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65600000061

第61章

赞曰。下正申难。有二。初申三事。后结难信。申三事者。一时小事大。二时促众多。三时短德胜。此初也。已至上位当成菩提。名事大也

经。世尊(至)不得其边

赞曰。时促众多也。前言于此少时。贯下两文

经。斯等久远(至)常修梵行

赞曰。时短德胜。观其久来逢缘树善。非少时修

经。世尊(至)世所难信

赞曰。结成难信由此三事难信佛化

经。譬如有人(至)是事难信

赞曰。下第二举喻难。色美喻佛相好庄严。发黑表佛设年八十而无老相。于一切时好巡旧处故。大般若说八十种好中云。常小不老好巡旧处。年二十五表佛虽出生死示居二十五有。以上表佛成道极近。设年八十但如二十五指百岁人表所化菩萨德高位远百福庄严云我生育令其道长是事难信

经。佛亦如是(至)甚为希有

赞曰。下第三正申疑有三。初牒所疑事。次今日下正申疑意。后我等虽复下申疑所由。此初。有二。初牒佛成道时促。后牒菩萨七德甚大。菩萨七德者。一修时长。二勤精进。三定自在。四得神通。五久修梵行。六能习法。七巧问答。故为人宝

经。今日世尊(至)大功德事

赞曰。正申疑意

经。我等虽复(至)亦不生疑

赞曰。申疑所由。有三。初明自能通。次申他惑起。后正请除决。虽自无疑示相不了。请决我疑。信随宜说信成就故。达佛所知证成就故。佛言不虚四无谬故

经。尔时弥勒(至)如实分别说

赞曰。下十四颂分三。初五颂颂举事难。次二颂颂喻为难。后七颂颂申疑请。此初。有三。一颂出家时近。三颂菩萨德高难信。一颂众大请决

经。譬如少壮人(至)举世所不信

赞曰。此颂喻也。发白面皱者此与长行互相影显。父言色美发黑具相巡旧之征。子称发白面皱。久修。犹缺之状。发白有圣道久修之征。面皱带相好未圆之兆故也。皱音侧救反

经。世尊亦如是(至)于下空中住

赞曰。下七颂颂申疑请。分二。初四颂牒所疑事。后三颂正申疑请。此初。有三。初半颂佛成道近。次三颂赞菩萨有十德后。半颂明住处

经。我等从佛闻(至)而住不退地

赞曰。正申疑请。为四。初半颂自无疑。次半颂他有惑。次一颂疑者失。后一颂正申请

寿量品

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

来意有五。一者七品学行流通中。踊出下六品能学行人。中分四。第二段寿量.及分别功德。因释前疑展转生起。前明踊出皆言佛化。位高众大时会生疑。今辨法身本无起灭。化佛近成报身久证。化于此众何所疑哉。故从踊出后明寿量品。二者十九品为正宗中。下之五品明一乘果。中分二。初二品明已满果。后三品明未满果。初中又二。初正明已满果。后辨时众因此证获不同。故此品来。三者论说对治七慢之中第七无功德人。于第一乘不集善根。而不取为第一增上慢。为对治此说医师喻。论又云第七人者根未熟。为令熟故示现涅槃量。现在未集善根者名根未熟。令集诸善根希取第一乘。示现佛入涅槃分限名量。令集善根后方调化。医师既在此品。故此品来。四者论云八者示现成大菩提无上故。示现三种佛菩提。三身在此。故此品来。此为文残。七喻之中唯说后文医师。不说初文三佛故。五者第九示现涅槃无上故。说医师喻。除七慢中说医师者。化根未熟示现入灭令其根熟。今说医师现佛入涅槃。化灭实不灭。非如二乘灭而为灭。故名无上。此乃七喻之中义残也。释名者。如来者法.报.化身之通名。寿者所受之命。量谓齐限。此品明三种佛身命体齐限。任法性随愿缘。应群机受自体。今明此三佛命之齐限故名如来寿量品。寿音植酉反。量音吕张反。谓贬量校量佛寿量。褒贬计校筹度三佛之寿命。或力让反。义如前释故。名寿量品

