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8500000004

第4章 去国

英士独自一人凭在船头阑干上,正在神思飞越的时候。一轮明月,照着太平洋浩浩无边的水,一片晶莹朗澈。船不住的往前走着,船头的浪花,溅卷如雪。舱面上还有许多的旅客,三三两两的坐立谈话,或是唱歌。

他心中都被快乐和希望充满了,回想八年以前,十七岁的时候,父亲朱衡从美国来了一封信,叫他跟着自己的一位朋友,来美国预备学习土木工程,他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年纪虽小,志气极大,当下也没有一点的犹豫留恋,便辞了母亲和八岁的小妹妹,乘风破浪的去到新大陆。

那时还是宣统三年九月,他正走到太平洋的中央,便听得国内已经起了革命。朱衡本是革命党中的重要分子,得了党中的命令,便立刻回到中国。英士绕了半个地球,也没有拜见他的父亲,只由他父亲的朋友,替他安顿清楚,他便独自在美国留学了七年。

年限满了,课程也完毕了,他的才干和思想,本来是很超绝的,他自己又肯用功,因此毕业的成绩,是全班的第一,师友们都是十分夸羡,他自己也喜欢的了不得。毕业后不及两个礼拜,便赶紧收拾了,回到祖国。

这时他在船上回头看了一看,便坐下,背靠在阑干上,口里微微的唱着国歌。心想:"中国已经改成民国了,虽然共和的程度还是幼稚,但是从报纸上看见说袁世凯想做皇帝,失败了一次,宣统复辟,又失败了一次,可见民气是很有希望的。以我这样的少年,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正合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那两句话。我何幸是一个少年,又何幸生在少我英士离着你们一天一天的近了。"

想到这里,不禁微笑着站了起来,在舱面上走来走去,脑中生了无数的幻像,头一件事就想到慈爱的父母,虽然那温煦的慈颜,时时涌现目前,但是现在也许增了老态。他们看见了八年远游的爱子,不知要怎样的得意喜欢! "娇小的妹妹,当我离家的时候,她送我上船,含泪拉着我的手说了"再见",就伏在母亲怀里哭了,我本来是一点没有留恋的,那时也不禁落了几点的热泪。船开了以后,还看见她和母亲,站在码头上,扬着手巾,过了几分钟,她的影儿,才模模糊糊的看不见了。这件事是我常常想起的,今年她已经--十五--十六了,想是已经长成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女郎,我现在回去了,不知她还认得我不呢?--还有几个意气相投的同学小友,现在也不知道他们都建树了什么事业?"

他脑中的幻像,顷刻万变,直到明月走到天中,舱面上玩月的旅客,都散尽了。他也觉得海风锐厉,不可少留,才慢慢的下来,回到自己房里,去做那"祖国庄严"的梦。

两个礼拜以后,英士提着两个皮包,一步一步的向着家门走着,淡烟暮霭里,看见他家墙内几株柳树后的白石楼屋,从绿色的窗帘里,隐隐的透出灯光,好象有人影在窗前摇漾。

他不禁乐极,又有一点心怯!走近门口,按一按门铃,有一个不相识的仆人,走出来开了门,上下打量了英士一番,要问又不敢问。英士不禁失笑,这时有一个老妈子从里面走了出来,看见英士,便走近前来,喜得眉开眼笑道:"这不是大少爷么?"英士认出她是妹妹芳士的奶娘,也喜欢的了不得;便道:"原来是吴妈,老爷太太都在家么?"一面便将皮包递与仆人,一同走了进去,吴妈道:"老爷太太都在楼上呢,盼得眼都花了。"英士笑了一笑,便问道:"芳姑娘呢?"吴妈道:

"芳姑娘还在学堂里,听说她们今天赛网球,所以回来得晚些。"一面说着便上了楼,朱衡和他的夫人,都站在梯口,英士上前鞠了躬,彼此都喜欢得不知说什么好。进到屋里,一同坐下,吴妈打上洗脸水,便在一旁看着。夫人道,"英士!

