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4500000007

第7章

四十七難曰:

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

人頭面獨能禁耐寒如何。

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

詳見頭者諸陽之會圖。

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

手少陰從心系俠咽,又上肺,出腋下,下循懦內後康。足少陰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出絡心,注胸中。手太陰從肺系出腋下,下循燸內。足太陰從胃上膈,注心中。手厥陰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下循燸內。足厥陰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後。

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

諸陰皆不至頭,惟諸陽至頭。

故令面耐寒也。

陽氣在頭面,故耐寒。

虛實邪正第七#1

四十八難曰:

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

人有三般虛、三般實如何。

然:有脈之虛實。

豚有虛有實。

有病之虛實。

病有虛有實。

有診之虛實。

診視有虛有實。

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緊牢者為實。

濡者陰豚也,故日虛;緊牢陽豚也,故日實。

病之虛實者。

有三。

出者為虛,入者為實。

一則陰陽者,主其內外也,今陽不足,陰出乘之,故出為虛。陰不足,陽入乘之,在外俱陽,故入為實。

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

二則肺主聲,入心為言,故言為虛。肝主謀慮,入心即不言,故不言為實。

緩者為虛,急者為實。

三則陽主虛,陽即急,皮膚滿急為實。陰主靜,陰即緩,皮膚寬緩為虛。

診之虛實者。

有四。

濡者為虛,牢者為實。

則#2皮膚濡緩為虛,皮膚牢強為實。

癢者為虛,痛者為實。

二則身體癢癢為虛,身體几有疼處為實。

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

三則輕手按之則痛,為外實,病淺故也。重手按之便快,為內虛,病深故也。

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

四則重手按之則痛,為內實,病深故也。輕手按之乃快,為外虛,病淺故也。

故日虛實也。

又總言之。

四十九難曰:

有正經自病。

正經虛則賸理開,勝理開則內自發來,不從外來。

有正#3邪所傷。

五行相剋,邪自外傷。

何以別之?

二者何所辮別。

然:經言憂愁思慮則傷心。

心為神,五藏之君,聰明寸#4智,皆由心出。憂勞太甚則傷其心,心傷神弱也。

形寒飲玲則傷肺。

肺主皮毛,形寒者,皮毛寒也。又主受水漿,不可玲飲,肺又惡寒,故日傷。

志怒氣肝#5逆,上而不下則傷。

肝主謀慮,膽主勇斷,雖在志為怒,其怒太甚,亦有所傷。

飲食勞倦則傷脾。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以飲食飽,胃氣滿,脾絡常急,或走馬跳躍,或以房勞,亦能傷脾。

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

腰者腎之府,久坐則腎氣不得宣行,故損也。腎穴在足心,名日涌泉。居處濕地,亦損也。強力者,舉重引弩也;入水者,度水跌仆,喘出於腎,或婦人經水未過,強合陰陽。

是正經之自病者也。

此五者,皆正經自病,皆謂它邪。

何謂五邪?

問五藏外邪。

有#6中風。

中,傷也。肝應風,邪散於五藏為五色,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有傷暑。

暑喜歸心,邪入五藏為五臭,夏傷於暑,秋為瘠瘧。

有飲食勞倦。

脾主味,邪入五藏為五味,正經自病,言飲食勞倦。今五邪亦言飲食勞倦。正經病,謂正經虛。又傷飲食五邪病,謂食飲傷脾而致病也。

有傷寒。

肺主#7燥,而其令清切。肺主聲,邪散入五藏為五聲,肺主皮毛,惡寒,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有中濕。

腎主水,主濕,邪入五藏為五液,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此謂五邪。

此五病從外來。

假令肝病。

且如肝不#8受病。

何以知中風得之?

