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42500000003

第3章 皋兰夜语(1)

久居兰州的人都知道,深夜出门,不用抬头,即能感到,或身后,或眼前,定有一庞然大物在夜色中谛视着你,那就是皋兰山了;也不必引颈四顾,定能听到一种哈气似的嗬嗬声在空气中鼓荡,那就是黄河的涛声了。

记得一九八六年前后,有位兰州的故交到了北京,闲谈中顺便说起:“皋兰山上建公园了。”兴许他的语调太平淡,兴许当时的我未及细想,反正我没当回事。我估计,那无非是在皋兰山腰的某处修了个凉亭罢了。我的想象力再丰富,也是断乎达不到山巅的——在我少年的记忆里,皋兰山仰不可攀,直薄云汉,如壁立的屏障守护着兰州,兰州则是偎在它脚下的羊群。实难想象,在这陡峭的几乎寸草不生的皋兰山之巅,能建个什么公园。

终于,在一秋日傍晚,我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兰州。下火车后猛一抬头,竞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皋兰山还是那副熟悉的静卧了千万年的姿势,老熟人似的对我歉然一笑,但仰观山顶,却全然陌生了,著名的“一棵树”没了踪影,只见原先最高处烽火台的位置上,隐约飞起层层亭台楼阁,与秋夜的星斗混成一团,细辨则有角翼然,在雾霭里明灭,如神话里的蓬莱仙境一般,好像一阵风来,那缥缈的楼阁随时有升入霄汉的可能。这就是友人所言“兰山公园”了吧,果然奇幻至极。由于地面是万家灯火的闹市,山顶是星光灼灼的亭台,而中间部分的大荒山完全融入了沉默的夜色,所谓山顶公园便有了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似的飘游感。我盯视片刻,觉得眼睛发酸,真不知是天宫在轻摇,还是夜气在浮动。

我也算是到过一些地方,见过一些世面的人了,就说夜景吧,曾登上国际饭店看上海(听说现在该去登东方明珠电视塔了),也曾登上枇杷山看重庆,还在飞机上看过夜的法兰克福和罗马,但我敢说,它们尽可以其富丽或壮丽炫人,却都不如夜的皋兰山那么富于梦幻之感。我早就觉得,兰州含有某种说不清的神秘和幽邃,暗藏着许多西部的历史文化秘密,凡只到过西安没到过兰州的人,绝对不能算到了大西北;只有到了兰州,而且流连黄河滩,驻足皋兰山者,才有可能摸索到进入大西北堂奥的门径。

我从来都固执地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只能作于兰州,而且描写的也只能是襟山带河的兰州。“凉州词”乃古乐府惯用的诗题,并非只能写凉州或只有亲临凉州者才能用它,这就犹如唐人写“出塞”、“入塞”的诗很不少,井非每个人都非要出一回塞一样。可是,单就这首诗的意境观之,恐怕诗人不亲自来到一个高山、长河、古城三者奇绝地扭结在一起的地方,是断难杜撰得出来的。

我想象,王之涣是在一个早春的正午,一个假阴天,来到兰州雷坛一带的河谷的,他极目西眺,觉得黄河上接白云,仿佛是从云端挂下来的,就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子出唇;再侧目一看,发现身边的孤城兰州紧贴着崔嵬的皋兰山,四围群山如簇,使山愈大而城愈小,便生出了“一片弧城万仞山”之慨;当时天气乍暖还寒,兰州一带的杨柳还没有吐芽,王之涣打了一个寒噤,猛听得有羌笛声若断若续飘来,心里想,兰州尚且如此,那凉州以西的古战场,还不知道会怎样的苦寒呢,遂叹息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啊。我这样解,唐诗专家可能要引经据典地起来反驳,但据我所知,只有兰州才具备诗中所写的特殊地貌,往西去,甘、凉、肃、瓜四州不是这样,沿黄河上下造巡,济南、郑州、西宁、银川等地,也都不是这样。后又发现岑参咏兰州的诗:“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益发坚定了我的看法。

兰州这地方确乎有种非凡气象,黄河穿城而过,环城则是山的波涛,好似一座天然的古堡,外面的东西不易进来,里面的东西也难出去,铁桶也似的封闭。要是在西安,你会感到关中大平原的坦荡与敞开,而身在兰州,你就没法不体验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禁锢感,连走路的步子都会放慢。从地图上看,兰州才是中国真正的中心。老人们常说,环绕兰州盆地的群山是一条逶迤的巨龙,皋兰山是龙头,九州台是龙尾,确实越看越像。小时候,我就经常好奇地久久凝视着它,盼望着又惧怕着它会抖动头颅。及长,渐渐知道了龙的传说,就想,这里是否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发祥地?惜乎只是猜想,并无如“黄陵”之类的有史可征。但凭着直觉,我相信这是一块神秘的土地,以前必发生过或不见史籍却惊天动地的事,以后也必会弄出震撼神州大地的响动。