你是几时动身的,怎么也不告诉一声儿,芳士还想写信去问。"

英士一面洗脸,一面笑道,"我完了事,立刻就回来,用不着写信。就是写信,我也是和信同时到的。"朱衡问道:"我那几位朋友都好么?"英士说:"都好,吴先生和李先生还送我上了船,他叫我替他们问你二位老人家好。他们还说请父亲过年到美国去游历,他们都很想望父亲的风采。"朱衡笑了一笑。

这时吴妈笑着对夫人说:"太太!看英哥去了这几年,比老爷还高了,真是长的快。"夫人也笑着望着英士。英士笑道:

"我和美国的同学比起来,还不算是很高的! "

仆人上来问道:"晚饭的时候到了,等不等芳姑?"吴妈说:"不必等了,少爷还没有吃饭呢! "说着他们便一齐下楼去,吃过了饭,就在对面客室里,谈些别后数年来的事情。

英士便问父亲道:"现在国内的事情怎么样呢?"朱衡笑了一笑,道:"你看报纸就知道了。"英士又道:"关于铁路的事业,是不是积极进行呢?"朱衡说:"没有款项,拿什么去进行!现在国库空虚如洗,动不动就是借款。南北两方,言战的时候,金钱都用在硝烟弹雨里,言和的时候,又全用在应酬疏通里,花钱如同流水一般,哪里还有工夫去论路政?"

英士呆了一呆,说:"别的事业呢?"朱衡道:"自然也都如此了! "夫人笑对英士说:"你何必如此着急?有了才学,不怕无事可做,政府里虽然现在是穷得很,总不至于长久如此的,况且现在工商界上,也有许多可做的事业,不是一定只看着政府 "英士口里答应着,心中却有一点失望,便又谈到别的事情上去。

这时听得外面院子里,有说笑的声音。夫人望了一望窗外,便道:"芳士回来了! "英士便站起来,要走出去,芳士已经到了客室的门口,刚掀开帘子,猛然看见英士,觉得眼生,又要缩回去,夫人笑着唤道:"芳士!你哥哥回来了。"芳士才笑着进来,和英士点一点头,似乎有一点不好意思,便走近母亲身旁。英士看见他妹妹手里拿着一个球拍,脚下穿着白帆布的橡皮底球鞋,身上是白衣青裙,打扮得非常素淡,精神却非常活泼,并且儿时的面庞,还可以依稀认出。便笑着问道:"妹妹!你们今天赛球么?"芳士道:"是的。"回头又对夫人说:"妈妈!今天还是我们这边胜了,他们说明天还要决最后的胜负呢! "朱衡笑道,"是了!成天里只玩球,你哥哥回来,你又有了球伴了。"芳士说,"哥哥也会打球么?"

英士说,"我打得不好。"芳士道:"不要紧的,天还没有大黑,我们等一会儿再打球去。"说着,他兄妹两人,果然同向球场去了。屋里只剩了朱衡和夫人。

夫人笑道,"英士刚从外国回来,兴兴头头的,你何必尽说那些败兴的话,我看他似乎有一点失望。"朱衡道,"这些都是实话,他以后都要知道的,何必瞒他呢?"夫人道:"我看你近来的言论和思想,都非常的悲观,和从前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故呢?"

这时朱衡忽然站起来,在屋里走了几转,叹了一口气,对夫人说:"自从我十八岁父亲死了以后,我便入了当时所叫做"同盟会"的。成天里废寝忘食,奔走国事,我父亲遗下的数十万家财,被我花去大半。乡里戚党,都把我看作败子狂徒,又加以我也在通缉之列,都不敢理我了,其实我也更不理他们。二十年之中,足迹遍天涯,也结识了不少的人,无论是中外的革命志士,我们都是一见如故,"剑外惟余肝胆在,镜中应诧头颅好"便是我当日的写照了。 "

夫人忽然笑道:"我还记得从前有一个我父亲的朋友,对我父亲说,"朱衡这个孩子,闹的太不像样了,现在到处都挂着他的像片,缉捕得很紧,拿着了就地正法,你的千金终于是要吃苦的。"便劝我父亲解除了这婚约,以后也不知为何便没有实现。"

朱衡笑道:"我当日满心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热气,倒是很愿意解约的。不过你父亲还看得起我,不肯照办就是了。"

朱衡又坐下,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茶,点上雪茄,又说道:"当时真是可以当得"热狂"两个字,整年整月的,只在刀俎网罗里转来转去,有好几回都是已濒于危。就如那次广州起事,我还是得了朋友的密电,从日本赶回来的,又从上海带了一箱的炸弹,雍容谈笑的进了广州城。同志都会了面,起事那一天的早晨,我们都聚在一处,预备出发,我结束好了,端起酒杯来,心中一阵一阵的如同潮卷,也不是悲惨,也不是快乐。大家似笑非笑的都照了杯,握了握手,慷慨激昂的便一队一队的出发了。"

朱衡说到这里,声音很颤动,脸上渐渐的红起来,目光流动,少年时候的热血,又在他心中怒沸了。

他接着又说:"那天的光景,也记不清了,当时目中耳中,只觉得枪声刀影,血肉横飞。到了晚上,一百多人雨打落花似的,死的死,走的走,拿的拿,都散尽了。我一身的腥血,一口气跑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带去的衣服换上了,在荒草地里,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清早,又进城去,还遇见几个同志,都改了装,彼此只惨笑着打个照会。以后在我离开广州以先,我去到黄花岗上,和我的几十位同志,洒泪而别。咳!

