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74300000015

第15章 目的(3)

5.善

善必须是终点,相比之下,其他任何活动都只能是途径;向善纯粹是为了向善,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作为途径的东西。

然而,不管对神圣目的有何看法,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在生活中是有某种目的的。事实上,也许正是人们自身这种目的意识,导致人们主观地赋予上帝一种目的。除了那些生活全无人生目标的当代作家(lost generation)外,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有目的;那些极力否认或至少真心否认自己有人生目标的人,也不能否认他们根本没有决心去过没有目的的生活。当然,谈目的,尤其是在英国,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如果考虑到英国人通常对自己越关心的事物提及得越少,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目的事实上对英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人会郑重地宣布要过漫无目的的生活,人们不相信有这样的生活。唯一的问题,也是真正困难的,则是决定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就说道:“所有的艺术和探索,相应的,所有的行动与追求,都被认为是以向善为目的的;因此,善,可以说是所有事物要追寻的目标。”然而,他自己却第一个提出,这种说法在实际中其实并不受用。善是事物的目标,但是,它得以被称为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一切事物的目标就意味着善。除非我们能够对其意义做出更明确的定义,否则,这个模糊的普遍概念,无论是在推理论证中,还是在实际活动中,都难以发挥作用。

许多事物都可以称作善,比如快乐、荣誉、财富,都可以称为善,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善本身,更不是说因为黑檀、煤、煤烟的颜色是黑色的,它们就是黑色本身。我们可以说,快乐是好的或者善令人愉快,但不能说快乐就是善本身,或者快乐就是一切事物的目标。显然,善具有的许多特质是快乐所没有的。也有可能一个人的许多目标都是好的,但没有一个是善本身。一旦踏上向善的旅程,它们都是达到善的途径,但仅仅是途径,而不是终点。只有作为其本身目标而非其他事情的途径的终点,才能叫作善。通常,表面上的结束也许会存在等级之分,正如亚里士多德提到的一个例子:艺术也有等级之分,每一种艺术都从属于上一级,但是,每个表面上的结束,事实上都只是为了达到人类活动的最高等级——善的一种途径。

因此,善必须是终点,相比之下,其他任何活动都只能是途径;向善纯粹是为了向善,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作为途径的东西。善必须是自给自足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必须值得我们拥有。一个人如果获得了它,则世界上其他东西都将显得毫无价值,而生命将充满意义,它必须是这样一个东西。这种对价值判断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善的价值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它是所有人类活动的终点。那么,这个终点到底是什么呢?并不是人们渴望的所有东西都是活动的终点。它或许是结束,但不是终点,因为人们渴望的并不只是它们本身,也不是它们本身的结束,它们只是到达一个更高级、更全面的终点的途径。例如,许多人都渴望财富和权力,但人们追求它们并不只是为了财富和权力本身,而是把它们作为获得由此可能达到的更高程度的善的一种途径。那这个终点到底是什么呢?

6.快乐

柏拉图指出,快乐的虚幻性和主观性还有一种更深层的表现。他认为,并非只有快乐和痛苦这两种相互明显对立、互为否定的状态,而是有三种:快乐、痛苦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事实上,我们处于这第三种中间状态的时间是最长的,这是一种安静或不被打扰的状态,它不是绝对的快乐,也不是绝对的痛苦,而是既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

最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快乐”,这也是许多人给出的答案,这其中既包括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包括当今迷惘的一代。当然,快乐并不一定指快快活活、狂吃海喝,虽然普通的享乐主义者能想到的确实只有这些;事实上,或许是因为将它作为生活主要目标的人群的堕落,古往今来,这个词语经历了可悲的衰变。一个人欣赏画作和诗歌时,甚至是表演数学魔术时获得的快乐,与另一个人品尝鱼子酱或鸡尾酒时获得的快乐一样多,这就足以使他们打消将快乐作为人生最主要的最终目标的念头。一个如此因人而异,甚至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变化如此之大的东西,如何能够作为人生最主要的最终目标呢?我在天气晴好的夏日傍晚打网球,可以说是追求快乐,这样,网球这项运动就可以说是令人快乐的。然而,如果我一个人连打了五场,我是否会马上觉得其他运动比网球更让人快乐呢?也就是说,网球不再令人快乐,我现在最想要的是狂饮一顿冷饮。然而,六个月前的冬天要我喝冷饮的话,我是绝对不会感到快乐的。同样,有些人觉得打板球快乐,有些人觉得作诗快乐,也有些人觉得骑行快乐,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因素吗?在这些完全不同的活动中,是什么使他们都能够冠以同一个形容词——令人快乐的呢?很简单,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它显然正好是我最渴望的。然而,到底是因为它令人快乐,所以我才会有渴望,还是因为我这个特定的时刻最渴望它,所以它才会令人快乐?如果我们坚持一个事物使人渴望是因为它令人快乐,那就意味着,这个让人产生渴望的东西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称之为快乐的东西,能够让每个有思想的人来汲取。然而,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公认事实:人们渴望的事物不同,而且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人们渴望的事物具有固定的特性——快乐,那它们的吸引力就应该是普遍且永恒的,然而,事实上它既非普遍,也非永恒。一个事物让我觉得快乐,依然是由于我渴望它。由于我渴望打一场网球,所以打网球才令人快乐;由于我恰好想要听音乐或聊天来打发时间,所以听音乐和聊天才让人快乐;由于我渴望这种特别的感觉,所以我才对新的鸡尾酒产生兴趣。如果真如前面所说,抛开我的瞬时喜好,快乐将没有意义,也不存在独立于我的个人倾向和渴望的客观的“快乐”。快乐变成了完全取决于我的一种十分主观的东西,用来表示欲望满足后的各种各样的感觉。这样,这个词就是一个危险的词,而它的字面意思——一种独立存在的特质或实体,就成了一种误导性的抽象概念。所以,当我渴望打一场网球或泡个热水澡时,我渴望的不是快乐本身,而是打网球和泡热水澡。

