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8100000052

第52章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仅六年,黄河沿线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下降,输入黄河的泥沙量每年减少3700万吨,毛乌素沙地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翻开了沙退人进的一页。嫩江流域、额尔古纳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风沙危害已经渐行渐远。在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区内,不仅草长花艳,大风天数明显减少,林区主要河流枯水期缩短,而且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狍子、雪兔、飞龙、灰鹤等相继回归且频繁亮相。在黄河上中游及岭南八局保护区,天鹅、秃鹫、马鹿、棕熊、大天鹅、丹顶鹤、鸳鸯、野猪等野生动物有的独往独来,有的已成群结队。

内蒙古的森林已经不再是寂寞的森林。

我在内蒙古的田野调查中,不仅感受到了林业的迅猛发展,也注意到了内蒙古根据气候、土壤等特殊条件提出的“适地、适时、适树”的造林法,也就是在合适的土地上、在合适的时间段、栽种合适的树种。在树种的选择上与2000年时踏访内蒙古稍有不同的是,内蒙古林业部门现在更重视适合内蒙古这片土壤的灌木林的种植和培育。正如我16年前采写“三北防护林”时到处寻找乔木一样,这次的内蒙之行又一次告诉我:森林是由高矮不一的各种群落组成的,那些矮小的灌木,那些在1978年三北防护林初创时种下的、艰难地成活至今的、成功地阻挡风沙推进的高不过一米的“小老头树”,都是值得我敬重、向往的这块土地的守望者。

高高的杨树啊,矮矮的灌木林,那些杨柴、红柳、沙柳、白茨们,一丛丛地盘根错节在荒沙中,以其坚韧和温柔组成的绿色林网保护着6000万亩的农田、8000万亩的草场。经过一个冬天的冰封雪冻之后,抖落了枝条上的积雪,缓缓地抬起头来,向着这个世界,向着所有从它们身边经过用关爱的目光抚摸它们的人,报告春的消息了。

内蒙古2000年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0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968万亩,涉及90个旗县,169万户农牧民。这一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林子能不能长起来?农民能不能富起来?退耕之后社会普遍担心的粮食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我从和林到清水河,过黄河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在“柠条之乡”四十里梁,准格尔旗当地农牧民称之为“五花肉”的裸露砒砂岩区,看见从原先流沙掩埋的坡耕地,到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上的“鱼鳞坑”、“水平沟”,层层叠叠,盘山而上,所有的“水平沟”里油松、樟子松高约尺许,长势良好。放眼内蒙古这个曾经整体坠人荒漠化边缘的高原,我忽然想起了“大地工程”这一居然让自己心动的字眼。

我是农历大年初十即2005年2月18日,应国家林业局之邀赶往********的。这个城市,不,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似乎还沉浸在春节过大年的气氛中,年初八又下了一场大雪,近处和远处都是重重叠叠的雪,也有鲜艳的红色,凡是有人家的地方都贴着春联。越野车在冰冻的雪路上奔驰,车出********,起伏连绵的雪野直到天边。太阳渐渐升高了,冷峻与温暖交织着,这一辈子从没有在如此宽阔的高原上看如此宽阔的雪,爽啊!越野车小心翼翼地从浑河的冰面上驶过,这条黄河的一级支流现在已经冰结,它的携带大量泥沙的沉重的流动,暂时地凝固了,期待着春天来临之后的解冻,而与浑河一起有所期待的还有浑河畔上的一道沙坝白二爷沙坝。确切地说,白二爷沙坝位于和林县南部的浑河与古力半几河之间,海拔1400米,是黄河中游东侧地貌向黄土高原过渡的丘陵沙区。在20世纪80年代时,是和林县境内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一条沙坝,干旱多风,每年约有200万吨泥沙经过浑河输人黄河,流动沙丘比比皆是,每年以3米至5米的速度扩展,侵吞着农田和村落。十多年的时间里,被白二爷沙坝吞没的农田有1万多亩,每年另有40万亩因风蚀危害而推迟播种期15天,还把六个村庄的农民撵到别处。当地的农人对我说:“以往白二爷的脾气实在太大了!”白二爷沙坝的治理始于三北防护林建设开始后的1982年,一直持续到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开始。20多年,将浩瀚的荒沙规划成83个“网眼”分而治之,“网眼”的中心地带种植紫穗槐、沙打眼等优质牧草;在牧草周边种植柠条、沙柳等灌木林;在灌木背后作为支撑再种植杨树、柳树等防风的乔木。在牧草、灌木、乔木的层层防护相互呼应之下,组成立体防护林带,使8.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3.5万亩水土流失区得到有效治理,一道又一道绿色屏障给白二爷沙坝带来的变化是:灾害性大风几乎绝迹,在夏天,地表温度下降61,日温差缩小21至31,空气湿度增加5.6毫巴。当年寸草不生的荒沙中,居然有了31万亩水浇地,农牧民以奶牛养殖为主业,人均年收人由1982年的65元,增加到现在的2340元。

