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6300000040

第40章 叛徒(2)

我立刻对001号监室这个叫周云的女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我又在她写的这份材料中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从她的讲述看,她所说的事情是发生在1935年春,而她当时是18岁,那么这样计算她现在就应该是66岁。但我清楚记得,在她的犯人登记表上填写的出生年月是1915年8月,也就是说,这样算她的实际年龄应该是68岁。不过我想,这也并不奇怪,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赣南地区那样的农村,很少有人用公元去记自己的出生年月,一般都是后来经过换算才确定的,这也就有可能出现一些误差。

也就从这以后,我开始注意这个周云。

我再走过001号监室的门前时,就总是有意放慢脚步。我想观察一下这个周云平时在监室里都干些什么。我发现,正如别的同事告诉我的,她在监室里似乎只做两件事情,要么趴在墙角的小桌上埋头写材料,要么一边喃喃自语着不停地走来走去。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就在001号监室的门前停下来,隔着铁门上的窗洞朝里面看着。周云仍像平时一样一边喃喃自语着在监房的中间来来回回不停地走。她走路的样子并不显衰老,两腿很有力,步子也迈得很坚实,因此看上去还给人一种矫健的感觉。只是来回走得有些茫然,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令人焦虑的事情。突然,她也发现了我,于是立刻停住脚步,愣了片刻,就朝这边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她来到铁门跟前站住了,微微侧过脸,隔着那个小小的窗洞与我对视着。我发现她的脸上虽然已经满是沧桑的皱褶,眼睛却仍然很亮,而且像婴儿一般清澈。

她就这样与我对视了一阵,忽然说,你是新来的。

我稍稍愣了一下,问,你怎么知道我是新来的?

她说,我过去从没见过你。她说话带着浓重的江西赣南口音,但吐字很清楚,给人的感觉也很清醒,似乎不像是疯疯癫癫的人说出来的。我刻意不让自己的脸上有任何表情。我对她说,你应该正常吃饭。我已经听同事说了,这个周云的食欲很不好,经常一整天不吃一点东西。周云显然将我的话听进去了,她又很认真地看看我,然后问,你……真的关心我吗?

我说,我在这里的工作,就是关心每一个接受改造的犯人。

她摇摇头说,你如果真的关心我,就不应该只是吃饭问题。

她这样说罢,仍然盯住我用力地看着。

我沉一下问,你说,应该是什么问题?

赖春常,说的都是假话。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赖春常?

赖春常是谁?

她忽然笑了,说,你会不知道赖春常是谁吗?

我又努力想了一下,还是想不出她说的这个赖春常究竟是谁。

好吧,她说,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赖春常曾经是咱们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当年不知害死过多少我们的同志,这样的人,他说的话怎么可以轻易相信呢?她这样说罢,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哼,虽然他改了名字……我也知道他是谁……

她这样说着就转过身,又朝监室的深处走去。

周云的这番话更加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这里我要说一句,我得承认,如果是在今天,我不会在意这个周云说了什么,更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探究她的案情,因为这些年我已经见过太多的事了,在我感知器官的表面已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我已经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但在那时候,我毕竟只有二十几岁,还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又是一个刚穿上警服的年轻狱警,因此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所以,我当即决定,要想办法将这个周云的案卷调出来看一看。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国家的司法制度已经开始重新建立起来,那时在监狱羁押的犯人,一股情况下案卷都是存放在法院,但公安机关也会有一个副本。我工作的劳改局是公安局的下属机关,所以跟他们联系应该方便一些。于是,我在一天上午就给市局那边负责案卷的部门挂了一个电话。那边一听说是自己系统的人,果然很客气,但还是公事公办地告诉我,要想查阅犯人案卷,必须要有单位的证明信。这对我显然是一个难题。我去查阅周云案卷这件事并不想让单位领导知道。我想了一下,觉得只能求助在大学时的那个同学李大庆了。李大庆的父亲是公安局的副局长,这点事打一个招呼,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我立刻给李大庆挂了一个电话。