解妨者。何故不以医师为品名。以寿量为品号。答因三身之寿命。方假喻于医师。故从本寿量为名。不以医师为品号。又难初科品云。先陈寿量除根未熟不集功德之人增上慢。何故非是法华正宗乃是流通分摄。答当机应时即熟一乘。正逗声闻故为正宗。示灭后化初根未熟。故非正说。故虽说于寿量不授记于声闻。故虽说于医师亦无声闻授记。以此智积前者请归。不尔中途请还何速。由斯此品但是流通。说为正宗。便无是妨

经。尔时佛告(至)诚谛之语

赞曰。此品有三。初释迦三敕。次弥勒四请。后如来正告。此初也。三身妙体位在果穷。上智犹不能测。下愚何因可解。恐彼心疑口谤因法而有毁伤。故敕丁宁方申正说。亦恐耳不专于法教。意不瞩于玄宗。又众生性钝闻不能解。令法入心故再三告示。说三身故为三告

经。是时菩萨(至)信受佛语

赞曰。此弥勒四请。佛既慈悲三告。大众何得虚然。故加四请。表悕法心重。三告示说三身。四请三身各四。祈四德.悕四智.济四生。是此意也

经。尔时世尊(至)神通之力

赞曰。下如来正告初长行中分二。初敕听标示。后正说寿量。此初也。三请者从初也。秘密者法.报二身深妙体故。神通者化身应物现故。佛所藏护名秘。义深难解名密。妙用无方曰神。体无障拥名通。此之二体威势难屈故名为力。又对法等说有四秘密。于方广中佛之秘密皆应决了。一令入秘密。谓为声闻说色等有。为令无怖渐入圣教。非一切有。二相秘密。谓依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破所执有相说之为无。非一切无。三对除秘密。佛为对除诸过失故说种种教。且除八障说最上乘。一除轻佛。二除轻法。故说我曾名胜观如来法身无别故。三除懈怠。如说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等。四除小善生喜足。于一善根或赞或毁。五除贪行称赞佛土富乐庄严。六除慢行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七除恶作悔修善障。说于佛等虽行轻毁然彼有情亦生天趣。八除不定性障。令舍声闻下劣意乐。记大声闻当得作佛。又说一乘更无第二。四转变秘密。如说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如是等隐密名言解之令异。此中秘密即是第三对除秘密。由轻佛德及贪慢行者。说他佛身以为自体。称赞佛故。如下经言。于此中间说燃灯佛等。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言神通者所化多众神力化之令生发意

