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9700000007

第7章

伤寒两感者,阴阳双传也,虽为必死之证,犹有可救之理。盖用药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

《活人书》先救里以四逆汤,后攻表以桂枝汤。殊不知仲景云:太阳与少阴病,头疼恶寒,邪在表;口干而渴,邪在里。阳明与太阴病,身热目痛,邪在表;不欲食,腹满,邪在里。少阳与厥阴病,耳聋胁痛,寒热而呕,邪在表;烦满囊缩,邪在里。三阳之头痛,身热,耳聋胁痛,恶寒而呕,在表者,已自不可下之。其三阴之腹满,口渴,囊缩谵语,在里者,可不下乎?《活人书》引下利身疼痛,虚寒救里之例,而欲施治于烦满囊缩,实热之证,可乎?盖仲景所谓发表者,葛根、麻黄是也。攻里者,调胃承气是也。《活人书》却谓救里则是四逆,攻表则是桂枝。

今以救为攻,岂不相悖?若用四逆,是火济火,而腹满,囊缩等证何由而除?脏腑何由而通?荣卫何由而行?故死者,可立而待也。学人岂可执一定之法于胸中乎?

伤寒合病并病论

合病并病,世所难明,若非得其精专,焉能识此证哉!合病者,两经或三经齐病不传者,为合病。并病者,一经先病未尽,又过一经之传者,为并病。若并而未尽,是传未过,尚有表证,法当汗之。若并之已尽,是为传过,法当下之。是知传则入腑,不传不入腑,言其有传受如此也。三阳互相合病,皆自下利,太阳阳明合病,主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主黄芩汤;少阳阳明合病,主承气汤。三阳合病无表证者,俱可下。但三阳经合病,仲景无背恶寒语句。虽则有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乃属太阳证而非三阳合病也。三阳若与三阴合病,即是两感,所以三阴无合并例也。

伤寒少阴证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为反用药不同论

盖太阳病脉似少阴,少阴病证似太阳,所以谓之反,而治当异也。今深究其旨,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有头疼,故为太阳病,脉当浮,今反脉不浮而沉者,以里虚久寒,正气衰微所致。今身体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而干姜、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使里不虚寒,则见脉浮,而正属太阳麻黄证也。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无头疼,故名少阴病,当无热,今反寒邪在表,但皮肤郁闭而为热,而在里无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表间之热,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假使寒邪在里,则外必无热,当见吐利厥逆等证,而属正少阴四逆汤证也。以此观之,表邪浮浅,发热之反尤轻,正气衰微,脉沉之反为重。此四逆为剂,不为不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可见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所谓太阳少阴,脉沉发热虽同,而受病有无头疼与用药自别,故并言之耳。

若误治之,其死必矣。

伤寒阴阳寒热二厥辩

阴阳二厥,治之一差,死证立判。夫阳厥者,先自三阳经气分,因感寒邪,起于头疼发热,恶寒,已后传进三阳血分,变出四肢厥冷,乍温,大便燥实,谵语发渴,扬手掷足,不恶寒反怕热,脉沉有力,此见传经热证,谓之阳厥。阳极发厥者,即阳证似阴,外虽有厥冷,内有热邪耳。盖因大便结实,失下,使血气不通,故手足乍冷乍温也。如火炼金,热极金反化水。水寒极而成冰,反能载物。厥微热亦微,四逆散;厥深热亦深,大承气。正谓亢则害其物,承乃制其极也。若医人不识,疑是阴厥,复进热药,如抱薪救火矣。夫阴厥者,因三阴经血分自受寒邪,初病无身热,无头疼,就便恶寒,四肢厥冷,直至臂胫以上,过乎肘膝不温,引衣蜷卧,不渴,兼或腹痛吐泻,或战栗,面如刀刮,口吐涎沫,脉沉迟无力。此为阴经直中真阴寒证,不从阳经传入,谓之阴厥也,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温之,勿令误也。

伤寒结胸痞满辩(详见琐言中)