这时李大庆还是分来市公安局,被安排在八处工作。我知道,八处是一个要害部门,几乎掌握着这个城市公安系统所有人员的情况。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李大庆一听说要求他父亲办事,竟立刻一口回绝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他父亲当领导之后一直跟家里人有一个约定,无论谁,无论什么事,都不准向他开口。所以,李大庆说,要想找他父亲是不可能的。不过……李大庆想了一下又说,这件事他可以试一试。我听了立刻眼前一亮,对啊,李大庆是李副局长的儿子,这在局里是尽人皆知的,他打电话和他父亲打电话还不是一样,况且他现在又在八处这样的要害部门工作,负责案卷那边的人也总要给一些面子。

我连忙说好好,那你现在就给那边打个电话吧。

果然,时间不长,李大庆的电话就又打过来了。

他说,你现在过去吧。

我问,你……说好了?

他说,说好了。

没问题了?

你去吧。

李大庆说罢就将电话挂断了。

我立刻来到市局。负责案卷的人一听说是我果然没再提证明信的事,立刻就将已经准备好的周云案卷拿出来。但他们又对我说,案卷是不可以拿走的,只能在这里查阅。我看了看这个满是灰尘的卷宗夹,虽然不算太厚,但要想把里面的内容看一遍也需要一定时间。负责案卷的人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就朝旁边的一个房间指了指告诉我,那里有一个阅卷室,是专供查案卷的人使用的,但一般不会有人来。

我听了点点头,就来到阅卷室。

周云的案卷并不复杂,除去一些相关法律程序的文书,还有一张判决书。这张判决书显然是六十年代写的,所以给人的感觉不是很规范,案情记述也很简要,只说是在1935年春,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后,由于斗争环境残酷,周云意志动摇,先是私自脱离革命队伍,继而被敌人逮捕之后又贪生怕死,变节投敌,而且由于她的出卖使我党遭受重大损失,直接导致一位当时很重要的领导同志和十六位游击队员全部遇难。判决书上最后说,周云以上的犯罪事实清楚,且有充分的人证和物证,据此判处她无期徒刑。

我在这张判决书的下面,又看到一份证明材料。

这份证明材料是一个调查笔录,被调查者是一个叫赖春常的人。周云曾对我说,赖春常说的话都是假的。我想,她指的是不是这份证明材料?接着,我又想起来,周云还曾说,这个叫赖春常的人曾经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当年不知害死过多少革命同志。那么,这样一个人,他又怎么会为周云的事作证呢?我立刻将这份材料拿出来。材料的开头先是介绍赖春常的基本情况:赖春常,男,汉族,1917年出生,职业农民,家住东岰人民公社下屋坪生产大队。然后是记载事情的经过,1958年,赖春常突然揭发出周云有叛变投敌的历史问题,这件事立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于是当即派人前往下屋坪村向赖春常核实情况。

接下来就是调查者在下屋坪村,向赖春常核实情况的笔录。

调查者问得开门见山:你根据什么说周云曾经叛变投敌?

赖春常的回答也很干脆:这件事,是我亲眼看见的。

问:你亲眼看见周云叛变?

答:是的,我亲眼看见的。

问:这件事还有谁可以证明?

答:再有……就是田营长了。

问:田营长?田营长又是谁?

答:是……一个国民党军官。

问:国民党军官?

答:不过,你们恐怕已经找不到他了。

问:你能详细说一下这件事的经过吗?

