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31400000057

第57章 荒原深处有个“乌托邦”(1)

“乌托邦”这个词,如果翻译过来,是“最美好的地方”或“不可能有的地方”。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英国人托马斯-摩尔写了一本书《乌托邦》,一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鼓吹要建立一种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的世外桃源式的社会制度。摩尔和后来的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极尽努力,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因此“乌托邦”和“桃花源”一样成为梦想的美好地方的代名词。

然而,我却在北大荒的荒原深处,真看到一处“乌托邦”,那里生产发展、生态平衡、人人平等、个个幸福。

8月,正是北大荒的最好季节,我到建三江农垦分局采访老知青,王道明书记领着我从西向东穿过三江平原的腹地,路过一个个绿翡翠似的农场,一直向东进发。开始是水泥路面,后来是沙石路面,过了859农场场部,就是越来越难走的乡间土路了。过了别拉洪河后,一片茂密的树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进树林,恍如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挺拔的杨树簇拥着一个村落,树墙和鲜花掩映着一栋栋房舍,房前铺展着数千平方米的晒场,晒场由金属和玻璃组成宽敞的篷盖遮罩。再向前看,那巨大的场地上摆放着一大排世界最先进的农用机械,最显赫的是那台有2层楼高的意大利纽荷兰公司生产的菲亚特牌的大马力拖拉机。

我们的造访让宁静的庄园一阵狗叫鸡鸣。

身材高壮、满脸古铜色的庄园主葛柏林和他的夫人林莉跑出来,一边喝退狂吠的那几条黄狗,一边和我们打招呼。

在老葛家,主人向我介绍了这个家庭农场的传奇创业史。他们家和员工宿舍同在一栋房,里面的陈设和城里我们常见大开间的住宅没什么区别,客厅、卧室、餐厅、卫生间,一应倶全,装饰得很讲究。这里是老葛的“行宫”,场部还有楼房,儿子一家常住,他们老两口已习惯了这田园里的生活。“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

葛柏林的父亲是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的部队干部,他追随父亲从浙江的一个小山村来到北大荒,因父亲当时在佳木斯的东北农垦总局工作,他就在那个城市读书。1968年6月18日,高中毕业而无法继续升学的他下乡来到了859农场〔后来的23团在连队,柏林和北京10中的1968届高中生林莉相识并相爱。林莉说爱上老葛的原因是,他朴实能干,总能冒出新思想,还特别有激情。我想柏林的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为人仗义,也是打动这个美丽的北京姑娘芳心的原因吧。

问起已经从连队农工、统计员、排长、连长、指导员当到分场场长兼党委书记的葛柏林,为什么去办家庭农场?他说到了美国电影《荒原小屋》和苏联的小说《金星英雄》对他的影响。一个家族从美国西部荒原上的一个草屋起家,开发荒凉的草原,建设家庭农场的故事让他心潮难平。而那个苏联退役的一级战斗英雄,把落后的集体农庄变成富足的家园的事迹,他总是念念不忘。他记得小说中的描写:在庆丰收的宴会上,长长的木桌上摆着大筐,那里面装着香气扑鼻的面包和金黄色的烤鹅,桌上还摆着一瓶瓶自己生产的蜂蜜和大杯的葡萄酒……

在一次佳木斯青年的中秋节聚餐时,葛柏林又想起了苏联集体农庄的那个丰收宴会,他对大家说:“我真想自己拥有一片土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同学们都说:“你这是梦想!土地是国家的,怎么能让你自己耕种,怎么能让你自己收获!”

也许因为柏林从小在农村长大,也许是因为他是开发北大荒的老战士的后代,他太热爱土地,太热爱黑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了。他梦想在自己拥有的土地上,建设自己梦想的美丽富足的家园。那时,他和农场的许多职工一样,日子过得很苦。穷则思变。

没想到,他的梦想真的可以成真了。1984年8月,来北大荒视察的胡耀邦同志,X#建三江农垦分局的干部说:你们也可以搞家庭农场嘛!那时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创造的联产承包的经营形式已经给中国广大农村带来一片生机,长期经营形式单一的国营农场还陷于长期亏损的困难中。总书记这石破天惊的号召,让早就对农场生产经营形式的弊病有切肤之痛的葛柏林“揭竿而起”了,他毅然辞掉分场长和书记的职务,要办家庭农场。

当时老葛的行动在859农场引起很大反响。1985年那个难忘的春天,葛柏林在离场部50多公里的荒原上包了一片地,领着几个工人,挖沟排水,开荒种地。当时他借居在37连,在大食堂搭伙。那一年就开荒近400亩,种上了小麦大豆。在丰收在望的时候,上级来到连队查账,有人怀疑葛柏林侵占了连队的利益,结果一算,连队还欠葛柏林1万多元钱。

