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2700000014

第14章

这还仅仅是一些小小的困难。自从1943年初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后,它的主管单位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就将这个单位忘了。艺术家们在沙漠绝塞之中夜以继日地劳作,却半年时间领不到工资。接二连三地发电催要,一概石沉大海。无奈之中,给梁思成去了一封电报,请他帮助查询一下。梁思成立即去教育部査问,教育部推到财政部。又到财政部去问,财政部査了半天,回答说并无“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这样一个单位,倒有“国立东方艺术研究所”的经费,因地址不详,无从汇款。梁思成一听,十分愤慨。肯定又是哪位老爷或小姐打麻将打得发了昏,将“敦煌”写成“东方”!而正是这些写不来“敦煌”的蠢货,却主宰着学贯中西的艺术家们的命运,你还有什么办法?!

工资寄来了,研究所里又有了笑声。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是那样差:董希文、潘紧兹、李浴、乌密风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都住在马棚里。那是什么样的住处哟!在马棚的一侧有一个极大的土炕,艺术家们一个挨一个地挤在一起,头和脚互相磕碰,实在比监狱里的通铺好不到哪去。一张从庙里搬来的油渍斑斑的供桌放在土炕前面,供艺术家们作画,写诗,练书法。而另一侧则是牲口和草料。这些天国的使者们白天在黑乎乎的洞子里临摹,晚上就闻着马粪狗尿的味道,在牛马驴骡咀嚼草料的伴奏声中呼呼人睡。

吃的面要自己磨。艺术家们像牛似的拉着磨盘,将小麦、玉米、糜子磨成面粉,然后自己动手揪面片子,做杂面馍馍。没有筷了一,从沙漠里砍来一簇红柳条子,一折两半。上至常书鸿,下至窦占彪,每人一双,一直用到1949年9月30日。偶然从城里买一点肉,如果是夏天,驮到半路匕就被沙漠里髙达五六十度的气温晒臭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吓倒这些当代的达摩祖师。只要有一点点草料,他们就能挤出新鲜的奶汁。特别是董希文,那种为艺术拼搏的狠劲,常常使常书鸿感动得落泪。这个性格倔强的青年,几乎是丟魂失魄地畅游在中华古代的艺术之宫里。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洗过澡,甚至没有痛痛快快地洗过一次脸,也很少理发,蓬乱的头发披散在肩匕,脸上的胡子足有一尺长。皮肤晒得又黑又粗糙,衣服裤子磨得到处是洞,补丁打了一个又一个。偶然照照镜子,自已都不认识自己了,被同事们戏称为野人。然而正是这位“野人”,却最大限度地摄取了敦煌艺术的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熔中西画风于一炉的独特风格。董希文是学西洋绘画的,他吸收了敦煌壁画色彩鲜丽、画面明亮的特点,将之樣进油画的创作之中。在解放后所作的名画《开国大典》就完全摆脱了西洋油画的程式,抛弃了一边明一边暗的阴影法,而采用敦煌壁画中的渲染法,使人物的面部有了立体感。色彩的使用上也学习敦煌壁画的办法,面部不用黑色,不留阴影。而衣服也只用一种颜色,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凝重、浑厚。

特别使常书鸿感到欣慰的是,陈芝秀自从到了敦煌,一扫路途中的忧郁沉闷,又变得热情奔放了,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使得这位年轻的雕塑家欣喜若狂。在巴黎学习的时候,陈芝秀所看到的西方雕塑都是单色的。而敦煌的千荨佛像却全是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彩塑,集雕塑、绘画、装饰艺术于一体,简直美极了!那一座座佛像,一尊尊菩萨,有的丰满健壮,有的亭亭玉立,衣饰不但华丽而且非常开放,袒胸露腹早已不是洋人的专利。神态更是妙不可言,远不是“庄严生动”四个字可以概括的。这么说吧:有一千个人参观,便有一千种不同的神态;有一万个人参观,便可以留下一万种不同的印象。这怎能不使天性活泼的女雕塑家激动不已呢?她在一个又一个洞窟中欣赏观摩,流连忘返。她和丈夫兴奋地互相切磋探讨急切地交流新发现新认识。在常书鸿的鼓励下,陈芝秀又开始了雕塑创作。

