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90400000028

第28章 旅沪群体与移民社会(7)

纺织业的不景气,再度影响到航运业,情形每况愈下。另一方面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江浙商人后来居上,粤商则积极开拓,重整旗鼓。如此,闽商在内外夹击中逐渐地退却。从现有上海档案馆馆藏行业档案和相关的史料可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海味杂货、桂圆、糖、檀香等行业,闽商仍占据着一定领地。在航运、染料、茶渺货业、纸棕等行业中,几乎己看不到福建商人的踪影。

闽商一度占据绝对优势,而民国时期己大为减少。其中闽商在炒货业中的进退可谓最极端的一例。上海炒货业曾为福建商贩最早开创,他们以挑担方式走街穿巷流动出售,一度独占这一行业,《上海市炒熟货商业基本情况报告表》,上海档案馆馆藏S347-3-1。以后炒货业逐渐从流动经营到设立固定商号,而商号所雇青工多为宁波籍,逐渐促成了宁帮炒货店在全市发展起来。1918年后,山东籍商人来沪经营炒货,势力发展迅速,形成宁波帮与山东帮并峙的局面,而闽商则完全退出这一行业。两次淞沪抗战后,山东人一跃而独霸炒货业。于是到30、40年代,人们言及炒货业已不知有闽商了。在另外一些曾经占有重要份额的行业,闽商也逐渐呈退却的态势。糖业,早期上海食糖进口大部分来自南洋各地。在1920年前,菲律宾黄糖和爪哇砂糖是闽商九八行所谓“九八行”,即指以代理南洋侨商推销南洋物产进口贸易为主,兼营代办国内土特产出口的南洋庄各行号,这些行号不自负盈亏,而是按代理进出口货值,取佣2%,故通称九八行。兼营的传统商品之一,多由荷印华侨糖商直接委托在沪同乡代销或闽籍华商回沪开店经营。20世纪30年代起本帮与宁商的食糖经营崛起,闽商的业务大为减少。此后又因关税的不断提高及洋商占据上海食糖进口等诸多因素,许多行号转向或歇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420、434页。海味杂货业,在开埠后30年间仍占优势,孕育了象叶鸿英福建籍巨商,以经营海味杂货业起家,后投资上海多家企业。这样的富商巨贾。民国时期,也由于洋商的垄断和局势的动荡,30年代呈下降趋势。檀香业,最初由粤商经营,随着闽商八九行的兴起,逐渐由闽商所替代,上世纪末,檀香进口被怡和洋行把持。进入民国,华商经营檀香业虽有起色,但闽商已不占据主要地位。米业也是闽商兼营的重要行业。30年代初,由于对行情估计错误,大量吃进洋米,却逢1932年国内食米丰年,米价从每担16元跌至8元,“闽帮行家就接连倒了六七家”。《上海对外贸易》(上册),第418—420,434页。与此同时,在上海开埠后的新兴工商行业中,诸如航运、银行、洋布、时装、纺织业、工矿企业、食品造纸、火柴、玻璃等行业,闽商涉足者寥寥。

从晚清到民国,在闽商整体退却中,泉漳会馆却显示了一条有别于同时期一些会馆、公所发展的轨迹。最明显的变化是会员行业和身份的变动。在上海的福建会馆中,唯有泉漳会馆自始至终只接纳团体会员。从几次兴修泉漳会馆碑记可知,早期的泉漳会馆的团体会员大多为船户,道光年间与咸丰年间的两次重修,捐户中前者97家,其中有45家是船户。后者捐户84家中有7l条船。《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第235—244页。

清道光二年(1822年)碑示,会馆一度由“福建商船户”主持。《泉漳特刊》,第8、10页。这些都说明,会馆一度以航运和贩运商为主。但民国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47年《泉漳特刊》所载泉漳会馆会员一览表,总计72家团体会员,大多被大量商行、贸易公司、工厂、银行、医院所代替。其中商行和贸易公司62家,占总数的87.5%;其余为工厂5家,银行4家,医院1家,保险公司1家,占总数的12.5%;显然其成员的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虽仍以商号为主,但顺应近代化的贸易公司、工厂、银行也占一定比例,改变了单纯船户、商号的状况,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上海城市行业结构的变动,同时也显示了泉漳商人对上海近代化的一种适应。

