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31400000046

第46章 长眠在你的怀抱里(1)

我站在久违的站台上,等待并不相识却十分亲密的朋友。

39年前,我在这里登上北去的列车,走向那遥远的荒原。8年后,我又从这里走下火车,回到家乡。

今天,他要从这里路过,然后再次走向荒原,永远也不再回来。我们一四五十个哈尔滨的老知青列队在站台上,手里举着沉重的标语:“两鬓已秋,情怀如旧”、“北大荒精神永驻我心”、“情系黑土地,魂归北大荒”、“高志强一路走好”。

列车徐徐地进站了。车厢上走下一个年轻人,他双手托着父亲的照片,后面跟着他的母亲,她提着一个大旅行袋,那里面装着的就是他一北京老知青高志强的骨灰盒。看到从未谋面的我们,看到我们手上的标语,她哭了,泪流满面。我们迎上去,和她及一行的十几位北京战友握手拥抱。我们的心都在流泪。

“诮打射你们来接送高志强。谓丨1射!”在哈尔滨火车站贵宾室,当年和高志强一起到北大荒下乡的战友、妻子傅玉玲对来接他们的哈尔滨的知青战友说。“我们是来完成高志强的一个遗愿,没想到这么多的战友来接我们!”

哈尔滨知青联谊会会长李淑梅代表我们讲了这样的话:“高志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北大荒,如今他的亲人和战友又把他的骨灰送回北大荒,这代表着几百万知青的一种精神,一种永不褪色的奉献精神。”

半个多小时后,傅玉玲抱着高志强的骨灰和战友们又登上了3141次列车,他们要去建三江,那是高志强的魂归处。我的耳边响起了歌声一啊,北大荒北大荒,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

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列车在歌声中渐渐远行了,留在站台上的我们在向远方招手。我没有走,在静静地等待那一列记忆中来自北京的客车。那是40年前的大雪纷飞的1967年12月,那列车在歌声中进站,那歌声是一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唱歌的是来自北京西城区13中、丰盛中学和38中等学校的104个中学生,他们是自愿报名到北大荒的“红卫兵小将”,他们是“****”中上山下乡运动的先驱,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是在第二年的12月。当列车在北京站启动的那一刻,许多知青哭了。激情燃烧后总要冷却,他们有些茫然地望着冰冷的东北大地。高志强是这帮知青中的老大哥,他是老高三的学生,一路上安慰着小同学们,领着大家唱歌,为他们送饭送水。这时,一个丰盛中学女知青正注视着他,她叫傅玉玲,也是老高三的学生。她被这个13中男生的行动所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感动变成了深沉的爱。还有一个叫于光的小伙子跟着高志强跑前跑后的,他是13中初三的学生,却比别的孩子更坚强,因为他的父亲于宝合是位抗联老战士,是赵尚志、赵一曼的战友,在白山黑水之间,打过仗,流过血。到前辈战斗过的地方去革命,是于光长久的心愿。而坐在傅玉玲身边的那个小姑娘林东升,也在注视着他,后来也把这种感动变成了爱一那是以后的故事。

满载着青春梦想和革命激情的这列火车,12月8日上午,停靠在双鸭山火车站,那100多个北京知青成了集贤农场〔后来的3师29团)的职工。傅玉玲回忆说,那一天刮起猛烈的“大烟炮”,风声呼啸,大雪铺天盖地,冻得我们浑身发抖,脸上像有刀子在刮。看来,我们要在北大荒的风雪中成长了。我和林东升被分配到了良种队,高志强和于光上了8队。于光回忆说,到了队里,高志强当上拖拉机手,他文化水平高,又对物理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很快成了连里的技术高手。我也当上了拖拉机手,开胶轮拖拉机,给队里跑运输。那时农场也在搞“****”,开始我们这帮红卫兵也跟着闹腾,后来干活一累,我们也没那个心思了。一到休息日,我们北京这帮学生总是互相走动,我和老高常到良种队看傅玉玲和林东升,她俩也到我们队来看我们。我们到了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虽然远离家乡但并不寂寞。开始队干部和老职工看不惯北京知青的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可我们干起活来,都争强好胜,一点儿不比别人差,他们也佩服我们了。

又一场风雪考验着高志强和他的战友们。1969年1月,高志强自愿报名到抚远荒原建新连队。他和于光等十几个知青跟着几个连队干部,冒着风雪开进二(二龙山)抚(抚远〉公路43公里处,在一片桦树林旁支起两顶帐篷,用树干搭起床铺,再支锅点柴化雪水做饭,晚上用旧油桶烧火取暖。他们在摇曳的油灯下写下扎根荒原的誓言,歌声从帐篷中飞出,唤醒了沉睡的处女地。

