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43400000011

第11章

(微涤阳明所结之余邪则谵语自止)邵评:此症即阴虚于下。而又阳逆于上。则必先复阳气。而后复其阴气。故用甘草干姜辛甘。以复其阳。阳复。则厥止而足温矣。更作芍药甘草。甘酸以复其阴。

阴生。则两脚即伸矣。或胃不和而谵语。少与调胃承气。和胃则愈。

发汗后。腹胀满者。虚邪入里也。浓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

邵评:此汗后气虚。气窒不行而腹胀满。其人内虽作胀。外无胀形。故汤中用人参、甘草。甘温补中而益元气。然徒补则愈窒滞。故用浓朴、姜、夏。行气而除腹满。此补泄兼行之法也。

误下例

伤寒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下利不止。阳气下脱。虽有身痛表症。当以救里为急。救里之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宜桂枝汤。此清谷已止。而身痛不除。仍从表治也。

邵评:寒邪在表。而误下脏虚。内寒而下利清谷。胃阳已亡矣。身疼痛。邪在表也。

虽表里皆困。然脏气内虚。无以为散邪之地。故必先温其里。里气固而身痛未除。表未解也。再当治表。不然。表邪内入而增患矣。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邵评:大下复汗。正虚邪入。心下痞而恶寒。邪入里而表未罢。当先解表而后攻痞。痞或能解。表邪必复入里为患。况痞亦未必能解耳。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盖中气虚。而表邪仍在。故用桂枝。而去芍药。若微兼恶寒者。阳气尤虚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邵评:此治妄下阳虚寒结之正法。

又评:风寒在经。本无下法。误下而阳气大伤。其脉必促而无力。胸中虚满。按之必软而不痛。乃邪客胸中而无实热。其邪仍在阳分。胃阳因下而伤。寒邪将结而未聚。故用辛甘温药。从阳引而去之。微恶寒者。阳虚而阴气凝聚。前方恐不胜任。故加附子。以通阳而逐阴邪也。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

邵评:此是寒喘。误下而表气不固。故不用麻黄而用桂枝加朴杏。若热邪淫肺作喘。当用麻杏甘石汤。误用桂枝。阳盛则毙耳。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心下虽满不硬。而痛尚微。乃心下有水气故也。若小便利。邪仍在太阳之表。须发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阳之府。非桂枝症未罢也。但当利其小便。

邵评:太阳经病挟水。治以小青龙。腑病挟水。治以五苓散。临症务须细辨。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此引邪入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邪气结于太阴之里。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邵评:因误下后。引太阳之邪入里。其邪未尽离乎太阳。自表而入。仍欲自表而出。用桂枝以去。太阳未尽之邪。加芍药以和里虚之腹痛。加大黄下里实之痛也。

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热邪下陷。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连之苦。以泄之坚之。

邵评:本太阳桂枝症。法宜解表。而反下之。里虚邪入。阳重热利。表里俱热。症似虚而脉实。勿蹈盛盛之咎。用葛根之轻清以解肌。芩连苦寒以清里。甘草和中。喘除利止。表里俱解矣。

又评:脉促者。数而时一止也。前条胸满脉促。是阳虚寒入。用桂枝去芍药。甚则加附子辛温药扶阳散寒。此条脉促。喘而汗出。是阳盛热入。用葛根芩连辛寒药。解肌清热。

同见促脉。辨其阳虚阳盛。寒邪热邪。全在有力无力中分出。用药之寒温。如同冰炭。学人可不细心辨认乎。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此少阳的症。医以汤药下之。不应。又以丸药下之。

因日晡潮热。已而微利潮热者。胃实也。然属少阳之邪。宜先用小柴胡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主之。

邵评:此少阳经邪。因误下而成胃实之症。为少阳阳明并病。胃实者可下。而症兼少阳。则不可下。故用小柴胡以解外。加芒硝以治里实。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二三日。寒热而呕。柴胡症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犹有里症为未解也。与大柴胡下之则愈。

邵评:服小柴胡后。而呕不止。心下满痞。而郁郁微烦者。此邪气郁滞于里。胸膈气分之热。欲出不出。欲结不结。里未解也。当大柴胡下其热则愈。亦先表后里法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此足太阳少阳之邪。因误下入里。以致正气虚。而扰动少阴手经。现症错杂。药亦随症施治。