問中風之因。

然:其色當青。

答巽為風,屬木,其色青。

何以言之,肝主色。

木之華萼,敷布五色,作五邪。

自入為青。

本經自病。

入心為赤。

肝邪入心,其色乃赤。

入脾為黃。

肝邪入脾,其色黃。

入肺為白。

肝邪入肺,其色白。

入腎為黑。

肝邪入腎,其色黑。

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也。

肝主中風,心主傷暑,今心病中風,故知肝邪往傷心也。

其病身熱,脅下滿痛。

心主傷暑,病則身熱,肝布兩脅,故脅滿。

其脈浮大而弦。

浮大心豚,弦肝脈。

何以知傷暑得之?

問傷暑之由。

然:當惡臭。

心主暑,惡臭。

心#9主臭。

心,火也。火之化物,主#10臭出焉。

自入為焦臭。

火性炎上,則生焦苦,正經自病。

入脾為香臭。

火之化土,其臭香。

入肝為躁臭。

火之化木,其臭躁。

入腎為腐臭。

火之化水,其臭腐。

入肺為腥臭。

火之化金,其腥臭#11。

故知心病,傷暑得之也,當惡臭。

所以心病得於傷暑,故當惡臭。

其病身熱而煩,心痛。

注見十六難。

其脈浮大而散。

心自病豚。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

問飲食勞倦之由。

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

脾主味,故知之。脾經虛則不欲食,脾經實則欲食。

何以言之?

問所喜味。

脾主味。

脾主甘,甘受味,故主味。

入肝為酸。

脾邪乘肝,故喜酸。

入心為苦。

脾邪乘心,喜苦。

入肺為辛。

脾邪入肺,喜辛。

入腎為鹹。

脾邪入#12腎,喜鹹。

自入為甘。

本經自病,故喜甘。

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

心主傷熱,脾主勞倦。今心病以飲食勞倦得之,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

其病身熱而體#13重,嗜外,四支不收。

身熱者心,體重者脾,主四支不能收拾。

其脈浮大而緩。

浮大心脈,緩者脾。

何以知傷寒得之?

問傷寒也。

然:當譫言妄語。

既傷於寒,則言語當語妄。

何以言之?

如何言語譫妄。

肺主聲。

金扣之有聲,故五音出於肺。

入肝為呼。

木畏金,故呼。

入心為言。

金火相當,夫婦相見,故言故笑。

入脾為歌。

土母金子,子母相見,故有歌。

入腎為呻。

金母水子,子之見母,發嬌呻聲。

自入為哭。

肺主秋,秋愁也。其音商,商傷也。故自為哭。

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

心主暑,肺主寒。譫言妄語,皆肺邪#14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熱,酒灑惡寒,甚則喘咳。

身熱者,心病。惡寒喘咳者,肺病。

其脈浮大而澀。

浮大心豚,澀肺豚。

何以知傷濕得之?

問傷濕之由。

然:當喜汗出不可止。

既傷於濕,則叉自汗不止。

何以言之?

如何自汗。

腎主濕。

腎主水,水流濕,五濕皆出於腎。

入肝為泣。

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感而泣下,謂肺主悲,悲則金有餘,木乃畏之,水乃木之母,母憂子息,肝入為泣。

入心為汗。

水火交泰,蒸之為汗。

入脾為涎。

土夫水妻,從夫生涎。

入肺為涕。

北方生寒,寒生腎,今寒感皮毛,內合於肺,肺寒則涕。

自入為唾。

腎之脈上絡於舌,故自病為唾。

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

故知自汗不止,皆腎邪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經寒而逆。

身熱心病,餘皆腎病,見十六難。

其脈沉濡而大。

大者心豚,沉濡腎豚。

此五邪之法也。

五邪脈之法度。

五十難曰:

病有虛邪,有實邪#15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

問此五邪,何所辮別。

然:從後來者為虛邪。

心主之時,脈當洪大而長,反得弦小而急,是肝主思,木傳於心,奪心之主,是肝往乘心,故言從後來。肝為心之母,母之乘子,是為虛邪。

從前來者為實邪。

心主得脾豚,心主畢當傳脾。今心主未畢,是脾來逆奪其主,故言從前來。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為實邪O

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

火從所不勝於水,今病腎脈來乘,故為賊邪。

從所勝來者為微邪。

火從所勝於金,心病肺脈來乘,故云微邪。

自病者為正邪。

心主之時,豚反實強太過,反得虛微,為正邪。又無他邪相乘也。

何以言之?

