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43400000008

第8章

三阴总辨

撰伤寒书者。每于三阴或热或寒之故。都模糊过去。即有传经直中之分。亦非仲景本旨。此处不明。何以临症。用陈鄙见。质诸高明。

一、三阴。有阳经注入之邪。有本经自感之邪。注入之邪。则传变不一。阳主动也。自感之邪。则在本经。阴主静也。

邵评:传经自受。是邪入三阴之两大法门。

一、三阴。世都以传经直中分两门。传经悉指为热。直中悉指为寒。此说似是而实有未尽者。夫传经。即邪从三阳经传入。直中。即本经自受之风寒也。盖邪之传入三阴。热症固多。而寒症亦间有。本经中寒。固无热症。而中风亦能发热。未可以此分寒热了之。其症细述于左。

邵评:不可以传经自受。分其寒热者。以阴经寒邪。不能发热。阴经风邪。亦有发热也。

一、邪从阳经注入三阴。则或为热症。或为寒症。如邪入太阳。先作郁热。以次传入阴经。则为热症。或邪在太阳。不及郁热。即入少阴。而现少阴形证。则为寒症。或太阳之邪。即入少阴。

而仍带太阳标病。则为先寒后热之症。或太阳之邪。不传阳明少阳。便入三阴。随其人之体质虚实。

脏腑寒热。则从阴化为寒症。从阳化为热症。或风温之邪。从三阳入阴经。则无不为热症。凡三阴篇内。所称转属阳明。而用承气等汤。皆阳经传入之热症也。

邵评:邪入三阴。或寒或热之故。分别详明。

一、三阴自受之邪。各有中风中寒之症。三阴中风。则能发热。以风属阳邪故也。三阴中寒。则不能发热。以寒属阴邪故也。即少阴有反热之症。亦必带太阳标病而然。后人但知传入三阴为伤寒。不知三阴自感。亦伤寒也。故于本经中风发热。便误认为传经标病。以本脏中寒无热。即指为直中阴症。讵知桂枝汤为表之里药。固能兼治三阴自感之风邪。

而理中四逆等汤。本治三阴自感之寒邪也耶。盖风寒六气之伤人。或入于阳。或入于阴。原无一定。

但值何经之虚而治之。不得专以太阳为受邪之始也。故三阴固有阳经注入之症。亦有本经自感之症。均属伤寒。不必另立名目也。兹于三阴经中无直中之条。非略也。正不敢蛇足耳。

邵评:三阴自受寒邪。不能发热。三阴自受风邪。亦能发热。不可因其有热。误认为阳经传入之热症也。

惟三阴自受风邪。宜桂枝汤和表。自受寒邪。用理中四逆温里。

一、三阴自受之邪。论中有可历指而见者。如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此太阴中风也。如太阴病。腹满而吐。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此太阴中寒之症也。如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此即少阴中风欲愈之脉也。至于少阴中寒。宜汗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当温者。附子四逆等汤是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此即厥阴中风欲愈之脉也。厥阴中寒。即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是也。阅少阴厥阴篇内。止有中风欲愈之脉。并无未愈之证治者。必有阙文也。

邵评:此论三阴自受风寒脉症治法。分别精细。

一、三阴篇内。惟少阴有大承气急下三症。而太阴厥阴篇内。并无承气之条。奈何后人反称邪在厥阴。三承气选用。夫承气。本阳明胃药。少阴用承气者。盖因肾水一亏。胃土燥实。病已转属阳明。故急下以存阴液。仲景述厥阴病云。下之利不止。此厥阴忌下之明戒也。焉有邪在厥阴。

反用承气之理。圣训具在。是非自见。

邵评:论三阴热邪结实。可用承气攻下之法。否则切不可用之理。分别甚精。

太阴总要述古

理中汤。桂枝汤。五苓散。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三物白散。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太阴本病述古

