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7700000033

第33章 现代派的本土化诉求——兼论李锐的叙事特征(1)

80年代中国文学为一系列巨大的时代命题所笼罩,反“****”叙事携带着思想解放的冲力,追逐着“大写的人”的主题。

这个主题向着现代意识、向着现代人倾斜,它最前卫的部分终于跟踪到“现代派”。80年代的文学与其说是被“创新这条狗追得满街乱跑”(黄子平语),不如说是被“现代化”这项历史任务压得喘不过气。为了与“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相称,文学急切渴求“现代意识”,甚至不惜用实验性现代主义手法来表达这种意识。80年代中期,在文学的现代流向达到高潮的历史情境中,突然出现“寻根”这种“逆历史潮流”的文学现象,这很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事实上,“寻根”依然是现代化潮流的产物,只不过特殊的历史场景、多元性的历史力量综合的结果,使它的历史动机和现实面目暖昧不清。

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到处在讨论现代意识,文学方面的现代意识不过是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合理延伸和呼应,现代化的历史大潮强有力地拖着文学界走,现代性的规划是如此深刻而有效地渗透进这个时代的精神意识,那些19世纪的古典人道主义,那些启蒙主义的主体姿态,脱去“反****”的历史外衣而迅速跨进现代意识的前列,关于现代人,关于现代主义的叙事乃是文学界急于攀登的思想高峰,从“意识流”到现代派,中国当代文学终于有理由庆幸它与西方文学思潮只有一步之遥。,然而,现代派、现代土义叙事只是个遥远的召唤,人们知道别无选择,终究要走到那个鬼地方。就现实而言,对于大多数人说,那是一个怪物,一个全新而神奇的恶魔,对它只能远远行注目礼,或者暗递秋波,或者暗度陈仓,做些短线出击。80年代的中国在义化方面有过种种激进的奢望,但实际的迈进却十分有限,这不仅仅足意识形态领域朗秦暮楚的现实形势使它只能以波浪式的方式运行,事实上,人们的既定经验也决定了它不能有什么惊人之举。与所谓“全盘西化”相对,重新认识传统迅速酿成气候,海外新懦学复兴长驱直入,各种文化讲座遍及祖国的名城古镇和旅游胜地(例如当时在青岛和杭州都有文化讲习班),一些耄耋之年的文坛宿将坐镇讲坛,莘莘学子于敬畏和虔诚中洗耳恭听。新儒学带着一股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同进入大陆,而拉美第三世界作家频频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取各种奖项,这对中国作家无疑是一个提示,一种警醒,一种诱惑和怂恿。

对于一代正要扮演文学主角的知青作家群来说,他们也急切地从知青的经验中走出来,从粗略的现代派的探索中走出来,他们在本土的“文化”这里找到一个新天地。与其说这是一次进步,不如说是一次调和,现代意识和知青经验在“文化寻根”这里达到密切的统台和恰当的重叠。“寻根”当然不是简单的复古,不是单纯回到本土,它站立在现代性的高度,在世界文化的格局中来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来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价值标向。它比那单纯的现代意识显得更加高瞻远瞩,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对于文学来说,已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出示范,它们恰恰是在回归本士,在重新思考现代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诸多难题的前提下,写出了令西方第一世界惊叹的不朽之作,他们甚至因此摘走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真正“现代”的文学意识。

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有这样的历史参照系。我们的作家还有什么犹豫的呢?从现代性立即就回副本土,转向民族之根,原米这里是一脉相承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时的评论居然把“寻根文学”称为“85新潮”。它与刘索拉、徐星的现代派相捉并论而平分秋色。它们共同构成80年代中期中国殳学最前卫的文学潮流,因而也不难理解。80年代中期最有创新意识的一批作家,却标榜“寻根”而回归“本土”。看上去我们的作家理直气壮而信心十足,郑义说:“我们民族的传统,民族的生命,民族的感受,表达方式与审美方式,在我血肉深处荡起神秘的回音。”从这里可以找到文学厚实的根基,这样一种认知前提也清理出一代作家置身于其中的现实,个人经验与文学面对的现实在这里统一。韩少功说:“不光光因为自觉对城市生活的审美把握还有点吃力和幼稚,更重要的是觉得中国乃农业大国,对很多历史现象都可以在乡土深处寻出源端。”当然,有些作家走得更远,如李杭育声称:民族文化之精华“更多地保留在中原规范之外。规范的、传统的‘根’,大都枯死了……规范之外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根’,因为它们分阶段布在广阔的大地,深植于民间的沃土。”