"战场白骨艳于花",他们为国而死,是有光荣的,只可怜大事未成,吾党少年,又弱几个了。--还有那一次奉天汉阳的事情,都是你所知道的。当时那样蹈汤火,冒白刃,今日海角,明日天涯,不过都当他是做了几场恶梦。现在追想起来,真是叫人啼笑不得,这才是"始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了。"说到这里,不知不觉的,便流下两行热泪来。

夫人笑说:"那又何苦。横竖共和已经造成了,功成身隐,全始全终的,又有什么缺憾呢?"

朱衡猛然站起来说:"要不是造成这样的共和,我还不至于这样的悲愤。只可惜我们洒了许多热血,抛了许多头颅,只换得一个匾额,当年的辛苦,都成了虚空。数千百的同志,都做了冤鬼。咳!那一年袁皇帝的刺客来见我的时候,我后悔不曾出去迎接他 "夫人道:"你说话的终结,就是这一句,真是没有意思! "

朱衡道:"我本来不说,都是你提起英士的事情来,我才说的。英士年纪轻,阅历浅,又是新从外国回来,不知道这一切的景况,我想他那雄心壮志,终久要受打击的。"

夫人道:"虽然如此,你也应该替他打算。"

朱衡道:"这个自然,现在北京政界里头的人,还有几个和我有交情可以说话的,但是只怕支俸不做事,不合英士的心 "

这时英士和芳士一面说笑着走了进来,他们父子母女又在一处,说着闲话,直到夜深。

第二天早晨,英士起得很早。看了一会子的报,心中觉得不很痛快;芳士又上学去了,家里甚是寂静。英士便出去拜访朋友,他的几个朋友都星散了,只见着两个:一位是县里小学校的教员,一位是做报馆里的访事,他们见了英士,都不像从前那样的豪爽,只客客气气的谈话,又恭维了英士一番。英士觉着听不入耳,便问到他们所做的事业,他们只叹气说:"哪里是什么事业,不过都是"饭碗主义"罢了,有什么建设可言呢?"随后又谈到国事,他们更是十分的感慨,便一五一十的将历年来国中情形都告诉了。英士听了,背上如同浇了一盆冷水,便也无话可说,坐了一会,就告辞回来。

回到家里,朱衡正坐在写字台边写着信。夫人坐在一边看书,英士便和母亲谈话。一会子朱衡写完了信,递给英士说:"你说要到北京去,把我这封信带去,或者就可以得个位置。"夫人便跟着说道:"你刚回来,也须休息休息,过两天再去罢。"英士答应了,便回到自己卧室,将那信放在皮包里,凭在窗前,看着楼下园子里的景物,一面将回国后所得的印象,翻来覆去的思想,心中觉得十分的抑郁。想到今年春天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个机器厂的主人,请他在厂里作事,薪水很是丰厚,他心中觉得游移不决;因为他自己新发明了一件机器,已经画出图样来,还没有从事制造,若是在厂里作事,正是一个制造的好机会。但是那时他还没有毕业,又想毕业以后赶紧回国,不愿将历年所学的替别国效力,因此便极力的推辞。那厂主还留恋不舍的说:"你回国以后,如不能有什么好机会,还请到我们这里来。"英士姑且答应着,以后也就置之度外了。这时他想,"如果国内真个没有什么可做的,何不仍去美国,一面把那机器制成了,岂不是完了一个心愿。"

忽然又转念说:"怪不得人说留学生一回了国,便无志了。我回来才有几时,社会里的一切状况,还没有细细的观察,便又起了这去国的念头。总是我自己没有一点毅力,所以不能忍耐,我如再到美国,也叫别人笑话我,不如明日就到北京,看看光景再说罢。"

