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65600000019

第19章

赞曰。此第三句。论名相成就。然论牒经无取要言之以下佛悉成就以上文。唯有止以下文。论云有法器众生心已满足故名相成就。法器有二。一真二假。真即舍利弗等。假谓增上慢者。为真法器众生。圣心已满者。心乐妙法唱止现相。令其邀请。佛今所唱止不须说何等法耶。为假法器众生。自谓圣心已满足者。心不乐法。在座未去。唱止现相令其起去。诸法解脱我已得讫。更有何法止不说耶。故名为相。如世间人共会一处。亦有乐闻.不乐闻.语时。能语言止不须说说之何益。令乐者请话。不乐者起去。今为前真者令问取一乘。故名为相

经。所以者何(至)难解之法

赞曰。此第四句。论名堪成就。本无征词。一切可化众生知如来成就希有功德堪能说法故。谓舍利弗等善根熟者。名可化众生。知佛成就第一希有难解功德堪说法故

经。唯佛与佛(至)诸法实相

赞曰。此第五句。论名无量种成就说不可尽。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性不变故。佛智具知此实相体。穷源底故名为究尽。不但成就有为万德。无为万德佛亦究尽。故言无量种成就说不可尽。此经脱第六觉体成就。如来能知一切法。佛自证得故。亦少第七随顺众生意为说修行法成就。如来能说一切法故。此经所言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此第七所说诸法佛所现见无所不见。上来初番论解经中言词七句已。论第二番复以七句解种种言词。配此七句云。第一种种法门摄取众生入于佛法故。深入无际。第二令不散乱住故。以教贯众生。令不散乱专心住境希欲闻故。遂能种种分别诸法。第三令取故。令根熟者问取一乘故。唱止不须说。第四令得解脱故。令根熟者皆得解脱故。佛成就难解之法。第五令彼修行成就得对治法故。令修行者得于真际性对治法故。能究尽诸法实相。第六能令修行进趣成就故。令修行者进趣成就。得净妙智。由此如来能知诸法。第七令得修行不退失故。令彼修行得满足者。复为他说不失利益故。佛能说一切法要。由佛自成此七种故。能令众生渐随所作。以论配上经文七句。钩琐相起如理应知。初四住权。次二住实。后一外化。何故配经方便知见念观三句作第三番释也。论云又与教化成就者。依证法故如是次第。谓方便者令根未熟可化众生令依善友。其知见者根熟众生令得解脱。其念观者解脱众生令成力.家诸功德故。此依次第证法而说教化众生。何故配经言词七句作第三番说也。论云依说法说故。如是次第如次前说。次第可知恐繁不述。是故论云又与教化成就者依证法故。又说成就者依说法故。此二种法如向前说。论云依此二种法有何次第。依之而得修行者。问证及说次第而依修行。即彼前文句再说应知者。前论再说方便.知见.念观三种。依证次第再解言词七句次第。依说次第故如是次第。说既如是。依之修学即证次第。结前义也。劝学者知。或此料简初番别解四句中。第二教化成就。第四说成就二种差别

经。所谓诸法(至)究竟等

赞曰。此显第七句。佛所说法依证而说。故论引经有五句。谓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论有四释。第一番依舍权就实乘解。初说三乘名何等法。次于一一乘起种种事说。名云何法。次依三乘门修行清净。名何似法。次明三乘唯一相故名何相法。后究竟唯一佛乘无二乘体。故名何体法。第二番依展转训释法。何等法谓有为无为法。云何法谓因缘非因缘等。以因缘生释有为。非因缘生释无为。何似法谓常无常法等。以常释非因缘生。无常释因缘生。何相法谓生等三相法。不生等三相法。以有生等法释前无常。以不生等释常。何体法谓五蕴体非五蕴体法。五阴即生等。非阴非生等。第三番但解后三句。唯依有为解。其初二句不异于前。所以不解。论云何似法者。谓无常有为因缘法。何相法者。谓可见相等法。何体法者谓五阴能取所取。五阴是苦集体故。亦是道谛故。如论可解。第四番依说法法用说。何等法者谓以名句字身说故。云何法者依如来所说之法而说之故。何似法者能教化可教化众生故。何相法者依音声取故。谓令听者依于音声取所诠法故。何体法者假名体法相故。虽令依声取所诠法。法性离言故。所诠者假名体法非称法实。不令依文便生执着。然今经文恐人不解。翻译之家遂依第二展转训释法而释。然少不次以义正之不违圣教。若别义释。便是人情非为圣教。如是相.如是性合是第一何等法。相是有为.性是无为故。如是体者是第五何体法。谓五蕴体非五蕴体故。合而为文。如是力.如是作者合是第三何似法。力谓常法。常法有力能故。作谓无常法。有造作故。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合是第二云何法因缘。果报之中有为是因缘所生法。无为非因缘所生法。建立果义名因。成办报义名缘。亲得果名因.疏得果名缘四果名果。异熟名报。如是本末是第四何相法。生等三相法是末。体是事故。不生等三相是本.体是理故。究竟等者重解理本。法性究竟也。本论牒经更有何等.云何.何似.何相.何体。佛重以此显前五义更无别理