就在这时候,研究所来了一位年轻的退伍军人。此人名叫赵忠清,是酒泉的一个熟人介绍来的。

赵忠清背着一支驳壳枪,精神抖擞地走到常书鸿面前,脚跟一碰,给研究所所长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军礼。“哪里人?”“浙江诸暨。”“哟,那咱们是老乡了。”

大漠孤洲中遇到老乡,常书鸿心里先有了三分喜欢。于是拉起了家常:

“今年多大了?”“31岁。”“还很年轻嘛。”

常书鸿指了指土沙发,让他坐下。“诸暨什么地方人?”“枫桥镇。”

“呀,”常书鸿儿乎叫了出来,“这真太巧了!陈芝秀也是枫桥人。”急忙把陈芝秀叫出来。几句寒暄之后,两位枫桥老乡已经用家乡土语聊上了。

常书鸿分配年轻精干的赵忠清担任研究所的总务主任。艺术家为自己找到了一位得力的帮手而心中暗喜。开始一段时间,赵忠清也确实在大伙儿面前露了两手。研究所四季见不到肉,他便持枪跨马,在沙漠中打黄羊给大家吃。每当年轻的总务主任髙扬马鞭,风驰电掣般地从沙尘中出现在大伙儿面前,将一只只肥硕的黄羊扔下马背时,陈芝秀的眼里便隐隐约约地闪现出明亮的光彩。她和小同乡的关系日渐亲密起来。

而此时,赤诚的艺术家却一心扑在敦煌事业上。那样多的积沙要清除,破旧的洞子要修补,一些重要的石窟要安上木门,至于壁画的临摹,文物的研究,工作量就更大了。常书鸿早晨5点多起床,晚上一两点睡觉,每天劳作十八九个小时,一上床就鼾声大作,根本顾不上去关心体贴自己的爱人。对于身边悄悄发生的微妙变化,更是毫无觉察。他忘记了他的妻子原是一个生性活泼、喜爱浮华的女人,长期的法国留学生涯,使她更习惯高雅而又摩登的生活。她像法国妇女一样,每天都要涂脂抹粉,化妆打扮。她喜欢穿高跟鞋,穿裙子,穿旗袍。潇洒的风度,艺术家的气质,使她显得既年轻又漂亮,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一朵出水的芙蓉。从兰州到敦煌,一路所经州郡府县,只要她披着波浪式的长发,步履轻捷地款款而行,便会引起街上穿着肮脏的黑布棉袄的市民们的围观。就是在堂堂的甘肃省会,陈芝秀所引来的回头率也是破纪录的。她常常为此而感到骄傲。

可是现在,在这个荒无人烟、风沙蔽天的地方,陈芝秀的昔日风采一去不复返了。由于工资经常拖欠,艺术家们常常面临着食不果腹的境地。而陈芝秀的家乡浙江诸暨,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她又出身于大户人家,从小吃惯了大米鱼虾,而在敦煌莫高窟,她所能享受到的,除了沙子和紫外线,就是无边的寂寞了。即便生了急病,也无法可想。有天夜里,一位青年画家突然髙烧昏迷,大家急忙备了牛车,送他到50里之外的县城去看病:青年画家吃力地睁开眼睛,含泪对常书鸿说:“所长,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我好好地埋在黄土里。千万不要把我埋在沙子里!”牛车走后,陈芝秀失声痛哭起来。她不知这种日子还要熬到几时?她深知这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三年五年可以结束的。她的丈夫已经铁了心,要和敦煌长相守,甘愿服张大千所说的“无期徒刑”,而她却一天也待不下去了。她的精神已经垮了。