这时芳士放学回来,正走到院子里,抬头看见哥哥独自站在窗口出神,便笑道,"哥哥今天没有出门么?"英士猛然听见了,也便笑道,"我早晨出门已经回来了,你今日为何回来得早?"芳士说,"今天是礼拜六,我们照例是放半天学。哥哥如没有事,请下来替我讲一段英文。"英士便走下楼去。

第二天的晚车,英士便上北京了,火车风驰电掣的走着,他还嫌慢,恨不得一时就到!无聊时只凭在窗口,观看景物。

只觉过了长江以北,气候渐渐的冷起来,大风扬尘,惊沙扑面,草木也渐渐的黄起来,人民的口音也渐渐的改变了。还有两件事,使英士心中可笑又可怜的,就是北方的乡民,脑后大半都垂着发辫。每到火车停的时候,更有那无数的叫化子,向人哀哀求乞,直到开车之后,才渐渐的听不见他们的悲声。

英士到了北京,便带着他父亲的信去见某总长,去了两次,都没有见着。去得太早了,他还没有起床,太晚了又碰着他出门了,到了第三回,才出来接见,英士将那一封信呈上,他看完了先问:"尊大人现在都好么?我们是好久没有见面了。"接着便道:"现在部里人浮于事,我手里的名条还有几百,实在是难以安插。外人不知道这些苦处,还说我不照顾戚友,真是太难了。但我与尊大人的交情,不比别人,你既是远道而来,自然应该极力设法,请稍等两天,一定有个回信。"

英士正要同他说自己要想做点实事,不愿意得虚职的话,他接着说:"我现在还要上国务院,少陪了。"便站了起来,英士也只得起身告辞。一个礼拜以后,还没有回信,英士十分着急,又不便去催。又过了五天,便接到一张委任状,将他补了技正。英士想技正这个名目,必是有事可做的,自己甚是喜欢,第二天上午,就去部里到差。

这时钟正八点。英士走进部里,偌大的衙门,还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办公的人员,他真是纳闷,也只得在技正室里坐着,一会儿又站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过了十点钟,才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个技正,其中还有两位是英士在美国时候的同学,彼此见面都很喜欢。未曾相识的,也介绍着都见过了,便坐下谈起话来。英士看表已经十点半,便道:"我不耽搁你们的时候了,你们快办公事罢! "他们都笑了道:"这便是公事了。"英士很觉得怪讶,问起来才晓得技正原来是个闲员,无事可做,技正室便是他们的谈话室,乐意的时候来画了到,便在一处闲谈,消磨光阴;否则有时不来也不要紧的。英士道:"难道国家自出薪俸,供养我们这般留学生?"他们叹气说:"哪里是我们愿意这样。无奈衙门里实在无事可做,有这个位置还算是好的,别的同学也有做差遣员的,职位又低,薪水更薄,那没有人情的,便都在裁撤之内了。"英士道:

"也是你们愿意株守,为何不出去自己做些事业?"他们惨笑说:"不用提了,起先我们几个人,原是想办一个工厂。不但可以振兴实业,也可以救济贫民。但是办工厂先要有资本,我们都是妙手空空,所以虽然章程已经订出,一切的设备,也都安排妥当,只是这股本却是集不起来,过了些日子,便也作为罢论了。"这一场的谈话,把英士满心的高兴完全打消了。

时候到了,只得无精打采的出来。

英士的同学同事们,都住在一个公寓里,英士便也搬进公寓里面去。成天里早晨去到技正室,谈了一天的话,晚上回来,同学便都出去游玩,直到夜里一两点钟,他们才陆陆续续的回来。有时他们便在公寓里打牌闹酒,都成了习惯,支了薪水,都消耗在饮博闲玩里。英士回国的日子尚浅,还不曾沾染这种恶习,只自己在屋里灯下独坐看书阅报,却也觉得凄寂不堪。有时睡梦中醒来,只听得他们猜拳行令,喝雉呼卢,不禁悲从中来。然而英士总不能规劝他们,因为每一提及,他们更说出好些牢骚的话。以后英士便也有时出去疏散,晚凉的时候,到中央公园茶桌上闲坐,或是在树底下看书,礼拜日便带了照相匣独自骑着驴子出城,去看玩各处的名胜,照了不少的风景片,寄与芳士。有时也在技正室里,翻译些外国杂志上的文章,向报馆投稿去,此外就无事可干了。

有一天,一个同学悄悄的对英士说,"你知道我们的总长要更换了么?"英士说:"我不知道,但是更换总长,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同学笑道:"你为何这样不明白世故,衙门里头,每换一个新总长,就有一番的更动。我们的位置,恐怕不牢,你自己快设法运动罢。"英士微微的笑了一笑,也不说甚么。

