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0100000012

第12章 文事乱弹(12)

或许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有些文化官司在我看来是炒作,也有的借此以出邪名,所谓表扬了你没人知,批判了你成了名。

有些人就故意找茬,在那儿等着你去同他“较真”,俟机同你“较劲”,于是,英名和骂名他都要。告了你的状,出了他的名。即便官司不赢。

打官司告状,渐为文化领域一道“风景”。只是,斑驳芜杂,沽名钓誉者,借机发点歪财者,或者趁机泄愤报怨者等等,不一而足。也许我言重了。我们欢呼法治,该打的官司还要打,但提倡依法办事,也要讲道德,读书识理的文化人,更是如此,尤其是所谓名人们。

29.请多为读者着想

前些时到外地出差,给小儿买回一本《三百六十五夜故事》。

孰料,回家一看,与原来买的《三百六十五夜》一书,除了版式、目次有变化外,内容大都重复。

翻着这两本不同封面而内容却差不多的书,我想,出版者也许心存好意,让再版书有新的面貌问世,让孩子们更添喜爱。但对于读者来说,却不免枉花了钱。

问题还有另一面。在今天滥出、乱出一些离奇、怪诞和低级庸俗的图书时,我怀疑那种“改头换面”的做法,是不是也为了“多赚几个”的方便。在不长时间内为了同样内容的书再版,何须在“面目”上来这个花样呢!

近日在北京碰到另外的事,更令人疑惑。一份报道电视广播信息的报纸,因新年一过,增加了版面,于是价格也加码。也许有人会说:增加了版面,当然要加价嘛。问题是为什么非要把原来的版面“抻”多。而有的电视周报并不增加篇幅,却也提价几分?

为读者计,还是以老实的态度,力求内容的实在、精当,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不要增加读者的经济负担为好。而那种趁我们书报价格法规不健全而随意提价(或变相加价),掏读者(尤其是小读者)腰包的做法,实在有损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0.电视时间的随意性

时间的价值是神圣的,任何人不会怀疑。可是,生活中有些事却有意无意地与之相违。晚饭前后,人们“按图索骥”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本来十分惬意的娱乐欣赏,往往被突如其来的干扰所破坏,没完没了的广告本已令人生厌,而眼巴巴地等待的节目不明不白地被改换,更让人不能不有受骗之感。

电视节目时间,公之于报端,有一定计划性,给观众以方便。

可是随意变化(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比如现场直播),就令人不解了。笔者听说电视节目一般都事先制作好,时间的长短较明确,否则电视报上的几点几分如何得来。既然,每个节目都很确定,为何播出时往往误差甚大,特别是周末、假日里,一些节目推迟十数分钟或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左右,乃司空见惯。

电视有“家庭文化”之说。“家庭文化”有它的消遣性、随意性。观众不可能在报节目的时间都打开电视机,有时候是按预告选择自己爱看的节目。如果不按照节目报上的预告,岂不难为了观众。前些时,有的电视台采取打字幕的办法,将改变的节目和时间报告,可惜,没有坚持下来。而这样做,也只能是临时“变通”,对那些依据节目报掌握时间的观众,并没有多少方便。

是电视台办的电视报,要求节目时间大致准时,并不是苛求吧。

遵守自己制定的时间,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31.炒作者言

本人写作数年,出书可谓多矣,不说著作等身,也是洋洋数千万言,君不见,哪个出版社没有出过我的书,哪个书摊不卖我的著作:哪些个报纸、哪些个刊物等,没有我的介绍,没有我的评论。就说这本新书吧,问世没几日,评论文字就铺天盖地,当然,是那些哥们的功劳。还有让我所料不及的,那本小说的构思还胎在腹中,却有几位兄弟抢先发信息,找来记者采访我,结果记者下笔千言,那对我的理解、了解,真是知心知肺。我向来做人低调,你看,本来是让我去参加签名售书的,无奈,我的书被盗版者看中,主办者们的准备图书都是些盗版的,我就免了,可是,不行,还让我去一次。也不知是准发明的,这个签名售书的花样,令人叫绝。一是作者不管是否有名,都可以摆个位子,在那里搞这个名堂,有的还是弟兄们来当托,假模假式的当回事,所谓的虚假的繁荣是也;二是这么个终是为了促销,美其名日与读者近距离交流,但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被请的人当然少不了出场费,或者把那些卖不出去的书,打包借机推销出去。君不见,这个玩法大大的流行,多多的常见,我也就随大流了。俗话说,身不由己也。本人生性木讷,要不好多机会都失之交臂,比如,有些会让我出席,说是还要摆上主席台的位子,我当时就没有答应下来。可事后一想,何必呢,不就是做做样子吗?据说现在时兴作秀,让一些像模像样的人,在那里弄上个这活动那活动的,还请一些吹鼓手,其实也挺滑稽的,像道士作法场似的;还有更邪乎的,为了出名,把别人拉出来指责一番、鄙夷一番。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你我都是写文章的,一口锅里混口饭吃,何必啦,这种姑嫂斗法、兄弟阋墙那是我等之人所作所为的吗?那样子还有斯文可言吗?

