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0100000033

第33章 书人书话(5)

3.漫说周大新

前些时办公室搬迁,一批久没见天日的书籍开了封。说来对不住朋友们,数百本的赠书,有的放了十多年都没能翻翻,这下好了,可趁机收拾一下,归类归类。翻检朋友们的赠书,大都是签名本,仅周大新一人的就有17本,当然这还不是他多年创作的全部。大新的这一摞书中,有文集五卷,有中短篇小说选集,也有单本长篇小说和散文等。每天上班,面对着这一排排朋友们的赠书,油然想到它们的主人们那一份难忘的情谊。

算起来,同大新交往有些时日了。大约是在1987年夏秋之间,我们一帮人到济南去开他的小说研讨会,除了部队的几位之外,他与大家多是第一次相识。后来他出小说集《走廊》(据说是第一部小说集)时,约我为他写序。不知道这位老兄为何找我这个无名之辈为他这个初胎的宝贝催生?那是在我们相识后不久,他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一次聚会他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要出一本中篇小说集,约我为他的新书写一篇序言,我当时找了什么理由婉拒,现在忘了,但他说你就随便写什么都成,几番推托不下,他的诚恳和盛情,让人无法推却,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也就不着边际地写了。在序中,我对小说集中的四篇作品谈了看法,还直言他的小说结构上的缺失,有些话也不客气。现在看来有些不顾作者的面子,想想当时他刚在文坛有点反响,理应是唱几句赞歌,可迂愚的我却不是这样。如果首次出书的心情,被我那带些吹毛求疵的苛求弄得不是滋味,我该当何罪。私下里自忖,想不会让他有些不快吧?因为文坛常有评者话言重而遭不悦之事。至今我也没有问他对那篇文字的看法,及至以后,我也写过他的几篇不像样的评论和印象记之类的文字,他也十分平静地对待,没有什么反应。就这样算是平淡地同他交往。他的新书出版后,承蒙他相赠,只要在报刊上看到他的新作,我都拜读。同他相交十数年,偶也作些交谈。大新对自己的作品一如既往地很冷静,当然,他也为一部经多年磨砺、艰难怀胎分娩的作品而欣慰,好像更多的时候,包括得奖什么的,大新都显得平和、沉静。

这些年来,大新的作品日益引起文坛关注,也得过一些国家级的大奖,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从济南到北京,还担任创作室的主任,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前几年,他的小说频频得奖,小说改编的电视电影多部,并有较大的反响,他在一段时间。里被集中曝光,曾有人戏称“周大新年”,但据我所知,他却很平常地对待,一如既往地平静。

按说,文坛理应如此。记不得是谁说过这样的话,文学可以热闹,但文坛不应当热闹。所谓文学是寂寞的事业。可环顾时下文坛,耐得住寂寞者又有几人,君不见,热衷于“工夫在诗外”者趋之若鹜,视文学为敲门砖者有之,各种新奇怪异之事并不鲜见。现在文坛一大怪现象是,有的媒体动辄为那些尚未问世的小说或者其他影视戏剧创作,进行友情促销,预先广告满天飞,谁谁即将发表什么什么新作,谁谁又是“十年,三年,磨一剑”(究竟有没有那么好的耐心,那么大的定力,只有天知道!),有的作者自己也赤膊上阵站出来接受采访,大谈即将问世的作品内容如何如何。每见此类消息,我总觉得有点像身怀六甲的孕妇宣告自己未来的婴儿是男是女,炫耀宝宝的高智商一样可笑。这些滥(乱)用高级形容词进行抢先吹捧的把戏,这类充斥文坛的廉价广告实在滑天下之大稽,有辱文学的神圣。所以,媒体的炒作,个人的故作姿态,哥们的联手招摇,为出名而找人进行恶炒等等,大行其道,大有市场,这些让多少善良的人们对文学的敬意打了折扣。更有甚者,一些无原则的吹捧,多是来自对文学圈里人。一些评论者、刊物编辑本应对是非标准有自己清醒的判断,但也因了各自的某种需要,竟不顾客观的准则,滥封名号,“红肿之处也灿若桃花”,那些内容浅薄、庸俗,就是技巧也拙劣的所谓新人类作品,竟然在某些人的法眼里被当作创新,被视为文学新人新现象极力推崇……所以,当今的文坛平庸一些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是非标准被恶意践踏,文学界、文学中人不自重,推波助澜,合谋炒作。文坛的喧嚣和躁动让一些低能者有了市场,而认真踏实的创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推荐。这种炒作之风、表扬与自我表扬之风,这些七大姑八大姨、老少爷们一起上阵,夫唱妻和,母女联手,父女互捧的作派,层出不穷……写了这些,心中不免有些犯嘀咕,在这篇也是说朋友如何如何的文字中,对当今文坛如此这般议论,合适吗?打住好了。想想也无所谓,说出这些,无非是说当今的文坛少了些踏实,多了浮躁;少了认真,多了玩闹;少了厚重严肃,多了些平庸媚俗而戏嬉不经。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严肃的作家和严肃的文学,尤其值得尊敬。扎扎实实地创作,认真思索历史,书写大众情感的作家,实为难得。

