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9700000004

第4章

赵嗣真曰:仲景论两感为必死之证,而复以治有先后发表攻里之说继之者,盖不忍坐视而欲觊其万一之可活也。《活人书》云宜先救里以四逆汤,后救表以桂枝汤。殊不知仲景云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疼,为太阳邪盛于表;口干而渴,为少阴邪盛于里也。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身热谵语,为阳明邪盛于表;不欲食,腹满,为太阴邪盛于里也。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为少阳邪盛于表;囊缩,为厥阴邪盛于里也。三阳之头疼,身热,耳聋,救表也,不可汗乎?三阴之腹满,咽干口渴,囊缩而厥,救里也,不可下乎?《活人书》引下利,身疼痛虚寒救里之例,而欲施于烦渴,腹满,谵语,囊缩热实之证,然乎?否乎?盖仲景所谓发表者,葛根麻黄汤是也。所谓救里者,调胃承气汤是也。《活人书》却谓救里则是四逆,救表则是桂枝。今以救为攻,岂不相悖?若用四逆汤,是以火济火,而腹满,囊缩等证何由而除?脏腑何由而通?荣卫何由而行?六日死者,可立而待也。吁,两感病故为不治之证矣,然用药之法,助正除邪之理,学人不可素无一定之法于胸中也。

伤寒合病并病论

赵嗣真曰:愚尝疑合病、并病之难明也久矣,因始释之。合病者,二阳经或三阳经同受病,病之不传者也。并病者,一阳经先病,又过一经,病之传者也。且如太阳阳明并病一证,若并而未尽,是传未过,尚有表证,仲景所谓太阳证不罢,面色赤,阳气怫郁在表,不得发越,烦躁短气是也,犹当汗之,麻黄桂枝各半汤。若并之已尽,是为传过,仲景所谓太阳证罢,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谵语者是也,法当下之,以承气汤。是知传则入腑,不传则不入腑。所以仲景论太阳阳明合病,只出三证如前,于太阳阳明并病,则言其有传变如此也。又三阳互相合病,皆自下利,仲景太阳阳明合病,则主于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主以黄芩汤;少阳阳明合病,主以承气汤。至于太阳少阳并病,其证头项强痛,目眩,如结胸,心下痞硬,当刺大椎、肺俞、肝俞,不可汗下。

太阳阳明并病,已见上论。但三阳合病,仲景无背强恶寒语句。虽别有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乃属太阳证而非三阳合病也。三阳若与三阴合病,即是两感,所以三阴无合病例也。

伤寒变温热病论

赵嗣真曰:按仲景论,谓冬月冒寒,伏藏于肌肤而未即病,因春温气所变则为热。夫变者,改易之义也。至此则伏寒各随春夏之气改变为温,为热。既变之后,不得复言其为寒也。所以仲景云温病不恶寒者,其理可见矣。《活人书》发于温病曰阳热未盛,为寒所制。岂有伏寒既已变而为温,尚可言寒能制其阳热邪?又于热病曰阳热已盛,寒不能制。亦不当复言其为寒也。盖是春夏阳热已变,其伏寒即非有寒能制其阳热尔。外有寒邪能折阳热者,乃是时行寒疾,仲景所谓春分以后,秋分节前,天有暴寒,为时行寒疾是也。三月四月,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则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是知时行寒疾与温热二病,所论阳气盛衰,时月则同。至于论暴寒之寒,与伏寒已变之寒,自是相违。名不正则言不顺矣。仲景又云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要在辩其病源。寒、热、温三者之殊,则用药之冷热判然矣。赵氏为《活人书》释疑曰:《活人书》之可疑者甚多,仲景论亦有可疑者。如白虎汤,仲景既云表不解者不可与之,白虎加人参汤证,一曰恶风,一曰恶寒,岂非表不解而复用白虎何耶?盖恶风曰微,则但见于背而不至甚于恶寒;曰时时,则时或乍寒而不常,是表证已轻,非若前证脉浮紧,发热无汗全不解者。此则加之大热大渴,所以用白虎而无疑也。又曰:仲景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若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赤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其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仲景之意,盖以得病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十六字为自初至今之证,下文乃是以后拟病防变之辞,当分三截看。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浮缓,为欲愈。此一节,乃表和无病。而脉微者,邪气微缓也,阴阳同等,脉证皆向安之兆,可不待汗而欲自愈。若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汗,更下,更吐之。此一节,宜温之。若面色反有赤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其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一节,必待汗而愈也。《活人书》不详文意,却将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九字本是愈之证,反以他证各半汤汗之。又将不可汗、吐、下证及各半汤证语句,并脱略而不言。取此证而用彼药,汗其所不当汗,何也?若是,可见仲景文法多如此,学人必须反复详玩,熟观其意,其例自见,则治不差。故赵氏嗣真曰:仲景之书,一字不同,则治隔霄壤。读之者可不于片言只字以求其意欤。

