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3700000005

第5章 生涯篇(2)

24.医学与文学

我去学医了。

解剖课上,我望着那具并不年轻的尸体只是发呆。他为什么会躺在这里?他那半张的嘴要说些什么?他那长满胼胝的脚板走过多少路?他那灰色的已经凝固「的脑组织里,曾经有过怎样的思维,有过多少喜怒哀乐?在需要知道神经的走向、血管的分布的同时,我也迫切需要知道这些。

但这已经超出了医学的范畴而进入了文学的领域。

25.对死的感触(之一)

我学医、行医加起来前后有20年,20年的时间里看到了不少生与死,生命的诞生大致相同,但生命的逝去则千态万状,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却。我常想起那些与我擦肩而过而又归于冥冥之中的生命,想起他们起步的刹那以及留给生者的思索,从而感到生与死连接的紧密与和谐。那一个个生命的逝去,已残缺为一块块记忆的碎片,拾捡这些碎片是对生的体味,对命的审视,是咀嚼一颗颗苦而有味儿的橄榄。

26.对死的感触(之二)

那时年轻,不知何为生,何为死。

我的班长与我是“一帮一,一对红”,我们常常坐在水泥池子的木板上谈心。我们谈的常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情,诸如跑操掉队、背后议论人、梳小辫臭美等等。我们屁股下面的池子里,黄色的福尔马林液体中泡着三具尸体,两男一女,他们默默地听了不少我们之间的事情。

有一天,班长说,她将来死后要把遗体献给学校,为医学教育做贡献,我才突然觉得池子里面躺着的是三个“人”。

水泥池子上的木板很硬,很凉,药水的气味也很呛人。

27.对死的感触(之三)

“文革”时,他从八楼顶上跳下来,当时我恰巧从下面走过,他摔在我的前面,我下意识地奔过去,以为这是一个玩笑。他很平静地侧卧在地上,没有出血,脸色也相当红润。他看着我,想说什么,嘴唇动了一动,但只是两三秒的工夫,面部的血色便退尽,眼神也变得散淡,我随着那目光追寻,它已投向了遥远的天边。

三天后我看见他从湖南赶来的老父亲默默地坐在太平间的台阶上,望着西天发呆,老人的目光与他儿子的如出一辙的相似。

西面的天空是一片凄艳的晚霞。

28.对死的感触(之四)

她是个临产的产妇,在被我推进产房的时候她丈夫托着她的手。这是对美丽的夫妻,他们一起由南方调到这偏僻的山地搞原子弹。平车在产房门口受到阻滞,因为夫妻俩那双手迟迟不愿松开。孩子艰难地出了母腹,是个可爱的男婴,却因脐带绕颈而窒息死亡,母亲突发心衰,抢救无效,连产床也没有下……这一切前后不到两个小时……

我走出产房,丈夫正在门外焦急地等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他说,我想躺一躺。我把他安排在医生值班室让他歇息。

半个小时以后,我看见他孤单而无力地走出了医院大门。

29.对死的感触(之五)

我给这个六岁的男孩做骨髓穿刺的时候孩子咬牙挺着,孩子的母亲在门外却哭成了泪人儿。我知道,即便打了麻药在抽髓的刹那那疼也是难以忍受的,而孩子给我的只是一声轻轻的呻吟。取样刚结束,孩子衰弱地问我:“这回我不会死了吧?”我坚定地同答:“不会。”

半个月后,孩子蒙着白单躺在平车上被推出病房,后面跟着他痛不欲生的母亲。临行前,我将孩子穿刺伤口的纱布小心取下,他在那边应该是个健康、完整的孩子。

辚辚的车声消逝在走廊尽头,留下空空荡荡一条楼道。

30.对死的感触(之六)

……每一位医生都会遇到很多死,它们并不闪光,它们也很平常,但正是在这司空见惯中,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要经历的故事,我们无法回避,也无法对它加以任何评论,我们只能顺其自然。生命是美好的,生命也是艰难的,有话说“未知生焉知死”,我想它应该这样理解,“未知死焉知生”。我想起1985年在日本电视里看到的一个情景,那年8月,由东京飞往名古屋的波音747飞机坠毁在群马大山,全机524人,其中520人遇难。飞机出事前的紧急刹那间,一位乘客匆忙中写下了一张条子:

感谢生命。

31.读书

我最爱的事情是读书,躺着读书。我一直认为躺着是读书的最佳姿势,所以我一向都是躺着读书。我读书读得杂,没有计划,看几行“中医辨证施治”,溜两眼“京剧大观”,翻几页“传统伦理思想史”,读一段报上写某企业家的狗屁报告文学……这一切都在床上,在身体不断的左与右的翻转中进行。我从来不写厚书,怕的是太重了给有同好的人制造不方便。

我想,应该有发明家发明一种躺着读书的架子,省得手举着书累,翻页也挺麻烦。

32.野逛

书读腻了就起来出去转,想起哪儿就上哪儿,文人无行,不光指行动更指的是心态。我出门多是自己掏腰包,一身短打扮,走一站算一站,那是一种真正的随遇而安,一种从头到脚的放松口不希望有人招待,但凡有人招待的旅游,背后都含了图穷匕首现的杀机,在看山看水的同时,那文债也如山一样地压在心里了。我知道谁也不会掏钱让你白逛,你真就那么吃香?