邵评:下后热邪内攻而胸满。邪痹于上也。小便不利。火盛水亏。邪痹于下也。烦惊者。邪动于心。而神明内乱也。谵语者。邪结于胃。此病之在里者也。一身尽重。

难以转侧者。是阳内而阴反外。少阳之枢机不利。筋脉骨肉并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里上下而为病者。必兼阴阳补泻之剂以施治。俾得表里虚实。泛应曲当。而错杂之邪。庶可尽解耳。此是下后亡阴之症。与火逆亡阳之症不同。

又评:此太阳病并以少阳。因下而兼入胃腑之症。与此汤。外以解热邪。内以除水湿。兼镇浮越之气。而补其中州之虚也。

邪从太少来。故仍用柴胡、桂枝黄芩、半夏。治胸满也。龙骨、铅丹、牡蛎。治惊烦也。人参、甘草。补正气也。小便不利。茯苓。谵语。大黄。身重不能转侧。桂枝、茯苓。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下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本少阳症。而误汗下之。柴胡症仍在。故仍用柴胡加减。心烦。不呕而渴。故去参夏。加栝蒌根。胸胁满而微结。

故去大枣。加牡蛎。小便虽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黄芩。而加茯苓。虽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参。而加桂枝。以干姜易生姜者。散胸中之满结也。初服烦即微者。黄芩栝蒌之功。继服汗出便愈者。桂枝柴胡之力也。

邵评:此亦太阳转入少阳之症。此微结。是指心下痞结。病在胸胁。与阳微结不同也。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此病发于阳。而误下之。

外热未除。而内热又结于心中。故结痛。栀豉所以宣通热邪也。

邵评:心中结痛。身热不去。其邪未尽入里。与结胸症之心痛而身不热者不同。

用栀子豉汤散邪撤热。轻于小陷胸汤之荡实除热。是火郁发之之法也。

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此以丸药大下。则寒气留中可知。故用栀子以解微烦。干姜以逐内寒。而散表热。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也。

邵评:丸药妄下。热陷寒留。身热不去。内无结痛。而见微烦。知正气虚。不能与邪相争。为外热内寒之症。故用栀子以撤胸中陷入之邪。干姜以复下药损伤之气也。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此因误下。移邪于心胃。故用栀子以治心烦。枳朴以泄腹满。是两解心腹之妙用也。邪虽在胃。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为小承气之先着。

邵评:此症邪已入胃。则不可吐。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栀子浓朴汤重于栀豉而轻于承气也。

太阳病外症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主之。此因数下之后。虽初因协热。而里必虚寒。故用温补。

邵评:此症表里俱虚。其病根在心下。非辛热何能化痞而软硬。非甘温无以止利解表。用理中加桂枝。双解表里之法。此条虽不言脉。其脉微弱可知。

又评:喻嘉言曰。设利止。则其邪可从里解。乃下利不止。是里解无期。设结开。则其邪可从表解。乃心下痞硬。是表解无期。此际欲解表里之邪。全赖中气为之敷布。否则上下交征。中气立断。其能解耶。理中汤加桂枝一法。握枢而运。真无为之上理矣。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一误再误)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此因下药太过。手阳明大肠受伤。关闸不阖。二味涩以固脱也。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盖分其清浊。则便自坚。

邵评:服泻心汤已。心下之痞气既除。而中焦脾胃之气亦豁然矣。复与下药。大肠滑脱。利遂不止。

以理中温补而利益甚。此利在下焦。须用涩剂以收之。复利不止者。利其小便以厘清之。则无余治。其愈自可必也。

厥阴寒格。医复吐下之。致食入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此阴格于下。拒阳于上而为吐。故用芩连之苦寒。以泄热。干姜之辛温。以通寒格。误吐误下。中气必虚。故用人参安胃和中。其吐自止。

邵评:寒热相阻。则为格症。寒热相结。则为痞症。此病轻于痞。故用泻心之半。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吐之。此因三法后。正气虚实。邪虽去。

而其余邪。因虚留于上焦。结于肺胃之间。非汗下所能除者。惟吐之。则余邪结气无不出矣。

邵评:阳明之虚烦。与太阳不同。心胸居胃上。即阳明之表。凡心胸有病。皆阳明表邪。其治法亦与太阳大异。太阳之表。当汗而不当清宣。阳明之表。当清宣而不当汗。太阳之里。当利小便而不当下。阳明之里。当下而不当利小便。今人但知汗为解表。故于仲景大法中。但知汗下而遗其清宣之法耳。栀豉汤本为烦躁设。又可以清宣阳明之虚烦。乃阳明之表剂也。

