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94800000002

第2章

有序

昨以胜国殉节之臣各能忠于所事,不可令其湮没不彰,特敕大学士、九卿等稽考史书,核议予谥入祠,以昭轸慰。其建文诸臣之死事者,并命甄议。兹大学士等议上,录其生平大节表著者,予以专谥,余则通谥为忠烈、忠节,次则通谥为烈愍、节愍,统计一千六百余人。若诸生韦布未通仕籍及姓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流,则入祀所在忠义祠,统计又二千余人。各为一册进。览之均为允协,因名之曰「胜朝殉节诸臣录」;冠以所颁谕旨、附载廷臣议疏,汇刊颁行,俾天下后世读史者有所考质。

夫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所可及,录而旌之亦累朝所未举行,似亦足以褒显忠贞、风励臣节;固不必如张若溎所请之遍行查访,徒滋纷扰,致无了期。且即再入数千人,于表章大义亦无所增减。廷臣驳议惟韪,亦并载之。爰题诗简端,用示大意。

信史由来贵瘴彰,胜朝殉节与羶芗。五常万古既云树,潜德幽光允赖扬。等度早传辽及宋(宋李若水从钦宗至金营不屈而死,金人相与言曰:辽国之亡,死义者十数,南朝惟李侍郎一人),后先直迈汉和唐。诸臣泉壤应相庆,舍死初心久乃偿。

谕旨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崇奖忠贞,所以风励臣节;然自昔累朝嬗代,凡胜国死事之臣,罕有录予易名者。惟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于崇祯末殉难之大学士范景文等二十人,特恩赐谥;仰见圣度如天,轸恤遗忠,为亘古旷典。第当时仅征据传闻,未暇遍为搜访;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数。迨久而遗事渐彰,复经论定;今「明史」所载,可案而知也。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殒行阵与夫俘擒骈戮、视死如归者,尔时王旅徂征,自不得不申法令,以明顺逆;而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无愧于疾风劲草,即自尽以全名节,其心亦并可矜怜!虽福王不过仓猝偏安,唐、桂二王并且流离窜迹,已不复成其为国;而诸人茹苦相从、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亦岂可令其湮没不彰!自宜稽考史书,一体旌谥。其或诸生韦布及不知姓名之流并能慷慨轻生者,议谥固难于概及,亦当令俎豆其乡,以昭轸慰。尝恭读我太祖「实录」载萨尔浒之战,明杨镐等集兵二十万,四路分出侵我兴京,我太祖、太宗及贝勒大臣等统劲旅数千歼戮明兵过半,一时良将如刘綎、杜松等皆没于阵。近曾亲制「书事」一篇,用扬祖烈而示传信。惟时王业肇基,其抗我颜行者,原当多为猕薙;然迹其冒镝撄锋、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悯。又若明社将移,孙承宗、卢象升等之抵拒王师,身膏原野;而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御贼亡身:澟澟犹有生气。总由明政不纲,自万历以至崇祯,权奸接踵、阉竖横行,遂至黑白混淆、忠良泯灭,每为之切齿不平。福王时虽间有追谥之人,而去取未公,亦无足为重。朕惟以大公至正为衡,凡明季尽节诸臣既能为国抒忠,优奖实同一视。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等之幸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舍命,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一褒一贬,衮钺昭然。使天下万世共知朕准情理而公好恶,以是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所有应谥诸人,并查「明史」及「辑览」所载,遵照世祖时之例,仍其原官,予以谥号。其如何分别定谥之处?着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集议以闻,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七日奉上谕:前以明季殉节诸臣各为其主,义烈可嘉,自宜查明锡谥;因命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集议奏闻,冀以褒阐忠良、风示来世。兹复念建文革除之际,其臣之仗节死难者,史册所载甚多。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其他若景清、铁铉等,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虽致命不同而志节凛然,皆可谓克明大义。甚至东湖樵夫、补锅匠之流,虽姓名隐晦不彰,其心均足嘉尚。特以永乐性成残刻,逞志淫刑;其屠戮之惨,极于瓜蔓牵连,殆非人理。朕读史至此,未尝不深愤恨!迨其中叶,虽少弛厉禁,而彼之臣子徇私曲讳,终不肯显示褒扬;使忠臣义士之气久弗获伸,殊堪悯恻!夫以胜国革命之时,其抗我颜行者,尚念其忠于所事,特予表章;矧建文诸臣,不幸遘遭内难、为国捐生,成仁取义,岂可令其湮没?自当一体议谥,以发幽光而昭公道。其应如何分别予谥之处?着同前旨交大学士等一体详查集议具奏,称朕崇奖忠贞、有加无已之至意。钦此。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奉旨:大学士、九卿等将明季并建文时殉节诸臣悉案史乘核查,拟予专谥、通谥及应入祀忠义祠者分册具奏,甚为允协;着照所议行。其进呈各册,于姓名事实摘其梗概,颇见详备;著名为「胜朝殉节诸臣录」,交武英殿刊刻颁行。即以原颁谕旨录冠卷首,仍附载廷臣所上议疏。朕特制诗篇,题识简端,用以垂示久远。至大学士等议覆张若溎奏请勒限访查一摺,所驳亦甚是。张若溎原奏固为善善从长之意,但现在廷臣等考核厘次,以「明史」及「辑览」为据,旁及「一统志」及各省「通志」,参互考证,其仗节死义者已有三千六百余人;是因世近可征,而朕加恩访录,已迥非汉、唐、宋诸朝所可及,不可谓不多。今既各加旌典,俾得共预阐扬,于崇奖忠贞、风励臣节之道,已无遗憾。即使再加蒐采,亦未必能复广至千人,于此事全局有何增益?而稽诸文献无征之余,必致真伪混淆,转不足以昭传信。且恐有司询访,不免于吏胥辈藉端滋扰里闾,更非朕轸恤遗忠之本意。此事亦着照所议,毋庸办理。并以此旨及议驳稿备载卷首,仍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议疏