泉漳会馆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既没有随着开埠后闽商的衰弱而破败,也没有因民国以后兴起了同业公会、同乡会而被淘汰,民国以后它的活动能量甚至超过同省的同乡会组织。与其它在沪经营较好的商帮相类似,闽商在沪的同省会馆比较多。一般而言,会馆的建筑与组织规模,常常体现出商人们的财力和经营能力。开埠后,由于经营范围和方式等因素,闽商在沪的地位和影响逐渐下降,一些福建会馆也随之衰败或功能变异,如一度相当繁荣的点春堂公所和建汀会馆。建汀会馆是在民国初期停止活动的。而点春堂则是进入民国后逐渐成为同业公会聚集处,这些同业公会己基本上突破了地域限制。然而泉漳会馆却未受这样一个趋势的影响,它安然度过了晚清的动荡、民国的战乱,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的公私合营才彻底终止了它2个多世纪的辉煌。期间它的建筑和产业规模完全证明了它的实力。泉漳会馆的主体建筑坐落于咸瓜街,开埠前己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尽显泉漳商人之奢华。它破土动工的时间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泉漳特刊》,第8、10页。,又一说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1763年才完工,薛理勇主编《上海掌故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是一组庙宇式建筑,布局相当规整。第一进大殿是正殿,供奉天后,殿前有戏台,两辅绕以香座。第二进大殿供奉关帝,庭中置一重达千斤的大鼎,此鼎在清嘉庆八年(1803年)由泉漳众商捐助,鼎上刻着捐款人的姓名。另外还有敦聚堂、议事厅等建筑,四周空地建屋出赁。除此之外,尚有许多分散在各处的房产,据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立于咸瓜街的《上海县为泉漳会馆地产不准盗卖告示碑》,所载“司月”达51家之多(“司月”为各商号在会馆中的董事)。其“规模之宏远,气象之堂皇,横览各帮,洵无多让”,《重修泉漳会馆碑》,《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第244页。见证了泉漳商人的富庶程度。会馆建筑在开埠前后曾经过三次大的整修,每次都有碑刻记载。第一次是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所载捐户达96家,可见其鼎盛之状。第二次是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为开埠后17年,虽因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会馆受到重创,而且此时起义也尚未平息,在沪闽人处境并不顺利,但捐资重修者竟也有84户之多。第三次是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距前一次已有36年。《重建泉漳会馆捐款碑》,《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第239页。此次并无记载捐助名单和规模。不过,我们从7年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会馆所立的《泉溥会馆房产四址碑》可知,它的房产仅咸瓜街一处规模就不小,其余产业更是散见于上海县城的北、东、南周围约50处,且每处房产至少两上两下楼房,最多处达25间左右。遍置房产的目的,是要以房屋出租收益作为会馆经费。当然从中折射出的是泉漳两属商人在上海经营事业的昌盛,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仅泉漳两属的一个会馆,便拥有如此众多的产业,在沪上众会馆中也颇不多见。

从晚清到民国,泉漳会馆举办过许多公益事业,不仅在同省会馆中尽占螯头,与其它省会馆比较亦绝不逊色。比较成功的公益活动是开办泉漳公学,时间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这是一所完备的小学,虽然规模不大,但完全采取现代的小学制度。它的创建仅距晚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1年,“癸卯学制”正式颁布3年。泉漳公学初设南园别墅内,同乡子弟来此修业,学费膳宿费皆减半收取。外乡学生虽也兼容,但就没有这样的优惠条件了。以后由于别墅地处郊外,周围又有义冢,对学生颇不合适,便迁到了咸瓜街会馆中。因为经费充裕,经历年扩充,小学一度办得相当不错,有一段时期,对同乡学子的学费、膳宿费用一概免收,以示优待。凡同乡子弟来就学,只需自备书籍文具而己。20年代中期改称为“泉漳小学”,也容纳了很多外乡学生。1936年国民政府立案时,有六个年级,250人,教职员13人。许晚成:《上海大中小学调查录》,上海龙文书店,1935年1月。会馆附设义学的也很多,但能如泉漳会馆那样的待遇,实不多见。