救逆新法

古人云。汗多亡阳者。因发汗太过。身之阳气。随汗而走泄也。下多亡阴者。因屡下而重伤阴血也。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因表实无汗。阳气内盛。误投桂枝。如抱薪救火也。承气下咽。阴盛则亡者。症非阳明。不可攻下。误用硝黄。阳气灭绝也。要知汗多亡阳。是卫气本虚之人。阳盛则毙。是阴液本亏之症也。下多亡阴。由其阳气本盛。止伤阴分。阴盛则亡。由其阳气本衰。不禁阴药也。故论症于今。当以汗多亡阳。下多亡阴为戒。盖汗本津液所化。而风药尤能燥其阴血。胃中本无热邪。而承气即能销灭真阳。用录救误诸条。以佐古法所未逮。

伤寒如经发表多者。则津液内竭。血不荣筋。以致手足挛疼。二便艰涩。当以加味逍遥散。加熟地、枸杞、钩藤。

邵评:过表汗多。阴液伤耗。而筋脉失养。则手足挛疼。津枯热结。则二便艰涩也。

养血荣筋。兼以疏利。的是正法。

伤寒过表。二候三候不解。大汗不止。舌卷而黑。气促似喘。六脉洪数无根者。已成败症也。当以大剂左归合生脉投之。汗止喘定。有得生者。

伤寒过经不解。舌燥口渴。小便不利者。此发表风药太过。津液源竭也。宜左归饮去茯苓。加麦冬、归、芍、以救津液。自然行矣。

伤寒过经不解。发表攻里不当。以致真阴耗竭。二便燥结不出。胃阴大伤。不纳不饥。宜一味养正滋阴。使胃阴充足。自能纳谷知饥。宿垢自下。左归合生脉。或甘露加人参。

邵评:病久元气已虚。复误表误攻。阴液耗而胃气受伤。致便闭不纳。治当滋阴养胃。大忌消导攻伐。

伤寒如遇过表。大汗不止。身肉 动。头眩不起。振振欲擗地者。此阳津阴液俱脱也。急以左归合参、麦、五味挽之。

邵评:表汗过多。阴伤而虚阳浮越。阴阳两脱之候也。用左归合参、麦。救阴扶元。

固是。但当参用和阳镇逆之品。如龙、蛎、龟版、白芍之类。更妥。

伤寒误表大汗不止。津液外泄。胃阴虚馁。以致呕恶不已。食入即吐者。宜金水六君煎。加麦冬、沙参。和中以复津液。自然呕止而纳谷矣。

邵评:此误表汗多。阴液耗而有痰热。胃气上逆之救误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风雪墨云道

    风雪墨云道

    在这座边关,有道家真人的心系天下;在这座王府,有西鞶藩王的千年孤独;在这座王朝,有夏家天子的悍然赴死;在这座江湖,有墨云轩主的百年风流。莲花灯封印被破,魔物大举入侵启夏王朝,墨云川该如何在这乱世之中崛起,收复失地,一统天下......
  • 衍生痕

    衍生痕

    男友去逝,爱人悲痛欲绝,他咽气,她吻别,几年后,一个有痕迹的男人出现在身边,续写了他的生命。
  • 极品神炼师

    极品神炼师

    系统流,阵法流。少年重生而来,随着他的成长——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修炼世界,正在一步步揭开它本来的面纱...
  • 快穿:零空间

    快穿:零空间

    苏苏,21世纪中最普通的一员,一个不小心华丽丽的挂了。可是为什么还要被系统大人抓去做苦工啊!根本就没有问过自己,不带这么强买强卖的啊,开始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任务是多么与众不同(奇葩),可不可以不干了啊!(本文纯属虚构,没有抄袭,没有盗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单恋也是一种恋爱

    单恋也是一种恋爱

    单恋也是一种恋爱,只要不被拒绝就永远不会失恋。
  • 笑了

    笑了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农家乐

    重生农家乐

    穿越之初,家徒四壁,极品满屋。努力奋斗,发家致富,分家单过,追求幸福。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温馨的小日子,秦秀瑶在奋斗,表示现代人穿越古代嫁人什么的亚历山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高十四神

    至高十四神

    教廷跟世上的人说,曾经的那十四个旧神都死了,现在的世界,只有唯一的真神。嗯???那跟我说话的那个又是啥?………………………………………………………………………………栎柯:第一女主的位置不好坐啊……科尼:我……,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男主,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居然被屠族了两次!整整两次啊!!作者你有没有良心!!!安妮:第二女主的我,几乎就不存在……希卡依:???我这一开篇,逼格就拽上天的大反派,居然就这么被你给藏起来了???某人:我不才是主角嘛……怎么一直在掉线……而且……,我的那帮满级号,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