葛柏林回忆说,那时大多数农场职工认为办家庭农场就是走邪路,我们像后娘养的,处处受气。葛柏林怕人说他占公家的便宜,一气之下,扔下已开好的地,又跑到20多公里外、别拉洪河畔的一片当年开荒的废弃地,干了起来。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一棵树都没有的荒原上,葛柏林满怀信心地安营扎寨了。已经在农场当工会副主席的林莉也辞去职务,跟着老葛干起来。

那时,林莉在4棵木杆挑着的一块帆布下,脚站在泥水里,给工人们做饭,老葛开着拖拉机和工人们一起挖沟开地。那时他们喝的是泡子里的水,住的是草棚,吃的是粘牙的馒头,再次感受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辛。到1986年,葛柏林的家庭已经开荒2000多亩。1987年,他们遭遇大涝,地面积水80多厘米,当年他们只收了20多吨粮食。葛柏林毫不动摇地继续排水开荒,改进耕种方式,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可卖粮很难。因为他们是家庭农场,列不上计划,价格得不到优惠,可葛柏林还是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卖出了粮食,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使那些想把他们挤垮的人一次次失望了。

葛柏林的家庭农场经过10多年的奋斗,现在有耕地7000亩、林地2000亩、湿地900亩,共挖排水沟150公里,土方30万立方米,田间路15公里,在农田建设方面投资120万元。这个农场的规模当然大大超过那个在荒原小屋起家的美国家庭农场。

作为农业专家,葛柏林深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道理,1996年,他投资了48万元购买了纽荷兰公司生产的菲亚特牌的腿0大型拖拉机,成为中国第一个购买进口大型农机的个体农户,第二年根据生产的需要,他又买进了一台菲亚特。现在操纵这台世界最先进农机的是老葛的儿子葛麦。这个已回北京工作的年轻人,要继承父业,在北大荒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在父亲手下当技术总管,他的治下有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深松机、割晒机、扬场机、输送机、喷药机等全套世界一流的30多台农业机械。他的接班人,就是还抱在她妈妈怀里的3岁的葛豆豆。真想象不出,到她那个时候,会操纵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农场会建设成什么样子。

葛柏林“自己拥有一片土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的理想实现了,更重要的是他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祖国做出了贡献,显示了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生命力。建立家庭农场以来,他们已生产粮食1.2万吨,从2000年以来,每年产粮豆1420吨,能装40节车皮。如果按每人每年150公斤口粮算,他的农场给养近1万人。他们农场的粮食商品率957。,优质品率1009-。王道明书记是葛柏林的老朋友,无论是在859农场或在建三江工作时,都给这个示范家庭农场很多支持。他说,在全垦区20多万个家庭农场中,无论规模、现代化程度、粮食产量、销售收入,葛柏林家都是独占鳌头的。说着,林莉拿来两个奖状给我看,那是2003年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种粮十大标兵”的奖状。葛柏林指着窗外说,还奖给我一台拖拉机呢,那不,正停在场院上呢!

这时,晚霞正为这个富足的庄园洒下一片金辉,晚风送来一阵清凉。我说,咱们抓紧看看吧。我们先参观了职工宿舍,我很吃惊,那条件竟比大学生的宿舍要好,4个人一间,有电视,有书桌,还有可以洗浴的卫生间。挨着宿舍还有一间立着书架的图书室和一间摆着乒乓球台的娱乐室,这些设施都是为18个工人服务的。在那间办公室里,我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党支部成员的名单,林莉是这个家庭农场党支部的书记。她说,我们这个支部活动很多,大家积极性很高。我看到门前停着八九台黑色的力帆牌摩托车,那是老葛给工人们买的交通工具。他还给骨干工人在场部买了5套房子。在他农场工作的职工年工资1.2万元,还为他们每个人上了5项保险。老葛说,这个农场是大家建设的,钱是大伙挣的,大家都亲如家人,亏待他们一点,我都会心里不安的!

同类推荐
  • 接受感动

    接受感动

    本书汇集了感动的故事。包括有:迟到的月光,秋梦,阳光中的找寻,绿色的回忆,最伟大的爱,接受感动,朦胧的花季等。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以沈从文身边最亲近的亲友对他的回忆,体现沈从文有温度的日常。作者笔触凝练大气,道出了沈老温厚纯良的品性,也刻画出了沈老肝胆相照的气概。
  • 在下沉的世界里上升

    在下沉的世界里上升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纪录片脚本等作品百余篇,共分六辑,分别为:与灵共舞、山中问路、湖畔沉思、惊世一暼、须臾芥子、大家小道。作品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同时作者以其敏锐的视角,对人生境遇、生活细节、自然景物等都有深刻的感悟和见解,文字朴实,内涵深刻,读来发人深省。
  • 岁月在塔林中穿行