那夜正是正月十五,公寓里的人,都出去看热闹,只剩下英士一人,守着寂寞的良宵,心绪如潮。他想,"回国半年以后,差不多的事情,我都已经明白了,但是我还留恋不舍的不忍离去,因为我八年的盼望,总不甘心落个这样的结果,还是盼着万一有事可为。半年之中,百般忍耐,不肯随波逐流,卷入这恶社会的旋涡里去。不想如今却要把真才实学,撇在一边,拿着昂藏七尺之躯,去学那奴颜婢膝的行为,壮志雄心,消磨殆尽 。咳!我何不幸是一个中国的少年,又何不幸生在今日的中国 "他想到这里,神经几乎错乱起来,便回头走到炉边,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凝神望着炉火。看着它从炽红渐渐的昏暗下去,又渐渐的成了死灰。这时英士心头冰冷,只扶着头坐着,看着炉火,动也不动。

忽然听见外面敲门,英士站起来,开了门,接进一封信来。灯下拆开一看,原来是芳士的信,说她今年春季卒业,父亲想送她到美国去留学,又说了许多高兴的话。信内还夹着一封美国工厂的来信,仍是请他去到美国,并说如蒙允诺,请他立刻首途等等。他看完了,呆立了半天,忽然咬着牙说:

"去罢!不如先去到美国,把那件机器做成了,也正好和芳士同行。只是 可怜呵!我的初志,决不是如此的,祖国呵!

不是我英士弃绝了你,乃是你弃绝了我英士啊! "这时英士虽是已经下了这去国的决心,那眼泪却如同断线的珍珠一般滚了下来。耳边还隐隐的听见街上的笙歌阵阵,满天的爆竹声声,点缀这太平新岁。

第二天英士便将辞职的呈文递上了,总长因为自己也快要去职,便不十分挽留。当天的晚车,英士辞了同伴,就出京去了。

到家的时候,树梢雪压,窗户里仍旧透出灯光,还听得琴韵铮铮。英士心中的苦乐,却和前一次回家大不相同了。走上楼去,朱衡和夫人正在炉边坐着,寂寂无声的下着棋,芳士却在窗前弹琴。看见英士走了上来,都很奇怪。英士也没说什么,见过了父母,便对芳士说:"妹妹!我特意回来,要送你到美国去。"芳士喜道,"哥哥!是真的么?"英士点一点头。夫人道:"你为何又想去到美国?"英士说:"一切的事情,我都明白了,在国内株守,太没有意思了。"朱衡看着夫人微微的笑了一笑。英士又说:"前天我将辞职呈文递上了,当天就出京的,因为我想与其在国内消磨了这少年的光阴,沾染这恶社会的习气,久而久之,恐怕就不可救药。不如先去到外国,做一点实事,并且可以照应妹妹,等到她毕业了,我们再一同回来,岂不是一举两得?"朱衡点一点首说:"你送妹妹去也好,省得我自己又走一遭。"芳士十分的喜欢道:"我正愁父亲虽然送我去,却不能长在那里,没有亲人照看着,我难免要想家的,这样是最好不过的了!"

太平洋浩浩无边的水,和天上明明的月,还是和去年一样。英士凭在阑干上,心中起了无限的感慨。芳士正在那边和同船的女伴谈笑,回头看见英士凝神望远,似乎起了什么感触,便走过来笑着唤道:"哥哥!你今晚为何这样的怅怅不乐?"英士慢慢的回过头来,微微笑说:"我倒没有什么不乐,不过今年又过太平洋,却是我万想不到的。"芳士笑道:"我自少就盼着什么时候,我能像哥哥那样"扁舟横渡太平洋",那时我才得意喜欢呢,今天果然遇见这光景了。我想等我学成归国的时候,一定有可以贡献的,也不枉我自己切望了一场 。"这时英士却拿着悲凉恳切的目光,看着芳士说:"妹妹!我盼望等你回去时候的那个中国,不是我现在所遇见的这个中国,那就好了!"