腹满。腹痛。发黄。吐利。

太阴湿土所主。仲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不渴等症。为太阴病。乃湿土自病。非阳经注入之症也。其脉必沉而细。无论外受寒邪。内伤生冷。总以温中散寒为主。理中汤主之。

邵评:太阴受邪有二端。一因外受风寒。一因内伤冷食。与他经不同也。自受寒邪。治宜温中。

若太阴中风。其脉尺寸俱浮。其症四肢烦疼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其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也。

太阴腹满而痛。自利不渴者。因于寒。咽干而渴者。因于热。因于寒。湿土自病。宜理中温之。因于热。

病必关于阳明。或暴烦下利。或发黄便硬。此脾家热。即属胃家之热。为转属阳明之症。宜从阳明治。

邵评:同是满痛自利。着眼渴与不渴。不渴自受寒邪。故宜温。渴是阳经热邪传入太阴。脾胃相连。

故病关阳明。太阴热邪转属胃腑。故可从阳明治。此太阴满痛自利。以渴不渴辨寒热。最为要诀。

伤寒脉浮而缓。身不发热。手足自温者。太阴也。太阴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盖寒湿伤于肌肉。不能外越皮肤。故发黄。若小便利。则湿气下输膀胱。便不发黄。设小水不利。

当用五苓散利之。若寒湿伤于太阴之表。可从小便而出。若湿热伤于太阴之里。又当从大便而出。故至七八日。暴烦下利。虽日十余行。不必治之。以脾家实。所积腐秽。行尽自止矣。盖不须温。亦不须下也。

邵评:太阴热邪暴烦。是里阳陡发。下利虽多。正是脾家秽积之去路。去尽则自止。此条是太阴湿热。

故脉浮缓。治当利小便。若七八日暴烦下利。有阳气来复。脾家所有积秽。下尽自止。不须用温与下也。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四逆辈。

邵评:太阴自受寒邪。气机下注。故有下利之兆。自利因于寒湿。故不渴。治当温脏祛寒。

恶寒脉微而复利。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邵评:恶寒而脉微下利。阳虚而阴胜也。此为阴寒下利。用四逆汤温里。人参补虚。最为精当。

下利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此脾气虚。而邪气盛故也。

太阴腹满时痛。误下之。胸下结硬。而成寒实结胸。无热症者。与三白小陷胸汤。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如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三白小陷胸汤即三物白散)邵评:腹满时痛。太阴寒邪。误与寒药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与热实结胸不同。

故用温通一法。无热症者。不四肢烦疼也。

若太阳误下。续得自利。脉弱腹满而痛。此太阳之热邪。陷于太阴之里也。腹满时痛为虚。宜桂枝加芍药汤。腹满大痛为实。宜桂枝加大黄汤。然脉弱。则胃气亦弱。故云。设当用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邵评:下利为太阴本症。自利因脾实。秽尽则愈。自利因脏寒者。四逆辈温之。此自利因太阳误下。

而邪入太阴。则腹满时痛。当加芍药。大实痛者。当加大黄矣。然下后脉弱。则胃气亦弱。当小其制而减用之。虽然。下利腹痛。热邪为患。故用芍药。若阴寒腹痛。非芍药所宜。仲景与大黄并提。勿得轻视。

若误下太阳。热邪陷入太阴。是阳经注入之症。分虚实治之。

腹满

腹属阴属里。故阳明里症是腹满。三阴俱有腹满。太阳汗后腹满。脾胃不和也。

二陈汤加浓朴和之。阳明潮热腹满。燥矢也。下之。身黄小水不利腹满。湿热也。茵陈蒿汤。

邵评:腹满有汗后脾胃不和之虚满。有燥矢湿热二症之实满。当分因施治。

太阴腹满。有虚寒。如腹满时痛。食不下。吐利交作是也。理中汤加浓朴。有实热。如腹满大痛。咽干便秘。或发黄。或暴下赤黄。此脾家实热。为转属阳明。宜承气加减。(合参准绳金鉴)邵评:腹满有虚寒。是太阴本症。宜温中。有实热。是太阴转属阳明。宜下之。

