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自己报团参加旅游。旅游者呈现草根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旅游者人数急剧增加,普通百姓参与旅游。
  • 红泥炉(上、下)

    红泥炉(上、下)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当代晋江,旅居晋江域外的文化工作者、文艺家灿若星群。本书撷取其中与母土保持较密切联系的、对家乡建设有较大贡献的,在该文化艺术领域、旅居区域有相当影响的33位,以编选的形式,分别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经历、文化艺术成就,摘录、引用专家文章、观点,突出专家对他们的评述、评介,同时也突出他们在晋江的活动痕迹。入选者包括文学方面的陈明玉、庄之明、李君哲、许谋清、洪辉煌、颜纯钩,影视方面的颜纯钧、洪群、李国兴、洪雷、许言,书画方面的王维宝、黄鸿仪、黄达德、丁明镜、李德谦、施子清、许晴野、蔡健如,戏剧方面的黄奇石、庄长江,摄影方面的洪礼艺等。
  •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美国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美国

    《世界我知道》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热门推荐
  • 青春那些琐事

    青春那些琐事

    青春的那些琐事,快乐并痛苦着。所谓的好朋友,就是默默在一旁陪你,伤心的时候安慰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有事没事损损你的人……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和平凡人家的男孩女孩也只不过是一指之差……楚清明,一个冷而开朗的孩子,在一生中,经历了无法忘记的青春,被青春那些琐事纠缠一生……谁说青春只有快乐?谁说青春只有疼痛?谁说青春只可以谈恋爱?楚清明一脸认真的对着天空大喊:“我要逆天改命!我要不一样的青春!我不要帅哥,我只要忠诚的人!”苏悠翻了个白眼“天都亮了你居然还在做梦。”
  • 我在万年后

    我在万年后

    时过万年,冰冻人宋斌苏醒,然而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着诡异,不单单有史前巨兽,还有气体生物,一派蛮荒时代的景象。宋斌:“年轻人,不能有负能量,不服,就干!”秃头小白兔:“不要问对手是谁,只问对手在哪。”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本书从管理者经常遇到的66个问题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目前管理者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经营问题,并配有大量的案例。
  • 探险家的奇幻之旅

    探险家的奇幻之旅

    年仅23岁传奇探险家欧羽,意外获得“神探”系统。七大虚拟世界来袭,神秘的国度,消失的遗迹,种种神奇的事物。好奇心玩家的天堂!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徘徊,是继续前行还是退缩?欧羽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始终在探险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惊险,刺激,有趣,这是一场奇幻之旅!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山海寻仙路

    山海寻仙路

    蔚蓝的山海,曾经有过无数的传说,少年杨凡带着希望从而踏上千古的路途,去追寻失去的守护。走的越远越发现原来山海曾如此多娇!而山海杨凡——再次扬帆起航,让无数星空重闻山海之名。
  • 青春的红唇

    青春的红唇

    当希小萌遇到江希影,当杏玫子遇到颜翼辰当何小敏遇到韩亦炎,一段爱情的故事就此展开,爱情的火花就此擦出,他们将遭受什么困难,搞笑奇葩的事呢?翻开此书,让我们一同前往他们世界,零距离感受我们现在的青春故事\(^o^)/└(^o^)┘
  • 网游之全球领主时代

    网游之全球领主时代

    《领主OL》,一款包含了领主建设、文明争霸、玩家公会的网游!楚辰带着记忆重生五年前公测之日,利用前身记忆打造自己的帝国霸业,招募华夏猛将谋士,角逐全球,力压其他文明!
  • 当你踏入清朝

    当你踏入清朝

    历史长河中一段某站的不切实际的游记。也许真实,也许虚假。它是我记忆中关于那个朝代的若干碎片,银子一样的泛着光,等着人靠近,拾取,探究。每当午夜梦回,却越发深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每个人存在世上的日子匆匆不过数十载。浮华一生,太容易过,转眼京华变烟云,白云苍狗,一切过往只是一场绮丽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