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43800000010

第10章 只一泡尿工夫,黄河已经流远(2)

地拉那的女人也描眉

嚼口香糖含混不清地说话

地拉那的女人不会脱衣服

在房间里她端给你黑面包

你在看窗上的冰凌花

外面的球赛赛得很响

直到最后拉开了房门离去

屋里还充满她不温柔的呼吸

在地拉那的深雪里

你走完我看电影的那个晚上

那些七零八落的脚印呵

地拉那的街灯亮了

在最后一根电杆上你一动不动

黑熊般的人群和火把由小变大

没准儿你还活着

外国电影都没有尾巴

宿舍停电的夜晚

我给你打电话遇上忙音

拿起当日的晚报

北京——地拉那电线断了

地拉那那场鹅毛雪还下吗还下吗

如果说《地拉那雪》中的伊沙尚未显露出“叛臣”的野心,那么从他写下《车过黄河》起,他就应该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与众不同。此后的伊沙不再是带着淡淡的感伤的抒情青年,而是以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的形象站到了抒情的反面,或者说,是站到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的反面。《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结结巴巴》、《饿死诗人》、《狮子和虱子》等作品巩固了伊沙的这一形象。

有人认为伊沙是中国后现代诗歌的开创者,因为他的诗歌里具有许多“后现代特征”,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是文学史家干的活,作为一个读者,我不关心诗人的“历史定位”,而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作品上面。我自顾自地把伊沙当作思想者,在一篇文章里把他和西川、欧阳江河、孟浪等人合在一起讨论,尽管他似乎很“讨厌”这些“知识分子”。

当前诗歌界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有的诗人自以为新鲜,却不约而同一窝蜂地挤老路——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以为是新路——比如他们喜欢叙事,说得确切些,是喜欢“记事”。文笔好的,还显得比较洗练,至少在外形有诗的模样;文笔稍差的,无异于把一件事情写成散文,然后在适当的地方用回车键将其分行。比较典型的是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某些网民创作的“梨花诗”。用一整首诗歌“记事”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要成就一首好诗,就必须懂得如何规避其中的危险。如果诗歌语言拖沓,所叙之事不精彩,无法给人回味的余地,那么这些文字作为诗歌(或者说作为好的诗歌)存在的可能性就相当可疑。具体到伊沙而言,以上两种情况似乎都存在,他发表在《诗歌现场》2006年第1期里的三首诗可以作为一个小小的例证。在我个人看来,这三首诗彼此间的质量相差甚远,如果给它们打分,那么前两首的分数加起来都不如第三首。

因为篇幅关系,这里不再列举前两首作品,只引用我所喜欢的第三首《春天的乳房劫》:

在被推进手术室之前

你躺在运送你的床上

对自己最好的女友说

“如果我醒来的时候

这两个宝贝没了

那就是得了癌”

你一边说一边用两手

在自己的胸前比画着

对于我——你的丈夫

你却什么都没说

你明知道这个字

是必须由我来签的

你是相信我所做出的

任何一种决定吗

包括签字同意

割除你美丽的乳房

我忽然感到

这个春天过不去了

我怕万一的事发生

怕老天爷突然翻脸

我在心里头已经无数次

给它跪下了跪下了

请它拿走我的一切

留下我老婆的乳房

我站在手术室外

等待裁决

度秒如年

一个不识字的农民

一把拉住了我

让我代他签字

被我严词拒绝

这位农民老哥

忽然想起

他其实会写自个的名字

问题便得以解决

于是他的老婆

就成了一个

没有乳房的女人

亲爱的,其实

在你去做术前定位的

昨天下午

当换药室的门无故洞开

我一眼瞧见了两个

被切除掉双乳的女人

医生正在给她们换药

我觉得她们仍然很美

那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首诗语言干净利落,内容非常撼人——注意,是“撼人”不是“感人”,它达到了震撼人心的程度——让人看到了伊沙尖刻的面孔后温柔的部分,这种温柔比《地拉那雪》更贴近人心,也比《饿死诗人》中的尖锐更具冲击力。无论诗歌的内容是虚构还是写实,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这些句子如果被伊沙的“敌人”们看到,也许他们对伊沙的憎恶会减轻不少。也正是这样的诗歌,展示了伊沙作为一个实力诗人与更年轻的新锐口语诗人的区别。我们的视野中不乏有冲劲的诗人,这些诗人也能不时写出一些惊人之句,但是他们还是太孱弱了,无法做到收发自如。说到底,要成就一首好诗,除了天分,还需要经验——不仅是文字经验,还有生活经验。