就在这时候,她的小同乡赵忠清乘虚而人,向这位南国美人展开了攻势。她病了,恹恹地躺在破庙的土炕上,常书鸿顾不上照顾她,赵忠清就十二分殷勤地照顾她。她想吃鱼,他专门骑马到酒泉去买。她想喝鸡汤,他就提着枪到戈壁滩去打野鸡。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后来他将手长时间地搭在她的额上,说看看她的烧是否退了。而这一切,常书鸿都没有察觉。这种时候,陈芝秀便珠泪涟涟地向赵忠清!顷诉自己的不幸,而赵忠清也就趁机将她的手拿在自己的手里,百般地安慰她,奉承她,鼓励她离开“鬼见了都摇头”的敦煌。

他们形影不离了,在林子里散步,在洞子里密谈,甚至进城去玩。他们的行踪瞒过了满身佛气憨厚无比的常书鸿,却瞒不过别人。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谁也不愿意向常书鸿说破,人们不忍心去刺激这位“入定”的敦煌艺术的圣僧。

一个偶然的机会,研究所所长进城去办事,顺便到县商会的陶会长家里坐了坐。陶会长一见常书鸿就问:“你们所里是不是有个姓赵的?”“有哇。怎么了?”“哼,那不是个东西!”

看看所长先生一脸迷惘的神情,陶会长便告诉他:有一天黄昏时分,他从大什字路过,亲眼看见赵忠清和陈芝秀手拉着手,十分亲密地从电影院走了出来……

常书鸿一下蒙了,立即骑马返回莫高窟。喊来赵忠清质问,那家伙涨红了脸,低下头一声不吭。常书鸿下是明白了一切。他不愧是一位电术家,在处理赵忠清的问题上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他不再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也不狗血喷头地骂姓赵的(可爱的艺术家一辈子不会骂人)他叫来由警察转为工人的窦占彪,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将赵忠清驱逐出境,立即执行。窦占彪响亮地应了一声“是”!便气呼呼地喝令赵忠清骑上马背,窦占彪骑上另一匹马,手持猎枪,怒目圆睁,一路骂不绝声。两个钟头之后,已将“牲口下的孽种”驱逐出“境”了。

艺术家想得太天真了。所谓“驱逐出境”,只不过是将姓赵的赶到了县城。那里已不是研究所的“国土”。于是狡猾的兵痞便住在县城的旅社里,通过各种渠道和陈芝秀暗中联系。

有一段日子,陈芝秀表现得十分反常。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位靓妆丽影、风度翩翩的女艺术家,而是一个披头散发、目含怒火的“繁漪”。她和常书鸿无休止地吵闹,动辄摔碟子掼碗。常书鸿再三抚慰劝解都无济于事。她明白无误地向丈夫摊牌:要她,还是要莫高窟?如果要她,马上打点行装,全家人回江南水乡;如果要莫髙窟,那她只好远走高飞了。可敬的大画家此时依然认为妻子只不过是一时想不通,说说气话罢了。时间一长,她心上的疙瘩自然就会解开的。

果然,一段时间之后,陈芝秀变得平静了而旦是异乎寻常的平静。常书鸿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一天晚上,陈芝秀向丈夫提出要到县上去看病,顺便买点东西,说话时心平气和,柔声细语。常书鸿也没多想。第二天早上,常书鸿让窦占彪驾上牛车,送妻子到县城去看病。临行时,陈芝秀将4岁的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亲了又亲,然后交给丈夫。大车轱辘沉重地碾过了三危山,远处突然传来女雕塑家撕心裂肺的嚎哭。

好几天过去了,陈芝秀没有回来。每天黄昏时,常书鸿领着孩子,爷儿三个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望眼欲穿地向着烟雾迷蒙的县城遥望。“老师,”董希文悄然来到常书鸿跟前,“您不必再等了。”“唔?”常书鸿回过头来,茫然地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师母她……”董希文欲言又止。“她怎么了?”“她……她不会问来了!”“为什么?”