无论我们所说的快乐是指我们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其实都没有差别。完全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利他主义,最终的结果其实非常相近,因为无私和利他往往暗示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到底是为了什么?”利己主义的原则很好理解,尽管快乐不断变化,使它难以在实际中实施。然而,只要谁声称,或代表谁声称他的行为都是为了别人的快乐,那么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他怎么知道他的行为会带来想要的结果?第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确保一个人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已经很不容易,把这样一个不可靠的目标作为使他人快乐的计划注定会失败。即使这种关心他人的行为是可能的,我们这样做的理由又是什么呢?除非一个人可以从他人的快乐中获得快乐,否则他为什么试图使他人快乐?如果真的是因为这样的话,那试图使他人快乐的行为和追求财富和权力的行为一样,都只是一种附带的行为,因为它只是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即从他人的快乐中获得快乐。认为烈士壮烈牺牲是因为他们享受这样,这或许会令人觉得很荒谬,但是,最终对于他们的行为我们确实没有其他解释。这种享受不是当时的享受,它是可以延迟的。然而,如果对这种享受的兑现没有把握,他们就不会这么做了。

柏拉图指出,快乐的虚幻性和主观性还有一种更深层的表现。他认为,并非只有快乐和痛苦这两种相互明显对立、互为否定的状态,而是有三种:快乐、痛苦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事实上,我们处于这第三种中间状态的时间是最长的,这是一种安静或不被打扰的状态,它不是绝对的快乐,也不是绝对的痛苦,而是既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然而,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较之于其紧随的状态,这第三种状态则会显得要么是快乐的,要么是痛苦的。痛苦的停止似乎就是快乐,快乐的状态结束了,似乎就会显得痛苦;事实上,它们都属于二者皆非的中间状态。从牙疼中解脱出来并不会进入一种绝对快乐的状态,仅仅是痛苦的停止,从一种极端痛苦的状态转变到一种中间状态。这种中间状态是如此受欢迎,因此使人产生了一种绝对快乐的假象。同样,绝对快乐的状态的结束,也会制造出绝对痛苦的假象,尽管停止一项令人愉快的活动,比如沐浴在温暖的海水中或享受美味的晚餐,与遭受急剧的疼痛确实存在很大差别。一切都取决于之前的状态,取决于中间状态源自的方向。正如地表高度对于从地下上来的人来说似乎高高在上,而对于一个从高山上下来的人来说,则显得低矮,因此,中间状态对一个刚刚结束快乐状态的人来说,就会显得痛苦,而对于一个刚刚摆脱巨大痛苦的人来说,则令人无比愉快。中间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历者的态度,以至于同样的情形可能因为经历的人之前的状态正好相反,而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状态。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状态,还能够作为人类活动的目的吗?

7.幸福

大部分关于幸福的定义都有一个使人不安的特点,它们都认为,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不能控制的外界条件,尤其是物质的丰富程度。

如果抛开渴望的主体,快乐作为独立的存在,就会变得变化多端,变成一个误导性的抽象概念,所以无法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此有人提出,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一种更加固定不变的享受和幸福,而不是暂时的激动人心的愉悦和快乐。所以,我们避开自己和他人快乐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的问题,把获得稳定不变的幸福状态作为我们的目标。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说,人类一切活动的目标——善,就是幸福呢?