又問。

假令心#16得之為正邪。

心主暑,今自病傷暑,故言正邪。

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

從前來者,脾乘心也,故云實邪。

傷寒得之為微邪。

從所勝來者,肺乘心也,肺主寒,又畏心,為微邪。

中濕得之為賊邪。

從所勝不中者#17,腎乘心也,腎主濕,水剋火,故為賊邪。

五十一難曰:

病有欲得溫者。

有病欲得溫暖之處。

有欲得寒者。

有病欲得寒凍之處。

有欲得見人者。

有病欲與人得見。

有不欲得見人者。

有病不欲與人相見。

而各不同。

所欲不同。

其病在何藏府也?

所沾疾病,在何藏府。

然:病欲得#18見人者,病在府也。

府萬物#19病在府,故欲得見人。

病欲得溫,而不欲得見人者,病在藏也。

藏屬陰,病在藏,故欲得溫暖,而不欲見人。

何以言之?

又問如何。

府者陽。

六府屬陽。

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

手三陰三陽應天,主暄者#20燥,故得寒又欲見人。

藏者陰。

五藏屬陰。

陰病欲得溫。

足一#21陰三陽應地,主病寒溫,故欲得溫。

又欲閉戶獨處。

陰主內,故欲閉戶獨處於外。

惡聞人聲。

陰主靜,故惡聞人聲。

故以別其藏府之病也。

故以所欲辯別藏府疾病。

五十二難曰:

府藏發病,根本等不?

府藏發生疾病,其根本還一般否。

然:不等也。

答終不是一般。

其不等奈何?

問不同是如何。

然:藏病者,止而不移。

藏病屬陰,陰主靜,故止住而不移動。

其病不離其處。

疾病止在一處,不復離去。

腑病者,仿佛賁向#22。

府病屬陽,陽主動,故所嚮仿佛貴衝。

上下行流。

流行或上或下。

居處無常#23。

疾病居止不正一處,全無常所。

藏府傳病第八#24

五十三難曰:

經言七傳者死。

詳見辯疑。傳受,謂五行相生而數之,數終於五,又卻再#25數至二成七,上之五來傳於七,七之被剋,故云。

間藏者生。

傳受問一藏者生。

何謂也?

傳受同,而生死異如何。

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

傳其所剋之藏,故云七傳。

問藏者,傳其子也。

傳其所生之子,故云問藏。

何以一甭之?

又問。

假令心病傳於肺。

水木火土金,第五火字,隔第六土字來剋,金被火剋,故死。已下倣此。

肺傳於肝。

金剋木。

肝傳於脾。

木剋土。

脾傳於腎。

土剋水。

腎傳於心。

水剋火。

一藏不再傷。

且如心傳肺,肺死而不傳,故止傳一藏,而不再傳第一#26藏。

故言七傳者死。

第七傳者死。

問藏者,傳其所生也。

母能生子,藏府傳之於子者,為問藏。

假令心病傳脾。

心傳脾,脾得生氣,是母子相傳,故云生也。心勝肺,脾問之。

脾傳肺。

脾勝腎,肺問之。

肺傳腎。

肺勝脾#27,腎問之。

腎傳肝。

腎勝心,肝問之。

肝傳心。

肝勝木#28,心問之。

是母子自相傳,竟而復始,如環無端,故言生也。

母子自相傳受,周而復始,而#29有終窮,故有生生之理。

五十四難日:

藏病難治。

五藏之病最難治療。

府病易治,何謂也?

