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0100000008

第8章 文事乱弹(8)

循着这个思路,在这个选本中,我们注重既要有特色又要读来轻松而益人心智的文章,这些是从写人、述怀、游记三类编排组合的。从个人的感觉出发,这些文章代表了当今散文创作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本年度散文创作的基本实绩。因了数十位作家们(有新锐才俊有老将名家)的精心之作,使我们从这些篇什中约略管窥当今散文创作全豹,有所获得,应当衷心感谢他们。

14.文学现状三题

纪实成为主角

过去的年度里文学用得着一句老话:众声喧哗,杂树生花,多元并举,与时共进。从总体上看,文学的年收成与往年基本持平,长篇年产量达四五百部,中短篇更是不胜枚数,散文杂文报告文学集多得难以统计,写诗歌的比读诗的人还多。小说是文学的重镇,长篇又是小说的大户,最能反映文学的实绩,其发展势头不衰。历史小说占重要地位,包括写家族演进,写革命史上的人物,写某个有意味的史实片断,因了电视的推助,这类作品中宫廷、清史更是有些走红;另外,直面现实的所谓官场小说、政治小说,也有些市场,社会对******的重视,这类作品适合众多人的期待心理;还有一些女性作者、新锐作者标榜个人性、私语化写作,热衷于表现性、金钱、暴力等畸形的东西。林林总总,良莠混杂。热点不多,波澜不惊。文学现在的境遇有如鲁迅的一句诗:“花开花落两由之。”这也难怪,社会审美的兴趣多在那些热热闹闹的银幕荧屏上,在那些跳跳蹦蹦的足之蹈之的晚会上,文学的寂寞,也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现时的文学也有些可循的脉络:一是纪实性倾向升温。散文、报告文学自不待说,小说的纪实性倾向也是近年内的一大特色,作家和编者们倡行的所谓“行走文学”,曾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反响。还有老照片、名人故事系列图书等;二是一些作家和编辑的合谋,共同打造立体的文学,把文学的触角伸向社会多层面,比如写法院、写重点工程、写科技战线、写环保,当然还有写清史、写民族史诗等等。社会的阅读心理日趋简约,崇尚纪实,注重文学的现实功能。渎者阅读心态日益成熟,通过阅读思考深层的问题,也成为不少纪实性强的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不过,数量多,佳作少,精品大气之作鲜见,是近期文学的顽疾,不少作者依赖市场的运作,贪大求快,小家子气,注水式的小说也大行其道,限制了精品生成。“大雅久不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期刊“变脸”

岁末年初,不少文学期刊变着招数求新求变,以应对读者的挑剔的眼光,不少的纯文学期刊一改发老三样的小说、散文、诗歌的模式,新添了品种,开设了新栏目,更多的是以大文化类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吸引作者。也有的文学刊物在细部上作文章,比如改刊名,把大众化的名称改得更富有地域特色,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红豆》;有的新增设大文化的内容,在定位上更为宽泛,比如《青年文学》和《中华文学选刊》,前者增加了校园文学主要是高中生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后者也以专刊的形式发表中学生文学;有的是印制上出新,舍得投入,在开本上改为国际流行的大十六开,比如《作家》、《钟山》;也有的在出版周期上调整,由双月的改为月刊,由月刊改半月刊,如《中国作家》这类大型期刊改为月刊;有的在内容上除了选发原创的新作品外,还选发过去的经典作品,以一个专题来结构,以期引起对某种文化现象的关注,搞选刊版,像《北京文学》增设选刊版,并再开设了文本典藏栏目等等。

这种求新求变的文学现象,透露了文学在踏实的行进中努力的消息。在当今文学追求多样、形式变化迅速、审美趋向并不恒定的情势下,文学工作者们的韧性值得称道。故此,我们从这些变化中看得出新一年的文学新景观。