大学士臣舒赫德、臣于敏中等谨奏:为遵旨集议具奏事。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崇奖忠贞,所以风励臣节;然自昔累朝嬗代,凡胜国死事之臣,罕有录予易名者。惟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于崇祯末殉难之大学士范景文等二十人,特恩锡谥;仰见圣度如天,轸恤遗忠,实为亘古旷典。第当时仅征据传闻,未暇遍为搜访;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数。迨久而遗事渐彰,复经论定;今「明史」所载,可案而知也。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殒行阵与夫俘擒骈戮、视死如归者,尔时王旅徂征,自不得不申法令,以明顺逆;而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无愧于疾风劲草,即自尽以全名节,其心亦并可矜怜!虽福王不过仓猝偏安,唐、桂二王并且流离窜迹,已不复成其为国;而诸人茹苦相从、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亦岂可令其湮没不彰!自宜稽考史书,一体旌谥。其或诸生韦布及不知姓名之流并能慷慨轻生者,议谥固难于概及,亦当令俎豆其乡,以昭轸慰。尝读我太祖「实录」载萨尔浒之战,明杨镐等集兵二十万,四路分出侵我兴京,我太祖、太宗及贝勒大臣统劲旅数千,歼戮明兵过半,一时良将如刘綎、杜松等皆没于阵。近曾亲制「书事」一篇,用扬祖烈而示传信。惟时王业肇基,其抗我颜行者,原当多为猕薙;然迹其冒镝撄锋、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悯。又若明社将移,孙承宗、卢象升等之抵拒王师,身膏原野;而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御贼亡身:澟澟犹有生气。总由明政不纲,自万历以至崇祯,权奸接踵、阉竖横行,遂至黑白混淆、忠良泯灭,每为之切齿不平。福王时虽间有追谥之人,而去取未公,亦无足为重。朕惟以大公至正为衡,凡明季尽节诸臣既能为国抒忠,优奖实同一视。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辈之幸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舍生,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一褒一贬,衮铖昭然。使天下万世共知朕准情理而公好恶,以是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所有应谥诸人,并查「明史」及「辑览」所载,遵照世祖时之例,仍其原官,予以谥号。其如何分别定谥之处?着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集议以闻,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又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七日奉上谕:前以明季殉节诸臣各为其主,义烈可嘉,自宜查明锡谥。因命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集议奏闻,冀以褒阐忠良、风示来世。兹复念建文革除之际,其臣之仗节死难者,史册所载甚多;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孺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其他若景清、铁铉等,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虽致命不同而志节澟然,皆可谓克明大义。甚至如东湖樵夫、补锅匠之流,虽名姓隐晦不彰,其心均足嘉尚。特以永乐性成残刻,逞志淫刑;其屠戮之惨,极于瓜蔓牵连,殆非人理。朕读史至此,未尝不深愤恨!迨其中叶,虽少弛厉禁,而彼之臣子徇私曲讳,终不肯显示褒扬;使忠臣义士之气久弗获伸,殊堪悯恻!夫以胜国革命之时,其抗我颜行者,尚念其忠于所事,特予表意;矧建文诸臣,不幸遘遭内难、为国捐生,成仁取义,岂可令其湮没?自当一体议谥,以发幽光而昭公道。其应如何分别予谥之处?着同前旨交大学士等一体详查集议具奏,称朕崇奖忠贞、有加无已之至意。钦此。钦遵。

