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愉快的美国学校
记者:今天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真的感到非常荣幸。
首先想请两位女士谈谈有关你们的友情以及对美国的回忆等。
三岛:我们在威尔斯利大学一起学习了两年。学校离波斯顿很近,宋美龄女士也毕业于这个学校。我予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七年在那里读书,和谢冰心女士住在同一个宿舍,一起学习英国文学。最初是因为谈论各种有关英文学的问题而成为朋友。头一年,她(指谢女士)生病了,所以我们没有成为十分好的朋友。从第二年开始,我们同住一个宿舍。美国女学生很喜欢开玩笑。
记者:谢冰心女士也开玩笑吗?
三岛:我是很怕羞的人,所以没怎么开玩笑,谢女士很会开玩笑,所以她交了很多美国朋友。我也成为她们的其中之一。谢女士一点儿都不怕羞,也不怕生,但一点儿都没有自以为是的感觉,给人感觉特别好。无论什么时候她都能制造愉快的气氛。
谢:别把我捧得那么高噢!(笑)
三岛:谢女士模仿老师很逼真。模仿Miss shacford老师时,真是天衣无缝。
谢:啊,那位教我们莎士比亚的shacford老师……
三岛:无论对哪国的学生来说都没有比模仿老师更高兴的事了。大家在宿舍里吃晚饭等时候,沸沸扬扬地评论这一天的老师的课,模仿老师……
记者:学习怎么样呢?
三岛:大家当然都学习了,但美国并不把学习的优劣当回事儿。美国是一个以社交为中心的国家。所以,说是学校,主要以社交为主,考试不及格也不放在心上。(笑)但我们不及格的话会被推迟回国的日期,所以我们很用功。美国人不太看重学科的成绩。她们只会说,“她是外国人,所以学习很好。”
而且,即使不及格也不像日本那样要把一学年的所有的科目再学一遍,而只要重新学一遍没有合格的科目就可以了,所以不用太担心。
记者:和日本不一样,美国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三岛:美国人不用介意成绩。而且外国学生大都是被挑选出来的脑子比较聪明的人,所以美国学生不会因为比不过外国学生而感到羞愧。那儿没有外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差别意识。
记者:也就是说你们在那时的学生生活中没有感觉到在政治上或人种方面受到差别喽?
三岛: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因为美国这个国家的学校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克服这些问题,建立超越政治的友情。
谢: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三岛:我从津田英学塾毕业以后马上去了美国,加上据说当时津田没有被认定为大学,所以我不得不攻读本科。谢女士毕业于燕京大学,那儿被认定为是大学,所以她已取得了文学学士的称号。我只毕业于津田,因此不得不修文学本科的科目。但是和日本的学校不同,任何人都能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所以我和谢冰心女士同班。
记者:威尔斯利大学不是男女同校吗?
三岛:是一个都是女生的学校。
记者:类似女子大学那样的学校吗?
三岛:是的。有许多地方都是男女同校,但还是有男校和女校。有名的学校许多都是男女分开的,教学水平也很高。把男生和女生分开,减少学生人数,这样可以使教学进行得更彻底,以达到较高的质量。女校有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瓦萨女子学院、布尔茅尔女子学院、史密斯女子学院等,男校有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
男女学生的交际
记者:但是,虽然是这样的学校,晚会等活动时允许学生们和男性交流吗?
三岛:这是自由的。现在交流就更平常了。我们那个时代也可以随便什么时候邀请男性朋友。但是不能把他们带到自己的房间。我们有会客室,大家都在那儿交谈。平时,我们吃完晚饭会从傍晚一直谈到二十二点左右……
谢:是二十一点四十五分。
三岛:二十一点四十五分为止是男客也可以留在会客室谈话的时间。铃一响就得让客人回去。
星期六从下午、星期天从早上开始就可以接待客人了。所以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忙。特别是日本人和中国人,女生人数少,男生人数特别多,会来许多人。
记者:我们日本男士很不好意思跨入女校的大门。
三岛:美国很公开地允许这样。在接待室或学校的花园的话,随便说多长时间的话都可以,说是学校的花园,其实就像一个大公园,既有森林,又有湖,非常美丽。星期六和星期天会有许多对男女坐在小船或皮艇上在湖中荡漾,或是在山丘上和林荫下散步。五月份左右,粉红色的苹果花与淡紫色的火苗般的丁香花盛开着,透着香气,蓝鸟在花丛中歌唱。这时真会感到那是一个青春的乐园。
谢:那时也是,留美的中国学生比日本学生多得多。当今中国主要的官员都是在美国留过学的人。
记者:中国人有没有介意蒋介石主席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这件事呢?
谢:一点儿都不介意。十五年前左右毕业于日本学校的许多人都在政府机关工作。但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这说明日本的外交有其不足之处。以前我的许多亲戚都来日本留过学。
他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了科学、医学、法律等许多科目。
相比之下,日本的费用很低,但不久能支付费用的人都去了美国。我丈夫毕业于清华大学。由于这所学校是用“庚子赔款”建立的,所以在那毕业的学生几乎都去了美国。学费也都由大学支付。支付给美国的赔款美国没有收领,而是建造了大学,然后把学生送往美国。用这笔费用供他们学习。
记者:据说在“台湾事件”时,日本也有人想不收领赔款而把这些钱捐赠给中国,但当时的政府对这种想法置之不理。
美国这个国家真是心胸开阔啊!