冰雪消融后,高志强开着全连唯一的“东方红”拖拉机,领着他的班组,向荒原开战。红色的拖拉机拖着沉重的铁犁,翻开被荒草和树根纠缠的黑土地。那场面十分壮阔,但拖拉机卷起的灰尘把他们吹得人鬼难分,24小时连班作业,他们经常饥寒交迫。于光说,最难忍受的是夏天蚊虫的叮咬,他们把黑泥涂在脸上。最渴的时候,水洼里有小虫子游动的浑水也是最好的饮料。那一年,高志强他们创造了奇迹,当年开荒、当年种地、当年打粮,虽然产量不高,也算有了收获。更大的收获是他们在荒原上站住了脚,盖了房,打了井,建了食堂,修了场院,有了几万亩自己的耕地,成了一个像样的农业生产基地~61团1连。当年也在这个连队下乡的哈尔滨知青、现省人大农林委副主任李伟对我说,高志强这帮北京知青是机务上的骨干,他们开出的3万多亩荒地,成了现在创业农场一队的基础。现在这个队已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样板队和建三江重要的粮食基地,当年的北京知青功不可没。

1976年10月,在北大荒奋斗了10年的高志强,含着眼泪告别了这片他曾洒下无数汗水的土地,告别和他结下大地一样深情的战友们返城了。他不想走,又不得不走了。女朋友傅玉玲已于3年前被抽调回北京当老师了。尽管她早就申明,她在北大荒有男友,可还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曾给高志强写信说,如果他回不来,她可以重回北大荒。但他不忍让她为自己做出这样的牺牲,她家6个兄弟姐妹,5人下乡,她好不容易返城了,有着很重的家庭负担。为了坚守北大荒,高志强曾一次次放弃升学招工的机会,这次他却以困退的方式返城了。他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由于是当年重点中学的学生干部,高志强一回北京就被安排到西城区知青办工作。那时,落实知青政策的任务非常繁重。当年,为了解决国家的困难,数以千万计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现在“****”结束了,国家情况好转了,应该安置更多的知青返城。这是******的一个伟大的决策。作为一个老知青,他被返城政策所感动,更要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个政策能落实。那时,他白天在单位忙着为返城知青办手续,晚上家里成了知青家属接待站,他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帮那些符合条件的战友研究尽快返城的办法。战友们返城后,高志强又帮助他们安排能发挥作用的岗位。

傅玉玲说,那些年得到高志强真诚帮助的知青,真是数也数不清。后来知青办的工作并入劳动局,高志强还像当年北大荒耕地的牛一样,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了30年。他曾担任过就业科长、培训科长、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校长、书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这么多年他获得多少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各种荣誉称号,他自己也说不清。

人们说高志强是标准的国家公务员、尽职的党的干部。一看他朴实真诚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个老知青。然而不幸正向他袭来。2004年区劳动局要把旧办公室改建成职业技术学校的校舍,作为学校领导的高志强天天在现场跟着。午休时,他就躺在装涂料的小屋眯一会儿,回家时满身都是油漆味。装修工程是上半年开始的,到七八月时,身体一直健壮的老高突然感到浑身没劲儿,傅玉玲多次督促他才到医院检查,结果把他们惊呆了,他得了白血病!血液里癌细胞含量已达247。。

高志强只好听从医生的意见,12月6日,住进北大附属的人民医院血液病科。那一天正是37年前高志强下乡到北大荒的日子。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他又一次走近北大荒?傅玉玲劝老高不要多想,好好治病养病。经历过北大荒风雪考验的高志强十分坚强,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他忍受着化疗的苦痛,身体稍有好转就出院,情况严重后被迫再次住院。

听说老高病了,同连队的战友来看他,当年得到过他帮助的知青来看他。面对大家,他总是说:“病好了,我一定回北大荒看看。”战友们也对他说“没问题,病好了,我们陪你一起回去!”傅玉玲说,“病好了,回北大荒!”成了高志强战胜疾病的精神力量。一听到战友就说这句话,就像二战时期法西斯占领区坚持地下斗争的战士见面就说:“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然而信心并没有改变残酷的现实,高志强病情越来越重了。

2005年8月,同一个连队的战友章伯滔要带着几个老知青回建三江,他们到医院来和高志强辞行。高志强说,我明年身体好了,再和你们一起回去。章伯滔说,到2007年,我们下乡40年时,咱们一起回去!十几天后,他们从建三江回来,马上来见他,给他看在北大荒的照片和录像,转达了连队老职工对他的问候。他激动地说:“变化太大了!在我们开荒的土地上,庄稼长得这么好!那么多人还惦念着我,只要能走路,我一定回一趟北大荒。”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又有这么多的战友回建三江了,我真羡慕他们,如果我真的回不去了,那将是一生最大的遗憾!”那些天,他很忧郁。老战友们排成班,每天轮流来照顾他。在傅玉玲和战友面前,他总是很泰然。那天姐姐来看他时,他又说起北大荒:“姐,你不知道,我对那片土地真的太有感情,太让我怀念了!”说着他竟号啕大哭起来,也许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再也不能回北大荒了!这是他得病以来,第一次大哭,也是最后一次。

