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97100000024

第24章

经有云弥陀是法界身者。有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者。有丈六者。有八尺者。有城广十千由旬者。有浴池广八万四千里者。有疑城者。有边地者。有胎宫者。饭有食者。有华叶二百五十由旬者。有大如车轮者。有父母者。有魔王者。有不严土如释迦者。然诸经论。往往更有不同者。岂一时赴机之权耶。曰安可谓之权乎。且吾释迦王三千大千世界。则此一四天下果报。尚且有殊。岂诸国皆同乎。应身同居。其犹若是也。矧三身四土乎。况弥陀摄受十方念佛众生。高下浅深。抑亦不等。恐不啻大千界而已。岂止十千由旬之局哉。又况三身四土乎。由是而知。不同之说为若此也。然诸经论。不明言之者。既欲使行者专注一境。所以不必多及之也。矧如向所叙者。即多及之相乎。然此唯四明深达之。尝解五浊轻重同居净秽曰。此净甚通。须知别意。如四教初心及戒善者。皆能五浊轻薄。感同居净。今圆观轻浊。依正最净。比于余经修众善行。其相天殊。他闻此说。以谓四明是何义欤。夫金翅啖龙于九渊。贯于七金。栖息于铁围之上。井蛙信之乎

净土自信录记

无功叟王阗

余观如来东流之教。若直指本心令人究理之说。有识者既已信之矣。而庸鄙之徒。亦无敢议者。及乎示净土论往生。则人莫不怀疑焉。且众生本心。具四净土。曰凡圣同居。曰方便有余。曰实报无障碍。曰常寂光。如凡圣同居者。在具缚凡夫。即可依之。其余三土。至断惑圣人。始获证入焉。往生一门有二净业。曰正观默照本心也。曰助行备修万行善也。正观与助行并进。则达四净土。止有愿等事善者。近生凡圣同居。而远作上三土之因也。以此论之。则净土者。正是究理菩萨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回向渐修耳。彼信如来直指本心令人究理之说。而疑其示净土论往生者何哉。大抵众生本心。体无一法有形。用无一相不备。彼不知之。谓直若太虚寥旷无复依正庄严。又助行以正观为主。正观以助行为辅。二者相待而立。似反而符。彼不知之。谓究理忘缘。则何须加愿。加愿往生则有妨究理。况复净土具有四品。其往生者。上至究理菩萨。下及渐修众生。则何类不收。何机不摄。彼不知之。闻圣师高僧往生。则自甘绝分。见妇人童子念佛。则耻从其事。噫如来之称赞净土也。其意若曰。净土自他凡圣因果。即众生之自心耳。往生净土易。自信自心难。当时十方诸佛。知其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由是舒舌劝信。既而如来又喻之。使信受焉。则大觉垂慈之旨。于斯可见。而众生终不信。是可叹也。一日客有访余以净土教者。尝随其所诘。而论说之矣。暇时编次成书。得十问答。名曰净土自信录。或见或闻。或依或违。不动娑婆。即归极乐。此余之志也。四明无功叟王阗记

净业专杂二修

京师比丘善导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者有何意耶。答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心不相续念报佛恩故。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比见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退生死。岂不快哉

辨横竖二出

桐江法师择瑛

竖出者。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须自有才学。又如历任转宫。须有功效。横出者。念佛求生净土。譬如荫叙。功由祖父他力。不问学业有无。又如覃恩普转。功由国王。不论历任浅深。于横出中。有定散二善。故善导和尚立专杂二修。杂修者。谓散漫修诸善业。回向庄严也。专修者。身须专礼阿弥陀佛。不杂余礼。口须专称阿弥陀佛。不称余号。不诵余经咒。意须专想阿弥陀佛。不修余观。若专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杂修者。百中或得一两人生。千中或得三五人生。今见世人。有一日礼阿弥陀佛三千拜者。日称阿弥陀佛十万声者。有昼夜习坐专想阿弥陀佛者。并有感应。斯可验也

晨朝十念法

天竺忏主遵式

修净业者。须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惟长惟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属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唯将不废。自要其心。必生彼国。作此念已。发愿回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心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开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念佛方法

同前

夫大觉世尊。以四种法度诸众生。一者示现相好。令观察者发菩提心。二者示现说法。令得闻者开悟入道。三者示现化事。令见闻者获诸法利。四者名号流布十方。令其闻者执持系念罪灭。善生而得度脱。今言念佛者。或专缘三十二相。系心得定。开目闭目。常得见佛。或但称名号。执持不散。亦于现身。而得见佛。此间现见多。是称佛名号为上。如怀感法师。一向称阿弥陀佛名号。而得三昧。现前见佛。故今普示称佛之法。必须制心不令散乱。念念相续。系缘名号。口中声声。唤阿弥陀佛。以心缘历。字字分明。使心口相系。若百声若千声若万声。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等。但是称佛名时。无管多少。并须一心一意心口相续。如此方得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灭罪良难。若恐心散。须高声疾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故感法师决疑论中。引大集日藏经云。小念见小佛。大念见大佛。论释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斯则圣教。有何惑哉。奉劝今诸学人。唯须厉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称佛。遂多驰散。此乃学者方知。非外人能晓也。此又与天台智者大师。释观经中罪人。临终十念称佛。灭地狱火得生净土。其意宛同。如云是心虽少时。而力猛利谛心决断。胜百年愿力。是心名为大心。不惜身命。名为健人也。彼云大念。此云大心。彼云厉声。此云猛利不惜身命。彼云小声多散。此云胜百年愿力。岂非皆令猛利。大声称佛。虽少而功多。若小声称佛虽多而功少。故云十念能胜百年。今时多见世人。称佛都不精专。散心缓声。遂致现世成功者少。临终感应事稀。故今特示此法切劝。凡念佛时。一心不乱。高声唱佛。声声相续。不久成功也