大学问家顾亭林有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了我这儿多少有些发展,那就是:“躺着读万卷书,瞎读;掏钱行万里路,野逛”。

33.傻吃

我不爱热闹,性格内向,更不善交际,这似乎与现代人的要求有点格格不入。在某些迫不得已的应酬场合大多是早早给自己寻找一个“避难”的角落缩着,看别人高谈阔论。当然,到吃饭的时候我也绝不会客气。有一次,在某个影视公司举办的自助餐招待会上,我吃得热烈而投入,没人跟我说话,我也不跟别人说话。吃着吃着,抬头一看,噗哧乐了,在场的人众中我竟没有一个认识的。

整个一个傻吃。

34.吃眼睛

我编的影视剧中有不少名演员参与演出,我的人缘好,他们时常的请我吃饭。演员不比作家,作家出去没人理,演员则不同,他们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被人围着看,被人毫不含蓄地用手指指点点,所以跟他们出去吃饭就得有思想准备,不是去吃饭,是吃眼睛。

在众目睽睽下吃饭,得有点表演的功夫才行。

35.作家的寂寞

体验是宝贵的,作家的体验属于个人,它不能合群,不能扎堆,不是整齐划一的蜂窝煤,因此,作家必须甘干寂寞,不怕孤独,以自己的眼去观察社会,以自己的心去认真读书,使寂寞投阁不泛为一句空话。清末理学家唐鉴对曾国藩说,束检身心,读书明理,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

我感激命运给予我的寂寞。寂寞很好,的确很好。

36.古栈道

透过栈道残留的石孔往里看,竟然看到了从这里走过的无数祖先。他们也正通过石孔望着我们,于是听到了彼此怦怦的心跳,感受到了彼此灵魂的颤动,看到了彼此惊异又熟悉的眼神。默契与理解在无言的对视中已心领神会,彼此心神为之一动,无须再多说了。

古栈道是我们洞察历史、历史洞察我们的窗口,是时光的隧道。

37.唐古拉山

我要坐着长途公共汽车从格尔木进西藏,路上不停不歇要走两天两夜。以我的身体和年龄,不少人劝我不要冒这个险。我觉着我能行,就一个人背着行囊走了。

沿途的景色是我从未见过的。

唐古拉山巍峨壮丽,远古雄浑,显示着山的大气,显示着宇宙的大气。人生难得有翻越这样雄伟高山的机会,也难得有这样对生命和意志进行挑战和考验的机会,超越高山,超越自己,是人生一乐。

感悟人生,就要走唐古拉。

38.理解

我从西藏的阿多到尼玛去。小饭铺里吃饭的闲人说,那里什么也没有,再走几步就是藏北无人地带了。饭铺老板却有高论,他说对我来说,尼玛自有尼玛的不能替代,我能和哪里的自然语言勾通,哪里就是我的圣地,这和有什么没什么没关系,去年有个步行者,非要去哥洛格山口,谁也拦不住,回来美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其实哥洛格能有什么,但他懂得那里,他能在那里找到属于他的东西。

39.夜至酆都

船到酆都恰是半夜,从码头拾级而上,牛头马面左右而立。老城内凉风嗖嗖,残灯如豆,昏暗的灯下数名夜游者围着火锅在无言地涮。这里有上半天是人赶场,下半天是鬼赶场之说,也不知擦肩而过的那位是人是鬼。

……枯叶掠过地面,唰唰啦啦地,只听见自己单调的步履声……

心里发虚。

马上反省了自己的许多不是。干过的坏事有——二三……

40.在古战场

我在陕西榆林上盐弯的峁上站立,这里曾是大宋与西夏有名的永乐大战古战场的遗址,至今尚能挖出一窖窖的人骨还有箭镞。我想象得出,那些重见天日的骨架会是怎样地叠摞着,谁属西夏,谁属大宋,谁是将军,谁是兵勇,再难辨得清楚。昔日的胡地在中国的版图上已经没有界限,匈奴西夏,辽金磊宋,56个民族的血肉与灵魂已融为一体,肤色都如脚下的上一般黄。

41.爬山的感悟

我们在喧嚣的、油腻的生活里浸泡得太久,心理的尘埃也积得太厚,终日担负着责任,扮演着角色,好干部,好丈夫,好父亲,好领导,惟独忘了一个“好自己”。以至生活失去了自然变得拘谨,失去了知觉变得麻木,面对扭曲失形的我而不知为谁……

站在山的高处回觅自己的人生,会有一种大山赋予的顿悟。说是充实,失去的也毕竟太多。

42.做个漂亮的老太太

现在说老,未免有些残酷,但一想到那迟早要来的事实,心下便坦然得不能再坦然了。在电车上见到一位“黯淡无光”的老太太,她或许并不老,一身的灰,使那里的光线也暗了一截。更灰的是那张脸,呆滞木然,于是我心里顿生悲哀,人老了都得变成这副模样么?难道无一例外?