伊沙的诗曾经是独特的,难以复制,但现在情况已有所改变,一些更年轻的口语写作者正在“蚕食”、复制着伊沙,几达以假乱真的地步。当然,这与真正的伊沙无关,何况那只是表面上的“像”,邯郸学步者永远无法掩饰住骨子里的孱弱。后来者的模仿和复制也像一条鞭子,不停地驱逐着伊沙创新的脚步,因此,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担心的是伊沙的自我蚕食、自我复制或者出现“变异”状况。他的长诗《风光无限》中的一节曾被诗人赵丽华盛赞:“我记得你写马克思那首,燕妮不在家,他乘机‘把女仆按在地板上/这算不算/一个阶级/在压迫/另一个阶级’。我想如果单纯写把女仆按在地板上而没有后面的两句,‘勇敢’是够‘勇敢’的,但充其量也就是一首‘下半身’了。但后面的两句一下子就扎到穴位上了。这就是巴乔那种在球门前的丰富想象力和致命一击的能力。”(《伊沙vs赵丽华》)我却不这么认为。且不论对事件的描述是否基于现实生活,单从诗艺本身的角度而言,前边的铺垫和后边的总结,也给人“主题先行”、故意设置“诗眼”的嫌疑。因此,它充其量是“扎到”环跳穴、笑腰穴之类让人一跳一笑的“穴位”,而不是什么“致命一击”。我特别反感那些前边大肆渲染结尾小作总结或点题或升华的作品,作为一首诗,我希望看到的是整体的智慧而不是局部的亮点。这是我和某些诗人的分歧。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方面是,伊沙几乎所有的诗歌作品都有一种“快感繁殖功能”,读之很顺,很有感觉。但我们也知道,有时候快感只是一次性的,“不能复制”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比如《告慰田间先生》:

哒哒哒的机枪扫射声

从电子游戏机上传来

穿过客厅门廊抵达我的书房

伴随人声那是我的妻儿

在相携作战

相互掩护着

面对他们共同的敌人

后来枪声减弱至一半

那是我的妻子起身去了厨房

因为到了做晚饭的时间

儿子留在客厅里

守在游戏机前

孤身作战

一人难对四敌

他在请求增援

他的呼唤

穿过客厅门廊抵达我的书房

像是动员:父亲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崇高变成了庸常,激愤转为了游戏,符合伊沙一以贯之的行事风格,可是读到这些文字时,我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虽然也有不少读者喜欢,但在我看来,这首诗在伊沙的作品中,顶多只能算是中品而已。

我和伊沙见过几次面。第一次是在2000年8月上旬的西安。见面前,我听到过太多关于伊沙的传闻,诸如嗜酒如命、放浪形骸之类,还有瘾君子,患艾滋病什么的,总之与当年美国那些“垮掉派”差不离。因此见面之前我有些忐忑,生怕闹出个不欢而散。孰知见面之后,印象大好——原来传说中的“黑道煞星”竟然是一个豪爽、讲话大声且自信得可爱的胖子!那次见面最令我意外的是伊沙竟然因为胆不好而不能喝酒,按照作品中的印象,这厮的胆子应该好到不仅能喝酒,就是吸毒也不过分的。当然,我也看到了他泼辣的一面,在与同城的一个相对传统的诗人一起进餐时,伊沙的话里常带些刻薄的调侃,弄得我总是担心那个诗人无法忍受而离席。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又在“衡山诗会”上见面。在那次诗会上,伊沙仍然是个“焦点”,但我更怀念会后一伙人横七竖八躺在房间里谈天说地的时光。

还有一次见面是在2006夏天在长沙举办的当代名家诗歌峰会上,由于此前在网络上的一些误会,我们都有意无意地避免与对方交流,因此,诗会三天,我们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没打过一次照面。这没什么,这符合我们的性情,而且也不会影响我对他的那些优秀诗歌的喜欢。后来的事实证明,伊沙也不是那么难相处的,尽管有时候尖锐得令人难以接受,但平和起来,也挺让人感动。2008年春天,我的诗学专著《朦胧诗以后》出版,因为里面有许多地方涉及伊沙,因而给他寄了一本。伊沙收到书后,很快在“诗江湖”论坛发帖子,对这本书给予了出乎意料的好评。我赶紧故作谦虚地表示感谢,颇有“一笑泯恩仇”的快慰。

伊沙是个多面手,身上的“刀子”不只诗歌这一把。他的随笔读者比他的诗歌读者只多不少,他还写过不少小说,做过杂志,从2002年开始又到电视台客串节目主持人,据说干得还不错。近几年他编选的诗歌选本《现代诗经》、《被遗忘的经典诗歌》、《新世纪诗典》和他的随笔集《无知者无耻》、长篇小说《狂欢》等都在圈子内具有一定的影响。英国思想家伊塞亚·伯林曾有“刺猬与狐狸”之说,“刺猬”专一而“狐狸”多能,两者各有长短。以此对照,伊沙无疑是一条“老狐狸”。