“老师,”董希文望着脸色陡变的常书鸿,“您要不生气,我才给您说。”“你说,你说,”常书鸿忍着内心的伤痛,“我不生气。”几天之前,也就是陈芝秀去县上看病的前一两天,董希文在林子里散步,忽然看见上寺的小喇嘛拿着一封信,鬼鬼祟祟地从陈芝秀的住处走出来,神色十分慌张。他喝住了小喇嘛,软硬兼施,又破了一点财,小喇嘛才把信交给了他。据小喇嘛说,他已为陈芝秀和赵忠清传递过好几封信了。“我估计师母不会回来了。”董希文说着,把截获的信件交给了常书鸿。常书鸿拆开一看,呼吸立即变得急促起来。这是陈芝秀和赵忠清商量出走的“联络图”。

常书鸿把孩子委托给董希文,急匆匆地骑了一匹快马,向敦煌县城疾驰而去。到县城已是半夜。一打问,赵忠清和陈芝秀一大早就乘汽车离开了敦煌。常书鸿箅了算,汽车当晚必定在安西住宿。便又打马向安西奔去。月光惨淡,夜幕深重,戈壁滩像死一般的沉寂。荒原上除了野狼之外,还经常有强盗出没。一些夜行的旅人被土匪抢劫后用绳子勒死,草草地埋在沙丘里,成为千古冤魂。但是此刻常书鸿已经顾不得许多了。他必须在天亮之前赶到安西!必须在安西的旅社里截住他们!于是这个风高月黑的夜晚,辽阔无垠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个文弱书生旋风般打马狂奔的剪影。

赶到安西后天还未亮。急急地到车站旅社打听,说是那辆汽车已经开走了。开向何方?好像是玉门。可曾有女的?有,长得很漂亮,就坐在司机旁边。失望和疲倦袭来,他几乎要倒在地上了。但他不能跌倒,孩子们还在等着妈妈。他匆匆地喝了一点水,又跨上马背,向着玉门追去了。头在发晕,手在打颤,心房评枰地跳动。白云急速地向头顶涌来,大地一起一伏地波动着,好像海浪一般。天在旋转,地在旋转……

他整整在玉门油矿的医院里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后得知,当他重重地摔下马背时,是好心的地质学家孙建初和工人兄弟救了他。那天上午,玉门油矿的创始人孙建初带着几位工人在赤金一带找油,发现一位书生模样的人从马背上摔下来,不省人事,便急急地将他抬上汽车,送到医院抢救。从这一刻起,两位中国西部荒原的杰出开拓者,便成了心心相印的挚友。

同类推荐
  • 从前,有个王村

    从前,有个王村

    这是一部豫北平原乡村风物志,也是一本记录老时光的私人札记。作者客居山东,在他乡回望豫北平原上的故乡——王村,对故乡形形色色的风物做了忠实的刻绘。从草木花果、菜饭食蔬,到故人故物、乡野民俗,真实复刻出一个普通村庄多年前的面目,而书中记录下来的许多行将消失的风物和习俗又勾勒出了王村从历史向未来的轨迹。
  • 为什么是莫言

    为什么是莫言

    在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看来,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与作品翻译传播有很大关系。“翻译联通了各国文学,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的概念。”而“文学质量是唯一的标准”。文艺批评家郭小东则从多方面多角度,颇为全面地评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活跃在课本中的文坛奇人,守护着文化根脉,收录《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冯骥才散文》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精选珍藏本,优中选优,遴选40余篇散文,既有《花脸》《珍珠鸟》《挑山工》《快手刘》《黄山绝壁松》《捅马蜂窝》等经典代表作,也收入了《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书中散文有对人生岁月的回忆与感悟,有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描写与礼赞,有对亲朋的怀念与人间温暖的珍惜,有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有对域外旅行的感想。
  •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的自觉是以人的自觉为底蕴的,而人的自觉则又以生命的自觉为主体。因此在文学中表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或抒压抑,或写壮志,甚至在游仙诗追慕神仙的情怀中,也蕴含着企慕生命和留恋生命的意识。
  •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清华剑客,北大泰斗,世纪风雨赤子心。静观天地自在心,细品人间温凉,百岁老人至情至性至美之作。本书精心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多篇品赏景物、回忆留学时光、述说旅游见闻、感慨人生、怀念故人等富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如《重返哥廷根》《月是故乡明》《表的喜剧》《马缨花》《神奇的丝瓜》《忆章用》等。从懵懂少年到历经沧桑,季羡林先生将一生的感悟寓于文字,使得这些散文作品饱含人生哲理,行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至情至性,以及沉淀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
热门推荐
  • 神启的宝具使