浑河上吹来的风是冰冷的,从白二爷沙坝上远望那些已经退耕还林的坡坡坎坎,在白雪的掩映下能看见绿色的树苗正在探头探脑,但又仿佛都在被某种掩体精心地保护着。主人告诉我,这是专门用来种树的“水平沟”,我脚下的坡地上一个接一个、一行挨一行的都是。我想看个究竟,想看看种在“水平沟”里的那些树苗长势如何,便跨下坡去,哪知道一脚踏空掉进了“水平沟”的深坑里,一屁股坐到沟沿上,却正好看见了这一条人工挖的深沟里的两株油松。当“水平沟”里的积雪融化点点滴滴的滋润之后,油松又会长髙多少?当林草资源得到保护,林草对于地面的覆盖度越来越大,白二爷沙坝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现有植物种类100多种,林子一大不仅什么鸟都飞来了,就连绝迹已久的野生动物,也在林地中追逐嬉戏了。至于野兔,居然从雪地中冒将出来,一只两只三只,瞧了我们一眼,随即飞跃,踏雪无声,不知所往。

1980年至1999年,和林县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7600吨,每年流失表土1088万吨。自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实施以来,和林县退出的坡耕地10.3万亩已全部造林,同时又在荒山荒地造林2172万亩,仅退耕还林一项共40.02万亩,涉及12337户农民47985人。

根据时任******总理******的指示,退耕还林的各项补助直接分发到相关农户、农民手中,并记录在案。退耕户每年得到的钱、粮补助相当于过去种粮收人的近三倍,农民人均年收人由2001年的1690元提高到3627元。

直接从退耕还林中受益的农民,已经由“要我退”变成“我要退”。在造林前普遍进行的必须要达到高标准的“水平沟”整地中,习惯于在黄土丘陵上粗放耕作的农民,学会了在黄土地上的精雕细刻,并且告诉我:“这水平沟就是树娃娃的摇篮,可以挡风还能够拦截地表水,这叫蓄水保墒,根深叶茂。”和林的“水平沟”2.4米长、50厘米宽,80厘米深。一个沟里栽两株树苗,所有的苗木都是育苗基地精心培育的营养袋育苗,也称为容器育苗。每一个营养袋中有大约一公斤的优质沙壤、农家肥、黑矶等,幼苗高度在12厘米到20厘米之间。把育苗营养袋从基地运出来装车时,要格外小心翼翼地用手捧着,“就像捧着刚生出来的娃娃似的”,不能磕不能碰,尤其要注意幼苗根系的完整性。以一车装4000个营养袋计,和林县每年需500万个之多,动用的车辆是240多辆。运到工程地后,至于多少人、多少毛驴、多少人力三轮车来来回回抱着驮着折腾到山上,那就无法统计了。

和林县到底挖了多少个“水平沟”?以一亩地50个计为2000万个“水平沟”,4000万株树苗。2000万个“水平沟”挖成了,4000万株树苗栽下了。且不说那是多少汗水多少辛劳,要让这荒山荒沙绿起来,种树的人富起来,还必须要有创造性的劳动。内蒙古林业部门极有创意地提倡并实行了“两行一带”作业方式一一在两行与两行林地之间留下一个种草带,造林的同时又种了草,草可以养牛羊,还能当作饲料换钱。在退耕还林地区普遍封山封沙禁牧而改为“舍饲圈养”之后,这些草料就更显得宝贵了,因而“两行一带”被当地农民称作为“生命带”。“两行一带”有严格的作业规定:林地株行距2米,带距6米,以乔木、灌木和草类混交模式为主。整地结束,“水平沟”挖成,验收合格后,还需回填熟土30厘米。栽植时,做到没有回填土不栽,土壤墒情不好不栽,苗木不合格不栽,如此严格近乎苛刻的标准或者要求,只是为了一个目的:保证苗木的成活,仅仅寄托于农牧民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监督的自律从来就是一句空话。林业技术人员、县级机关干部便吃在工地上,住在农民家,逐沟逐株地验收,凡是验收合格的出具证明纸张,当即领取钱粮补助,不合格的重新整地重新补栽。这就又有了内蒙的另外一条经验:一年造林三年补植,一季造林三季补植,简称为“一造三补”,把补植和管护贯穿始终。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济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济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
  •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是学者丁东近年忆及其身边文化人物的结集,周有光、杨天石、钱理群、朱正等都在其笔下,是一本人文情怀相当高的写人小品集。
  • 森林报——夏