六府受病,卻易治療如何。

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

肝勝脾,脾勝腎,腎勝心#30心勝肺,肺勝肝,故難治。

府病易治者,傳其子也。

木傳火,火傳土,土傳金,金傳水,水傳木,木逆相生,故易治。

與七傳、問藏同法也。

與前章法度同。

藏府積聚第九二首

五十五難曰:

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

有積病,有聚病,何所辯別。

然:積者,陰氣也。

陰氣成以為積。

聚者,陽氣也。

陽氣成以為聚。

故陰沈而伏。

陰性靜,常沉藏隱伏。

陽浮而動。

陽性動,浮泛於上。

氣之所積,名日積。

氣所積而成,名日積。

氣之所聚,名曰聚。

氣所聚而成,名日聚。

故積者,五藏所生也。

積由#31於五藏生之。

聚者,六府所成也。

聚由於六府成之。

積者,陰氣也。

五藏屬陰,傳其所勝,當王時不收,留結為積。

其始#32有常處。

肝左脅,肺右脅,心臍上,腎臍下,脾中胱#33,各#34有常處。

其痛不離其部。

疼痛止在一部,不離其部位。

上下有所終始。

躋上臍下,各有終始。

左右有所窮處。

脅左脅右,各有窮極去處。

聚者,陽氣也。

六府屬陽,五聚乃陽氣所成。

其始發無根本。

發病之始,全無根本。

上下無所留止。

氣之所聚,回轉不定,未嘗留止於臍之上下。

其痛無常處,謂之聚。

疼痛無一定去處,故謂之聚。

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以藏府而別其孰為積、孰為聚。

五十六難曰:

五藏之積,各有名乎?

積者,蓄也。血豚不行,積蓄成病也。各有名否。

以何月何日得之?

何月分、何日子得此積。

然:肝之積,名日肥氣。

肥氣者,如肉肥盛之狀,此是肝積,小充多有之。

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

生在左脅,而#35覆杯突出,有頭有足。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發咳逆瘤瘧,連歲不已。

令人沾息咳逆瘠瘧,連年歲不得住。

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季夏六月,脾土正王之月也。戊己土也,脾#36氣乃戊己日得此疾。

何以言之?

何綠戊己日得肥氣。

肺病傳於肝。

五藏受病傳於所#37勝,其初沾之肺病,肺金勝肝,故肺傳之於肝。

肝當傳脾。

肝木#38勝脾土,肝不受肺之邪,傳之於脾。

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

季夏乃脾土正王之時,不受肝所得之邪。

斗肝復欲還肺。

肝以脾王而不受邪,故復欲不與脉#39。

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肺又不受,則因此留結成肥氣之積,寓#40以長大,病因成矣。

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故知六月戊已日,得肥氣之積。

心之積,名曰伏梁。

伏梁者,祖屋舍之梁棟,此是心積。

起齊上,大如臂,上至心下。

發起於齊上,有如手臂之大,又逆上至於心下。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煩心。

令人心下煩閥。

以秋庚辛日得之。

秋弦豚#41金正王之月,庚辛金也,伏梁得於庚辛日。

何以言之?

何綠庚辛日得伏梁。

腎病傳心。

始初沾息腎病,腎水勝心火,故得於必o

心當傳肺。

心不受腎邪,心火勝肺金,當傳於肺。

肺秋適王,王者不受邪。

秋肺金所王之月,不受心所傳之邪。

心復欲還腎。

心以肺王而不受邪,復欲還與腎。

腎不可#42受,故留結為積。

腎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伏梁。

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故知秋庚辛日得伏梁積。

脾之積氣,名曰痞氣。

痞,否也。否結成積,此是脾積。

在胃院,覆大如盤。

痞氣覆於胃院,大如盤狀。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四肢不收。

脾主四肢不能收拾。

發黃疸。

黃疸,身體手足皆黃。

飲食不為肌膚。

脾胃乃飲食藏府,善食而受,謂之食#43。

以冬壬癸日得之。

冬乃腎水所王之月,壬癸水也,痞氣得於壬癸日。

何以言之?