考证起来,兰州的历史甚为悠久,秦置陇右郡,汉置金城郡,隋置兰州,皆为兵家必争之险要,到了今天,它更是西北重镇,交通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兰包诸线,均奔凑兰州而来,交会之后又各奔西东。川陕及沿海的货物要进入青海、新疆、西藏,或青海、新疆、西藏的产物要运到内地,大都须经兰州这个“瓶颈”。兰州的得名,一说来自于夹峙着它的一山一河,即皋兰山(兰)和黄河之滨(洲);一说古时的兰州四季如春,盛产兰花,故有此名。对后一说,我有些怀疑。古兰州府或古金城郡,其实是一个小文化圈的别称,它还应包括河州、湟州、临洮、循化、榆中、皋兰等一大片青海与甘肃接壤的地面。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和稍后的齐家文化,老窝都在这里,前者因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后者因广河县的齐家坪而得名,你想找最地道的三足鬲和鱼纹盆,恐非此地莫属。曾使举世惊愕,众学者争执不休的“舞蹈纹彩陶盆”,即出土在这个文化地带。此盆也确实奇特得很,盆沿上的舞者,咱们的老祖宗们,头上之饰物似为发辫,披于脑后,而下体之物,就很像男性生殖器,舞者裸体而踏跳,奔放恣肆,性器官非常之突出,这就不能不使学人们大费猜详,一定要破译它的意义了。列祖列宗,你们何以豪放如此?它的笔势、动感、构图、线条均出奇的成熟,却出自五千年前的先民之手,怎下令人惊异。

所以,兰州是封闭的、沉滞的,但又是雄浑的、放肆的。不信,你往黄河老铁桥上一站,南望皋兰山,北望白塔山,下望黄河那并不张扬却又深不可测的浑浊漩流,会感到—种山与河暗中较劲的张力,或蒙克绘画中才有的紧张感,据说现在的黄河冬天也不结冰了,于是不存在解冻问题,但在我小时候,看春天的“开河”,那刺激不亚于惊雷奔电,若是一个人独立河边,或会被它骇人的气势吓得战栗。看啊,一块块硕大的排冰,像一个个满怀仇怨、冲锋陷阵的生灵,互相追逐着、撞击着,那高扬着手臂的冰块杀过来了,那低头冲刺的冰块迎上去了,时而惊天动地处轰鸣,时而粉身碎骨地呻吟,有的冰块狂暴得简直要扑到岸边来捉你,于是冰水都溅湿了你的棉鞋。四野岑寂,整条大河犹如低吼着的、厮杀不断、尸横遍野的战场。夜幕降临,就益发骇人心目。这不由让人想起《吊古战场文》里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声析江河,势崩雷电一类的句子,遥想发生在著名的兰州河谷里的无数部落之间、宗教之间、民族之间、政治集团之间、阶级之间的征战和杀伐……

翌日,天一放亮,我便急于寻觅登皋兰山的途径,想弄明白夜气中仙山琼阁的来由。我虽在兰州长大,却从未登上过皋兰山,在过去,那几近妄想,这回该偿还宿愿了。此时,王作人先生来了。王是我当年在兰州大学的同窗密友,现为该校教授,新闻系主任,他约我同去拜访另一同学杨临春女士。杨的寓所恰在皋兰山脚下,窗明几净,我们就坐看通往山顶的缆车缓缓上下,以及游客们的嬉笑状。杨说,千万不要白天坐缆车游山,那太没想象力了,一定要夜里上去,你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神秘的兰州。

饭后,三个老同学散步在通往五泉山(皋兰山脚下的一处名胜)的路上,互相打量一番,感慨油然而生。作人是当年班上的英俊小生兼饱学之士,如今业已头顶微谢,一脸沧桑,他那曾经俊逸的脸庞,平添了不少岁月的沟壑。临春是著名的“校花”。当年我在班上年龄最小,虽不明内情,倒也听说,她的追求者就有十八罗汉之多。那可能是夸张,肯定有冤枉,比如仅写了一张小纸条者之类。现今的她,已是五十出头的人,正遇上私人生活的坎坎坷坷,脸色就颇显憔悴,明亮的眸子流露着呆滞,只有秋风中依然苗条的背影,还能想见昔日的丰韵。按老话说,她的出身不好,解放后家境败落,举家作为移民被遣到河西走廊某县,上高中时,寒暑假没钱回家,她就住在学校里,三九天还穿着一双球鞋。她后来的境况时好时坏,似乎一直摆脱不了出身的阴影。她是在外面闯荡多年后回到兰州的,我们开玩笑地说,这叫归正果。看着她的背影,心头忽然升起一种苍凉感:我们这代人的青春真假小鸟一样不回来了么?