寻根文学本意是寻求艺术方面的创新突破,文化底蕴不过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就从那些作品表现的思想意义来说,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所谓的民族性和中国文化本位的问题,但就其艺术表现动机、表现手法、思想的出发点来看,却深受西方的影响。被认为寻根最有成就的作家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等作品,里面恰恰蕴含着象征、隐喻等现代派惯用的手法。阿城的作品,如《孩子王》、《棋王》等,通常被认为是兼具老庄之道,在现代主义甚嚣尘上之际,打开了中华文化的一片澄明的境界。但阿城只能说具有回到本土文化去的愿望,他的作品巾的主人公却没有充分的理打和依据同归本上文化,《棋王》中的人物足对“棋”这中国传统娱乐形式的认同,从而就获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底蕴,这也太容易回归传统了,除此之外。还看不出他的人物是如何修炼到老庄弹道的境界。就这一点而言,阿城的回归更像是勉强贴上去的标签。评论者般都说阿城的作品如何白然天成,却忽略了其本质上的概念化动机。到了《遍地风流》出来后,阿城的庄禅之道就昭然然若揭了,阿城也刖无选择,只能为了庄禅而庄禅。阿城冉往后要保住传统文化的品位,显然难以找到以当代生活为依托的基础。我持这种观点,并不是要抹杀寻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而是要说明寻根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复杂,寻根并不表明一批中国作家在文学上回到传统文化本位。

特别是在1985年现代派的小高潮刘索拉和徐星那里,现代派只与城市生活,与青年人的行为和价值相关。寻根派回到乡土题材,也是因为对城市生活不熟悉;对城市的逃离,也就是对现代派的逃离,这在80年代中期中国的文学创新压力中,是不证自明的道理。但李锐现在似乎解决了这一矛盾。在把现代派宣布为“刻骨的真实”后,乡土中国的生活就与现代派没有矛盾丁。

这样,李锐就可以把现代派的那些观念和技巧,顺理成章地糅合进“本土化”的故事中去。与其说“本土化”吞没了现代主义,不如说现代主义巧妙地改变了“本土化”。事实上,李锐早就这么做。1987年李锐的《厚土》系列第一次把“本土性”的生活,刻意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上剥离下来,他如此坚决而彻底地审视这种生活的纯粹性,他表现的吕梁山不仅仅远离意识形态中心,也远离所有的现代文明,这使得他表现的西北极端贫困的生活具有超乎寻常的“本士化”特征。这是原初的、绝对的、封闭的东方本土,是与现代文明、与发达的两方文明构成强烈反差的西北农村。肖然,就个人写作而言,李锐具有无可争议的诚实性,他有真切的生活体验。1969年1月,刚满19岁的李锐就从北京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里做了6年农民,1975年又在山两临汾钢铁公司做了两年劳工,直到1977年阍入《山西文学》编辑部才离开农村。他对吕粱山区的生活当然有切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到他的叙事中,具有如此真切而倔强的力量对李锐来说,并不是要在一个巨大的文化冲突或义化差异的框架内来表现本七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他就是直接切进那种生活。

同类推荐
  • 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

    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

    在红楼梦这个精神家园中寻觅、探索,可以不理会外部的喧闹,这里是平静而充实的,寻觅和探索没有止境,不一定形诸文字,缺诉诸心灵。红楼梦是这样一种作品,只要你莫失莫忘地将她带在身边,她将不离不弃地给你精神的滋养、心灵的抚慰。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 风雪莫斯科

    风雪莫斯科

    1941年10月2日,德国陆军元帅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发起进攻,就此拉开了二战德军第一次大失败的序幕。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诗集共收录108首诗。
  • 既然爱情留不住