12月24日,上午,轮上张民阜和爱人一上海知青谢晓蕴,来医院照顾高志强,当年他们都是61团1连的。小谢望着面容清癯的老高说:“好好养病,明年我们下乡40年,一起回北大荒!”老高轻声地说:“明年39年,后年才40年。”小1射又说:“你要挺住,40年时,我们回去!”这时老高伸出瘦骨嶙峋的拳头说:“要挺住!”他尽量把拳头举高,声音也很坚定。没想到,这就是高志强留给战友们的最后一句话!中午时分,在傅玉玲给高志强喂饭时,他昏迷了。几个小时后,20多个战友都从全市各处赶到了他的床前。他们呼唤着他的名字,可他再没能回答。下午6时,高志强那一颗顽强的心终于停止了跳动。

随着傅玉玲和战友们低沉的哭泣,北京开始下雪了,那雪和北大荒的雪一'样的白,一'样的大。天色暗淡,寒风肃瑟。

战友们在八宝山给高志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一个多月后,傅玉玲在整理高志强的遗物时,在他的“病中日记”的最后一页发现这样几句话:“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北大地,捐献我的眼角膜,在我父母坟前替我种一棵树。”傅玉玲立刻泪流满面,接着放声大哭,她后悔没有在高志强走前看到他的遗嘱。

那时他表现得很坚强,从不说死,而她也不忍心当着他的面安排后事,更没想到他死得这么突然。她后悔,没有实现他捐献眼角膜的遗愿。她马上给章伯滔、张民阜、于光等老战友打电话。他们都哭了,都说:“我们一定实现老高骨灰撒在东北、撒在北大荒的愿望!”经过精心的准备,又得到建三江农管局和创业农场(原61团)的支持,他们终于有了本文开头所说的这次送战友魂归北大荒之行。他们实践自己对高志强的承诺,在下乡40年时,陪他一起回北大荒。

我曾问高志强最亲密的战友于光,为什么高志强生前一直惦念北大荒、死后非要把骨灰送回北大荒?也许他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1973年,他的父亲把他调到湖北的三机部“五七”干校,后来又在湖北的一家军工厂为他安排了很好的工作,可他两年后又回到了61团当知青。也许还因为1985年他遵照父亲的遗愿,把这位老抗联战士的骨灰一部分撒进了松花江,一部分埋在了赵尚志牺牲纪念地的宝泉岭公园,那里立着老战友陈雷的诗碑。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句:“君乃松山客,素知凌风雪。风雪总无情,幸有耐寒节。”于光说,我们这一辈和父辈的心是相通的,北大荒是我们理想的燃烧之地,是我们的青春之花的灿烂之地,是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之地,自然是我们灵魂的安托之地。

同类推荐
  • 命运描绘

    命运描绘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
  • 时光清浅,微雨在檐

    时光清浅,微雨在檐

    本书用120篇随笔,搜罗生活的美妙与欢喜,带给读者青春的成长与成熟,梳理你躁动的心境,抚慰读者繁忙时紧绷的心弦。本书保留了具有“李丹崖”特色的随笔风格,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篇幅上,都针对高考作文精挑细选,文笔纯熟,警句迭出,一篇篇美文,为读者开启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信手翻书,精彩的句子比比皆是。一册在手,确保你考场作文“胸有成竹”。这是一部青少年成长陪伴读物,作者通过最强体悟,记录了青春心路;这是一本关照青少年心灵的口袋书,它讲述了如何珍藏青春的记忆,如何走出成长的酸涩,如何练就成熟的心智,如何破解人生的密码,如何走出挫折的滩涂;这还是一部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手册,一针见血的点评,开启全文解读,有助于读者迅速掌握写作技巧,把作文与阅读理解当成一种享受。内容十分适合中学生阅读,其中有不少文章入选过全国各省市中高考语文试题,并且有多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和《格言》等文摘类大型期刊转载,是高考与中考的必备书籍,对陶冶青少年的情操,鼓励青少年的斗志,指导青少年的成长和升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中的大量素材是中学生朋友进行作文之时参考的精彩案例,更是拓展视野的绝好选择。本书不仅有励志美文,还有人物故事,更有一些生活中的感悟美文,这些故事会给你心灵的启迪,适合于各个人群阅读,更适合于参加中考高考的学子阅读,因为这些故事既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又有可能以阅读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
  • 永远的小城