温病辩

问曰:伤寒温病何以脉辩?答曰:温病于冬时感寒所得也,至春变为温病耳。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阳证,头疼恶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病温也。

如身热目疼,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长者,阳明病温也。

如胸胁痛,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弦者,少阳病温也。

如腹满嗌干,诊得尺寸俱沉细,过经不愈,太阴病温也。

如口燥舌干而渴,诊得尺寸俱沉,过经不愈者,少阴温病也。

如烦满囊缩,诊得尺寸俱微缓,过经不愈者,厥阴病温也。

是故随其经而取之,随其证而治之。如发斑,乃温毒也。

治温大抵不宜发汗,过时而发,不在表也。已经汗下,亦不在表也。经曰:不恶寒而反渴者,温病也。明其热自内达外,无表证明矣。

凡看伤寒,且要识各经中死证、死脉亲切,须一一理会过,免致临病疑惑。但见死证,便以脉参之,如果有疑,切莫下药。虽至亲浼,亦不可治,倘有差失,咎将归于己矣。

杂病诸病方法(前引)

死生脉候

阳病热证不退,反似阴脉,凶。汗后热退,阴脉,瘥。阴阳诸证,脉平,吉。伤寒咳逆上气,脉散者,凶。脉浮而滑,身汗如油,喘息不休,水浆不入,身体不仁,乍静乍喘者,死。汗出发润,喘不休者,肺先绝也。阳反独留,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心先绝也。唇吻反青,四肢 汗出,肝先绝也。环口黧黑,虚汗发黄,脾先绝也。三部紧盛,大汗出不解者,死。阴阳尺寸俱虚,热不止者,死。身热喘粗,见阳脉而燥者,死。汗后微热不解,未可言死,如转索者,即日死也。谵语微热,脉浮大,手足温,欲汗出,脉暴出者,死也。阴衰欲绝而阳暴独胜,则脉出,一日阴气先绝,阳气后竭,死。逆冷,脉沉细者,一日死。

死证虽多,至于危极处,无过死也。

凡看伤寒,初学后生,不可轻易治之,治其病之可晓者,缺其不可晓者。胸中证不明白,有一毫疑惑,不可强治,故君子不强其所不能。若不量力,私于亲故,或见利而动,轻易玩弄,视人命如草芥,非君子之用心也。谨而敬慎,毋怠毋忽。

初得伤寒一二日,头痛恶寒皆除,便觉胸中连脐腹注闷疼痛,脉沉有力,坐卧不安,上气喘促,不候他证,便可用下药。若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每日如此,不可以日数多少,病尚在太阳经,正宜发汗,要在随所见者,表里而治之,不必拘于日数也。若烦渴欲饮水,由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耳。大渴欲饮一升,只与一半,常令不足,不可过饮。若过饮水,重则为水结之证,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嗌,为哕;溢于脾为肿;蓄于下焦为癃,皆饮水之过也。病若经十余日以上,有下证者,只宜大柴胡汤,恐承气太峻。盖伤寒过经则正气多虚故也。

病七八日,未得汗,大便闭,发黄生斑,谵语而渴,越婢桃仁汤主之。

病八九日,已经汗下,脉尚洪数,两目如火,五心烦热,狂叫欲走,三黄石膏汤主之。

病五六日,但头汗出,身无汗,际颈而还,小便自利,渴饮水浆,此瘀血证也,宜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看上下虚实,用犀角地黄汤治上,桃仁承气汤治中,抵当汤、丸治下也。

病六七日,别无刑克证候,忽然冒昧不知人事,六脉俱静,或至无脉,此欲汗,勿攻之。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换阳之吉兆也。

夫今人治伤寒一二日间,不问属虚属实,便用桂枝汤之类以汗之。三五日后,不问在表在里,便以承气汤之类以下之,多致内外俱虚,诸变蜂起。大抵病患虚实表里不同,所以邪之传变有异,岂可以日数为准。盖有即传者,有传一二经而止者,有始终只在一经者,不必拘始太阳终厥阴也。