伤寒结胸者,今人不分曾下与未下,便呼为结胸,便与枳桔汤,反成真结胸者有之。殊不知乃因下早而成,未经下者,非结胸也,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腑者,虽满闷,尚为在表,正属少阳部分,只消小柴胡加枳、桔以治其闷。如未效,则以本方对小陷胸汤,一服豁然,其妙如神。秘之,莫与俗人言之耳。若因下早而成者,方可用陷胸汤,分浅深从缓而治之,不宜太峻,此乃清道至高之分,若过下之,则伤元气也。太阳证,发热恶寒,头疼无汗,此寒伤荣血,当服麻黄汤发散。医者不达而误下之,荣血重伤而成痞满。太阳证,头疼恶寒,发热自汗,此风伤卫气,当服桂枝汤散邪实表。医者不达而误下之,卫气重伤而成结胸。盖言荣卫,阴阳也。

若言寒热阴阳证者,则误之甚矣。治法又录于后条。

伤寒伏阴脉大论用药之误

夫病身不热,头不疼,初起怕寒,四肢厥冷,腹痛呕吐,泄泻,蜷卧,沉默不渴,脉来沉迟无力,人皆共知为阴证必矣。至于发热面赤,烦躁,揭去衣被,脉大,人皆不识,认作阳证,误投寒药,死者多矣。殊不知阴证不分热与不热,须凭脉下药,至为切当。不问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重按全无,便是伏阴,不可与凉药,服之必死,急与五积散一服,通解表里之寒,随手而愈。

若内有沉寒,必须姜、附以温之,切忌发泄。脉虽洪大,按之无力,重按全无者,阴脉也。若将伏阴之证而误作热证,用凉药治之,则渴愈盛而燥愈急,岂得生乎?此取脉不取证也。

伤寒伏脉辩

夫头疼发热,恶寒,或一手无脉,两手全无者,庸俗以为阳证得阴脉,便呼为死证不治。殊不知此因寒邪不得发越,便为阴伏,故脉伏必有邪汗也,当攻之。又有伤寒病至六七日以来,别无刑克证候,或昏沉冒昧,不知人事,六脉俱静,或至无脉,此欲正汗也,勿攻之。此二者,便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换阳之吉兆。正所谓欲雨则天郁热,晴霁天乃反凉,理可见也。

当攻者,发汗,冬用麻黄汤,三时用羌活冲和汤。勿攻者,止汗,五味子汤。各有治法,当谨记之。

伤寒言证不言病论(详见琐言中)

言证不言病者,深有理哉!夫证之一字,有明证、见证、对证之义存。且如妇证奸而赃证盗,刃证杀而病对证,不得辞而无逃其情矣。人之心、肝、脾、肺、肾,藏而不见,若夫耳、目、口、鼻、舌,则露而共见者也。五脏受病,人焉知之?盖有诸中,必形诸外。

肝病则目不能视,心病舌不能言,脾病口不知味,肺病则鼻不闻香臭,肾病则耳不听声,以此言之,其证最亲切矣。其太阳经受病,证出头疼身热,恶寒。一或伤之,本经之证见矣。将此首经论之,余经不言可知,吾故曰伤寒言证不言病耳。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论(详见琐言中)

传足不传手者,此庸俗之谬论也,岂有是哉!人之充满一身,无非血气所养,昼夜循环,营运不息,岂有只行足而不行手乎?况风寒之中人,先入荣卫,吾故明其所由。盖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冬乃坎水用事,其气严凝凛冽,水冰地冻,在时则足太阳少阴正司其令,触冒之者,则二经受病。其次则足少阳厥阴继冬而施春令,而亦受伤者,盖风木之令起于大寒节,正当十二月,至春分后方行温令,故风寒亦能伤之。足阳明太阴,中土也,与冬时无预而亦受伤者,土无定位,无成名,无专气,寄旺于四时,终始于万物,则四时寒热温凉之气皆能伤之也。况表邪传里,必归于胃而为燥屎,用承气汤下之,胃气和矣。手之六经,主于夏秋,故不伤也。足之六经,盖受伤之方分境界也。若言伤足不伤手则可,以为传足不传手则不可也。设或不传,气逆作喘,何经而来?如谓不然,仲景设有桂枝、麻黄,乃肺经药也,岂虚言哉?