腹痛

邪气入里。与正气相搏。则腹痛。故太阳无腹痛。少阳有胁痛而无腹痛。阳明里症有腹痛。三阴俱有腹痛。当分部位。中脘痛属脾。脉沉迟者内寒。理中汤。阳脉涩。阴脉弦。小建中汤。

邵评:三阳惟阳明。有腹痛。三阴俱有腹痛。须分部位。当察其所痛之因。分别施治。

少腹痛属厥阴界分。四肢逆冷。小便清白。是冷结膀胱。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之。如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宜桃仁承气汤。小便不利者。

是水蓄膀胱。五苓散。大小便俱不利者。是水热蓄积。八正散。

邵评:少腹痛有血蓄、水蓄、水与热俱蓄三因分别。治法甚精。惟桃仁承气之大黄。宜用醋炒。

若大实。小腹满痛。或绕脐攻痛。不大便。脉实者。承气汤。

邵评:胃腑热实。燥屎作痛。故用下法。

发热口渴。脉弦洪而腹痛者。属脾热。芍药黄芩汤。腹痛欲吐利。烦躁饱闷者。防痧毒。当刺委中、少商等穴。(合参准绳金鉴)邵评:痧秽内滞。气闭作痛。治宜芳香开泄。

按腹痛有虚实。按之痛甚属实。按之痛减属虚。有寒热。自下逆攻而上者。火也。自上奔迫于下者。寒也。又伤寒腹痛。以凉水试之。其痛稍可者。热也。转甚者。寒也。

邵评:辨明虚实寒热痛势之不同。甚精。

又评:试辨寒热之法亦当。

发黄

伤寒发黄。惟阳明太阴两经有之。阳明病。应遍身有汗。今但头汗出。小便不利。

心中懊 。身必发黄者。瘀热在里。内外无从发泄也。发汗已。身目皆黄者。大发湿家汗。风去湿不去也。

发汗已。太阴病。身当发黄。因小便不利。湿土为热所蒸。而黄色外现也。若小便自利。

小腹硬满者。瘀血发黄也。

邵评:以小便利不利。分发黄蓄血。是已。惟胆汁入血为胆黄。其症治尚须补入。治法。阳明发黄。

乃胃家移热于脾。必二便俱秘。茵陈蒿汤。太阴发黄。是脾家湿热。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茵陈五苓散。

邵评:发黄有太阴阳明湿热虚实之不同。若发黄而二便俱秘者。乃阳明胃实。

移热于脾。故宜用下。若发黄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太阴脾湿蒸热。故宜清利。

若发黄。汗出身冷。

脉沉迟者。阴黄也。茵陈五苓加干姜(参准绳)邵评:寒湿留滞而成阴黄。故宜温通。若更阳虚。可用茵陈四逆汤。

金鉴云。表实无汗发黄者。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汗之。里实不便者。宜茵陈蒿汤下之。无表里症而热甚者。宜栀子柏皮汤清之。大便溏。小便不利。发黄者。宜茵陈五苓散利之。阴证发黄者。宜茵陈四逆汤温之。环口黧黑。冷汗者。阴黄死症也。身体枯燥如烟煤者。阳黄死症也。

邵评:发黄有汗下清利温五种治法。治黄之法。不外是矣。阴黄阳绝。阳黄阴涸。均是死症。

吐利

按太阴腹痛吐利。一属寒湿。六脉沉细。舌润不渴。是也。宜理中、二陈、藿、朴之类。温中散寒。一属湿热。舌燥口渴。小便短赤。是也。宜二陈、二苓、枳实、浓朴、川连之类。清热利湿。