何綠壬癸日得痞氣。

肝病傳脾。

始初沾息肝病,肝木勝脾土,故傳於肝。

脾當傳腎。

脾不受肝邪,脾土勝腎水,當傳於腎。

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

冬腎水所王之月,不受脾所傳之邪。

脾復欲還肝。

脾以腎平,而不受邪,復#44欲還與肝。

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肝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痞氣之積。

故知痞氣,以#45壬癸日得之。

故知壬癸日得痞氣積。

肺之積,名日息賁。

息,表#46也。責,鬲也。言肺在鬲上,其氣不行,漸長而逼於鬲也,此肺積之名。

在右脅下,覆大如杯。

覆於右脅,其大如杯狀。

久不已。

久不得已。

令人灑淅寒熱。

肺虛則酒淅寒,肺實則熱而悶。

喘咳,發肺壅。

肺寒則氣道澀,改喘咳而肺壅。

以春甲乙日得之。

春肝木所王之月,甲乙木也,息貴得於甲乙日。

何以言之?

何綠甲乙日得息貴。

心病傳肺。

如初沾患心病,心火勝肺金,故傳於肺#47。

肺當傳肝。

肺不受心邪,則金勝肝木,當傳於肝#48。

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

春肝木所王之月,不受肺所傳之邪。

肺復欲還心。

肺以肝王而不受邪,復欲還與心。

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心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息貴之積。

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故知甲乙日得息貴積。

腎之積,名日賁豚。

貴,聚也,似豚狀也,此腎積之名。

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

自小腹發起,上衝心下,其狀若豚,或時上,或時下。

久不已。

久不得已。

令人喘逆。

令人沾息喘逆。

骨痿少氣。

腎主骨,骨枯髓喊,發為骨痿。痿,無力也。

以夏丙丁日得之。

夏心火所王之月,丙丁火也,丙丁日得貴豚。

何以言之?