    岁月在塔林中穿行

    本书为镇海炼化广大员工创作的诗歌作品精选集。镇海炼化三十八年的发展历程,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几代炼化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企业从创业初期的一个调剂型炼油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企业广大员工在工余闲暇,用心灵感受生活之美,用真情回馈纯朴之爱,用感恩回报企业之惠,多彩的笔尖触摸深邃的韵律,把生活的百味浓缩提炼,汇歌成诗,吟古诵今,汇成本诗集。本诗集的出版,对进一步营造企业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具有一定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巫之裔

    巫之裔

    跟朋友吐槽,作者把反派写的太温情,朋友给你笔,你自己写……反正也是隔离,就写吧
  • 大宋山水郎

    大宋山水郎

    魂穿大宋这个繁华盛世的周易,发现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读读书。来个封侯拜相。官居一品了。可是。三个彪形大汉瞬间而至。就是因为没钱,被绑上寨子。新婚之夜,一个绝色女子走了进来。轻轻交了一声。“相公。”周易顿时改变了志向,这碗软饭,他不香吗?
  • 世界第一巨甜

    世界第一巨甜

    我叫苏玛丽,23岁前我是大家眼中的白富美,大学毕业拥有一个爱我的帅气男友,两家公司。直接跳过了应聘实习的所有环节。本该继承大家大业的我,不小心发生了一个意外,在我23岁的生日那个月,后妈陷害,前男友出轨离我而去,和父亲断绝关系的我,你以为会遇到一个霸道总裁总裁吗,nonono你以为这是甜文吗?没错作为一个往届生干过发传单,学习顾问,卖过车,终于凑够学费在我25周岁生日那天收到了国家戏剧学院的通知书第一天就遇到了一直是心中偶像的弟弟星辰。
  • 武神重生

    武神重生

    一代武神重生,回到自己十六岁那年!这一年,武神还是一个人见人欺的懦弱皇子;这一年,武神的老爹统治的国家岌岌可危;这一年,武神重生回来了,那么他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废话!当然是先干掉要造反的贼子,再重新踏上武道巅峰!当然,他可不单单只是一个武神。毒龙阁、丹神殿、神笔宫的人说——他就是一个妖怪!老子从来没见过十六岁的天品毒师、丹师、器纹师!!!
  • 星云之神树之子

    星云之神树之子

    他是狼族王子,她是神树之女,她将他视为爱人,他却一次一次的伤她,当她为他而死,他才如梦初醒,可现在,还不晚,
  • 法无止

    法无止

    修仙者的尽头为何?凡界?仙界?神界?红尘天外天?混沌宇宙?还是起始之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夏金秋:许你一世欢颜

    盛夏金秋:许你一世欢颜

    她是白晓瓷,用她的话来讲,白是白晓瓷的白,晓是白晓瓷的晓,瓷是白晓瓷的瓷。而他呢,他是顾清秋,用某人的话说,顾是顾清秋的顾,清是顾清秋的清,秋是顾清秋的秋。于茫茫人海中,于岁月洪荒里,他们相遇了。“白晓瓷。”“有。”“你准备好了么?”“准备?准备什么?”“当然是准备成为我顾清秋这一辈子唯一的爱人啊。”“看样子是没准备好啊,不过,没关系,你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准备好。”“不过,不要让我等太久啊,天知道我是多么希望下一秒你就可以像我爱你一样地看着我。”彼时,他风华正茂,她年华正好,于是便如此理所当然地相爱了,演绎出紫陌红尘里最普通不过的一段恋歌,不计结果。愿与君共享这一份不计结果的小爱情。
  • 重启天界之仙自古来

    重启天界之仙自古来

    当远古沉睡的仙人醒来,该是怎么样的剧变?以天界的魂灵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劫难,是不是走着别样艰难的道路?我会告诉你,当一个文明的魂被唤醒,他会是多么可怕的对手,异位面的战争不断再打响,仙与妖魔的对抗,仙与亡灵的战争,天使文明又能如何?科技文明又能怎么样?雷将掌法,何必多说?打过了再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系统克星

    系统克星

    3015年的太阳系政府开发出一款联合各大殖民星球的大型网游,当各地玩家乐在其中之时却不晓得他们正落入一个惊天大阴谋当中。倘若虚拟世界中的游戏角色可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肉体,如果游戏世界中的“地位”凌驾于现实世界当中的“权利”,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当战火在燃烧,当死亡在蔓延,却只有一人理论上可以对抗游戏世界中的至高主宰——系统。因为他无视规则,身怀漏,洞,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