可是,没有办法的呀。电视要我,还说把我的家人、老婆、女儿也出镜,真是老少爷们一起上。可有人火眼金睛,那天我们夫妻就唱了个双簧,可被明眼人发现了。还不是为了我那本小书,唉,也是没得办法的呀,有了名就由不得自己了。那出版社也算讨厌得可以,把一帮有名无名的常露脸的主,找到一起捆绑一道,说搞个什么“名人文化大餐”,还有家人亲人系列化,这不,小品赵都可以谈风尘,播音李都可以写什么岁月,电影张也有日记出版,连那小女子没多大,也有什么写真口述实录的问世,还有什么人也是这青春那笑脸的,我也就不吝了,总也多年混得个脸熟吧,也被拉进了这个圈子里。可实在说,我也就写了个题目,不好意思,都是那些枪手们的心血,这年头什么人没有个替身的,想想,我那个时间是金钱、时间宝贵的人,那个初小的文化底子,能写这洋洋洒洒的东西吗?反正现在出版社卖的是名、是点子,也就无所谓了。这下子,又要我来签什么名售书的,还不又是为了掏读者兄弟们的腰包吗?不好意思,这点东西,值多少斤两,我自己算最清楚了。只怕误人子弟,遭遇打假,就说不清了,反正,执法队还没有细查到这会场上吧,趁早,这夫妻双簧演下去再说,无论如何,吆喝一下,回去就可喝一盅了。

32.辞典由谁编

近几天,《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相继报道同一事,几年前因编辞典极不严肃,而倍受舆论批评的王同亿,最近又编了一本“更大”的《新世纪的现代大辞典》。在这本辞典里收入了一些所谓的“新词语”,有一些不太文明近乎黄色的词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几位辞书专家指出,编纂者的态度极不严肃也不认真,这辞典只会贻误青年学子。果然,北京电视台的新闻说,有一个学校的几名中学生,挑出了其中不少的错讹,比如一名学生发现了“上海”词条中“面积”项就错了,简单如此的词条都不能让人相信,遑论那些所谓“现代”的内容。据说,这本有许多明显错误的辞典,还在一些书店里热销,令人十分担心。

五六年前,同样是这个主编,在海南某出版社编纂了一本错误也不少的辞典,引起了批评,笔者曾对此也发过一番感慨。当时的情况是,那本辞典收入了他的一些亲朋好友,释文相当不严肃,这种借手中的权力以营私,有人批评说,像时下搞腐败的人一样可恶。这种斯文扫地的事,人们自然嗤之以鼻。当时,迫于舆论的压力,那本辞典没有卖下去,不知何故,这样拿严肃认真的文化工作开玩笑的事,竟又死灰复燃,不能不引起思考。

编辑工具书和文献资料类的图书,技术性要求很高,知识准备要足,是有严格的规范程序的。如果随意找一帮人,搭一个班子,东拼西凑,这样的不负责任的态度,绝不可能编好被学人当作经典的图书的。古人就不必说了,仅是当代,编纂《辞海》费尽了多少人的心血,又有多少专家学者焚膏继晷,以至献出生命。几年前,一套《现代汉语大辞典》,是数家出版社,上百个大学、研究所的数百名专家,历时十年,有所谓“十年磨一剑”的艰辛,才宣告功成。而上面说的那种几个人就胆大妄为,随意为之,视严肃的辞书编辑为儿戏,真是无奇不有。在条目上,搞些“举贤不避亲,不避友”的庸俗之事,实在是荒唐得可以。