答:当然可以,这件事的经过很简单。

接下来就是赖春常的陈述。

那是1935年夏天,具体是五月还是六月,已经记不清了。一天夜里,周云突然从山上跑下来,藏到下屋坪村她丈夫罗永才的家里。当时在下屋坪村附近的前樟坑村,刚好驻扎着一支国民党的清剿部队,是田营长的队伍。田营长听说了此事,又知道这个周云曾是红军游击队的人,第二天下午就带人来到下屋坪村,直扑罗永才的家把周云堵在了屋里。周云一被逮捕立刻就吓得说不出话了,接着田营长又威胁她,说是如果她不肯招供,就把她送去靖卫团,让靖卫团的那些人把她糟蹋够了,再拉去山里活埋。周云一听田营长这样说就吓得哭起来,接着也就全招了,她告诉田营长,山上的游击队刚刚接到上级一个特殊任务,说是要护送一位重要领导去粤北。然后,周云又告诉了田营民游击队准备走的详细路线。就这样,田营长立刻派了一支队伍连夜上山,在游击队要经过的路上设下埋伏。到后半夜时,果然就将游击队等到了。当时游击队的人由于连夜赶路已经很疲惫,看到路边有一个纸寮,就进去想休息一下,等天亮再走。纸寮是当地一种特殊建筑,一般都是用竹子搭建的简单棚舍。那时山里人还习惯用竹子造一种土纸,这种纸寮就是专门用来造纸用的。但是,就在游击队的人进到那个纸寮里,田营长的队伍也迅速在外面将这个纸寮包围起来。他们包围了纸寮却并没有急于行动,只是耐心地等待天亮。就这样,天亮以后,田营长的队伍突然向那间纸寮发起攻击。当时在纸寮的四面都架起机枪,所以游击队的人一冲出来立刻就被猛烈的火力压回去。其实田营长事先已有命令,要尽量捉活的。但那些游击队的人都不怕死,硬是顶着子弹拼命往外冲,就这样,十几个人全被打死了。这时田营长的队伍才冲上去,将那些还在冒着烟的尸体拖出来清点了一下,整整是十七个人。于是就将这些尸体都抬回来。

赖春常说到这里,就被调查者打断了。

调查者问,当时为什么要将这些尸体抬回来?

赖春常说,田营长想查找,究竟哪一个是游击队要护送的人。

调查者说,好吧,你继续说。

赖春常说,在那个下午,周云向田营长提供了游击队的情况之后,就被放回家去了。这时,田营长又派人把她抓回来,让她去山上辨认尸体。就这样,周云被带到山上,将那些尸体一具一具辨认之后,就找出了那个游击队要护送的人,他的前胸中了两枪,脖子上还中了一枪,于是田营长就命人将这具尸体抬出来,弄到上级那里请赏去了。

这时,调查者突然又将赖春常打断了。

调查者说,等一等,这里有一个问题。

赖春常问,什么……问题?

调查者说,你说的这个过程这样详细,你是怎样知道的?

沉默。赖春常没有回答。

调查者又问,你刚才说,你是亲眼看到周云叛变的?

赖春常答,是……我是……亲眼看到……她叛变的。

调查者问,你是怎样看到的呢?

调查者又问,当时,你在场吗?

调查者说,这应该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你无法回答,那么你说的这些情况也就都不能成立,不仅不能成立,你还要解释清楚,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赖春常说,好吧……我说,我当时,确实……就在现场。

调查者问,你为什么在现场?你是以什么身份在现场呢?

赖春常说,我……我在当时……是前樟坑村的伪甲长。

调查者问,国民党政权的伪甲长吗?

赖春常说,是,可这是……他们逼我干的。

调查者说,好吧,你再把其他细节想一想,我们还会找你的。

赖春常说,好的……我如果再想起什么,会立刻告诉你们的。

这份调查笔录就到此为止。

我从市局回来,心里还一直在想着这个叫赖春常的人出具的证明材料。如果从周云的案卷看,这份证明材料显然对她起到了致命的作用。周云的公婆,也就是罗永才的父母后来相继去世,于是解放后,周云就来到这个城市投奔罗永才的一个远房叔叔,后来又进了一家服装厂做工。如果没有这个叫赖春常的人揭发,周云已经生活得很平静,在这个城市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她的过去。但是,这个赖春常却突然说出这样一件事。从这份证明材料的时间看,应该是在1968年春天。1968年,在那样一个时间突然揭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后果是可以想象的。而如果按这个赖春常所说,他当时是前樟坑村的伪甲长,发生这件事时又在现场,那么他的揭发和证明也就应该最直接了。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如果赖春常是前樟坑村的伪甲长,那么去下屋坪村抓周云时他怎么会在场呢?此外还有两个细节。这两个细节在周云那份残缺不全的申诉材料中曾经出现过,这次在赖春常的证明材料中又再次出现。