周大新是一位对文学十分虔诚,创作态度严谨的作家。好像没有看到为了赶时髦、为了自己的每部作品去推销自己,也没有写那些低俗迎合的东西。到现在为止,他已创作了上千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多是取材于他所生活而又熟悉的两个层面:一是他奉献过青春和理想的绿色军营,一是同他有着脐袍相联的家乡“豫西小盆地”南阳,这里的“故人故事”,人生感受,魂牵梦萦,激荡于心,触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又以此来深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文学的理想的不倦追求与实践,使他从一个业余作者走上了专业写作的道路,使他由一个工程测绘战士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他不是那种下笔千言,逞才恃能,靠小聪明和才气,天马行空,才子型的作家。他扎扎实实地以故事和人物来描绘现实的生活,表现他的文学情怀。

大新的创作起始于新时期。身为军人,他开始创作时,关注的自然是他所熟悉的军人和军旅生活。80年代初,他的小说描写了那场刚刚过去的南方边境上的一场自卫反击战,也描写了百万大裁军的重大举措,短篇小说《汉家女》、《走廊》、《铜像》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作为他的早期作品,这些小说的优长之处是把深重的社会思索嵌于所刻画的形象之中,作品浸透着浓厚的社会人生意识。大新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载道”的脉息,他写这些小说的初衷是为中国农村的普通人画像,为这个他又爱又忧的生存世界写真。80年代后期,他的作品逐渐从军营题材延伸到故乡生活,着力从故乡的这个小盆地上去思考人们的生存问题,思考在现代化面前,人类认识历史认识自己的一些误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他的《香魂塘畔的香油坊》(后改编成电影《香魂女》,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泉涸》、《家族》、《伏牛》、《走出密林》等,是他故乡农村题材中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大新思考的是中国农民以至中国农村,面对现代化事关命运前途的大课题,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向前,如何从背负的因袭负担中前行。在这些小说题旨中,有关于农民土地被征用后面临的出路问题;有宗法家族规范与现代化矛盾的问题;有人类发展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等。这些思考有的在当时是相当现实而深刻的,面对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他把它提到了人们的面前,在小说中进行形象的表现,是他思考的深沉。

周大新对社会人生的思索有如苦行僧式的执著和澹定,他在不同的创作时段都要对生活的焦点投以敏锐的思考。农村和军旅是他小说执著表现的题旨,他也曾写过高考“黑色的七月”的小说,他还创作了引起较大反响的三卷本长篇小说《第二十幕》,这部以宏阔的背景抒写南阳民族手工业历史的小说,是作家对一个充满动荡和****、已死和方生的漫漫百年历史,进行世纪末的文学总结,其笔力和思索,达到了新的境界。他也写过颇有影响的古代南阳汉砖汉画题材的小说。这些作品呈现出中国文化的特有意蕴和情致,使他的创作有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大新的作品不避难题,从历史人手又近距离地切人生活,关注民生,思索历史。