臣等恭绎谕旨,仰见我皇上圣仁公溥,覃被无私;表微阐幽,至为赅备。伏考「戴记」,谥以尊名节以壹惠。郑氏注言:谥者行之迹,谓使声誉可得而尊信,即以其行一大善为谥也。惟是历代易名只为饰终常制,而胜国遗忠并膺茂典者,实旷古所未有。谨案顺治九年世祖章皇帝轸念明末甲申殉节之臣,自范景文以下二十人及刘文炳、巩永固、卫时春、张庆臻锡谥有差。乾隆四年,皇上允廷臣所请,于明臣赵譔复予旌谥:大义嘉名,后先昭揭。兹者,特奉恩纶,详议追奖。不惟闯献蔓延、时穷节见俾从甄录,即我朝天戈迅扫、抗颜拒命者亦令一例褒扬;而明初靖难之变,盖臣烈士甘就诛夷,虽阅年逾远,并不使终于湮役:此诚圣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臣等伏读钦定「明史」诸卷,或专传特书、或因文附见,义法精严,显微共贯。皇上申命儒臣增修「辑览」,于福、唐、桂三王事蹟,诠次厘订;褒诛笔削,仰承睿裁。盖自万历以降,诸臣效节始末具载二书者,臣等祗遵训示分析考稽,而以「大清一统志」与直省「通志」互校,亦可参异同而核详略。至建文诸臣,遗闻轶事,附会不经。若「表忠」、「致身」等录皆无足征据,而一以正史为断。其中区别流品,斟酌典章,谨拟数条,胪列如左。

一、明代殉国诸臣,所处时地不同,其素行亦各不一。案「大戴礼」、「白虎通」论谥,大名小名并着其文。应请仿其意而变通之,定为专谥、通谥之法。其有生平大节卓然可称而又艰贞自靖、百折不回者,自宜特予褒崇,案名定谥。若平时无甚表见而慷慨致命、志节皎然,则汇入通谥之列;其较著者,为忠烈、忠节,次则为烈愍、节愍,期于考行称名,各有攸当。

一、明季应谥诸臣,其在天启、崇祯间已经议恤者,均无庸再给。至福王时,虽间有赠谥,而荒残扰攘之际,偏私挂漏,指不胜屈。其出于唐、桂二王者,则臧否益淆,规制弥陋。应请自福王以后得谥者,并案其应谥之实,综核更正;俾共知盛世两字公平,实为千载定论。

一、明代诸臣既邀赐谥,宜有所附丽褒彰。第已事远年湮,即欲表墓旌闾,亦难查考;而异代之臣,更不便照现行事例,因谥立碑。查直省府州县各有忠义祠,应于诸臣原籍令有司设牌入祀;其或里居失传者,则于授命之所附祠。并请敕下翰林院撰拟专谥及通谥文各一篇,交礼部刊发直省,令所在案式成造木牓,填书某官姓名、谥字,附载事实于后;悬诸祠内,以昭令典。其有后裔尚存,愿于祠墓自行镌立碑石者,听。至史册所称阖门遇难者,不一而足;似应入祀节孝祠,以示表扬。其有姓氏可稽者,详书于牌;否则止书某某妻、妾、女、媳同时殉难若干口,用昭核实。