他俩都说我不见老,我惟有苦笑,我说,这可能因为咱们西北人皮肤“厚黑”,少不显少,老不显老吧。临春忽然向我提了个严肃问题,她说,当年咱们班分配到北京的十几个人,为什么除了一二个,不出几年全都纷纷回来了,有的是老婆拖后腿,有的是生活不习惯,一个个直到回到老家的热炕上方觉安妥。你说,这仅仅是甘肃人家乡观念太重、畏惧交往,习性保守的缘故吗?我想了想说,这问题太复杂了,几句话何能说清,直到今天,在北京的甘肃人仍颇为寥落,牛肉拉面的打遍全国并不证明实质上有多大改变,比如,中直系统的全国作协会员近千人,而多年来其中的甘肃人竟只我一个,陕西人则多得多,你说怪不怪?也许,这些都与眼前的这座大山有关系吧。

同类推荐
  • 文化散文研究资料

    文化散文研究资料

    《文化散文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文化散文研究的发表论文,反映文化散文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张贤亮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杂志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宁夏劳改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到宁夏文联任编辑,专业作家。重新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有《张贤亮选集》四卷、《感隋的历程》四卷及《张贤亮作品精萃》七册等多种文集出版。代表作有《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河的子孙》《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青春期》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等。
  • 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是当下中国最具人文精神的民谣诗人周云蓬2011年至2012年年初的杂文合集。他把自己“游唱、知人、遇事”的经历写成文字。他关心很多事情,关心很多人,这位盲人歌者内心广阔的世界,会令“正常人”倍感羞愧。
  • 井冈山的答卷

    井冈山的答卷

    一部全方位叙写革命老区井冈山在全国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率先脱贫摘帽奔小康的报告文学。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是共产党人交给人民的答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凌翼深入井冈山乡村,地毯式实地采访了120多个村组,以细腻的笔触、真实的细节全景式勾勒出井冈山精神谱写的新时代史诗性画卷。
  •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出乎人类的想象。一个园林艺术的杰作,却伴了民族的耻辱。
热门推荐
  • 豪门闪婚之霸占新妻

    豪门闪婚之霸占新妻

    那一天,民政局门口手里捏着一个红本静望他远去的背影。二十三岁的卓幸就这样迅雷不及掩耳嫁给了二十九岁的傅执,这场商业闪婚让众人始料未及……她跟他的第一次,无边的疼痛是她的最深记忆。深黑的夜,一场算计,制造出一对可爱的萌包子……她跟他的第二次,是在结婚生完宝宝后,幽暗的房间,狭小的床上,他霸道的不留余地……
  • 我真是女孩子

    我真是女孩子

    娱乐界最好的文学家;文学界最好的数学家;数学界最好的科学家;科学界最好的影星;影视界最好的网红;网红界最好的游戏玩家;游戏界最漂亮的女人!一次次被人叫成美女,她也在女汉子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田凌儿的内心是奔溃的,她好想对着全世界的人大喊:我真是女孩子!跨越那么多界,纯属巧合而已啊!
  • 非卿不娶:逃婚小妻子

    非卿不娶:逃婚小妻子

    听说最近流行起了穿越,没想到本小姐也赶上了穿越的潮流。但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未婚夫是从哪冒出来的?看着某腹黑男,某女想了想自己以后的日子……顿时欲哭无泪。不行,为了自己以后潇洒快乐的生活,她得采取点措施!三更半夜,月黑风高,四周一片寂静……突然看见某个角落,某女拿起早已备好的包袱,半弯腰瞅了瞅周围,哈哈,我终于逃出来啦!某女一脸的春风得意。向前走了几步,突地撞上一个硬物。摸了摸鼻子,“哪个人撞了老娘?”抬头,怒视,然后慢慢低下头,心中暗道:哦买的嘎嘎!“不知沐大小姐半夜出来为何?”某腹黑男笑得一脸妖娆。“啊?哈哈哈哈……我出来看月亮的。”说着,某女指了指连星星都没有的天空……
  • 战惑

    战惑

    重生,复仇,厌战,世仇,诡谲的宗族,莫名的传说,险恶的江湖,凄美的爱情。只因生在特殊的时代,一切为谜,又紧紧桎梏着每个人,挣脱或屈从,牺牲还是抗争?誓不为奴,翻身为将,天赋异禀,智计百出,憨厚的外表下藏着不屈的狂野。
  • 疯狂忍界

    疯狂忍界

    一个在现实中备受压迫的社畜,996成常态,ICU在招手一次偶然,穿越到了火影世界,成为了宇智波带土,满身戾气的他决定做一次最大的反派
  • 记忆里的人们

    记忆里的人们

    文希与她的好朋友黎月瑶,以及那个班长大大黎望的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是交点

    我家是交点

    当木宇的家与异世界产生了交点,木宇开心的笑了,他一直觉得他是有使命有主角光环的人,而这一天终于来了。木宇躺在床上,看着房顶,心里想着,再等个屠龙宝刀他就可以纵横异界……
  • 时间外

    时间外

    一生变故,最庆幸能与她相遇。无论多痛苦,她都是他的光芒,哪怕她将他推下悬崖,哪怕他失去了记忆。她就是她,在他心中唯一无可代替的光。
  • 绝宠萌妃:机智果敢美妃嫁到

    绝宠萌妃:机智果敢美妃嫁到

    一朝穿越,成了薛府得宠夫人所生的七小姐,无奈还有一个所谓的青梅竹马求娶。某王爷不乐意了,“职位?本王给的起的,他可不一定给的起。”嫁过去才知道,什么外界所传的狠心毒辣,这个肯亲自给自己洗脚丫子的难道是友情客串?才不是,这可是有着主角光环的大王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