同类推荐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原名F.M.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伏尔泰在求学时期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P.贝勒反对宗教狂热著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表揭露宫廷腐败和教会专横的讽刺诗,于1717年和1725年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并从1726年起被迫流亡英国。在英国,伏尔泰努力学习英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成为I.牛顿和J.洛克的信徒。他热情支持百科全书派的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 爵士乐群英谱

    爵士乐群英谱

    兼顾文学才情和艺术欣赏的爵士乐入门教材,甄选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村上春树私人爵士乐清单,混合着偏见、执着、岁月、情爱和模糊的记忆。村上春树:“同爵士乐一起度过了人生大部分时间。”和田诚:听遍了“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爵士乐”。本书是26名当代美国爵士乐手的小传,这些乐手均为作者所推崇,文中对乐手的成就、风格作了深入独到的评价,也描述了自己倾听其作品时的感受。两个超级爵士乐迷通力合作,让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聚首一册。本书介绍的音乐家有:查特·贝克(Chet Baker)、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等。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曼德拉彼得大帝

    曼德拉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热门推荐
  • 同堂

    同堂

    三十岁,马千瑶终于当了妈。三十岁,马千瑶觉得,这是人生最后的机会,千里马人老色衰前能抓的最后一把稻草。三十岁,要么从此穷途末路甘当凡人沦为主妇,要么一飞冲天万马奔腾。三十岁,马千瑶开始渐渐相信,作为一个女人,家庭事业双向成功或许真是一种驳论。一边是唾手可得的高大上前程,一边是哇哇糟心奶娃。权衡之下,毅然决定结束舒心愉快的二人世界,左手迎来了最亲最爱的爹妈,右手请来了最尊最贵的公婆。回归质朴,回归千年传承不变的大家庭生活。怎奈,三代同堂渐渐变为四代,小姑的酱油打得更出彩。她小小的八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日渐热闹。同堂,其实是个极大极大的学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科学饮食的理论指导,而且介绍了许多合理实用、贴近生活的饮食养生方法,作者介绍了许多饮食营养方面的新的体会,内容新颖、独特,颇有见地。
  • 龟绝

    龟绝

    望山望水望穿秋水,阿辞的眸中尽是云皖白衣翩迁,温润如玉,他的面容比二月的风还要温和,一丝一缕缠绕在阿辞的心头忘山忘水忘穿秋水,他像天上的一片云,变化多端,行踪不定初见,他只不过是晨曦殿一扫地的再见,却是高高在上的国师阿辞无比庆幸当初自己没有得罪过他,可阿辞还是逃不过他的手掌心
  • 谢老板的小温柔

    谢老板的小温柔

    全班有17个女生都给谢明堂递过情书,可他大学四年都没有谈过恋爱,手机屏保六年没有换过,直到得知程苒要结婚的消息……终于,他回复母亲:“好,我去相亲。”患有精神疾病高冷学霸X内敛型文科女的岁月之歌配角众多,口味混杂入坑需谨慎,能坚持看到48章的,我们就是好姐妹~
  • 互换师生

    互换师生

    二中小霸王舒秦天不怕地不怕,刚开学就和新来的班主任结了梁子。谁知道一觉醒来自己变成了班主任,班主任变成了自己,两人莫名奇妙互换了身体。天打雷劈!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两人不得互相扮演对方!好不容换回来,没几天又互换身体……一回生,二回熟,业务熟悉的两人彼此作天作地,将原本上能捅天下能踹老师屁股的高一三班作的服服帖帖,条条顺顺,走上了好好学习的康庄大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惊华:懒妃倾天下

    异世惊华:懒妃倾天下

    穿越成女帝,却遭遇一件件难题。他孤冷清傲,甘愿为了放弃一切,终身守护,他天资聪颖,为她放弃生命,终身囚禁。他冷面邪王,为她迷失自我,终究抵不过命运弄人,他为她扫清一切障碍,却败给了血缘。当她决定让他做一生的依靠,原来,自始至终只有自己一人。我以开始,而你却从未入戏。
  • 奇幻大陆之魔瞳

    奇幻大陆之魔瞳

    少年拥有魔瞳,闯荡奇幻大陆,深渊魔兽破封,少年带领十位使者拯救奇幻大陆。
  • 失忆少女回家记之复仇

    失忆少女回家记之复仇

    她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原因竟为她被闺蜜推下悬崖。无奈之下她只好。。。她想要复仇。以前的“好”闺蜜是如何对她的,她要加倍奉还!
  • 殓魂棺

    殓魂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鱼米江南,小桥流水,风景如画。蛮夷之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此为风土。隔江定南北,揭俗论春秋。生前两相异,死后一骨枯。此为人情。盗墓一行学问千年沉淀后分门别派便因风土人情各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