由于小学办得颇有成效,接着就有了中学的设置,泉漳中学创办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校址在泉漳别墅内(今南园,龙华东路800号),为一砖木结构两层旧式楼房,学校分初中、高中两部,学生大多住宿。1936年,学生100余人,教职员工27人。有“免费生”、“工读生”等区别,对同乡子弟自然有很多优待,闽南学子远道而来就读的很多,学校一度人丁兴旺。不过其间也波折连连,这与学校同共产党组织的关系密切有关。学校中许多师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8——1929年,校内建有教师党支部。1929年11月18日,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校内举行,会期9天。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李富春、康生、向忠发、项英等参加了会议,李立三代表中共中央作了《政治报告》。上海的革命团体“左联”、“社联”、“青年文联”等也经常借泉漳中学举行会议。1939年,泉漳中学重建支部时,党员数达30人。从1929年至1941年,泉漳中学为中国共产党培养输送了50名干部。1937年,泉漳校舍毁于侵华日军炮火,不得不迁入租界,1941年停办。

泉漳会馆的附属事业,除培养同乡子弟的小学和中学外,还有一所医院,称“泉漳医院”。设立时间约在民国十年(1921年),院址在南市毛家弄一处自建的房屋内。原计划设立中西医两部分,后只成立了中医部。泉漳医院对同乡实行义务诊治、义务给药,但就诊者寥寥无几,生意清淡。抗战胜利后,泉漳医院房产被人占据,后经诉诸法院,被判决收回,1948年1月,由法院派法警强制执行。泉漳会馆由于基金雄厚,所有的收益应付支出绰绰有余,所以还有余力设立一些救济项目。如对同乡中鳏寡孤独无依无靠者,经会员保举后,逐月领取一笔救济金,数额自3元到10元不等,领取期限视情况而定,有的终身享受,有的则规定年限,以他们是否有子女、子女是否自立为标准。对无力返乡流落在沪的同乡,经调查属实,也给予一定的川资,遣送他们回乡。即使外界有求助者,也酌量捐赠。

民国时期对泉漳会馆影响最大的是抗日战争。1937年的淞沪抗战,泉漳的房产大部被毁。抗战胜利后,会馆在振兴组织、恢复产业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最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lO月,会馆董事会议决,在南园别墅重建“敦叙堂“。其经费除同乡踊跃捐赠筹措外,南侨公司、建元行、华通公司福新行等先行垫付,所缺之数再由南侨福新、荣兴、建元、裕昌等商号负责向中南、中兴、华侨三家银行各借2000万元,并当年还清。1947年4月6日,在南园别墅中举行了奠基典礼。这天,出现了数十年来未见之盛况,国民党中委王泉笙监委秦望山,厦门市市长黄天爵,沪江大学教授蔡尚思等出席了奠基礼,前往参加的旅沪同乡不下千人。同年,“敦叙堂”前后两殿建成。至解放初,这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颇具江南园林的景致。

会馆还以募捐方式筹款,举办了“泉漳书报社”,组织“南园京剧研究会”、“南园图书研究社”等,聘用专门教师,会员包括基本会员、赞助会员和普通会员三种,定期开展活动。1946年11月,又组织“厦声体育会”,会址设在福州路89号424室光明商行。体育会员以会馆会员为主,目的是联络、团结同乡,培养运动精神。体育会组织了足球队和篮球队,邀请当时的体育前辈沈昆南、足球名将壮友仁为名誉指导,定期训练,与一些球队举行友谊赛。1947年5月间,应厦门体育会邀请,在同乡的赞助下,远征厦门,在厦门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潮。