保安三年十月廿四日移点已了以兴福寺圆如房本法隆寺觉印为令法久住为之以左然可为正云云

经尔时世尊(至)无能测量者

赞曰。下二十一颂分之为二。初十七颂半颂前二妙。后三颂半劝发信心。显今说实。初中复二。初二颂总颂二妙。后十五颂半别颂二妙。此即初也。初一颂总叹法师妙。后一颂总叹法妙。总叹佛身.及所成德.法体妙也

经。本从无数佛(至)难见难可了

赞曰。下十五颂半别颂二妙。于中分二。初十四颂颂法妙。后一颂半颂法师妙。初中分五。初一颂颂读诵.修行二深。次一颂颂果行.增长功德心.快妙心三深。次一颂颂无上深。次一颂半颂入深。后九颂半颂不共二乘住持甚深。此初也。不颂标文但颂八深。本从无数佛受持读诵甚深也。具足行诸道修行甚深。由此二故其智慧门难见难了

经。于无量亿劫(至)我已悉知见

赞曰。此颂果行.增长功德.快妙心三深。由精进勇猛于无量劫行此诸道。果行甚深。善名远振增功德心。道场得果我悉知见。故名快妙心甚深。甚深希有法皆成就故

经。如是大果报(至)乃能知是事

赞曰。此颂无上甚深。性谓道理。相谓事义。前脱此文难解法者如来能知。今此文有

经。是法不可示(至)信力坚固者

赞曰。此颂入甚深。甚深者佛所说法名字章句。意难得故卒难入解故。名为人。又佛自住持是深法中故名为入。不同外道虽说诸法。自不能入。由佛世尊说因缘理。唯佛自入余不能知。意趣难解故名入深。论云佛自住持不同外道。说因缘法甚深故。此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因缘道理绝语言故。诸众生类无能得解。除诸菩萨信力坚固者。初地已上得四种证净。信佛.法.僧.戒故。能信法妙。而未圆证如是二妙。故此下云不退菩萨亦不能知。不能知者不能圆证非不信知。虽见道前比信亦知。非证信故。既非坚固所以不说

经。诸佛弟子众(至)其力所不堪

赞曰。下有九颂半颂不共二乘所作住持深。中分三。初四颂颂声闻不知。二颂颂辟支不知。三颂半颂菩萨不知。长行但有二乘不知。因显彼不知亦说菩萨不知。声闻不知中分三。一颂半总颂一切声闻不知。一颂别颂皆如利根鹙子不知。一颂半别显皆如利根鹙子并余弟子共度不知。此即初也。曾近善友诸漏皆尽。住阿罗汉。此最后身有是三德。其智慧力不堪能知

经。假使满世间(至)不能测佛智

赞曰。此明世间皆如鹙子。利根第一尽情思共度量亦不能知。既不知佛智。故智慧门难解难入。尽音兹引反。任也穷也。或秦引反本尽之尽。思音息字反。无息兹反。不尔便与度量无别

经。正使满十方(至)亦复不能知

赞曰。十方利根皆如鹙子并余弟子。亦满十方共度亦不知

经。辟支佛利智(至)莫能知少分

赞曰。此颂辟支不知。辟支望声闻名利根。鳞角望部行亦名利根。亦复不知。若未入声闻决择分善而作独觉。便成鳞角。入决择分已后作者。皆成部行。在解脱分未定生时可成鳞角。生数多故。已定生者亦成部行生数少故