首先,周云的申诉材料中曾提到一个叫赖顺昌的人,而且据周云讲,在她被架去山上认尸时,这个赖顺昌也一直在场。但她的材料中却并未提到有赖春常这样一个人。而在赖春常的证明材料中,又始终坚持说自己当时就在现场。接着我又想起来,周云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赖春常说的话都是假的。这也就是说,周云是知道有赖春常这样一个人存在的,那么,这个赖春常又究竟是什么人呢?“赖顺昌”和“赖春常”,这两个名字在谐音上很相近,从这一点看,这两个人会不会是同个人呢?此外还有个更重要的细节,周云曾在她的申诉材料中提到,在她被押上山去认尸时,曾经注意到,一共是十七具尸体,而她清楚记得,当时游击队一共是十八个人,她离队之后,如果再加上那个被护送的领导同志应该仍然是十八个人,这时怎么会只有十七具尸体呢?而这个细节在赖春常的证明材料中也再次出现。据赖春常说,当敌人冲进那个已经被打得稀烂的纸寮,清点那些身上还在冒烟的尸体时,整整是十七个人。这个说法与周云所说刚好吻合。如此看来,当时这支游击队的队员并没有全部牺牲,应该还有一个人幸免于难。那么,这个人又到哪去了呢?

我想到这里,就决定再向周云询问一下。

这天晚上刚好是我值班。傍晚六点钟,别的同事都下班以后,我就来到监房。我先是不动声色地在监房的楼道里走了一趟。经过001号监室的门前时,我迅速地朝铁门上的那个窗洞里看了一眼。我发现,周云竟然也正在朝外看着。她一定是听到了我的脚步声。在我朝窗洞里看去的一瞬,与她的目光碰到了一起。我感觉到她的目光里有一种渴望和期待。于是,在我折身回来,又走到这扇铁门的窗洞跟前时,就站住了。这时我发现,周云竟然已经等在窗洞的近前。但她只是隔着窗洞静静地看着我,并没有说话。

我沉了一下,问她,赖春常……是什么人?

赖春常?

对,赖春常。

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个人的?

我立刻被她问得愣了一下。我不想让她知道,我已经去市局查阅过她的案卷,于是想了想就说,是你告诉我的,你说,赖春常说的话都是假的。

哦……

她皱起眉想了想,点点头。

我又问,你还曾说,他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是的,她说,他确实曾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我问,就因为他当过国民党政权的伪甲长吗?

周云立刻问,你怎么知道……他当过伪甲长?

她又摇摇头,说,我没对你说过这样的话。

同类推荐
  • 生死迷局:必须犯规的游戏

    生死迷局:必须犯规的游戏

    14个悬疑小说作家被离奇地“邀请”到一个神秘的场所,诡异莫名、恐怖骇人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他们身上。身为悬疑推理小说作家的他们也无法解释。死亡的威胁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他们。当人数日趋减少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和秘密!“死亡游戏”已经开始,隐藏在他们身边的“主办者”是谁?他究竟有何目的?14天之后,剩下的人能够活着出去吗?更加诡异的事件,欲罢不能的游戏!请记住,从翻开本书的第一页起,你,就是游戏的参与者!――噩梦,开始了。
  • 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

    反映部队生活的优秀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围绕着一个普通边防连队,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战中和战后的生活进程,塑造了众多的丰富的艺术形象,并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用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来再现对越自卫还击这一历史事件,从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 忧伤动物