急下急温论(与琐言互看)

急下,急温者,盖病势危笃,将有变也,非若常病可缓。如少阴口燥舌干而渴,因邪热内消,肾水将绝,固当急下,以救肾家将绝之水。少阴病,自利纯清水,心下硬痛,口燥渴者,急下之。

少阴病,腹胀硬痛,或绕脐痛,不大便,土胜水也,急下之。阳明汗多热盛,恐胃汁干,急下以存津液。阳明病,腹满痛,为土实,急下之。热病目不明,热不止者,多死。目睛不明,肾水已竭,不能照物,则已危矣,急宜下之。五者俱大承气汤。少阴急温有二证:内寒已盛,阳和之气欲绝,急温之;少阴膈上有寒饮,干呕,不可吐,急温之,四逆汤。此急救之功也。

伤寒标本论

夫伤寒标本不明,如瞽者夜行,无路可见也。原标者,病之稍末;本者,病之根本。先受病为本,次受病为标。标本相传,先以治其急者,此良法也。假如先起头痛恶寒,就为本,已后发热,就为标,此受病之标本也。将此一件推之,余皆仿此。又脉之标本者,假如浮沉为本,虚实为标,此脉之标本也。

治伤寒看证法则

凡看伤寒,先观两目,或赤或黄。赤为阳毒,六脉洪大有力,燥渴者,轻则三黄石膏汤,重则大承气。黄为疸证,如小水不利,或赤,兼小腹胀满,不痛,渴而大便实,脉来沉实有力者,为湿热发黄,轻则茵陈五苓散,重则茵陈汤,分利小水,清白为愈,黄自退矣。劫法开在杀车槌方前。

次看口舌有无苔状。如见滑白色者,邪未入里,属半表半里证,宜小柴胡和解。舌上黄苔者,胃腑有邪热也,宜下之,调胃承气汤。大便燥实,脉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便不实,脉不沉,微渴者,未可下,尤宜小柴胡汤。舌上黑苔生芒刺者,是肾水克于心火,十有九死,急用大承气下之无疑矣,此邪热已极也。劫法开在杀车槌方前。

已后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无痛处。若按之当心下硬痛,手不可近,燥渴谵语,大便实,脉来沉实有力,为结胸证,急用大陷胸汤加枳、桔下之,量元气虚实,宜从缓治。若按心胸虽满闷,不痛,尚为在表,未入乎腑,乃邪气填乎胸中,只消小柴胡加枳、桔以治其闷。如未效,本方对小陷胸一服,如神。若按之当心下胀满而不痛者,宜泻心汤加枳、桔,是痞满也。以手按之小腹若痛,而小水自利,大便黑,兼或身黄,谵妄燥渴,脉沉实者,为蓄血,桃仁承气,下尽黑物则愈。若按之小腹胀满,不硬痛,小水不利,即溺涩也,五苓散加减利之。不可大利,恐耗竭津液也。若按小腹绕脐硬痛,渴而小水短赤,大便实者,有燥屎也,大承气下之。劫法备开杀车槌方前。

再后问其大小便通利若何,有何痛处,及服过何药,方知端的。务使一一明白,证脉相对,庶得下药无差。

凡看伤寒,若见吐蛔者,虽有大热,忌下凉药,犯之必死。盖胃中有寒,则蛔上膈,大凶之兆,人皆未知,急用炮干姜理中汤一服,加乌梅二个,花椒十粒,服后待蛔定,却以小柴胡退热。盖蛔闻酸则静,见苦则安矣。

凡治伤寒,若烦渴欲饮水者,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饮一升,正可与一碗,常令不足,不可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等证。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噎,为哕;溢于皮肤为肿;蓄于下焦为癃;渗于肠间则为利下,皆饮水多之过也。又不可不与,又不可强与。经云:若还不饮非其治,强饮须教别病生。正此谓也。

凡治伤寒,若经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与羌活冲和汤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可与大柴胡汤下之。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太峻,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故有此戒。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大柴胡通表里而缓治之。

又老弱又血气两虚之人,有下证者,亦用大柴胡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壮力盛者,不在禁例,从病制宜。

凡治伤寒,尺脉弱而无力者,切忌汗下;寸脉弱而无力者,切忌发吐,俱宜小柴胡和之。

凡治伤寒,若汗下后不可便用参、 大补,宜小柴胡加减和之。若大补,使邪气得补而热愈盛,复变生他证矣。所谓治伤寒无补法也。如曾经汗下后果是虚弱之甚,脉见无力者,方可用甘温之剂补之,此为良法。其劳力感寒之证,不在禁补之例,看消息用之。