挍量念佛功德

同前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运载。乃至众宝各满百数。以用布施。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假使有人。以大象车。尽载大秦国中种种珍宝及以璎珞。数各满百。以用布施。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已上经文)普劝在家信心士女。每日晨朝。着衣净心。瞻礼佛像。如见真佛无异。莫令一日空过。设使公私忙急。亦须标心。略入佛堂。烧香顶载。所贵举一步向佛。若有闲暇。朝暮莫舍。不拘早晚。请观一念念佛。及举足向佛一步功德。如此殊胜。何况步步念念。旋绕念佛。所灭罪障。所得功德。不可思议

往生坐禅观法

同前

欲修往生观者。当于一处绳床西向。易观想故。表正向故。加趺端坐。项脊相对。不昂不伛。调和气息。定住其心。然所修观门。经论甚多。初心凡夫。那曾遍习。今从要易想。略示二种。于二种中。仍逐所宜。未必并用。其有于余观想熟者任便。但得不离净土法门。皆应修习。所言二种。一者扶普观意坐已自想。即时所修计功。合生极乐世界。当便起心。生于彼想。于莲华中。结加趺坐。作莲华合想。作华开想。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要与十二部经合。作此想时。大须坚固。令心不散。心想明了。如眼所见。经久乃起。二者直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躯。坐于华上。专系眉间白毫一相。其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楞。其毫中空。右旋宛转。在眉中间。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注想。坚固勿移。然复应观想念所见。若成未成。皆想念因缘。无实性相。所有皆空一如镜中面像。如水现月影。如梦如幻。虽空而亦可见(二)皆心性所现。所有者即是自心。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即痴。无想即泥洹。心有心无。皆名有想。尽名为痴不见法性(三)因缘生法即空假中。不一不异。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心想寂静。则能成就念佛三昧。久而乃起

念佛修心术

山堂法师彦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你会成为谁的白月光

    你会成为谁的白月光

    几个人的长篇故事,很大一部分是真实的,是以第三方的角度展开写的。
  • 报告先生,找到她了!

    报告先生,找到她了!

    光天化日之下,姜晓在自家楼下被人劫持了。冷面的男人对她说,“交出她我就放你走。”“她”是谁?这个男人又是谁?后来她终于找到那个人。“现在,放我走。”男人一把搂过她的细腰,两人紧紧贴在一起,他的唇贴着她的耳,“不,永不放手。”
  • Vienna变奏曲

    Vienna变奏曲

    放弃了家庭和国内的一切,我追随着深爱的远生来到了维也那,却邂逅了另一对恋人并意外地和他们成为了邻居。在这栋公寓楼里,我们相知相识;在奥地利的仙境美景中,我们纵歌嬉戏,青春作伴。然而命运的捉弄和情感的漩涡却让我,也让他们陷入了困惑与纠结。这是一个精神领导者及其崇拜者的故事;这是两对恋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奏;这是我所见证的关于艺术、生死和爱恋的传说。究竟什么是幸福,而谁又是我的唯一?本书是年度最烧脑的都市情感文:颜值爆表、器宇轩昂、有品位又有风度的银行高管,难道他只爱男人?天才钢琴家,明星设计师,难道他们都爱着偷渡在维也纳的灰姑娘?当一对LES遇到一对GAY,请问这样的四人之间有几种搭配方式?
  • 从小事做起

    从小事做起

    本书列举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诸多细节和小事,从不同层面关注小事对青少年的影响,从阐述观点,到举例说明,最后列出应用之道,既有深入的理论阐述,又有生动有趣的故事。
  • 殃华

    殃华

    沉香亭畔,春风牡丹,一窗恣意不聘的相思,宛如灯火阑珊处的水色胭脂,轻弹如梦的江南,一双烟霞旖旎的眸柔似春风,润若雨露柳眉细描这一弯情幽,双燕归时陌上可相逢?若君不解花语,花儿与谁缠绵?一脉弱不禁风的相思,纤柔地舒展,嫣然若清起流转,柔肠回环,思情阑珊,一袭梨花白,颦眸流盼莲步姗。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 后宫之长相思

    后宫之长相思

    她是平平凡凡的一个普通人,无意中穿越到了古代,并参加了选秀,她与皇上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史记全鉴

    史记全鉴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记述了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一句高度评价了《史记》的史学价值,后一句则高度评价了《史记》的文学价值,这是对《史记》相当公允的定位。本书在《史记》原典的基础上,参考史学名家们的研究成果做了注释和解读,以便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世毒妃:鬼帝的纨绔狂妻

    倾世毒妃:鬼帝的纨绔狂妻

    乐正韵沁,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毒医。却意外穿越到律清国丞相发废物嫡小姐身上。废物?哼!她倒要让这些人知道被废物踩在脚下的感觉!神兽算个毛,各种上古神兽跪舔姐姐的脚呢!高级丹药算个屁,神级丹药遍地撒!高级功法?别搞笑了!姐姐我多的是神级功法好伐?虐渣简直不要太爽!
  • 龙潜花都之神域

    龙潜花都之神域

    龙潜花都系列因为之前的小说实在没有思路了,所以就会更得特变慢。突来的外星产物神域,却和自己的父母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超级的异能、变态的神兽、无敌的战车、尽在神域。ps:本书名和刀剑神域没有丝毫关联...请勿自行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