邵评:太阴腹痛吐利二症。有寒湿湿热二因。宜温宜清。治法不同。必须详辨。

太阴新法

东南之地。水潦归焉。居其处者。多蒙湿邪之害。然闽广湿胜。江浙则湿热相兼。感之为病。内应太阴。以太阴湿土所主也。今将太阴本病传经。并列于下。病无遁形矣。

凡见腹痛。吐利交作。脘闷不食。六脉沉细。或伏。舌苔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饮。此太阴感寒本病也。当以理中汤为主治。兼外感加苏叶。胀满加浓朴。有食加青、陈、楂、曲之类。吐多加丁香、藿梗。

泻多加木香、木瓜。(太阴感寒)邵评:此太阴感寒之正法。

有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燥渴饮。或大便泄泻。小水不利。或二便俱秘。此湿热内结于太阴。急宜开之。须半夏、赤苓、浓朴、草蔻、川连、通草、广皮、滑石之类。如便秘不泻。加枳实、大黄行之。此即转属阳明也。(湿热内结)邵评:此湿热内结之正法。

如发热不已。头重身痛。大便顺。小便涩。脘满不饥。舌苔白腻。脉象沉细而缓者。此湿邪内着。太阴受病也。宜二陈、茅术、浓朴、猪苓、泽泻、茵陈、米仁、姜皮之类。湿邪去。热自退矣。汗多加桂枝、秦艽。汗少加紫苏。(湿邪内着)若发热一身尽痛。而兼四肢微肿者。此风湿流注手足也。宜二陈。加米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片姜黄之类。足胫红肿。合二妙。(风湿流注)凡伤寒热甚不解。但头汗出。腹满溺涩。目黄口渴。舌苔黄腻。此湿热郁于太阴。欲发黄也。急用茵陈二苓、枳实、浓朴、黄柏、栀子、茅术、秦艽、车前、泽泻等。利之清之。二便俱秘。小腹胀满者。此转属阳明也。宜茵陈蒿汤。(湿热发黄)凡遇伤寒发热之症。已经解表清里。俱不应。但看舌苔白滑粘腻。脘闷恶心。口不渴饮。虽热不欲去衣被者。此外感风湿之邪。着于太阴肌躯之表。其病尚在气分。宜解肌法。用桂枝。秦艽、紫苏、半夏、苓皮、姜皮、浓朴、广皮之类、微微汗之。则风湿俱去矣。(肌表风湿)邵评:此肌表风湿之正法。若一身尽痛。可再加羌、防、白芷。

若外感湿邪。又兼内伤生冷。以致寒热泄泻者。太无神术散加减妙。(内外寒湿)以上诸条。皆太阴本经自病。

若邪从阳经传入太阴。则热愈深。毒愈甚。舌见纯黄纯黑。唇齿焦燥。目黄面赤。腹大热。或晡热。

手足不欲暖盖。小便赤涩。舌无芒刺者。热毒暴下也。舌起芒刺者。大便不通也。三阴无窍。俱借阳明为出路。故兼见阳明证者为轻。大便通者。只宜清里解毒。大便不通者。兼导之清之。清里解毒。如犀角、芩连、栀翘、银花、人中黄之类。

导下。如枳实、浓朴、槟榔、大黄之类。(阳邪传入太阴热症)若由失表失清。以致毒邪凝结于里。陷于太阴。每有发为五 者。其症反脉静身凉。有似邪退正复之象。但看舌苔纯黄中见黑点。纯黑中见红点。或黑苔聚于中心。此皆生 之验也。

火重者 必红。毒深者 反白。若蓝 。则食毒俱足。胃将烂矣。紫 发于少腹章门之间。毒传于肾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都市神差

    都市神差

    肖灵,原本为天界之神,却因大闹天庭朝会惹怒玉帝,被玉帝困锁神魂贬入凡间。九世轮回,终被太白点化,菩萨引导,神魂重新归位,天命使者,游走于都市之间,斩妖除魔。
  • 公主策无双