经。新发意菩萨(至)不能知佛智

赞曰。下三颂半菩萨不知。中分二。初二颂半凡菩萨不知。一颂十地上圣亦不能知。此初也。新发意菩萨具六种德。一亲近.二达义.三善说.四数众.五一心.六长时。测度亦复不知。刹梵云刹多罗此云田。田土也。有云国亦云土义译之耳。字书本无此字。说文作剟。楚乙反刀割物声。黍音七声也

经。不退诸菩萨(至)亦复不能知

赞曰。此地上圣不知。或初二颂半七地已前不知。初地已上亦名新发意。证发十种心故。后一颂八地以上不知。亦名不退故。前门甚深有此八种。今第八中叹佛智者。显智深故其门亦深

或十五颂半别叹法妙中初六颂叹智门妙。准前科配。其中末后一颂半颂不共深故。次八颂颂叹智深。三乘不知佛智慧故。准义科颂则可知矣

经。又告舍利弗(至)十方佛亦然

赞曰。此一颂半颂总叹法师妙。无别颂也

经。舍利弗当知(至)要当说真实

赞曰。下三颂半劝发信心显今说实。中分二。初一颂半唯告鹙子显今说实。后之二颂普告二乘显初方便。此初也。汝既未证我之所说。于我所说当生信心

经。告诸声闻众(至)引之令得出

赞曰。此二颂普告二乘为二。初颂普告至涅槃者。后颂显佛化以三乘之意。由处处着着界地故引之令出。且说三乘。理唯有一。此会唯有声闻极果缘觉即无。故言及求缘觉乘。声闻不尔

经。尔时大众中(至)各作是念

赞曰。下第二段四众惊疑发扬鹙子之请。有三。三度请故佛止亦三。止皆居前请皆在后。论释三止云。初止为相。令问取一乘。次止欲令大众推觅深境。渴仰欲闻。后止欲令恶人退廗。至下当知。又三请中初挟自他疑故请。次陈大众于余佛所已植因故请。后述自他已从今佛化堪闻故请。论五段中自下第三大众定疑分。于自所证心生决定。于佛所说遂有疑生。若依惊疑发鹙子请。请既有三。文随三段。初止既属前唱一乘。二止摄属此请文中。初请分二初大众疑后鹙子请。论说第三定疑分有三云。自此以下依三种义示现。一决定义.二疑义.三依何事疑义。初二义在大众疑中。依何事疑义在鹙子疑中。大众疑有二。初标疑众后申疑意。此初也

经。今者世尊(至)所不能及

赞曰。下申疑意有二。初牒所疑缘由。后正申定疑。此牒佛前所说疑缘由。佛所得法甚深难解者。牒佛前说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有所言说意趣难知者。牒佛前说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此二深故二乘不知。初是显上后是接下。合名方便。何故佛叹此为疑意

经。佛说一解脱义(至)是义所趣

赞曰。下申定疑。谓到于涅槃已上名为决定义。于自所证有为无为果法决定久已无疑。而今不知是义所趣名为疑义。谓于前说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中而今不知是所说义。何所归趣意趣。如何说何宗趣。故名疑义。趣音七句七俱二反。今从初反。谓疑意云若说解脱我已得之。又说难知意说何法。故论云决定义者。有声闻方便证得深法作决定心。于声闻道中得方便及涅槃证故。如是二种法示现有为无为法故。如经尔时大众中乃至。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言二法者。谓方便及涅槃证。方便者有为能证生空智道。涅槃者谓无为所证空理。于此能得能修。此二中得决定故。论云疑义者谓声闻辟支佛不能知故。是故生疑。如经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故

经。尔时舍利弗(至)难解之法

赞曰。下鹙子请。中有二。初长行后偈颂。长行分二初申疑后请决。此初也。依论下是第三依何事疑义。依何事疑义者。如来说声闻解脱与我解脱不异。三乘同坐解脱床故。是以生疑。生疑者生因中疑。因谓所由。云何如来数数宣说甚深境界。前说甚深后说甚深不同声闻。声闻与佛解脱既等。更何不同。除此已外不同何法。于此所由而生疑惑。大般涅槃有其三事。摩诃般若.解脱.法身。解脱虽同。般若.法身即是佛之智慧性相一乘果体。彼所未得四众不解。所以生疑。如经尔时舍利弗乃至而说偈故。何因者何道理所以。何缘者何事缘由绪。诸佛第一之方便此为总句。下别显此甚深微妙即佛智慧。难解之法即智慧门。牒前二故。此中疑者是法执类。异熟生摄