通常人们将民国以后划为会馆发展的衰弱期,然而泉漳会馆发展虽经晚清民初的政治动荡和淞沪战火的重创,其规模和影响仍居同时代会馆的前列。《1947年泉漳会馆地产收益一览表》显示,泉漳会馆具有地产收益的房屋有72幢,空地四块,散布在南市各处。《泉漳特刊》,第49页。直至1952年,泉漳会馆全年房地产收益仍达旧人民币44000万元(约合折实单位8万余份),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制作:《房地产史料》上海建设网(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办)。网址:http://www.shucn.sh.cn/zt/hysl。这在当时的同乡团体中并不多见。会馆的活动能量也很强。1931年前,每年必有一些例行活动。每逢岁时祭祀,便召集同乡在馆内欢宴;清明扫墓,常在南园别墅聚餐,出席者还按名发给车马费。最盛大的集会是天后诞日,每逢此时,馆内必定请了戏班子,一边喝酒、一边看戏,狂欢场面延续三天。后由于斗殴事件发生,才停止演戏。九一八事变后,聚宴也宣告停止。1947年的《本会馆一年来大事记》《泉漳特刊》,第58页。全面显示出四十年代末会馆的规模和社会地位。从大事年表中可知:会馆一年召开了12次理监事联席会议,平均每月1次,全体会员大会2次,并继续征集同乡登记入会,说明它的组织机构稳定,而且在有序地发展;一年举办了2次规模较大的聚餐会,并对会馆设施进行装修、筹划新公墓的开辟等,显示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对涉及18家公司的纠纷案调解成功,还就暨南大学处分同乡子弟事宜发表意见,年度救济处境贫困同乡2344人次,金额达1430多万元。《泉漳特刊》,第45页。凸现出会馆在同乡中和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所有这些都显示了泉漳会馆,即使在经历了战争后仍具有较强的恢复和维持活动的能力。这是同时期许多会馆都无法企及的。

三泉漳会馆保持活力的原因

泉漳会馆的发展历史,至少说明了在闽商尽显颓势的大环境中泉漳商人仍具实力,说明会馆组织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之后,到民国时期仍保持着活力,其原因何在?

同类推荐
  • 中国:决胜百年目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决胜百年目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十三五计划向前迈一步。本书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第二部分是如何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定位;第三部分是如何理解五大发展是引领“十三五”的灵魂和理念;第四部分是如何考虑“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第五部分归纳了建议中所提出的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第六部分是小结,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三)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三)

    本书内容包括崇尚公平,履职为公,办事出于公心,努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气在身,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诚实守信、为人正派,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作交易;为政以廉,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不以权谋私,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弘扬传统美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对自由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逻辑线索、理论构成与研究方式,自由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由主义批判与重申,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理性等问题进入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二)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热门推荐
  • 源舞者之歌

    源舞者之歌

    这是一个蕴含着无限本源之力的世界,人类破开灵魂内的源力点,成为源舞者,挥动源力而战。一个饱读秘藏的男人,觉醒了一口毫无器韵的剑魂,一次意外的涅源劫,一条毁天灭地的寂灭紫雷,从此这个男人的命运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在这个庞大的世界上,开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源舞者之歌。一直追逐着,努力着,渴望着,那挥动源力的感觉,那探索世界的期待,解开一切伪善的面容,还原一切真实的存在,涌动的源力,潇洒的做派,任他斗转星移,更迭时代,唯有源舞者的脚步,永恒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成天圣道

    成天圣道

    女王都要叫我老大,五爪泥鳅都要奉我为主。因为我是一颗蒸不熟,煮不烂,天不怕雷打,地不怕被埋的铜豌豆
  • 中华英雄

    中华英雄

    嗨,朋友,看一本没用的书,就失去看一本好的,有乐趣的书的机会,所以慎重选书是关键,不过,请你放心翻开这本书,精彩内容,深刻造诣,不会让你遗憾浪费时间和精力.刘姐聊天群:75264876
  • 白茅草

    白茅草

    这是发生在当下乡村的生活故事。说的是年轻气盛的蓝强追求理想,立志扎根乡村的奋斗史。小说将主人公置身于社会改革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背景中去展现,得了一种时空的广阔性。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受困、打工返乡、农村创业等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这是一个微型的缩影,展示当代农民的困惑和焦虑以及转型期自主创业的艰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会战酆都

    会战酆都

    这是一个太平盛世,西有九教,南有六派,东有七宗,北有神魔八部,中原有神州九郡。世间的宁静与祥和,一切不可想象,神与魔共舞,仙与凡共处,鬼俯与人间相连,九幽与天地四通八达。
  • 神奇宝贝之浩爷传奇

    神奇宝贝之浩爷传奇

    一名身在蓝星的初中生懵b的加入了穿越者的队伍,神奇宝贝我来了。呵,神奇宝贝大师,很难吗。
  • 天创生情

    天创生情

    天道不公以万物为走狗,以万灵为食而,纯属扯淡,天创出万物灵长,生存灵地,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