(后收入小说集《去国》。)

同类推荐
  • 属于你的我的他的初恋

    属于你的我的他的初恋

    岁月轮回倒转,爱恨刻骨情仇,那些爱,仿佛都是用尽了浑身力气。每个人都讲述了一段自己命中注定的初恋故事,故事讲完,整个世界一片寂静。大家这才发现,在这个叫做“初恋”的情结里,命运像一个巨大的吸盘,把在座的所有人的命运紧紧地吸附在了一起。岁月轮回倒转,爱恨刻骨情仇,那些爱,仿佛都是用尽了浑身力气。
  • 淞隐漫录

    淞隐漫录

    本书是近代风行一时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韬,本书就是他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惊可谔之事,藉以抒写平日牢骚郁结的作品。书的内容相当广泛,笔致全学《聊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描写生动细腻,字里行间,常带感情,读来娓娓动人。
  • 北大爱情

    北大爱情

    本书中汇集的北大名家经典爱情篇章可谓是爱情文学作品中一次集中的精彩的绽放。书中的名家先贤敞开心胸、坦率真诚地诉说自己在爱的道路上的经历的坎坷和收获的甜蜜。当你在情感与理智中摇晃,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茫然;当你困惑于方向和选择,当你向天地探问自己的未来;当你向自己探问:风雨兼程,与谁同行?本书或许可以给你答案。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已经找到幸福的人们和不懈追求幸福的人们。
  • 好时光都该被宝贝

    好时光都该被宝贝

    面对同居,珞米说:跟个gay同居的好处,就是看到什么不该看的都没关系。但要是那个gay是假的呢……面对单恋,珞米说:其实过程也不一定苦涩?
  • 贞子之环:环溯

    贞子之环:环溯

    “恐怖小说金字塔”、贞子之父——铃木光司,“贞子之环”大结局。主修古代史的女大学生春菜探访长野县井户尻遗址时,在文物馆中欣赏了一件缠绕着蛇发的女性土偶。一阵意外的电闪雷鸣之后,土偶头部的蛇却消失不见。之后,目睹这一现象的春菜全身变硬,住进医院,成为一座活的石像。她借一只鸟嘴凿击窗户,以二进制信息向数学老师柏田诚二告知了一个坐标。那个坐标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小点,贞子病毒正以水为媒介扩张……
热门推荐
  • 你真坏

    你真坏

    夏忧欢复活后发现世界不太一样了。多了很多的飘飘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终极战神

    最强终极战神

    他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前,他得到一本奇书,揭开奇书封印后,得知自己是死神后裔,且是死神继承人,在千禧年之夜他继承死神失败,前任死神灰飞烟灭,封印在幽冥山上的万魔逃离人间,一场持久的惊天动地的人、神与魔之间的战斗拉开序幕,想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农村青年怎么成神,又怎么降服万魔,最终成为最强终极战神,那就同我一起开启这段热血征程吧。
  • 电影人

    电影人

    一段架空的历史,一代电影人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抛洒自己的热血,成功打造东方好莱坞享誉世界。
  • 红妆至尊

    红妆至尊

    【前有灵宠卖萌铺路,后有妖孽保驾护航,有多宠?往死里宠!】血色彼岸开,万人上彼岸!她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曼陀罗,却遭背叛而死,再次醒来,却变为人人唾笑不已的花痴废材?无灵脉不能修炼?来来来,告诉你什么叫先天上位灵脉!双属性废材?她不介意让世人知道什么叫灵体双修,三属性天才!以莫家家产上门求婚被拒?笑话!她分分钟就可以秒杀的爬虫配得上她?九幽在手,踏鸿蒙,驭洪荒,雷云神丹?手到擒来!然而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某妖孽直接手斩宗门世家的求亲贴,对她笑得奸诈,“本君已经是你的人了,阿罗你可不能朝三暮四。”
  • 南有夏木不可南生

    南有夏木不可南生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南有夏木,不可南生。今有夏木,不可得思。除夕的烟火很美,像极了女孩灿烂都笑颜。四月的天空,每天雨雾朦胧,好似少女的悲伤一般,吞没了天际。
  • 花千骨续写之旧人不复从前

    花千骨续写之旧人不复从前

    爱恨成魔,亦是执念,敢问苍天,是劫是缘。曾经形影不离相依恋,朝夕相处,一起修炼。如今为爱成魔生执念,告别曾经的容颜,我们仙魔两重天,愿来世再续前缘。
  • 鲸坠沉岛

    鲸坠沉岛

    “我们不是妖,我们只是披着兽皮的人啊。为什么你们,就不能把我们当作同类呢?”黎落愤愤道。傅沉从背后轻轻地环住她,缓缓道“我知道,我相信。所以,我会一直支持你,直到人妖和平共处的那天,直到我能光明正大的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爱你,胜过自己的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