何綠丙丁日得貴豚積。

脾病傳腎。

始初沾息脾病,脾#49土勝腎水,故傳之於腎。腎當傳心。腎不受脾邪,腎水勝心火,故傳於心。

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

夏心火所王之月,不受腎所傳之邪。

腎復欲還脾。

腎以心王而不受邪,復欲還與脾。

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脾又不受,故因此留結為貴豚之積故

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故知丙丁日,得責豚之積。

此五積之要法也。

此是五積病源要法。

黃帝八十一難經慕圖句解卷之六竟

#1七:此下《集注》有『凡五首』三字。

#2則:依上下文例,此前似脫『一』字。

#3正:《本義》作一五』。

#4寸:疑當作『才』。

#5肝:此字《本義》在本句末『傷』字下。

#6有:此前《集注》有『然』字。

#7主:原作『永』,據文義及上下文例改。

#8不:疑為『木』之誤。

#9心:此上《集注》有『何以言之』四字。

#10主:《集注》四十九難虞注作『五』。

#11腥臭:依上文例當作『臭腥』。

#12入:原作『與』,據文義改。

#13體:原作『病』,據《本義》改。

#14邪:原作『和』,據文義及《集注》呂注改。

#15邪:此下《本義》有『有賊邪』三字。

#16心:此下《本義》有『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十字。

#17從所勝不中者:《集注》五十難呂注作『從所不勝來者』。

#18得:此下《本義》有『寒而欲』三字。

#19物:據下句注文,似當作『屬陽』。

#20《集注》五十一難丁注作『暑』。

#21據上句注文似當作『三』。

#22向:《本義》作『響』。

#23常:此下《本義》有『故以此知藏府根本不同也』十一字。

#24第八:此下《集注》有『凡二首』三字。

#25再:原作『又』,據《集注》五十三難虞注改。

#26一:據文義當作『二』。

#27脾:據前後文例當作〔肝』。

#28木:據上文例當作『脾』。

#29而:據文義當作『無』。

#30肝勝脾,脾肚腎,腎勝心:原作『肝勝腎,腎勝脾,脾勝心』,與五行相剋關係不符,據《集注》五十四難丁注改。

#31由:原作『蟲』,據下句注文改。

#32始:此下《本義》有『發』字。

#33脘:原作『沈』,據文義改。

#34各:原作『名』,據文義政。

#35而:據文義當作『如』。

#36脾:據上文當作『肥』。

#37所:原作『金』,據文義改。

#38木:原作『不』,據文義改。

#39不與脈:據原文當作『還與肺』。

#40寓:文義未屬,疑誤。

#41秋弦脈:據前後文例似當作『秋乃肺』。

#42可:《集注》作『肯』。

#43食:此下疑脫『亦』字。

#44邪,復:原作『復邪』,據文義乙轉。

#45:此下《本義》有『冬』字。

#46:《集注》五十六難楊注作『長』。

#47肺:原作『肝』,據文義改。

#48肝:原作『肺』,據文義改。

#49原作『肝』,據文義改。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

經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慕圖句解。宋李駉撰。七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原文參校本:《難經集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簡稱《集注》)、《難經本義》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簡稱《本義》)。

同类推荐
  •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波斯教残经

    波斯教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越难经

    佛说越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发微论

    伤寒发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慧度经宗要

    大慧度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逗比特工玩转古代

    逗比特工玩转古代

    她来自21世纪,却因最亲的人而死。一朝穿到古代。原主无名她却将自己的名声搞垮了。从此,世人笑她丑颜,笑她粗鄙,笑她草包。她却从未在意,一心想当纨绔子弟。当他遇见她,冰冷的心融化,原以为会长相厮守,不料命运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你当真要离开?”那人红着眸子看着她。“当初,是我爱玩,瞎了眼看上你,不过没事从此我们再也不见。”她笑着说道。“原来,你只当这是游戏。哈哈,真是可笑。既然如此,那就记住我一辈子吧!再也不见,恐怕做不到!”那人手中红色粉末飘荡于空中。“想不到你这么卑鄙了!竟然用媚药!”二人交战,她强压药效,与他死拼。最后剩了口气跑路。“如果可以,本姑娘宁愿从未见过你!”
  • 我站在未来之上

    我站在未来之上

    我因为年少患有一种怪病,难以活下去,所以我的父母选择了还不成熟的冰冻技术让我沉睡了整整八十年,如今我醒来了却不知道何去何从!
  • 大宋假日办

    大宋假日办

    这是一个史上放假最多的时代,也是最有钱的和平时期。身为皇帝的“影分身”,他活着的意义就是花钱,替皇帝花钱,替皇帝批假。这是一个神秘的机构藏身于秘阁之内,和平年代花钱也是一门艺术,钱从哪里来?该怎么花?假该如何批?
  • 云海仙途

    云海仙途

    清亮的剑,碧透的笛,纪念那个人心向正、仙风永存的时代。——不要让那年的铮铮铁骨、凛凛正气,只剩下苍老的回忆,和那再也无人愿听的传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Fanny and the Servant Problem

    Fanny and the Servant Proble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無境

    無境

    鸿蒙初辟、混沌初开、渺渺天际、逍遥云哉灵生万物、诸天掌控、遥指虚空、变数从生此之谓,万物因果皆由求,不生不灭始無终
  • 错年错爱

    错年错爱

    这是一段先甜后虐的师生恋。····后来她说:”你许她情长,会不会想起欠我的时光。“···”我该如何盛装出席你的订婚宴?喜服or丧服?“···”镜中的我,开始逞强,试着新的生活,试着不同的风格,也试着做没有你的梦。“···最后,孟榜留着遗书说:“爸妈,原谅我的不孝。诺诺她原谅我了,最后一个小小请求,把我和她葬在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