书名秀

文学图书的书名,已成为议论的话题,你这边搞一个叫喊,她那里来一个拯救;这边是某女,那边是某男;你以调侃为乐,她以自践为荣;引起物议的是,有些好事者只盯住人体的某些部位,或者只对某些暧昧的词语有兴趣,什么样的名字都不足为怪。一些是下三烂的低俗的名字,招摇过市,登堂人室。据说,这是一个人人各显其能,施展个性,个个都有话语权的时代,任何不可能都可以成为可能,任何的可能都可以成为现实。文学图书,唯名是从,以名争市,以图取悦于读者,真应了某些人的讽喻:名字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从名字上作文章,或者是把书名当卖点,是那些早就以图书或文学换钱、发财、出名者的惯用伎俩。记得文学刚开始复苏的新时期,那些人人争睹的小说,那些影响深远的电影(不包括电视,自从电视剧泛滥之后,就没有了文学的斯文状),其名其题,都足很文雅,很切题,也很矜持,很文学的。可是,保不齐,文学在市场大手的操纵下,有些变异,但新时期的头些年,总的还是严肃多于低俗、正规多于调笑、风雅多于媚俗。而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和作者,都还操守着文学的严肃,名字的问题,没有引发什么样的议论,读者也还能接受,也还认可。远的不说,就是近几届的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也不因为书名而影响了它同读者的联系。而到了所谓的隐私文学,所谓的身体写作之后,斯文的堤坝已被文学的生猛者所冲毁,文学的名字成了有些人惑众、得利的招数,大家闺秀的文学,在一些不伦不类的杂拼题名之下,类同于暧昧的站街女子。看到那些满是脂粉气、满是肉麻的名字,有人这样惊叹:这可怜的文学,被那些不良者们粗鲁地强暴着。

现在的奇怪景象层出不穷,有一本所谓《中学生不必读》的书,出版后还大张旗鼓地作宣传,让人们知道,书中开列了不少文学名著,是对所谓必读的书目进行反拨。书没有看到,单从一些消息的披露看,那些曾作为中学生的阅读经典,曾影响过一代人的中外名著,被这本书武断地作为不可读的书目。只能说,为了引人眼球,按现在通常的做法,故作惊人之语,其实是一种炒作,目的无非是为了以此来促销而已。编纂者们自己也许会知道是在玩花头,像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也列入此类书中,显然是哗众取宠。

要警惕的是,打着各类旗号,卖关子,以推销私货,还讨得好名声。说句不敬的话,其实是在于着既想立牌坊,又想要名分的勾当。

其实,要警惕的还有出版社参与。我以为,较多的时候出版者与编者、作者联手,这暗地里的勾当,更为可怕。比如,最近揭露的一本所谓的五作家批判图书,为了有销路,找卖点,大搞移花接木、暗渡陈仓,把旧文改头换面,用唬人手段,打着批判著名作家的旗号,玩噱头,被收文章者却出来说明真相,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批评和批判都无不可,但要有实实在在的说理,认认真真的分析。至少态度是严肃的。那些以图书名字来作秀,同明星作秀一样的无聊,也不会有多大的市场。

15.个性和魅力——关于文学期刊的对话

文学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作者、读者、编者共同构成,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林林总总的文学刊物对当代文坛的影响如何?这是我们这次对话的初衷。

甲:最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作家王蒙说现在的刊物过剩,中国有两百余个文学刊物,这是世界奇迹。他还认为那么多专业作家每天不用上班坐在家里写长篇,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情。这倒引发出我们的思考,如何看待这太多太滥的文学期刊?

乙:说有两百多个,可能还是指纯文学期刊。加上各类文化刊物也发点文学作品,也许数量还得翻番。期刊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自然是好事。但凡事情过犹不及,多得令人生厌,就不是好现象,这应该引起文坛的警觉。现在是文章供不应求,到处是抢稿大战,抢名人大战,这样一来精品少,劣质货大行其道,粗制滥造缺少打磨,反正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弄得编辑部组稿人员满天飞。但这也对刊物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地有新招数,在运作上下功夫。

甲:现在刊物的“状态”,我感觉,一方面是编辑的操作花样翻新,不断地给读者以新的刺激;一方面是一些老字号靠长期积累的魅力,以不变应万变。新创刊或者年轻的刊物,总是在不断地“变法求新”,丽老牌刊物则趋于沉稳,有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味道。

乙:无论怎样“变法维新”,刊物最终是以个性和魅力吸引读者,占据文坛的。人们常说文学期刊有四大名旦、四小名旦。

所谓“四大”是指《当代》、《十月》、《收获》、《钟山》(一说《花城》)大型丛刊;“四小”是《作家》、《上海文学》、《青年文学》、《人民文学》月刊。当然,这种划分也是一种随意性的纯主观行为,并不十分恰当,但这些刊物的确在当代文坛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说是文学重镇也不为过。这一点是不少圈子的人所认同的。