经。一切世间(至)三菩提

赞曰。下正说寿量。准论为二段。初明菩提无上。后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下。重显报.化二身差别之相涅槃无上。初文之中论分三段。示现三佛菩提故。一应化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故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即此文是。二者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如经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次下文是。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净不变。故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故。所以者何下文是。此依初无上具有三身以为三义。佛身增减诸教不同。或总名一佛宝。或分别为二。佛地论说。一生身二法身。法身.实报皆名法身。实功德故。他报.化身俱名生身。又般若论说二。一真佛。二非真佛。初是法身。后余二身。或分为三。即此所说三佛菩提。或说四种。楞伽经说。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中。二是报身。后一是法身。金光明经又说四种。一化非应。佛为物所现龙鬼等形。不为佛身名化非应。二应身非化。谓地前菩萨所见佛身依定而现。非五趣摄名应非化。即四善根所见一大千一应身也。三亦应亦化。谓诸声闻所见佛身。现见修成故名为应。见人同类故名为化。四非应非化。谓佛真身。前三是化后是法报。佛地论亦说四。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化地前类。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他受用身化十地菩萨。四非受用非变化谓法身。华严经说有十佛。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佛地论名现等觉佛。二愿佛愿出生故。彼名弘誓愿佛三业报佛信成就故诸行皆因且说一信。彼名业异熟佛。四持佛随顺世间不断绝故。彼名住持佛。五涅槃佛示灭度故。彼名变化佛。六法界佛于一切处无不现故。七心佛善安住故。此上二名同彼。八三昧佛成就无量功德无所著故。彼名定佛九性佛善决定故。彼名本性佛。十如意佛以普覆故。彼名随乐佛。前五世俗佛后。五胜义佛。随其所应三身所摄。前五是化身摄以名世俗故。法界一种是法身摄本性一种通法及受用。余三一向是受用故。论云此五是胜义故。虽法及受用不同形前变化皆胜义也。勘无垢称观如来品经及疏。楞伽经言。大慧。法佛说法离攀缘离能观。所观。离所作相量故。等。大慧。报佛说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因自心现熏习相故。亦说譬如幻师幻作种种形像。诸愚痴人取以为实。而彼诸像实不可得。是名分别虚妄法体大慧化佛说施.戒.忍.精进.禅定.智慧.荫.界.入等法般若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等。推功归本唯法身故。彼经宗说真法身故。乘文便故略明佛义。三身成佛如弥勒疏。别义如佛地及唯识并法苑说。虽说佛身增减不同。今以类论莫过二种。一真二化。地前菩萨及二乘见名为化身。报.法二身名为真身。由此理故。明三佛菩提中分二。初明三乘所见其所疑身。后明三乘所不知真身。此初也

经。然善男子(至)那由他劫

赞曰。下明三乘所不知真身。分三。初标成道来久。次解成道已来时节。后结成前说。如是我成道已来甚大久远下是。此初也。论释唯说报身成道。据实报身修生觉满名成。法身修显证圆名成。亦有何失。此中虽标报身成久。后释亦显法身体义

经。譬如五百(至)知其数不

赞曰。下解成道已来时节。有二。初分明说报佛菩提。成道来久为物说近。后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下密说法身。由证此故成道实久。应物权现。初是能证智。后是所证理。智.断二德智。及智处如次明故。初文有三。初举喻问。次弥勒等答。后佛广释。此初也

经。弥勒菩萨(至)无量无边

赞曰。此弥勒等答。有三。一总陈无量。二明二乘不知三结无边。有云阿惟越致应从阿鞞跋致。不退转地

经。尔时佛告(至)阿僧祇劫

赞曰。下佛广释。分二。初告报身成道实久。后诸善男子于是中间下。告化身释彼疑难。初文有二。初明成道来劫后。明恒所住处。此初。有二。初标明告后。释劫多

经。自从是来(至)导利众生

赞曰。明恒所住处也。自受用身实遍法界。相状难见。仍随小情以释自体。举用显之云别所在。有起用处身即在故。亦如虚空广遍无碍之处相彰。实报.法体俱圆证之处便显。故自报身举用别显。又说导利十地菩萨他受用身。举他所知以明成久非自报也

经。诸善男子(至)方便分别

赞曰。下告化身释彼疑难。有三。初标释。次别释。后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下结释。此初也。他众有疑云成道既久常此教化。中间所有燃灯.毗婆尸等。成道入灭说法度生。复是谁耶。今标释云。于是中间说燃灯佛等成道入灭。如是皆以智慧方便。善巧分别说于他佛。非离我身别有彼佛

经。诸善男子(至)诸根利钝

赞曰。下别释疑。有二。初明所由。后随所应度下显差别。此初也。由诸众生发心修行愿见佛者。名为来至我所。观五根利钝差别。为利根者说成道久。为钝根者。现成道近。为利说成正觉。为钝现入涅槃。为利现大身。为钝现小身。为利说深法。为钝说浅法。各随所应感现差别