    森林报——夏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禁毒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七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禁毒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七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稿是由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编的禁毒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论文集,从吸毒行为分析、法规政策思考、戒治方法研究、社会工作实践、路径模式创新等五个方面总结了禁毒研究的成果,专业性强、科学性强、指导性强。
  • 花期:汤错草木鸟兽虫鱼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花期:汤错草木鸟兽虫鱼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类出于食物链的顶端,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处于三十岁迷茫期的作者回到汤错,深入田间地头,潜心学习研究各类花草,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
热门推荐
  • 我来自十万年后

    我来自十万年后

    回到十万年前,用一粒细胞,培育出一个纵横诸天万界的生物文明。意识互联,不死不灭,引力武器,光速迁跃,二向箔…生物的肉体也拥有未来,科学同样可以比拟神话。诸天万界的人才,基因,智慧…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成长的肥料。我们的征途,是诸天万界。
  • 神衍界

    神衍界

    永恒陨,化二气、衍六力。自此天道始,生灵起。一个身怀界柱穿越到神衍界的少年,将如何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行世界生存下去,逐步解开身世之谜、成为超脱大道的至强者?持本心,破万障、踏永恒!
  • 萌妻开挂

    萌妻开挂

    “大少爷,这位是少夫人给您介绍的第108个对象,这里还有个人信息,您看……”“叶小星!”薄云天把纸张向空中一扬,气得头发都快冒烟了。“叶小星她人呢?”“大少爷,少夫人吩咐您不用找她,她说她欠您的钱就当给你随礼了!”
  • 光羽圣传

    光羽圣传

    若命运最终的裁决便是如此,那么,我宁可从未遇见过你,宁可从未有过那些灿烂的过往。命定的圣光使,传说的炽羽炎,光与影交织,爱和恨混合,如果我们无法一起全身而退,那么毁灭亦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我累了,也倦了,以生命为祭品,以未来做赌注,让我们一起,尝试无助和绝望!血染的夕阳,耀眼的光芒,当尘埃落定,在我们的身后,一切都将迎来全新的篇章!
  • 恕门

    恕门

    经书《民数记》载:上古有逃城,是接纳逃亡者悔过的地方,就是庇护城。并寄居的外邦人,也都可以享受这恩典。逃到这里的人,已经走到世界的尽头。他们等待的也许是下一个轮回。中土有座城,传说是逃城之一虽然人们都没能证明那遗迹就是逃城,只留下了无数的传说在云里、在风中。迷失的人寻找逃城却找回了自己;守护的人持守遗迹却得到了救赎。旁观的人擦肩而过也在苦涩中品到一丝甘甜、灰霾中一缕阳光。能证明那是逃城的,是心境,是上苍,是未来。
  • 首席霸宠:豪门第一夫人

    首席霸宠:豪门第一夫人

    (宠文1-1)她,意外重生的国安局特级保镖上官锦言,他,性情高冷、权势滔天的财阀首席历爵睿。一次意外的邂逅,上官锦言把这个传说中杀伐果断,高冷薄情的男人睡了。从此以后,某女就被划入了某人精心布置的狩猎圈里,你追我赶。某日,历爵睿在某女耳边挥汗喘息道:“宝贝儿,你就是我丢失的那根肋骨”某女慵懒的撇了撇嘴道:“我才不是你jj上的那根骨头。”历爵睿“………”
  • 哪啥

    哪啥

    一群娃娃,一伙老师,一串故事,引来窸窸窣窣的磕磕绊绊;几番成长,几回蜕变,几多青春,书写稀稀落落的风风雨雨……
  • 梅零朵

    梅零朵

    一个被抛弃的单亲妈妈,在绝望的人生中,却遇到一个王子般的人,可是过往的过错,从来没有放过自己,这样的一个人,哪有又有勇气接受不匹配的爱。人,永远不能做错选择。
  • 在异界也要是主角

    在异界也要是主角

    世间万物,是是非非,沧海沧田最终归于混沌。人活在世,果然还是随心点比较好。不过世间因果,报应不爽,这话说的还真对。-1.开放式结局2.支线众多,配角故事繁多,铺垫超长,慎入3.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把锅扔到主角头上总没错
  • 末世星火

    末世星火

    星力,末世,一切之间都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是幸运?还是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