只有做好了进一步深入的准备,并且说明了幸福由什么构成以后,我们才可以说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它依然只是老生常谈,毫无意义。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是以幸福为目的的,因此,幸福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目的。然而,除非这个虚无缥缈的词被赋予某种明确的定义,否则,距离找出我们行动的精确目的依然很远。如果幸福只是人类渴望的东西的代名词,那么,我们渴望幸福就等于说是我们渴望我们所渴望的东西;这虽然没错,但和断定谋杀是不正确的一样毫无用处。

同类推荐
  •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有一种非常绝妙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简单充实而无所不在的快乐主义。老子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他公然说:“我,愚人之心也。”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我们学老子什么?一是学老子的阴柔,二是学老子的快乐主义。这两大绝学都是老子取法自然千锤百炼的人生成功大法术。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哲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在于它能够给人的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每天都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是非善恶、得失成败之间的选择经常让我们痛苦不堪,同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会面临着如何选择生活的态度,生老病死、痛苦欢乐的遭遇时常让我们措手不及。一个人的选择构成了他个人历史的进程,一个选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人所有的努力化为虚无,而让个人的成功与幸福遥遥无期。好在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始终走在一条光明大道而不是羊肠小路上,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漫威之假面骑士魔法师

    漫威之假面骑士魔法师

    魔法师是什么,是逆境中的希望,神秘力量的操控者绝望,化作我体内的魔力希望,解封被封印的戒指青林,是来自异世界的假面骑士魔法师,在他的体内寄宿着两个魅影,他可以利用魔力戒指施展出各种不同的能力,他本身也拥有无比强大的魔力,足以改变整个多元宇宙无限宝石,宇宙之心,成为我手中的戒指吧…时间线从钢铁侠1开始吧,可以写的内容多些关于魔法师我也会新增一些设定,为了让小说看起来更爽一些
  • 我家后门通武林

    我家后门通武林

    流星划过夜空,灵气复苏。人类觉醒异能,异类开启灵智,武者气血冲霄汉。许安当然没有觉醒,但是他家后门觉醒了!什么?没有秘籍?去异界找个十本八本!什么?没有丹药?去异界找个十瓶八瓶的!什么?异族入侵?没有高手?我为一宗之主,门下高手如云……
  • 过错因为错过

    过错因为错过

    她是拥有多个学位的博士,却因为他,成为业内第一秘书。他是商业界一代传奇,只手遮天,只为她一人。可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就这样错过了。
  • 进击的小明

    进击的小明

    2100年,世界巨变,人类迎来异种入侵的灭顶之灾。继亚特兰蒂斯,玛雅的抵抗失败后,第三次决战异种的人类会不会杀出重围,打开成神大门。这决定世界命运的钥匙竟然落在码农小明身上。只想安稳陪伴妻女苟活的小明该如何抉择。
  • 做事先做人

    做事先做人

    本书深入探讨做人做事的艺术,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做人,下篇是做事。内容涉及做人、沟通、性格、交友、品行、合作、谋略、思考、目标、行动等方面。
  • 尙之所向

    尙之所向

    治愈系兄妹——向翩/向白与火辣系女友——向翩/牧初在最暖的时光,遇上最好的你“白,少跟我咻脸”“向翩,我是爬窗出来的”白翩,我们下一路口再见+火辣女友系——向翩/牧初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向翩,你是不是混蛋啊!你娶我啊!”“......我还要等一个人”“行啊,有本事你终生不娶”“不,我非你不可”
  • 龙珠附身之我是孙悟空

    龙珠附身之我是孙悟空

    重生到龙珠世界,附身到孙悟空的身上,熟悉剧情,掌握实力,为以后做准备,成立了龙珠z战士联盟。
  • 喂你的小可爱忘了

    喂你的小可爱忘了

    A中化学天才顾宇,虽有一个聪明的脑子,可是除了化学其他学科一窍不通,放着好好高冷学霸路线不走,偏偏要走沙雕路线,但凭着一张好看的脸,有走成了沙雕校草路。A中学霸李一希,与顾宇走完全不同的路线,是有一个聪明的脑子,所有学科样样精通,长得可爱,学习又好,放着好好的可爱校花路线不走,偏偏要走高冷学霸路。李一希扬言:我李一希再也不会与你顾宇有认何交集!可开学季到来李一希在G大体育院校再次见到顾宇从此交集不断。
  • 纪念逝去

    纪念逝去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若离去,后会无期......爱,与爱过之间,是整个曾经......爱你的战场,我,已经阵亡......
  • 重生之星光影后

    重生之星光影后

    戏精是如何炼成的重生前叶蓁蓁的梦想是成网文大神。重生后她的愿望是星光璀璨的影后。从北影厂的女群演到收视女王叶蓁蓁一路走来,星光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