一、诸生韦布未通仕籍,甚且姓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流,遂志成仁,所在多有;议谥自难概及。应请于谥之所不及者,均令其入祀忠义祠;则草野幽贞,亦不致沦于泯没。其有妻女等从殉者,并如前例。

一、明臣如杨所修、王大年、李应荐、张捷、杨维垣辈,虽临危不屈,而名丽阉党,其素行已属有亏;自不便令其滥邀谥典。其因马士英而骤迁——如杨文骢者,抗节亦有可矜,进身究为可议。若方岳贡、邱瑜之殉难见于「一统志」,以正史律之,则殊有遗憾;而一时勳戚之臣,「明史」谓大半以兵死者,原不在尽节之数。又如张鹤鸣之信王化贞、排熊廷弼,与苏观生之拥立朱聿〈金粤〉、构难桂王,皆偾事可诛,陨身莫赎;而马吉翔、蒲缨则表里为奸,其入缅偕亡,益无足道。且有于甲申谒贼苟免,其后乃坚拒我大兵——如传鼎铨、张家玉、卫允文、吴尔埙者,均屏而不录。至若楼琏草诏而后自经、梅殷入朝而复被害,亦不得比于完节,以见圣朝权衡予夺,衮铖昭然。

一、「明史」久经钦定颁行,所有新谥法,难于各传添载。臣等酌议,请照「明史」格式另编一册,冠以原奉谕旨,次载诸臣议疏,次及所拟专谥、通谥清单,一体成书,与「明史」相附而行;俾读史者有可稽覆,以昭传信。

臣等谨遵旨集议,按款分列缮册进呈,伏候钦定;俟命下之日,一体遵奉施行。

再,臣等大学士、九卿衔名照例于摺尾谨列外,其入议之京堂、翰詹、科道员数较多,未能编列衔名,合并声明。谨奏。

大学士臣舒赫德、臣于敏中等谨奏:奏为遵旨一并议奏事。

左都御史张若溎奏请交直省督抚采访明季殉节事迹一摺,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旨:此摺并着大学士、九卿等一并议奏。钦此。钦遵。据称窃闻定稿衙门以「明史」及各省「通志」为断,其说是矣。然「明史」、「通志」固本朝纂修之书,抗志流贼者或载及之。若犯我颜行,方且指为不顺,孰敢大书、特书以志不朽。然则欲专求之于「明史」、「通志」,除峻秩显官有关大局者之外,其余人等,臣疑其不能多睹。请先就「明史」、「通志」查考编次进呈,并请行文直省各督抚再加采访,务期确实不爽、文献可凭,录其姓名行迹;限以半年之内,陆续具奏。臣等详加考核,取其信而有征者,编纂成书等语。臣等伏查明季殉节诸臣,蒙我皇上锡谥褒忠。臣等承命集议,谨遵原奉谕旨就「明史」及「辑览」所载,详加摘录;又思历经官修之「大清一统志」及各直省「通志」比正史义例较宽,所收均为详信,亦应酌加参考,用广搜罗。至一切野乘、稗官,诚以其传述多讹,未敢概为援引。今该左都御史以「明史」、「通志」所载无多,请行各督抚再加采访,固亦推广圣仁阐幽显微至意。臣等恭绎钦定「明史」一书原系仰禀睿裁,笔削公正;凡与本朝交涉事蹟,莫不详确纪载,毫无忌讳。故上自辽东死事诸人,下及福、唐、桂诸王臣子之阻兵抗命者,悉皆编入列传,大书特书;不特显秩崇班各详本末,即于子衿、韦布亦一一附着其姓名:方策具存,无难考见。臣等现在核办各项本于「明史」者,实什之七、八,并未有如该左都御史所云不能多睹,以致埋没疏虞之处。至如文集、说部等类,原非谓其一无可据。然如李国祯误国辱身,而谷应泰作「纪事本末」乃谓其激烈殉义,足见野史之冒滥难凭;又如吴继善降贼被杀,而吴伟业作传乃称其大骂捐躯,更见私集之阿谀难据。是以从前修史时间加刊削,实有不得不从严慎者。今臣等办理谥典,拟于「明史」以外兼及志书,裒辑已广,故专谥、通谥至有一千五、六百人;圣泽覃施,极为周溥。若因其间尚有遗佚,复令督抚采访增加;则自今上距国朝定鼎百有余年,正史既不载其名、故老又无从询问、文献并不足征,而仅据其子孙呈报之词,又将何所考核以办其诬信!转恐真伪混淆,毋裨彰瘴。况天下之忠义一也,我皇上褒崇节烈、奖恤遗芳,原主于扶植纲常,垂教万世。此不独身被易名之典者,共蒙优渥殊恩;即或当日传闻阙略,间有未发之幽潜,应亦无不正气咸伸,漏泉同感。又何必勒限行查,徒滋纷扰!应将该左都御史所奏之处,毋庸议。