    忧伤动物

    1.马龙的小说使人领略到了她作为随笔作家的睿智和激扬……她是个心思缜密却又热情率性的女作家,从不吝于表达悲喜交加的情绪。2. “忧伤动物”(Animal triste) 这个词组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拉丁语名言,即“欢爱后,每个动物都忧伤不已”。无疑,这部被冠以如此标题的小说让人有不祥的预感,并暗示着宿命的思想。3.作者把回忆与联想相结合使小说的多条线索在不同层次上展开,让小说具有丰满的立体效果;同时,这种创作手法也颠覆了读者素来只喜欢大致跟踪情节的传统阅读方式。
  • 你喜欢夏威夷吗

    你喜欢夏威夷吗

    张楚,七零后主力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天涯》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字。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大红鹰文学奖”。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
  • 声息2

    声息2

    记忆可以剥离出心底的温暖,让一个女孩的歌声只剩悲凉。多年前的一场火灾,一场空难,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让女孩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继承权,也失去了容貌。为了活下去,为了给最爱的人报仇,她不惜亲手埋葬过去的自己,整容,改名,叫季明樱,与另一个女孩柳溪川搭档成立了少女组合SEAL,踏上了演艺之路,并以其独特的个性与音乐才能迅速走红。
热门推荐
  • 神禁之子

    神禁之子

    神禁之书化身灵子降生古玄界,拥有从无尽时间长河之中窃取神通秘法的神秘能力。也许,静待千年,他终将成为一界至尊。却没想到,开局没多久,便被一个未知空间选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浴天

    血浴天

    黑暗,大地上一片血红色,恐怖无比,天空西北慢慢升起了一轮血色弯月
  • 诡事档案

    诡事档案

    我叫方知白,是个怪人,同时也是民间鬼事的传人。鬼事传人,只收钱,不收命,行走阴阳路,穿越生死门。一切,都要从那个不平凡的日子说起……
  • 公子无双之北葵向暖

    公子无双之北葵向暖

    南栀倾寒,北葵向暖。“未来的路很长,要学会一个人走”这是风雨过后的北葵所感。当冷漠与温暖相碰撞,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南栀、北葵与沐泽的人生将会走向何方?当繁华落尽,他们的初心又在何方?
  • 从全职法师开始签到

    从全职法师开始签到

    “叮,恭喜宿主获得新手礼包,是否打开。”许昭霆:“是”“恭喜宿主获得黄色抽奖券一张,是否抽奖”许昭霆:“是”“恭喜宿主获得…………”
  • 百折问仙

    百折问仙

    故事起源于古龙大陆,主角孺小墨自认为孤儿的他,从小便跟随一位神秘的大叔在古龙大陆上游历。伴随着一次次的劫难,孺小墨却一次次地从中成长。百折的寻道路上,是人、是妖、是魔、是圣、还是人们所谓的仙。百折问仙路,何时是尽头。心中存大道,不朽已成空。敢问上天路,万骨成追忆。仙道渺渺,终是化蝶还是成龙?蜿蜒盘旋的仙路终究将会如何?
  • 武异天下

    武异天下

    武功与异能的结合会有怎样的威力?神兵“诛邪”刃下有多少邪恶之徒的头颅!我是中国的超级英雄,蜘蛛侠算什么?受得了一掌万佛朝宗?钢铁侠算什么?吃得住诛邪一刃?
  • 千金有毒

    千金有毒

    她是宋氏集团的千金,却被闺蜜下药拐卖,在高速路上与人车震丢了清白,爷爷被丈夫害死,家产尽数落在渣夫手里。五年后,她改头换面归来,成影后,建公司,玩期货,整渣男,斗渣女,报仇雪恨!只是,她却踏入了更险恶的漩涡中…“我保护你,你嫁给我。”“给我个理由。”“早已睡过,并没睡够,还想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