    神启的宝具使

    “我有高阶神术,可灭万人!”“我有一仓库宝具。”“我有无上剑术可斩恶龙!”“我有一仓库对龙宝具。”“我有无尽魔力,可放万丈魔炮!”“我有一仓库魔杖宝具。”“丫的,扁他!”“叫你宝具多!”“魔杖宝具哦?!”“对龙宝具哦?!”……
  • 易烊千玺鲸落

    易烊千玺鲸落

    鲸鱼是一种很灵性的动物,它知道自己快死时,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作为墓地,这也许是鲸鱼给大海最后的温柔吧
  • 穿越未来遇到你

    穿越未来遇到你

    一次穿越遇到了最好的他,虽然不在一个时空,但爱他的心永远不会消失。
  • 为你钟情

    为你钟情

    ★【起点新作盟作品】★**********************************************************************************************她,一名退役军警,清高淡泊,外冷内热,有着与外表不相称的强悍身手。她在机关工作屡屡受挫,生活历经坎坷磨难,在一次帮助公安机关解救人质时,一展风采,爱情接踵而至,她却固执地认定属于每个人的青春激情只有一次,也只能容纳一回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一名特警精英,一个军营女兵的优质偶像,如彗星般转瞬即逝的精彩生命,让人魂牵梦萦难以忘怀,成为青春少女们的精神力量和永远遗憾……她们,是一群特警女兵,在军营挥洒着与众不同的青春,在社会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她们笑面人生、积极进取,也难免失意困惑、苦苦挣扎,昔日的战友为情为义、为名为利一旦再度碰撞相遇,会呈现怎样的恩怨情仇、惊心动魄……他们,是一群爱上女特警的男人,或深沉俊逸,或天真浪漫,或冷酷坚忍,或内敛压抑,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平凡与优秀,也许就在一个瞬间被定义……[本书所写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当属巧合]**********************************************************************************************书友群:22308286**********************************************************************************************起点新作盟女生作品推介:《蛇魅》、《女帝》、《凌云志异》、《泪魂》、《樱血》、《小草传说》、《再见,我的爱》、《秦燕悲歌》、《饮清食雅》、《霸王妖姬》、《倾国红颜》**********************************************************************************************欢迎欣赏木子泳群最新作品----《烛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离别之仇恨

    离别之仇恨

    她冷漠。她妖媚。她优雅。他冷漠。他温柔。他活泼。复仇开始。心结束缚着她们。而他们要为她们打开心结。
  • 斗颜争辉

    斗颜争辉

    这不仅仅是一曲爱恨情仇的红尘故事;更是一段亘古不变的宫廷斗争。念如风六岁时结识了命中人,缘起缘落皆因一枚桂花糕。她只是普通的官家庶女,从小受尽欺凌。当最初的信仰被颠覆;从小依赖的母亲忍辱而死,她还会是那个单纯善良的少女吗。且看青涩少女如何转变成心机重重的后宫女人。
  • 说好爱我一辈子

    说好爱我一辈子

    “说好爱我一辈子的,为什么又不相信我呢?”她颓废地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
  • 史莱姆研究者

    史莱姆研究者

    这是一个漫漫黑夜即将过去,而启明星尚未升起的时代。这是一个神灵威光开始黯淡,而人类自身价值尚未被充分认知的时代。这是一个法师已走下神坛,而科技依然被称为炼金术的时代。刚刚入职的年轻警员,用饱含深情的稚嫩目光打量在王权与神权重压下挣扎的芸芸众生,而命运女神的目光,同样落在他的身上。神秘的炼金术,诡异的未知生物,光怪陆离的城市……面对这一切,试图扭转命运之轮轨迹的年轻人,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坦途吗?
  • 重生后的我成为高人

    重生后的我成为高人

    俞夏重生了,成了一个……江湖道士,俗称神棍,记忆回复,姐要成为真正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