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43100000003

第3章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

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国共产党为了便于与国民党商讨共同抗日事宜,在七贤庄一号设立了半公开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根据国共两党合作的决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红军驻西安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办公地点也从一号院扩大到三、四、七号院,林伯渠和董必武先后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博古、吴玉章等多次在此工作和生活,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大夫、史沫特莱也在此居住过。抗日期间,办事处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抗曰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扩大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并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同时,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领取、采购、转运战争物动全面内战,9月,办事处奉命从1959年,一号院建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如今其他旧址均已复原开放,开辟了陈列室,收藏陈列当年使用过的文件、证章、电台设备、新闻图片、书刊和烈士手稿、照片等革命文物。目前,馆存文物907件,照片3327张,回忆录500篇。

多年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利用馆藏文物、图片和资料,为陕西各院校、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活动和参观提供场所,成为许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曾在福州、南京等地举办《理想之路》图片巡展。先后组织以“理想.信念”

为主题的宣传小分队,进院校、进社区、进机关开展宣讲活动。针对未成年人特点,深入开展“我是小八路”生活体验活动,获西安市精神文明十大创新工程提名奖,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小讲解员,被群众亲切喻为“当年红色桥梁,今日传统课堂”。

2005年,纪念馆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步伐。截至2009年底,国家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红色旅游基本主体建设已竣工,纪念馆占地面积由5200多平方米扩大到15700平方米。在景区建设中,提出利用七贤庄十个院落建设五大功能区,即旧址展示区、陈列展示区、公共服务与休闲区、保护管理区和青年旅舍生活体验区,全面提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景区教育与旅游服务功能,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北革命的摇篮——铜川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铜川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54公里照金镇。照金是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

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抵达照金,发现这里进可夺取渭北,威胁国民党在西北的统治中心西安,退可据险同守,是个得天独厚的开展游击战活动区。1933年3月初,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成立,4月初,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根据地的党政领导机关迁驻距照金镇约5公里的薛家寨。这里处于桥山山脉南端,海拔1600多米,中心地带壁立千仞,整座山寨走势雄奇,军事上易守难攻。薛家寨共有四道寨子,一号寨子是当年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二号寨子为当时的红军医院和被服厂,三号寨子是红军当年的军械厂,又称“兵工厂”或“修械所”,四号寨子为陕甘边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照金苏区横跨当时耀县、淳化、宜君、同官等县,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3万~4万。在鼎盛时期,红色武装割据区域扩展到陕甘两省十四个县,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1933年,国民党陕西当局向照金苏区发动猛烈进攻,在战斗到第六天时,由于叛徒出卖,红军战斗失利,薛家寨陷落。1933年8月14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镇东南8公里陈家坡召开了会议,批评了搞分散活动的错误思想,作出了统一指挥西北红军的正确决定。会议成立了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统一指挥红四团、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和耀县游击队。陈家坡会议是一次扭转西北革命局面的关键性会议。1934年秋,红军和游击队主力返回照金,全面恢复并巩固了照金革命根据地,直到新中国诞生。

1993年5月,陕西省委在照金镇隆重举行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决定在照金镇修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工程于1996年动工修建,2002年“七一”前完成了布展工程,2004年4月正式开馆,占地10余亩,展馆面积1116平方米。纪念馆珍藏有土枪、麻辫手榴弹等革命文物40余件,文献资料80余件,历史文献40余份,图片180余幅,展版及创意画300多块,展示了根据地开辟、发展、壮大的全过程。照金革命纪念碑巍立山头。站在平台上,险峻的薛家寨如巨幅水墨画呈现眼前,绵延数十里,四座千仞石屏并肩兀立,在绝壁上有四孔凹陷的天然洞窟,俗称四道寨子。

光阴荏苒,革命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革命前辈和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建立的丰功伟绩。如今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陕西省确定为国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渭华起义一西北革命的火炬——渭南渭华起义纪念馆

渭南渭华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陕西省华县高塘塬上,南接秦岭,北临渭水,与雄伟高大的渭华起义纪念塔相映生辉,是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渭华起义是土地革命初期,由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工农群众和军队武装相结合的伟大的革命运动,是“八七”会议后,继南昌、秋收、广州起义之后,在陕西和西北地区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1928年5月10日,由中共陕西省委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路新编第三旅,在唐澍、刘志丹等人率领下,由潼关开往渭华地区,参加农民起义。在华县高塘镇起义部队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军委主席刘志丹,全军千余人,设四个大队和一个骑兵队。工农革命军与起义农民相结合,在渭华原上摧毁国民党地方反动政权,迅速形成以华县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方圆200多平方公里,拥有数十万人口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先后建立区村苏维埃48个。革命力量迅速发展,使反动当局十分恐惧。冯玉祥急调三个师及渭华地区的反动民团对起义中心区域实行“围剿”,经过数次激战,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终因寡不敌众,退入秦岭山区。1928年8月,渭华起义最后失败。渭华起义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和不少出类拔萃的领导人物。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驱经过渭华起义的考验和锻炼,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北,为创建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为数年之后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落脚点创造了条件。

