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4000000018

第18章 杂谈翻译

鲁迅自从办杂志《新生》的计划失败以后,不得已而努力译书,和其弟作人开始介绍欧洲新文艺,刊行《域外小说集》,相信这也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他们所译偏于东欧和北欧的文学,尤其是弱小民族的作品,因为它们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鲁迅所译安特来夫的《默》和《谩》,迦尔洵的《四日》,我曾将德文译本对照读过,觉得字字忠实,丝毫不苟,无任意增删之弊,实为译界开辟一个新时代的纪念碑,使我非常兴奋。其《序言》所云“特收录至审慎,迻译亦期勿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这实在是诚信不欺之言。第一册出版以后,我承惠赠了好几册,但我还特地到东京寄售处购买一册,并且时时去察看,为的怕那里有不遵定价,额外需索的情形,所以亲去经验,居然画一不二,也就放心了。不过销路并不好,因为那时的读者,对于这样短篇新品,还缺少欣赏的能力和习惯。我那时正有回国之行,所以交给上海寄售处的书,就由我带去的。

鲁迅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时,曾对我说:“这是一部有独创力的文学论,既异于科学家似的玄虚,而且也并无一般文学论者的繁碎。作者在去年大地震里遭难了。我现在用直译法把它译出来。”我照例将原文对照一读,觉得鲁迅的直译工夫较前更进步了。虽说是直译的,却仍然极其条畅,真非大手笔不办。他深叹中国文法的简单,一个“的”字的用处,日本文有“丿”,“處”,“的”等等,而中国文只有一个的字。于是创造出分别来:“其中尤须声明的,是几处不用‘的’字,而特用‘底’字的缘故。即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其间用‘底’字,例如Social being为社会底存在物,Psychische Trauma为精神底伤害等;又,形容词之由别种品词转来,语尾有tive,tic之类者,于下也用‘底’字,例如Speculative,romantic,就写为思索底,罗曼底。”本书中所引英诗的翻译,我曾效微劳,他在《引言》中还特别提到。

鲁迅译《小约翰》也是一部力作。本书的著者荷兰望·蔼覃(全集卷十四,题下,荷兰误作德国,全集卷一总目内没有错),本来是研究医学,具有广博的知识,青年著作家的精神的领袖,鲁迅的学力很有些和他相似,所以生平爱读这部象征写实的童话诗。有意把它译成中文,发愿很早,还在留学时代,而译成则在二十年以后。初稿系在北平中央公园的一间小屋内,和吾友齐寿山二人挥汗而作;整理则在翌年广州白云楼,那时我和他同住,目睹其在骄阳满室的壁下,伏案工作,手不停挥,真是矻矻孜孜,夜以继日,单是关于动植物的译名,就使他感到不少的困难,遍问朋友,化去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他书后附有《动植物译名小记》,可供参考。至于物名的翻译,则更难,因为它是象征,不便译音,必须意译,和文字的务欲近于直译已大相反。小鬼头Wistik之译作“将知”,科学研究的冷酷的精灵Pleuzer之作“穿凿”,小姑娘Robinetta之作“荣儿”都是几经斟酌才决定的。

至于鲁迅译果戈里的《死魂灵》,更是一件艰苦的奇功,不朽的绝笔。他受果戈里的影响最深,不是他的第一篇创作《狂人日记》,就和八十多年前,果戈里所写的篇名完全相同吗?“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当鲁迅卧病的时候,我去访问,谈到这部译本,他告诉我:“这番真弄得头昏眼花,筋疲力尽了。我一向以为译书比创作容易,至少可以无须构想,那里知道是难关重重!……”说着还在面孔上现出苦味。他在《“题未定”草(一)》有云:

……于是“苦”字上头。仔细一读,不错,写法的确不过平铺直叙,但到处是刺,有的明白,有的却隐藏,要感得到;虽然重译,也得竭力保存它的锋头。里面确没有电灯和汽车,然而十九世纪上半期的菜单,赌具,服装,也都是陌生家伙。这就势必至于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一面也自然只好怪自己语学程度的不够格。

又在同题(二)有云:

……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日本文的译者上田进君,是主张用前一法的。他以为讽刺作品的翻译,第一当求其易懂,愈易懂,效力也愈广大。所以他的译文,有时就化一句为数句,很近于解释。我的意见却两样的。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总之,鲁迅对于翻译的理论及其实际,都是成功的,开辟了大道,培养的沃壤,使中国的新文艺得以着着上进,欣欣向荣。