进入新世纪之初,云南的《大家》刊物最新一期上发表了大新的中篇小说新作《旧世纪的疯癫》,小说以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男青年与日本姑娘的爱情故事,揭露军国主义的暴行。面对动荡的国际局势,大新思考得深沉,他认为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他要用小说向善良的人们“摇一下警铃”,让国人不忘我们周边环境的险恶和现实的严峻。这或许是大新的文学宣言,正是这种文学良心,使他在时下写实一派的作家中,思考现实高出一筹,他执著地思索历史和社会,表现深沉的思想,令人瞩目。

在我的印象中,周大新并非不苟言笑的人,但他却并不太爱开玩笑,绝不是那种自炫自傲、好高骛远的人。朋友们相聚,他言语不多,这就省了老爱对大事小事、故人近人、饮食男女一番评说的习性,也不会徒生烦恼,更省了说不准不经意间在一个不合适的场所说了些不该说的,有可能被当作问题揭发的嫌疑;也因此,大新与人相处十分融洽,他绝对没有鲁迅先生所谓的“宿敌”;他埋头创作,不太关心文坛的是是非非,对那些利欲之徒、宵小之辈,他好像也不去理会,如果说文坛中有圈子,分派别,大新是最没有什么山头派系的了。他性格平和,脾性温婉,凡事谦和,恪守中庸,重然诺,重友情,与这种人交作为男人安全,作为女人幸福。大新也没有如今文人的常见习气,他没有什么特别嗜好,哪怕是业余爱好,烟酒好像也不沾。听说他曾经抽过烟,但凡从部队出来的人多数对尼古丁是有感情的,因为在那紧张单调的生活中,在少小就远离家人时,那根小白条也许最能打发寂寞时光,度过青春期。可是大新后来戒掉了,我同他相识十多年,再也没有见他抽过,我想他能戒掉是他的毅力,并不像我等俗人,因为体内有了某些警示才肯就范的。

上一个年代中期,文学风起云涌,文学新人辈出,文学活动也多。但凡有点小名气的都会跳跳蹦蹦唱唱的,那也是那时文学聚会时的一大风景。可是每每这样的场合,大新多是作“壁上观”,当然,他是个热情的人,他不因自己不参与就兴趣索然,或一走了事,像我等之流,每在开场锣响过之后,就找个借口结三两同党溜之大吉,而大新不论是他陪客人还是他被人陪,他多是能“与民同乐”,坚持下去,哪怕他从头到尾就正襟危坐,难得他好性子。间或有人怂恿他说那么好的资源还不下海,或被拉下水去,他也不急不躁,也能老僧入定似的,让你感到踏实。

想起相识之初,他的河南南阳人氏的籍贯,以及那副和善的面孔,让我感到他的亲和力。因本人小时候家乡常见从北边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一带,不少操大致相同口音的人,在那里做些买卖,发点小财,耍点小花招,对当地的人也很友善,特别对河南口音的人氏较为亲近,好像我们荆沙一带,最能接受的北人就是河南的了。因此,当后来大新告诉我他的原籍时,本能地就觉得熟悉了。还有,再早些时候,我刚记事时,就知道我的姨奶奶同南来的南阳人结婚,至今还远离故土生活在南阳一带,这些童年时候的感觉,又让我与大新近了一步。及至与大新熟了以后,我曾对他说,你们河南兄弟在我的家乡可是了不起的呀。也许是同庚同属之故,我觉得大新的性格很多方面与我有些相近,也可以说,我与他有好多的共同点,所以在这么多年的交往中,虽是为数不多的几番往来,但我以为同他是很投缘的,他的性格我很喜欢。他是那种不张狂,不夸饰,体贴别人,细致得体的人。他与曹孟德反调,是那种宁我负人决不让别人负我的人。他曾对自己的性格脾气等作过细致的剖析,他说:我的自尊心很强,而且伴着严重的自卑,这可能是从下层社会走出来的人的通病,我最怕被人轻视,谁轻视了我,我总要发誓超过他,要让他认识我。