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将渭华起义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5月,纪念塔、纪念馆同时建成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8872平方米,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馆藏革命文物1400余件,陈列展室7个,起义领导旧居4处,馆内保留了当年起义时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遗址五处: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指挥部——五间厅、十五个砖铺大字、中共华县县委办公楼旧址、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扩大会议遗址(两颗古槐遗址)、烈士殉难井。除此以外,起义旧址还包括三教堂、郭家庄小庙、药王洞、高塘会馆。渭华起义烈士纪念塔建在纪念馆南100米的丘陵高地上,塔共九层,总高32米,塔身高19.28米,塔呈方形,塔的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纪念渭华起义的碑文。习仲勋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1998年以来,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在旧址和纪念塔之间新建了专题展厅、纪念广场等。展厅位于广场正东,建筑面积895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通过四个单元、十个专题的全新布展,构成了展现渭华起义全过程的历史両卷,运用集声、光、电一体的现代手段,把人们带进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

目前,渭华起义纪念馆已成为西安市及陕西东部二十多所大中小学及驻地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关中以东最大的红色旅游地。

人文始祖民族圣地——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的桥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8万多棵千年古桕,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敬仰的民族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授予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黄帝陵祭典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2009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轩辕黄帝的陵冢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前正南即“汉武仙台”。是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黄帝庙前区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广场北端为轩辕桥,采用花岩石料砌成。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占地约300余亩。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门。山门为五间廓庑式花岗岩建筑。人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帝手植柏。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遒枝苍劲,柏叶青翠。往北为诚心亭,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人大殿祭祀。再北为碑亭,亭内立有毛泽东手迹“祭黄帝陵文”和蒋中正手迹“黄帝陵”碑石。轩辕庙内现存放历代诗词题咏、重大事件记载、祭祀碑文百余通,馆藏文物700余件。

199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政府以及延安市共同筹资3亿多元完成了黄帝陵整修工程,面积达3.24平方公里,充分展现出祖陵圣地“雄伟、古朴、庄严、肃穆”的恢宏气势。200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典礼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祭典,祭祀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显着提高,清明公祭、重阳民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大团结,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官正等都先后亲临黄帝陵拜谒并视察工作。

多年来,黄帝陵坚持以“弘扬中华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整合资源,拓展内容,积极为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方便。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现役军人、部队官兵亲属给予免票参观,并针对大中小学生团体、部队院校学生等整理了以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讲解词,提升了吸引力。先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等确定为爱国主义教学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重要见证——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位于延安市南关市场沟以北、南土瓜村以南之间。修建于1938年,先后建成石窑50余孔、平房百余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旧址院内现保存有石窑洞48孔。东面一排13孔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为财政厅、建设厅的办公室,南面一排13孔是民政厅、教育厅的办公室。半山上的22孔石窑洞,为边区政府机关干部的宿舍。现延安市政府东院内有5孔石窑洞为原边区政府办公厅的会议室旧址。

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首府延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1939年2月6日,第一届经过民主选出的边区政府委员在延安宣誓就职,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军队攻占延安后,边区政府暂时迁至绥德,1948年4月22日收复延安后迁回原地。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同年6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延安迁至西安,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同日,陕甘宁边区政府结束工作。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49年之间,在中华民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和宁夏的东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边区政府的成立,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巩固和扩大全国的抗日团结,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党中央在延安城的第一个驻地——凤凰山革命旧址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是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城的第一个驻地。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共中央由此迁往杨家岭。

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在此期间,中共中央筹备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苏区代表会议、政治局洛川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等许多重要会议,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全党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做出了重大决策,度过了抗日民族战略的防御阶段,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的准备。毛泽东同志在此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哲学着作,先后着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着作,有16篇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

同类推荐
  • 重生刘阿斗

    重生刘阿斗

    上天给我一次重活的机会,我将对抗命运,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一统天下、诛灭四夷,扬我华夏之威!
  • 诡道军阀

    诡道军阀

    神州大地,五国鼎立。在一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疆域里,有一群人,如狼一般生存着。故事从这里开始。他将带领着族人,迈开征程,踏着千军万马的尸体,一步步迈向权力的巅峰!从此,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 四方之中

    四方之中

    兰陵萧家以军功授爵,手握重权,世代忠心确遭皇帝疑心、奸佞排挤。世子萧乾初胸怀大志,可惜朝堂浑浊,家人遇害,赤子忠心渐被消磨,到底何去何从......可是,无论如何,还是在这四方天下之中。
  • 大楚小掌柜