更主要的是想到出版者的责任。图书出版的最后一关是出版社,责任编辑的责任最为重要。如果没有把好这一关,即使任何有来头的作者,有名堂的书籍,不见斤两的书稿,都不会蒙混过去。有些编书的人,对市场的商业运作十分在行,摸清出版单位赚钱的心理,一不小心就给你设个圈套,而有些出版者们往往是在这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成为一些文化掮客的俘虏,教训不少。如果对一些等而下之的书稿,没有相应的鉴赏能力,应当在心里多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也许会多了一份责任,少了一点主观片面造成的麻烦和损失。

我固执地认为,图书编辑应当有分工,就像一个人不可能十分都能都专一样,术业有专攻,辞典类的工具书、文献性的专门经典书,应当是专门的出版社来做,口子不能开,否则王同亿、张同亿们就会多起来。如果把不了这个关,泛滥的辞典、劣质的图书,就会禁而不绝,误人子弟,继续会闹出各种笑话。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泊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泊桑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哲人的灵感(上册)

    哲人的灵感(上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我的美丽与哀愁

    我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收散文40余篇,分“酒吧”、“云朵与风景”、“最美的女人”等6辑。这些作品真实感人,充满灵性和智慧。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位列“二十五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终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鉴,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为此,本书精选了《史记》中的精华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解原著。《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文字精练,语言生动,图片精美,以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
热门推荐
  • 穿越成小八:我的老公我做主

    穿越成小八:我的老公我做主

    【腾讯独家,转载必究】【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尹诺是个倒霉的女人,前脚刚遭遇男人劈腿,后脚被一只野狗猛追,还没闹清楚为什么被狗追,一头撞到了树上,结果……醒来的时候,一群穿戴怪异的人围着她指指点点,尹诺做梦也想不到,居然穿越了。穿就穿吧,却被无奈的爹要求嫁给已经有七位夫人的老男人,这可怎么行?好歹也要做正房吧?八夫人?名字怎么这么别扭,管他三七二十一,端好女人高调的架子,把家庭地位提高了再说!真不信邪了,还能在这个朝代也被人劈腿?
  • 奇花幽月谷

    奇花幽月谷

    奇花幽月谷位处西北大漠,谷中人行踪诡秘,武林盟主裹挟大军而至,意欲何为?
  • 小镇生活

    小镇生活

    她和男友恋爱了7年,可是,有一天男友突然不告而别,从此杳无音信,而当她和摄影师恋爱时,她的前男友,却突然回来了。但,于她而言,过去的永远已成为过去,而值得珍惜的,是自己身边的人。
  • 瑾年慕色

    瑾年慕色

    时隔八年,再次相遇,认识却不熟悉。她是世交世家十个孩子里脑子最不好使的笨丫头。他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天才怪物。她是全校五百人里的第四百三十八名。他是全校五百人里的第一名。那是属于她的在自卑中骤然察觉的暗恋……在成绩就是一切的学校里,她努力的追求着青春的幸福。林瑾漓说他只喜欢优雅智慧的女生,可她却是照进他内心中唯一一束微弱却温暖的光,尽管她既不优雅也不智慧。洛慕颜知道他喜欢优雅智慧的女生,所以她努力改掉轻言放弃的缺点,收起软弱,憋住眼泪,塑造自己。可,暗恋终归是暗恋。从此以后,我不喜欢你,海阔天空——呵,都是假的。我的瑾年有你的颜色。盛夏的青春往事,终会结束……《盛夏桐燃》系列文最后一部
  • 凡尘落素

    凡尘落素

    颤抖吧蝼蚁,苍穹的世界你不懂,你只配颤抖…………偌大的苍生,你我皆为蝼蚁,形骸逐浪过完一生,殊不知愚昧。有的人天生为王,注定是属于他入住当世沉浮。这就是那位少年的故事,风正起云正涌,一代浮华乱世即将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期予

    期予

    嗯……不会写哇QWQ就自己看叭(老实人的微笑)
  • 演绎这一路

    演绎这一路

    孤独无知的少年,带着这个肯能并不属于自己的梦,来到了这座城市,开始了追梦生涯。
  • 精灵宝可梦之复归

    精灵宝可梦之复归

    走在神的道路上,自己却是一个人。时空的变换,世界的反转。通往星空的绿色神龙,镇压世界的陆地神兽,以及海洋中的神兽。我到底应该怎么走?从一只水君开始,成云走向了世界的道路。
  • 无限之天灾

    无限之天灾

    阴谋?算计?翻腾的古神其势吞天。白学?电学?修罗场面前通通白给。这是一个主神空间坏掉的无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