    既然爱情留不住

    "豆瓣超人气女作家刘小昭奉上的冬日暖心故事集,写给那些处在爱情、工作、生活的十字路口迷惘男女们。她的那些小小故事和桥段里,充满了清澈的领悟、和细微感动,总是这样真切地留在我们心间.对于爱情,刘小昭说:“要么别想,要么别放。”每次想发吵架脾气的时候,想想小昭说的:“一辈子那么长啊……遇上个喜欢的有多不容易,对他好还来不及,怎么能忍心说恶毒的话做让对方伤心的事呢?”说到爱情的失去,她说“最难过的甚至不是分手,因为人和人的缘分有时真的不能强求,而是那些想做却没有来得及为对方做的事情……想想就难过。很多时候我们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对你好了。”
热门推荐
  • 日暮与夕

    日暮与夕

    顾思阳:你不是爱我么,娶我!—那时我不知道你是谁,现在我知道了。仲少卿:我爱你,所以不在乎名分。—你说过要嫁给我。程聿:带我走。—好。在她的一生中遇到了三个男子,一个温暖如玉,一个热情如火,一个芝兰玉树,但是,谁最后成了她心口的朱砂痣呢?心口的朱砂,是谁让她疼痛。
  • 中国骄傲

    中国骄傲

    20xx年奥运会,中国女排止步八强。中国女排换帅。大胆启用年轻教练。
  • 吴世勋之萌宠宝贝

    吴世勋之萌宠宝贝

    世勋:“沫儿,在学校要是有人欺负你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沫儿:“在学校没有人敢欺负我,只有我欺负他们的份”世勋:“我只想你在我身边,永远在一起”沫儿:“会的,我们会永远在一起”世勋:“夏汐沫!!你和那个男人为什么那么亲密?!”沫儿:“我没有,我被人推到脚扭到了他只是单纯的扶我而已,难道我不用起来一直坐在哪里吗?!”世勋:“沫儿,对不起,那时候我太冲动了,我误会你了你原谅我好不好?”沫儿:“好呀~这次我原谅你,要是再一次可没那么简单,我们要彼此信任对方好不好?”世勋:“好,永远听你的”他们在爱情中有许多的困难,而却被误会中迷失了双眼,他们真的能在困难中过关么?
  • 来自未来世界的少女

    来自未来世界的少女

    未来世界的少女,因为一个意外,不小心穿梭到21世纪,遇到了一位阳光的少女。
  • 御夫美娇娘

    御夫美娇娘

    欧阳府小姐被山贼掳走的消息很快就在苏州城中传了开来,被那些好事之徒渲染之下,名声还不如‘如意坊’的姑娘,原本以为能借着山贼的名号来逃开这门婚事,怎奈老天根本就跟她过不去,最后她还是得成为不情不愿的新娘。最可恶的是,她的‘准夫婿’还是个只爱‘野花’,不爱‘家花’的色胚……既然这样,那么她堂堂欧阳府大小姐自是不会在一颗树上吊死,一封休书扬长而去。恢复单身的她,想不到竟如此吃香,公子,太子,甚至皇帝……一个个的美男、帅哥,看的她眼花缭乱,这下可怎么挑选才好?
  • 进化在进化

    进化在进化

    故事发生在主人工麟智吃饭过程中,天空出现裂痕,分割出另一半的世界,只见一道光照进窗户将其带走,然后主人工麟智展开了一系列的奇幻冒险及自身提升的能力,
  • 末世生存系统

    末世生存系统

    末世降临,怪兽横行,叶风无意间得到了一款末世生存系统,系统很牛X,真的很牛X....食物,饮用水,药品,武器...诸多末世奇缺物品任他兑换。狂风斩法、刀决、吸血术....众多修炼法门系统应有尽有。可是,如果能够让叶风再选择一次,他宁愿做一个被政府救助,为三餐发愁的废物,甚至是宁愿被怪兽吃了....建立个群,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聊聊天(125726116)
  • 恋曲99天

    恋曲99天

    只要认定了你,就会不顾一切,拼尽全力去找你,靠近你,懒上你……啊啊啊!林晓晓,无奈的吼上三声,今天再不交稿,肯定要被“灭绝师太”念叨数小时,无语问苍天话说一个在恋爱经验上比白开水还要白的小姐姐,咋么写爱情小说(>﹏<)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2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某沐姓女子

    某沐姓女子

    时间真的是很厉害的东西,会冲淡很多温暖和悲伤。这个作品主要是想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一些对我很重要的回忆。它会很青涩,文笔不会很好。我不会轰轰烈烈的去表达,去铺垫。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人生。也可以说会用一种平淡的,现实的,甚至有些残酷的视角去审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