    大楚小掌柜

    二十一世纪的青年穿越到了异世大楚一个普通农户少年身上,贫困的家境,举步维艰,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经商创业,一步步逆风而上,成为富甲天下的大商人。然而他却发现,国家积弱,朝廷昏暗,外有强敌环饲,胡虏掠地,内有奸臣当道,竖子横行。纵然自己富甲天下,那又如何,一朝国家崩塌,百姓受蛮夷欺辱,所有的一切都会湮没在胡人的铁骑之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虽然只是一个掌柜,但他有大气魄,身为一个穿越者,他毅然决然踏上了救国救民之路,斗奸臣,清朝堂,收失地,驱逐胡虏蛮夷,谱写一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闲人流,剧情流,中后期热血)花间书友Q群:336757504
  • 吾乃无双上将潘凤

    吾乃无双上将潘凤

    虎牢关外,华雄引兵挑战~十八路诸侯大惊...袁绍:“何人迎战华雄!”韩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潘凤:“滚...”潘凤后援群~:1084170325
热门推荐
  • 苍梧书

    苍梧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晋为君

    西晋为君

    一朝回到西晋末年,成为正在登基的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之乱”中悲剧的亡国之君。剩下的时间只有五年。内部,权臣东海王司马越刚赢下“八王之乱”的胜利,与信口雌黄的王衍组成“王与马”组合。外面,东晋十六国中,氐族成已称帝,匈奴汉正在路上,石勒、刘曜还是打工仔,张氏前凉、慕容前燕已在奠基,司马睿、王导另一个“王与马”正在谋划江南。此时祖逖、刘琨、陶侃、王敦还未发迹;邵续、李矩、郗鉴、苏峻这些流民帅尚在寒微;温峤、庾亮、桓温、谢安这些江左支柱,有少年,有未出生。神州大地无一柱石,门阀、玄学两大怪兽还在虎视眈眈。新帝看着遍地荆棘的荒野,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的为君之路,这是一个难题。
  • 火影之吹牛天王

    火影之吹牛天王

    凡性光辉,来自凡人的火焰可点燃整个世界墨门传人欧阳墨非,离奇穿越,与名为高槻泉的少女相遇。命运之轮就此转动。在这个最初的世界,他将手持凡火,重建秩序。沐浴世间罪恶,带起名为王的王冠。勇闯地下之城,完成名为英雄的伟业。于游戏人生之中,为凡人重生,弑杀神灵,盟约就此长存。穿越弑神者,终结最后之王,屹立于魔王顶端。结束神,恶魔,堕天使最后的哀怨,毁灭世界终焉之兽。他是凡性代名词,他的存在代表着凡性的光辉,他即为英灵之王。于弑神者中篡改神话;于恶魔高校中获取‘无限’;于型月中开启腐向战争,坠入‘无可名状’的领域,于舰娘身上追寻‘物质’的真谛;在科学与魔法交织的世界,朝着至高之位发起冲锋!
  • 成长ABC

    成长ABC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将一对母子之间的深情厚爱表现的淋漓尽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一位平凡普通的母亲是怎样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又是怎样拉着妈妈的手在漫漫人生路上前行的,作者将这对母子在共同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分享给大家,希望父母看了此书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看了此书能更多的体谅父母的爱,从而相互理解,和平友善的共同成长。这是一本适合各类人群阅读的小说,不管是为人子,还是为人父母都应该能从书中得到一些启发。敬请关注。
  • 罗刹娑

    罗刹娑

    噗!又一具尸体在黄昏下爆开了肚子,惊起了几只枯木上栖息的鸟雀,腥臭的血水蔓延到他死去同伴的内脏之下。
  • 对她的偏爱

    对她的偏爱

    人们总是把少年的勇敢叫叛逆,把成年人的懦弱叫顾全大局,所以少年只是少年男强*女强校园轻松超甜文————————————*有的片段会进行反复的修改*新文《她就像藤蔓》正在努力构思存稿中(排雷:随写随发)◇剧情part1“听过一首诗吗?”她笑意吟吟地看向他“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她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余阳,你就是我的太阳,我是为了看你才来的”◇剧情part2两人吵了个架,余阳看到她发的朋友圈气打不过一处来,直接电话轰炸她“你不是说晚安只对我说吗!”“那条仅你可见你你个傻逼”◇剧情part3那天被余阳假装喝醉亲了一口之后的温某人纠结于这到底算不算初吻,纠结到没注意到从树后开车出来的余心机
  • 妖刃奇谭

    妖刃奇谭

    在世界里游历,行于各处,跨越时间与空间,少年究竟想要做什么?世界又将如何运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冰冷的心

    重生之冰冷的心

    上一世,她,备受庶妹,渣男欺凌。姨娘上位。而她被一脚踢出了白府。这一世,既然上天让我重生,那么我白莲衣一定要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本文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