同类推荐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曹雪芹(?一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从此,曹家的兴衰际遇就与皇族联系在一起。后因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奶妈,所以至康熙朝,曹家一下子变得显赫起来,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而到了雍正初年,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下,曹家受到重大打击,曹雪芹的父亲被免职,产业被抄,遂举家迁居北京。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张笑天历史小说力作,讲述永乐大帝的一生兴亡功过。历史向来是胜利者所书写,但是非功过却由不得自己来评说。永乐大帝是一个凭才智、权谋驱动历史并导演一朝的君王。天阙恩怨,惊心动魄、沉浮无定,谁来评说。朱棣是大明王朝十三个皇帝中,所作所为仅次于朱元璋的一代枭雄。
  •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高举“兴农”大旗,地方政府纷纷无偿支援他;高举“大胜靠德”大旗,追捧着死心塌地追随他;高举“资本”大旗,顶级资本看好他;高举“央视”大旗,媒体宣传他,这个人就是牛根生,中国最生猛的男人,蒙派营销的一代宗师。
热门推荐
  • 贪欲之下

    贪欲之下

    人是建立在贪与欲之上的精神体。贪,后天所染,谁之过,社会之过。欲,先天所披,谁之错,人类之错。
  • 流星雨下的约定

    流星雨下的约定

    尚语高中,她和他初见,高中三年,暗生情愫一场意外,分隔两地,爱过,哭过,终究错过?再见,是再也不见抑或为了再次遇见?流星划过的瞬间,你我许下的誓言
  • 归·去·来(第一部)

    归·去·来(第一部)

    《归·去·来》系加拿大华人作家陈思进、雪城小玲合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如同一部厚重的家族史,诠释了梨园世家、商贾名流、书香门第三个大家族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的悲欢离合。《归·去·来》第一部以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为背景,讲诉男主人公苏绍清和女主人公晓倩的相识相恋,同时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交叉叙述了三个家族的爱恨情仇。三个家族在经历动荡岁月之后,复归平静,而延续家族血脉的男女主人公的不期而遇,又在多重纠葛中演绎出别样的情感风景。
  • 旺夫农家女

    旺夫农家女

    亲爹继母黑心肠,打死原主换她上,且看她反手把渣虐,嫁个书生把钱赚。书生长的俊俏读书好,奈何霉运缠身都扯淡,娶她之后步步高升惹人馋,无数桃花赖上门,抡起棍棒打豺狼!她好不容易旺出来的夫,岂会白白拱手让!楚南乔是农家女,可她命真好,一路到了顶顶高的位置,还被她男人宠成宝!
  • 浮生未明

    浮生未明

    失去的记忆,该如何再找回来……失去的人,又会不会再回来……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燹火燎原

    燹火燎原

    “燹,停下吧,战争真正受苦的,只有平民,放下心中的仇怨吧!”少年轻声地说道“仇?又算什么?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邪?你们放着正道的名,到处烧杀抢掠,难道百姓就没受苦吗,只有战争才会让你们这些所谓的正道醒悟!五千年一燹王,燹王的存在就是为了制造并终结战争的!”少年面前的少女微微冷笑“燹,不要再执迷不悟了!非得我们兵戎相见吗!”少年开始嘶吼!。。。。。五千年一燹王,燹王成长完全之际,必定战火延起,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 陌上花开君当归

    陌上花开君当归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多年之后,当邱静姝再次立于大崇第一贵女的尊崇地位,静立于狂风烈烈的城楼,穿过飞舞的发丝俯视着满城飘香、花团锦簇、一片祥和的京都时。恍惚间,漫天飘飞的花瓣中,一张张熟悉的脸渐续闪现,仇视的、愤怒的、冰凉的、暖意的、爱慕的、宠溺的……岿然不动的邱静姝一片平静地接受着所有的情绪,嘴角一抹笑透漏着无尽的沧桑和看透一切的释然。“陌上花开,吾当缓缓归矣!”缓缓吐出这一句后,缓缓闭上了眼睛,笑意灿烂得如同十四岁那年,站在春意盎然、柳絮飘飞的堤岸,回眸对着谢安歌的笑容一般。人生原来从来就不是你预期的模样,善变得让人哭笑不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得让人不忍一刹回眸。
  • 冥王送我生死簿

    冥王送我生死簿

    冥王下凡历劫,不小心把自己的生死簿送了出去,准备去法相阁要回来。奈何去法相阁要东西的人太多,得排队。当冥王排到队时……某阁主:冥王丢了什么啊?冥王:生死簿。某阁主:冥王真是粗心呢,生死簿都能丢。
  • 问情殇天下尽倾

    问情殇天下尽倾

    剧情版:从宫女到宠妃,天上地下,万里之遥。可她却手到擒来,毫不费力。后宫之中,步步为营;朝堂之上,风云暗涌;一桩桩宫闱秘闻,竟是盘根错节,涉及三代恩怨。这背后的真相,复杂涌现,真假难辨。一路走来,暮然回首,原来繁花尽头,一切已成空。通俗版:这是一个单纯善良的无知少女,为了满足自己无限的求知欲,而舍身取义,组团与腹黑男勇敢战斗到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