是的,脸上的皱纹无法抚平,手脚的迟缓亦是自然之规律,人与岁月竞走,永远是输家,但是,那穿着,那心态却全在自己。我想,将来我要做个漂亮的老太太。

43.表里不一的教导者

年轻时常听到先辈的教导,说人不能光追求外在美,只有内在美才是主要的,言读书能充实人的内在气质,肚子里有货才能举止高雅……道理无可批驳的正确,向别人谈这些道理的人,肚里真货自然不少,衣着也都讲究得体,很懂得内外在美的关系。我看得出,这些人往往在不鼓励别人注重外表的同时,却在“漫不经心”中精致地打扮着自己,这些人活得挺高超。

我是不会上当的。

44.从中年做起

内在充实常常使人忘掉了所依附的外壳,中国中老年人的服装也该来个彻底的革命。中老年人的成熟比小青年的清纯更具魅力,然而不重外表,鸡皮鹤发,水桶腰,萝卜腿,双眼浑沌,拖泥带水,即便学问满腹,又谈何魅力之有?所以,从穿着打扮到仪态修养必须从现在做起,从中年做起。

人老了是什么样子,决定在此刻。

同类推荐
  • 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下卷)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下卷)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下卷),是作者央视红学系列讲座的纸质结集,也是作者多年研读《红楼梦》的心血结晶。在本卷中,作者对《红楼梦》的揭秘向更深层次发展,《红楼梦》中的最主要人物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身上的重重谜团被一一揭开。此外,作者还将多年研究成果“红楼心语”倾情奉献,为红迷们提供了《红楼梦》的全新解读方法。
  • 有间文库:且介亭杂文末编

    有间文库:且介亭杂文末编

    《且介亭杂文末编》收鲁迅1936年所作杂文三十五篇。一九三六年作的《末编》,鲁迅把存稿放在一起的,是自第一篇至《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和《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似乎同属姊妹篇,虽然当时因是未完稿而另外搁开,此刻也把它放在一起了。《附集》的文章,收自《海燕》,《作家》,《现实文学》,《中流》等。《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四篇,先生另外保存的,但都是这一年的文章,也就附在《末编》一起了。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
  •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这本书中的文字,大多是洪子诚老师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洪子诚老师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文集包含了洪子诚老师对于新诗的阅读,像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牛汉、周梦蝶的诗歌阅读经验,也包括对文学的阅读,像巴金、契诃夫、《鼠疫》的阅读经验,等等。
热门推荐
  • 独在他乡为异客

    独在他乡为异客

    不断成长,是世界的主题。活着的意义,是值得短暂一生寻求的真理(基本不断更,每日一千)
  • 白云宫

    白云宫

    旨在求得长生的白云宫爆发混乱,天下三宗之一,引发中土的混乱。来自偏远之地的少年,带着白云宫先人的传承理念,回到中土。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锋烬

    锋烬

    男儿当自强,为自己所在意的人。锋芒毕露,焚敌为烬!!!!
  • 天使带我来超神

    天使带我来超神

    凌子焰,一心想当超级英雄,却先成了超级士兵。在毁三观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一位绝世美丽的天使姐姐不光要跟着天使去战斗,一天晚上,天使姐姐高傲的对他说:“小孩,我很欣赏你,你是我的。”22岁生日那天,他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真诚的祷告道:“希望神的秩序充满正能量。”身旁的天使拔掉一根羽毛,放在剑刃上吹断,讽刺道:“你们人类不是说,说出来就不灵了吗。”
  • 半离

    半离

    18岁的麦凉和布小曼、张初初是倒桑树街成长的女孩。布小曼美丽,因为总是被太多人追捧而喜欢和平凡的麦凉“交换名字”。同学齐洛天因为布小曼的拒绝自杀,麦凉认识了他的好友唐小泊。是宿命一样的开始,带着她所无法处置的忧伤,他,喜欢的人亦是布小曼,却又因为齐洛天的自杀而隐忍感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非人类的爱恋

    快穿之非人类的爱恋

    本书中,男女主在很多世界中都至少有一个为非人类。主言情。写的一般,请多包涵
  • 时光的你慢慢宠溺

    时光的你慢慢宠溺

    外表温柔大方,体贴漂亮,实际是个活泼可爱,喜欢刨根问底的小话痨乔梦伊转到育树高中和高冷,话少,上课就睡的精致男生凌暮宸成为同桌。本以为这个小做精就已经够麻烦了,没想到,她惹得事情一件又一件,凌暮宸也只好一一帮她解决。也因为这些事情,让乔梦伊和凌暮宸在冰火两重天的生活里,一起成长,相互治愈,互相改变,慢慢宠溺!
  • 飞升归来

    飞升归来

    他曾与苍天对弈,胜天半子;他曾在岚台抚琴,余音不绝;他在太渊里唱歌,在冥土里种地,在妖夜森林里煮蘑菇……他叫陆子游,是个比太阳还要耀眼的男人!一千年前,他武碎虚空、飞升天界;而今,他又回来了!“我乃陆天君,众生来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