出乎预料的日本的印象
记者:谢女士,您能不能谈一下来到战败国日本的印象……
谢:大大地出乎了我的预料。来到日本后结识了很多日本人,许多人给我的感觉都很好。在中国遇到的都是一些日本的商人和军人等,许多时候感觉都不是很好。总之,我觉得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应该像美国和英国的关系那样。日中两国使用的文字也一样,人种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应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我相信日中两国会向这一方向发展的。所以就像她(指三岛女士)和我一样,一直代表日本和中国的两个人也可以成为好朋友进行交往。
三岛:您说的出乎预料是指什么意义上的出乎预料呢?
谢:最初我认为日本人接受的是法西斯式的教育。但来到日本以后发现许多人不是这样的。
三岛:比如,具体地讲……
谢:总之,以前我认为日本人受的是帝国主义式的教育,但来日本以后见到了许多截然相反的人。并且,我看到许多日本人正在避开法西斯主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法西斯主义的理念。因此,我对日本人的看法有所改变。
三岛:您对文学及作家的印象如何?
谢:在日本的女作家中,我对林芙美子的印象很好。她非常直爽而且很友好……
记者:听说您喜欢芥川龙之介先生以及武者小路先生的作品……
谢:我看的是中文译本,许多都是他们年轻时的作品。我觉得他们的理想主义以及人道主义之处非常值得欣赏。
中国妇女的战前战后
三岛:中国年轻的女性在战时和战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谢:战前大多数中国妇女都在家里。战争时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中国妇女也不得不外出工作,于是她们和男性一起工作。再加上劳动力减少,在家时中国妇女不得不和日本妇女一样,无论是洗衣服、做饭还是缝补衣服样样都得做。以前中国的妇女自己做衣服,战争期间,由于没有做新衣服的材料,所以妇女们没法做,因此总是缝缝补补的。
记者:中华民国的妇女们即或在日本战败的今天也对日本怀有十分憎恶和仇恨的心理吗?即使对日本怀有憎恨之意也是理所当然的……
谢:这种想法完全没有。中国人中没有一个人讨厌所有的日本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人对日本的军国主义者抱有一种憎恶感。这种想法在战前就有。总之,中国人没有像日本人那样有“国根性”。这一点日本人是无法理解的。日本以前认为日本这个国家是绝对的,所以国民性的感情很强烈。日本曾以军国主义来定义国家,但民族、国家不应该是这样的,文化和教育才应该是国家。中国不把国家和国民理解为同一个概念。中国只是恨军国主义,即使中国人想恨所有的日本人也是恨不起来的。
记者:对日本人来说,这真是一些值得我们反省的话语。
谢: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很早以前就非常憎恨暴力。从中国的古典文学也能看出这种想法。中国在五千年中没有一次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但是,日本暴力主义盛行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青年们的力量不久以后一定能重新建立起和平美好的时代。朋友们,让我们举杯共饮!
携起手来向再建的方向前进
三岛:您能不能谈一下日本的封建性,特别是日本女性的欠缺之处?
谢:首先,日本的男女没能站在同等的立场上。男人总是让女人做许多事。我觉得在日本无论如何女人都会吃亏。(笑)
大家都有一种男人干活儿是耻辱的观念。男人自己稀里糊涂,却要求女人去干活儿。比如就拿这儿的照相来说,让女记者拿着器材。(笑)像这样的事在中国都是由男人来干的……
记者:这真是……
谢:在中国的家庭里母亲是绝对的。所以大家都听母亲的话,换句话说,丈夫与妻子是完全平等的。但妾就不同了。妾的地位处于妻子和女佣人之间。所以丈夫有时用下巴指使人,而妻子与他的地位是同等的。
三岛:您对日本住宅的感想是……
谢:我在今后很长时间都会住在日本的房子里,但日本的房子进去首先需要脱鞋,这真是麻烦。另外,日本有拉门,玻璃装在拉门的下方,坐着才能看外面,所以非常不方便。但是昨天发生地震,便觉得这种房屋构造最适合多地震的日本了。
可是拉门既可以从里开,也可以从外开,这一点我很不喜欢。
记者:关于今后中国和日本的合作……
谢: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学术上来说携手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首先,双方应该交换学生。其次应该到对方的国家去旅游。再一个是有关作家们的,日本的作家应该向中国的杂志等投稿,还有就是请对方的作家写各种各样的作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记者:谢谢您的发言。
(虞萍 译注)
谢冰心女士目前正与其丈夫驻日代表第二组长吴文藻先生来日旅居。用一句话概括,谢女士是一位“爱”的女作家。其“爱”包括“社会爱”、“家庭爱”,尤其擅长描写少年少女美丽的爱情世界的作品,在中国文坛里被誉为“无与伦比的美文作家”。
并且,女士对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给予了发自内心的关爱与理解。对重新构建被践踏了的日本文化提出了许多热情洋溢、发自肺腑的建议。
本刊邀请谢女士和其年轻时留美时期的学友三岛(旧姓濑尾)澄江女士畅谈了中日文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