除谥典各条款已另行拟议具奏外,臣等谨遵旨将此摺一并会议;是否有当,伏候训示遵行。谨奏。

同类推荐
  •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修行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能改斋漫录

    能改斋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隐者一绝

    送隐者一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唐近事

    南唐近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隔着人海的相濡以沫

    隔着人海的相濡以沫

    “伸手可见的距离,却是永远也达不到的远方。”柳南陌曾以为,她和白杨之间就像这样,他走他的路,她走她的归途。可令她未曾想到的是,那个男孩儿突然转身,微笑着,向自己走来,牵起在角落里偷偷爱着他的自己。柳南陌说,白杨,曾是她花一整个青春去爱的唯一。她说,自己很幸运,因为那个多年前,用一个笑买断了她一生的少年,如今,就在她身边,陪她日出日落,相濡以沫。
  • 食香满园之厨娘王妃

    食香满园之厨娘王妃

    身为相府二房庶女,长得比嫡女美、才名比嫡女高,下场就是死路一条,为了保命,她装傻装失忆,抛弃琴棋书画,一头栽进厨房拿刀动灶做点心,却因为手艺太好引得太好引得嫉妒,她一步步登上王妃之位。
  • EXO之复仇归来

    EXO之复仇归来

    既然咱们的关系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你们就不要怪我了。----吴亦桐小桐,不管你做什么哥哥永远相信你。----吴亦凡吴亦桐,我会让你尝到被自己最亲近的人背叛的感觉。----林欣悦小桐你回来吧我们需要你,我们离不开你。----EXO
  • 异界精神教父

    异界精神教父

    作者男爱好女。(节奏不快,大多是日常)“麻麻我要当精神小伙!”“好的呢,乖孩子,奖你一个大鸡腿”
  • 超级科技王朝

    超级科技王朝

    94年,苹果面临倒闭,微软如日中天,网景将出未出,雅虎、谷歌还没有影子。一名后世青年穿越到了这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之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网络金童马克·安德森,苹果教主乔布斯……这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这是一个天骄纵横的时代。他将与他们一决高下,同台竞技,最终打造出属于他的王朝。
  • 天才凝魂师

    天才凝魂师

    刺杀任务失败后,她的灵魂来到了一个叫皇甫清幽的公主身上。还有一个叫冷清绝的未婚夫。她说,她不要同这种心黑得彻底的人为伍。她说,才不要被他算计一生。他说,“嘘,小幽儿,认命吧。”他说,“因为我就是你的命。”
  • 一百天的过去

    一百天的过去

    生命最后的一百天倒计时里,老态龙钟的你会选择干些什么?
  • 冰山总裁的甜美娇妻

    冰山总裁的甜美娇妻

    乔安菡只想帮自己的闺蜜,可惜也卷入了这场纷争。第一次见到这么可以控制心跳的男人,不过对于乔安菡来说,这种男人不靠近也罢。但她越不想靠近的人会跟让他无法远离。到底他们有没有未来……
  • 师临心上

    师临心上

    主角——蔺楸(女)蔺楸她以为她死了,没想到再次睁眼时却是星临帝国的最高级研究院首席总司与宙寥第一女元帅的独生女。她原来不是死了,而是醒了。她的一半元神因在十岁时受到重创,流散到大宇宙各个世界。她能醒来的功劳有一大半是父母领养的养子蔺锡的,整整花费了十年时间带回了她。她的重新拥有回来的新生,她该如何演绎?且各位看官敬请期待。(暂且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