    永远的小城

    本书是作者与父亲相伴的点点滴滴,那些善良的、悲悯的、慈爱的情意,那些倾力的关怀、鼓励与鞭策,作者都将它化成了文字,写成了一个个的小故事,其中,有父辈时代的风土人情,他们的悲欢离合、情感纠葛。作者对这座本无多少好感与情感的小城也在逐渐生出怀念之情。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新闻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新闻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年1月1日创刊以来,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余个社区拥有600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一花一世界

    tfboys之一花一世界

    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三个轰动学校的帅气少年:王俊凯霸气腹黑,王源呆萌可爱,易烊千玺高冷孤僻,惜字如金,其实却是一个暖男。当他们遇到心思单纯偶尔还会犯傻的刘雨辰,疯狂迷恋帅哥的花痴少女李心然和温柔感性的刘思语。他们之间的故事正在悄悄上演
  • 夏日倾晨亦微凉

    夏日倾晨亦微凉

    她什么都有,只是她却没有一个愿意陪她的人。。。他,在乎着所有人对他的感受,唯独除了她。
  •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提起李嘉诚,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创业经商,李嘉诚不仅赢得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宣扬了良好的思想,留下了美好的名声,赢得了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作为一名商人,李嘉诚创立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
  • 陈宇修仙传

    陈宇修仙传

    一个普通的青年,怀揣着梦想,来到这座繁华大都市。一场奇遇,从此开启了青年这不平凡的一生。“我陈宇既然踏入了这条道路,那我的这一生便注定不在平凡,我一定要去看一看更雄伟的山峰,更宽广的河水,和更大的天地!”
  • 晚唐三侠

    晚唐三侠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灾害连连,民不聊生。于是,各地灾民纷纷起义。曹州冤句人黄巢揭竿而起,建立了大齐政权。关键时刻,义军猛将朱温降唐,黄巢兵败被杀。为给黄王报仇,义军大将袁鸣潜入民间,化身瘦侠无义,与白侠寒心、黑侠绝情一道,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做出了一番有益于黎民百姓的伟大事业。
  • 暖暖小时光喜欢你

    暖暖小时光喜欢你

    乖乖女沈惜秋VS傲娇校草顾一宁,从校服到婚纱的甜宠校园爱情。附中关于顾一宁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不近人情的高冷校草,年级第一的学霸,拿奖拿到手抽筋,而且篮球打得贼溜,钢琴还是十级.......听说他的女友粉可以组成一个军团。而沈惜秋却是班上只会埋头学习的小透明,本来是八辈子都扯不上的关系。但自从沈惜秋在军训把这位学校风云人物砸晕后,便惶惶不可终日,生怕他找上门报仇,最开始总是躲着他,最后却莫名其妙成为他的小女友。在一起后,沈惜秋发现传言真的不能尽信,原来高岭之花顾一宁是只可盐可甜的小奶狗,尤其是吃醋的时候,真是萌翻了。
  • 盛世恩宠:妃色难挡

    盛世恩宠:妃色难挡

    她是二十六世纪著名毒医,新婚当晚惨遭丈夫毒手后意外穿越。爱情是这世界上最令人丧失心智的东西,有幸重生,她发誓再也不会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却因一道圣旨,将她与风月国玩世不恭的世子绑在了一起。她说,何时给我一纸休书?他说,看本世子哪日心情好了,便写给你。她心心念念的休书没能拿到,还被要求陪他演戏,当他的贴身医护,最终还要将她吃抹干净。他说,现今我二十有四,若我能活到百岁,那便还有七十六年,这剩下的七十六年,我定会护你,宠你,惯你!她说,那个……你确定能活到百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宫主再倾城

    倾城宫主再倾城

    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宫主,一个高贵大方的九幽圣女,看她们如何在勾心斗角的乱世中生存…
  • 许是星辰赠予他的糖

    许是星辰赠予他的糖

    鬼马少女陈苑幸运考入了崇德高中,为了与喜欢的人并肩,她努力学习考入3班错过了他,后来竟然与毫不相干的冰箱沈旭宸同桌,两人慢慢产生感情..."如果我考好了,你就送我1个亲亲,要求不过分叭""现在就可以啊,你考好了,我每天送你1个,""好!""不过...条件是考进前十""……"
  • 群星之巅

    群星之巅

    小人物于清风一次无意探寻竟与闻名宇宙的R博士产生交集,开始了一段伟大的传奇历程。地球之主,银河之王,各种光环等待征服。美女、兄弟、热血、友情、爱情、乃至阴谋诡计,你想要的剧情都给你!ps:作者不懂套路,此书剧情较多,展开需要时间,前期高潮不易,但请谨慎使用,我怕你欲罢不能。书友群号:473965706,欢迎探讨剧情,此书正在创作中,有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