伤寒无出于仲景书,但文本深奥,非浅学可仿佛。况其残缺颇多,晋人作全书诠次,其中不可晓处,十有四五。苟未能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未易窥测,临病之际不能无惑。必须破的而后用,又恐病危有所不逮,既不可不救,又不可失之苟且。今备此数事,以备缓急之用,非博雅通医之所尚。(以上略引东垣先生引举。)

阴证

初病无热,便四肢厥冷,或胸腹中满,或呕吐,腹满痛,下利,脉细无力,此自阴经受寒,即真阴证,非从阳经传来,便宜温之,不宜少缓。经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治宜四逆汤。

凡腹满腹痛,皆是阴证,只有微甚不同,治难一概。腹痛不大便,桂枝芍药汤。

腹痛甚,桂枝大黄汤。若自利腹痛,小便清白,盒饭温,理中、四逆,看微甚用。轻者五积散,重者四逆汤。

无脉者,通脉四逆汤,使阴退而阳复也。

阴毒病手足指甲皆青,脉沉细而急者,四逆汤;无脉者,通脉四逆汤、阴毒甘草汤,脐中葱熨,气海、关元着艾,可灸二三百壮,仍用温和补气之药通其内外,以复阳气。若俱不效,死证也。

同类推荐
  • 温氏母训

    温氏母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老女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即义

    六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溪王先生全集

    龙溪王先生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PORTRAIT OF A LADY

    THE PORTRAIT OF A L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素良志

    素良志

    相传,北国罪后,苛捐杂税,与乱臣贼子夜夜笙歌,不知廉耻,独揽政权,天地难容。大雨滂沱之间,其抽出利箭自废双腿以解国恨。腰斩行刑之际,在千万民众唾弃侧目之时,却有三路人马却将其劫走。霎时间,满城风雨,沸沸扬扬。不料鹅毛大雪突然倾盆而至,七月冰寒仿佛在昭示窦娥之冤。而新帝也在雪后微服出巡,传说只为寻找逃逸之人。众民纷纷猜测罪后也曾为国为民从而引得天地动容。而只有很少人望着新帝或许一去不复返的背影,猜测其与妖后的动人传说。
  • 原配智斗记

    原配智斗记

    有理智的女人斗智斗勇斗小三,最后让老公心服口服回归家庭。
  • 重生之绝世狂妃

    重生之绝世狂妃

    冷红叶上辈子是火凤凰特种部队的第一高手,和姐妹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死而无憾!机缘巧合,冷红叶穿越到了飘渺大陆,附着到了一个“废物冷红叶”的身上,什么?废物的未婚夫还是未来的君王?冷红叶冷笑:“对你这个君王,老娘还真的不稀罕!”看第一杀手变成绝世狂妃,乱异界,动风云,和以前的姐妹一起征战异界!
  • 卿卿拂过杨柳风

    卿卿拂过杨柳风

    那个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他想知道。短篇故事甜
  • 南行北

    南行北

    被称为恶霸的苏北凌突然见到一个叫顾南辰的堂弟,让他觉得太突然,没想到从前的土包子竟然……
  • 明夜长歌

    明夜长歌

    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云斗大陆。这里的人们持强凌弱,弱肉强食,想要生活在这就必须变强!云斗大陆,修炼星气,提升等级……林笙一来到这,就失忆!失忆!老天给我开的这个玩笑有点大啊。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卦术王

    卦术王

    这是一个以卦术为修行根本的仙侠世界。法术、神通、道术、天术,都以卦术的精确推演和组合为基础;符文、法阵、丹药、道器等修行资源的创新和发展,都以对《连山》和卦爻的理解和运用为根本。--------------洪荒破裂,大碎片化为星球,小碎片化为大陆,在星宇以似无还有的轨迹漂浮。各大陆和星球上幸存下来的的修行者,进入一个新的修行纪元。
  • 完全真实事件手册

    完全真实事件手册

    郑川跟猫爷两个人活了一大把年纪了。邓川看着还是二十多岁,猫爷还是一只黑不溜秋的猫。后来他俩在一座小城里安定了下来。再后来,世道就变了。这是一个讲鬼的故事。
  • 展览人类的动物园

    展览人类的动物园

    当人工智能有了思想的那一天便是人类世界走到尽头的日子。公元2108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取得了人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