经。我自昔来(至)难解之法

赞曰。此请决牒。自既未闻。四众疑起故。愿佛说敷施演说也

经。尔时舍利弗(至)不可思议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瑾美玉也

    瑾美玉也

    楚言啊楚言,我也曾为了你任凭左眼的泪水划过鼻梁流进右眼最终打湿枕面,我也曾为了你,想要靠回忆中你对我的好催眠自己继续爱你,更为了你,磨平棱角任各种绝望向我席卷而来。可能年少的时候绝望中的那束光,是真的会使人终生难忘的吧。
  • 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

    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

    本书通过考察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念,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作者认为,总体范畴在20世纪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总体观念代表了一种与整个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将会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切构想,也需要从对科学的总体范畴的理解出发,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结局不是根源于把总体范畴作为理论前提,而是由于在对总体范畴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 九天炼情传

    九天炼情传

    漫漫成仙路,天下之人,谁又能独善其身,且看我辈,笑傲九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月照万里之追星逐月

    明月照万里之追星逐月

    明初洪武年间,吴王后人沈追星、靖海侯蓝月二人为朝廷和白道武林所不容,流落江湖。二人不甘沉沦,奋起反击,运用超凡的武功和智慧,演绎了一段爱恨情仇的大戏,天下大势因他们而改变......
  • 战斗在古罗马帝国

    战斗在古罗马帝国

    序我所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角名字叫杨云,他与众多虚拟历史架空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不经意间回到了古代。不过,其中百分之百的人是回到了中国古代史中,靠着比古人多出千百年的知识和智慧在不同的时期去建功立业、叱诧风云。可我们的这位哥们儿却非常、非常不幸的回到了语言不通、情况不熟、习俗不同的古罗马共和国时代,真是造化弄人啊!那么杨云他在古罗马帝国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各位朋友先不要着急,还是让我们先看看杨云的个人情况吧:姓名杨云性别男党员年龄22岁民族汉学历高中身高178公分体重67公斤未婚性格胆大心细,好奇心强,待人坦诚直率,遇事时有些“坏主意”。简历:高考落榜后,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隶属某省武警总队某支队特勤中队,曾任战士、班长、代理排长,复员后回到故乡。经组织分配,在市商业银行工作。好了,各位朋友!咱们闲话少叙,让我们和杨云一起回到古罗马去经历那段难忘的历史吧!
  • 古云奇谭之梦里寻樱

    古云奇谭之梦里寻樱

    樱花,是生命的循环,在千年以前,他爱上了她,而她也等了他千年。他在梦里一度的寻找那个她,最后变成了樱花花瓣消失在了他的视线……
  • 星球战线1事篇

    星球战线1事篇

    平行世界地球历2125年,人类走出地球,踏往前往星空的第一步,科学家们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未知的星球,经过检测,该星球适宜人类居住,气候,环境与地球无疑。整个人类一时顿为震惊,地球所有国家联合在一起成立地球联邦共同开发该星球,并将该星球命名为海蓝星。2130年,经过五年的改造,海蓝星已经逐渐有了地球的模样,人们在上面建筑各大城市,联邦政府宣布人类可以移民到海蓝星,以减轻地球压力。新的星球带来了新的物资资源,能量,居住环境。地球科技得极大发展,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平行世界地球历2135年,海蓝星上空一阵振动,突然出现大量的宇宙飞船,有许多跟人类模样的物种降临海蓝星,他们当场宣布要占领这颗星球从而进攻地球,一场保卫海蓝星保卫地球的战争,人类和外星人的战争由此展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最后的部队之末日丧尸

    最后的部队之末日丧尸

    最后部队完成了一场神秘而艰难的任务,但是这场任务的完成却是代表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最后部队他们能拯救世界吗,还是他们能够存活多久?
  • 鬼王要出嫁

    鬼王要出嫁

    新任鬼王走马上任,还钱抢亲一锅端。抢亲第一对,捡回某某女一只贴上万能膏一帖。抢亲第二对,天苍苍,野茫茫,男扮女装耍流氓!抢亲第n对……——此乃一女鬼奋力还钱抢亲记,且看暮双双如何看世间百鬼人间情爱!“娘亲你爱我吗?”“你猜?”“娘亲最爱我了!”“你再猜?”【本文有大纲,杜绝断更,还望各位不嫌弃的抱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