凡治伤暑,与伤寒俱有热,若误治之,害矣。伤寒则外恶寒而脉浮紧,伤暑则不恶寒而脉虚,此为不同治。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治宜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或人参白虎汤。天久淫雨,湿令大行,苍术白虎汤。若元气素弱而伤重者,用清暑益气汤治之。

伤寒表里见证治例活法

凡治伤寒,若见头痛,恶寒发热,腰项脊强,脉浮者,即是表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解表药无疑。

凡治伤寒,若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见弦数者,即是半表半里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和解药无疑。

凡治伤寒,若头疼恶寒悉除,及见怕热,燥渴谵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发狂斑黄,或潮热自汗,大便不通,小水短赤,或胸中连脐腹注闷疼痛,脉沉有力,或上气喘促,即是传里热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通利下药无疑。

凡治伤寒,若见初病起无头疼,无身热,就便怕寒,四肢厥冷,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即是直中阴经真寒证,急用热药温之无疑。要在随所见证表里而治之,切莫乱投汤剂,不可拘于日数。若非深得仲景之意,岂能至此耶?

三阴无传经论

凡伤寒,邪热自三阳传至三阴脏腑,入里为尽,无所复传,故言无传经也。如再传者,足传手经也。

发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断地

    断地

    那个夜晚,天上星光璀璨,地上灯火通明。热闹的街区弥漫着浪漫的气息,喜庆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忽地,天空中不知不觉飘来一段黑色,遮蔽了漫天星光,然而沉浸在幸福中的人们丝毫没有察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带娃多好

    末世带娃多好

    叶清棠做为魂魄喜得空间在别人脑门上活了20年!回到末世前一年,叶清棠表示就是个重生而已!在一夜春宵后,有了娃???“妈妈呀,救救我吧!一次就中了大奖…”叶清棠扶扶额“没事,养!孩子而已”某个玉米说“还要养我!”叶清棠“养!空间在手,世界我有”【第一次写,各位大佬嘴下留情!!】男女主强强联手!身心干净!无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众的无限乱入

    穿越众的无限乱入

    这是一个曾经是宅男的社畜穿越到高中生身上艰难在幽灵,鬼怪,伪神横行的世界中“愉快生活”的故事
  • 重生之庶女公主妃

    重生之庶女公主妃

    一觉醒来,天翻地覆。昨夜明明是她大婚之日,今日便已是城破之时。领头的,正是她付出全部的夫君“苏恪。“恨吗?恨!恨她为什么不够狠,至少,没有他狠。随他坠入城楼的那一刻,她心里是前所未有的解脱,唯一的牵挂,就是她一直保护完好的弟弟”慕翎衍。“她在心里铭刻,”若有来生,她定要记得,狠心绝情到底。“再睁眼时,她已是敌国大街小巷茶余饭后的笑柄。丑颜庶女?她慕曦云会在意这个?什么?她叫玉倾颜?这是在讽刺她?好,玉倾颜就玉倾颜,不过,想让她认爹,三个字,”不可能。“什么?替她嫁人?还是东溟国?好,我嫁!
  • 命里注定养只妖

    命里注定养只妖

    贫苦少女李小娜因不堪忍受生活的折磨跑去尼姑庵当了俗家弟子。她在菜地劳动的时候挖出了一个酒坛子,酒坛子里冒出了一个美男妖怪,于是——春天来了,庵里的桃花都开了……
  • 碎星吟

    碎星吟

    无论你信不信,你与这本书的缘分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注定……否则你不会点开……放弃它就是放弃你自己的故事……你想位列这个世俗世界的顶峰,你想拥有不凡的境界,过亿的资产,进入碎星吟,见证你的经历!
  • 情非得已:毒爱

    情非得已:毒爱

    执着到骨子里的爱,该是多么的卑微……三年后。夏小心坐着美国洛杉矶飞往上海的班机回国,却没想到会卷入两对人的感情中,是小三?还是真爱?一次偶遇,是早有预谋?还是意外?他说:舍不去,也得不到……得不到,就不会失去……她说:留下的那个人才是最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