    公主策无双

    一次落水让慕芊浅意外穿越,刚醒来还什么不都知道的她遭遇了一场刺杀。所幸,小命儿得以保住。听闻,天泽国出了一名才子,名曰慕无双,引得淮安城内姑娘小姐心生爱慕,非他不嫁。但这也却引来了城内公子少爷的嫉妒,慕无双不仅才华横溢,还生得一副好面孔,嘴又巧,三言两语就能把姑娘小姐哄得乐开了花。后来,慕无双决定去天泽国的京都看看,这可实在是让淮安城内的公子少爷松了一口气。慕无双离开淮安城时,各家各户的姑娘小姐都出来相送,哭晕了一批又一批。某天某地某男将慕无双堵在墙角。“你干嘛?我……我是男的。”男人笑了笑,“浅浅,你的这坠子还是我给你的呢!”慕无双想起了面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她当年救下的白衣少年。“好歹我也是你的救命恩人啊!你……你放过我吧!”“放过你?”男人抬起她的下巴,认真的说道:“当初可是你自己说的,救命均无以回报,要我以身相许的。”“我……我那是年少无知……唔……”不等她说完,男人变吻了上去。自那以后,慕无双是见着他一回躲一回,而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本书通过富于哲理的故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讲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解析各种经济学现象,然后引导读者用经济学的方法理解观察思考社会现象,并把用经济学应在生活和工作中。阅读本书,读者将会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并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了解和学习,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并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待生活的视角,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道路上更加理性平和。
  • 武出法随

    武出法随

    侠以武犯禁!泱泱武国,岂容宵小。杀大侠,斩大圣。“普天之下,莫非朕土。率土之滨,莫非朕臣。”三步杀一人,手停心不停。
  • 扶神今天要脸了吗

    扶神今天要脸了吗

    这是一个男主天天死皮赖脸,置节操于不顾还没有抱得美人归的故事。【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人狐悲歌

    人狐悲歌

    龙幽和龙冥两个银狐化形来到人类世界,危险也接踵而来,龙幽的被劫,伤心的龙冥走南闯北,为救心中的爱人,收集各种宝物,欲想救出四位强者,让他们能帮自己的救出龙幽,但是深入人类的世界之后,认识也更加广阔,救出龙幽已不再是最终目标,取而代之的是与人类的开战,到底他们的命运将谱写出怎样的华章?
  • 文明跃迁计划

    文明跃迁计划

    百年前的“玉人文明”在地星留下【进化路】后消失无踪,人类内部暗流涌动,外部危机四伏,【新闻】【启明社2177年6月3日电】陆地联邦21区的游行抗议愈演愈烈,自然人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自4月1日起实施的新法案,该法案通过了仿生人与天然人就业权平等化。【启明社2177年6月4日电】今日15区医院遭受多位病人袭击,造成7人死亡,25人受伤。专家称暂未有证据表明病人受到“寄生”影响。【启明社2177年6月7日电】3·8特大暴动案罪犯已被联邦警方抓获,均为“无妄”叛乱组织成员。他们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并声称杀死六名调研员和3名生物学家是“阻止文明入侵”。许多看起来漠不相关的事情,存在着如此复杂而微妙的联系,进化、文明......咣当命运之笔跌落,苏源在这个科幻世界被迫卷入了一场奇幻冒险,
  • 人道诛天

    人道诛天

    虽然更新慢,但不准备太监,慢慢来,写作是一种执着,一种爱好
  • 冷漠公主爱上冰山王子

    冷漠公主爱上冰山王子

    (本大大更文:想什么写什么,后面的文大大我也没想好,自然而然就没有简介啦~“稀饭*”们慢慢看吧~绝对是甜文,因为我不会写复仇了啦~)*注:“稀饭”就是大大的读者名,是读者名,不是粉丝名哟~
  • 尸神决

    尸神决

    在一个神秘的小村庄中,一具神秘的尸体是怎么样突破桎梏?神秘老人又是谁?频频出现。神秘玉壁又是何物?它的主人又将是谁?少年,不拼血劲,何为少年。尸神决,斗天?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