经。随所应度(至)发欢喜心

赞曰。此显差别。由诸来者根性异故。世尊自说名字不同。成道已来久近年岁大小身量不同。此为成道.并现入灭示相不同。说一二乘.三四乘法方便不同。应可彼心皆令欢喜。只如澄空璧彩洞皎无涯。任水旋光晖华有极。水清而月影便现水。浊乃月影便沈全.破器现不同暗.明犹来有别。此乃报化之差别也。此文二释。一者不废释迦实成道久.化现新成。二者何废四意趣中平等意趣。四秘密中对治秘密。除轻佛法障。并破慢行说他为自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不尔燃灯佛前谁受记别。此亦化现何所相违

经。诸善男子(至)作如是说

赞曰。此结释也。善少故。德薄。罪多故垢重。应小器而近登正觉。对大根实成道已久。方便化生令入道故。时时现出令渴仰故

经。诸善男子(至)皆实不虚

赞曰。下第二密说法身。由证此故。成道实久应物现权。有三。初标。应物说示不同皆不虚唱。次释。由证法身故能现此据实真理本无此事。后以诸众生下释应物现权所由。此初。有三。一标。二显。三结不虚。说谓言说。示谓示现。身即内体。事谓事业。说己身者。谓说我身曾为萨埵王.尸毗王等。说他身者。如说弥勒往为一切智光仙人。阿弥陀佛作法藏比丘等。示己身者。现为释迦身自出世。胜鬘遥请佛现空等。示他身者。现为毗钵尸佛出现世间开塔现多宝佛等。示已事者。现为释迦降魔成道说法现通等事业。示他事者。示作大通智胜现通动地放光成道等事业。为度众生能现此事皆实不虚

经。所以者何(至)无有错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之星耀学院

    梦之星耀学院

    矗立在大陆之颠的位置上,有一座学院,它是梦想的天堂是,地狱的轮转,它到底是什么?
  • 匆匆那年,是谁打开了我的心房

    匆匆那年,是谁打开了我的心房

    本书可甜到掉牙,更能虐到心碎....美好的恋爱之旅,从欢喜冤家,日久生情。这是爱情,还是经历,他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还是不可或缺的那个?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末日重启文明

    末日重启文明

    科学的尽头是星辰大海文明诞生于精神花火跟随云升,探索未来!
  • 职业口才训练教程

    职业口才训练教程

    本书是“‘十二五’全国高职高专精品课规划教材”系列丛书之一。该教材大胆突破演讲口才类教材的编写传统,创新工学结合模式;独树“职业化”、“训练型”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分语言基础、沟通技能和职业应用三大模块共计十五章。在强化普通话口语表达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媒体主持演讲、服务营销、行政管理沟通、医护语言、导游讲解以及商务谈判等热门职业口才技能训练。为了切实体现“训练教程”的全新功能,在编写体例方面,本书于教材正文之后专门设置《学习参考》一章,对应简析正文各章“口才实践与训练”,以便于学员自修。所以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新型实用教科书,也可充当社会各界口才爱好人士的良师益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铭血剑红尘离梦

    铭血剑红尘离梦

    孤枝疏影夜清寒,依稀行燕向南天。一柄龙纹千古恨,江湖梦醒心已残!徽州少年金孝祥,因为一柄龙纹大玉刀的失窃,家破人亡,流浪江湖。在为父母报仇雪恨时,却阴差阳错的喜欢上了有着杀母之嫌的刘雯鸾的姐姐刘雯馨......
  • 风水宝弟

    风水宝弟

    〖双女主大戏码即将上演〗本小说记录了一对风水小闺蜜,外加她们的小姐妹们的小故事。〖爆笑风〗
  • 仙剑幻魔费

    仙剑幻魔费

    冷剑站在那里,手里的剑已经迫不及待了,发出阵阵嗡鸣声!仙剑本来就是嗜血的.只是用的人,心境是怎么样的。手一翻仙剑脱手而出闪电般划过夜空,一蓬鲜艳的血染红了夜空,勾勒出一副妖艳的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