同类推荐
  •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2010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文。这些文章反映了2010年度我国时文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本书精挑细选了五千年来文学发展成就的典范,并配以插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
  • 中国2017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7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7年度诗歌精选》汇集了一百五十余首很好诗歌作品,这些作品皆发表于2017年,从全国十余家公开发行的诗歌刊物中遴选而来。其中,有“诗魔”洛夫、朦胧诗代表诗人芒克等诗坛前辈,有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张新泉,有雷平阳、王小妮、于坚、臧棣、沈苇、大解、胡弦、陈先发、尚仲敏、李南等中青年诗人,有李柏荣、余幼幼、辛夷、余真、朱光明等80、90后年轻诗人。作品题材多样、诗风各异,基本体现中国诗歌阶段性的创作水平和目前诗坛的大致风貌。“中国年度诗歌精选”是一个很好而精良的选本,本书主编梁平作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和《草堂》诗刊主编,一直站在中国的诗歌现场之中,密切关注靠前诗歌发展动态,对每年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深受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喜爱。
  • 汉诗·春秋诗篇

    汉诗·春秋诗篇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这是杜甫客居草堂时的一幕景象,也可以是130O年后映入你我眼帘的夕光晚景。事实没有差别,只有“说出”的差别。亲爱的朋友,又是一年新春,《汉诗:春秋诗篇》也将换颜上路,希望更多的人与我们结伴同行。
  •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我的离休生活》首先搜集整理了1978年以前编写的顺口溜、快板诗等诗文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1979年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个人经历,亲见亲闻,随干随记。1994年离休后,通过走访调查,以文会友,外出参观旅游等方式进行编写。
热门推荐
  • 他一直都是王者

    他一直都是王者

    血战之后,林弧原力尽丧,从帝国绝代天骄的英雄形象跌落神坛。人们都说,他曾经是个王者,或许能够上演废柴流崛起的奇迹,后来才发现,这是帝国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他曾经是个王者?不!他一直都是王者!
  • 你不会暗恋我吧

    你不会暗恋我吧

    最成功的哑剧,说出来也许就是……悲剧……
  • 治边方略

    治边方略

    《中国军事百科》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军事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军事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地介绍中国军事历史的发展进程,全方位介绍中国军事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中国军事的各个领域。
  • 我的便宜男友来自火星

    我的便宜男友来自火星

    一觉醒来居然发现有个男人在自己身边,银色长发散落一床,自带丝丝妖气,呵呵,别指望用无辜的小眼神瞅着我就能原谅你!什么?!还是只狗妖!那真是棒棒哒,变个耳朵来给我摸摸呗》《这个双十一赠品还真是个惊喜啊。。。暗恋五年的冰山男和萌萌的狗妖还得分出个高下,根本就不是一个物种,分什么分啊!某女:你居然骗我!某狗妖(伪):我早就说了我是火星战神马尔斯。。。某女:呵呵,你以为我会相信吗某狗妖一把扯过她的身子,霸道的袭上了她的唇瓣,良久低低的问道:这下信了吗?
  • 异世之我有三国杀

    异世之我有三国杀

    大家喜欢就点进来看看吧!不太会写简介,有关三国杀的系统文,对于武将技能和锦囊进行了贴合异世的改动,不会改的太离谱。
  • 快穿之上仙成神路

    快穿之上仙成神路

    琼山琼华宗,“师妹我先走一步,我在神界等你”“好的五师兄”我为什么还是不行,为什么,“紫云你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你这样会走火入魔吗?修行之人最忌入魔”“可是师傅!为什么我还成不了神,我明明已经很接近了”…………
  • 山河有色

    山河有色

    民国初,正值国内青年运动高涨,一片改革换新的年代,然,她不是新青年,亦不是贵小姐,她不过是在那动荡,革新,变幻莫测的时代中,一个十六岁的挣扎于生存的少女,看她如何大放异彩。有人生来不同,京城阔少,权势滔天,不可一世,可时代瞬息万变,人生起伏,看他如何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 孤魔剑绝

    孤魔剑绝

    我本无愿,世人却咄咄相逼,不得入魔,纵横剑道,弑杀一切虚伪强者!且看我一路血腥,征服一切!
  • 她,说

    她,说

    我们都会说谎。一个简单单纯的女生——简筱夏,明明想简单的爱着自己的男友——李世嘉,却在一次偶然间,直面了男友的背叛。而“我”的出现,不过是将这出闹剧引燃到沸腾。“我”说的所有谎言,都不想伤害你。
  • 文明轮回所

    文明轮回所

    东西文明的碰撞,集权民主的选择,到底是谁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