甲:从刊物的个性来说,可以把重要的文学期刊分为两大类,一是求新求变派,像吉林的《作家》、南京的《钟山》、贵州的《山花》、云南的《大家》、天津的《小说家》以及《青年文学》、《上海文学》等,这些有的是老牌劲旅,有的是近两年来的后起之秀。它们注重在“变”字上作文章,不断地给读者和文坛造点动静,比方提出新口号、打出新旗帜、设立新栏目等,你可以不同意这些主张、这些做法,但操作者们的良苦用心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我发现这些刊物总是在理论评论上有特殊的偏好,常常刊发一些新锐的评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乙:这就应了古人的一句话,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如果老是守成,老是不去变化点花样,文学和文坛就太沉闷丁。从刊物本身出发,从文学事业着眼,这个“新变”是很有意义的。不过,这也要有个规矩。滥了,俗了,就失去了初衷。

甲:再一个是求实稳健派,像所谓的四大名旦。《收获》几十年一贯制,它发的作品都是纯文学的,没有沾带广告味的作品,没有时髦的企业董事会,甚至连正规的广告也不刊用。这一点《作家》也同样,在今天商品经济浸入到文化各个领域,竟然还保持这份纯真和纯情,实在是不容易。我看是编辑部有意为之的。

乙:在求变的刊物中,最近有些新动作挺有意思。一是几家刊物的“联网四重奏”,就是《作家》、《大家》、《钟山》、《山花》,“东西南北”四家刊物同时推出一个作家。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一年,发表一些在文坛还没有太多反响的新生代作家的小说,四家刊物以隆重的联网形式推出,意在奖掖新人。最近又推出第二批人选,并且将“四联网”操作系列化,比如出书、评奖、笔会等,按说刊物主要是独立办的,而他们几家打破了这个框框,颇有点“共同富裕”、共襄善举的味道。

甲:还有一个现象是,老字号的刊物们,在文学热闹的景象中,致力于传统的优势,不动声色地保持着过去的严肃和庄重,但靠的是信誉和名号,作品的质量仍然是其出发点和灵魂,逐渐形成的风格和个性被读者大众接受。比如《当代》以发表现实题材的作品为主,尤其是报告文学是它的看家作品,又多以大题材大制作取胜;《中国作家》是以对现实的及时追踪见长,它的优势在于活泼灵动;《收获》则是以长篇小说为主,在囊括当今优秀作家的长篇同时,又有新锐作家的作品,显示出厚重中的潇洒;还有《花城》对当代城市题材作品的看好;等等,都把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定位了,这就有了读者的共识。

乙:最近海南办的《天涯》后来居上,它一是以作者的阵营强大见著,一是文章风格的包容性厂。它好像把文人随笔作为重要的方面,在千军万马都挤上小说的道路上,办刊物寻找自己的位置,确实是件耐琢磨的事。听说还有一些文学刊物在诞生,只是没有个性和特点,也容易自生自灭,无声无息。

甲:还有一些大型刊物,像上海《小说界》,山东《时代文学》,北京的《昆仑》、《小说》,河北《长城》,广西《漓江》,广东《珠海》等,的的确确的稳健派,因为它们的读者对象和办刊宗旨,这些刊物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效应。但是一些栏目的安排和设立,可以看出编者们的用心。比如,最近《漓江》推出“名编辑风采”,《珠海》推出“浮生走笔”、“文化点将台”等栏目,都令人耳目一新。

乙:通常办刊物,少不了两个立足点,一是本地的作者,这在一些省市刊物尤为明显,一是打名人牌,靠名人效应。文学期刊最不应有地方观念和级别意识的。都打全国牌,打名牌,无论是省市、中央单位办的,还是县级处级办的,都放到读者面前检验,读者是上帝。

甲:文坛对作家的淘汰是十分残酷的,如果一个作家长期没有像样的作品,就会被文坛遗忘,但是对刊物的淘汰好像还不是特明显,没听说哪家刊物是被读者或者文学界冷淡后终刊了。这恐怕不正常吧!

乙:这同我们现在的文学刊物大多是赔本办刊有关,本来就是赔本,本来就是为了某些平衡,也就不在乎刊物的读者群、发行量了。现在文学期刊主要是出版社和各地方文联、作协办的,发行量大都在几千份上下,社会效益和文学效益是主要的。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规范化,也许文学界的优胜劣汰会走上正轨。

同类推荐
  • 流年歌声

    流年歌声

    该书主要选录了作者近十几年来的一些诗歌作品,体裁涉及汉语十四行诗(210首)、自由体诗(19首)、古体诗词(148首)。诗歌内容包括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春、夏、秋、冬、雨、雪、花等)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如乡情、友情、爱情等)。诗歌主题主要涉及自然风光、个人游历、读书观影及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本书中古体诗词在音韵格律方面多依《中华新韵》,词牌参照《龙榆生词谱》。
  • 羽毛落水的声音:原野散文

    羽毛落水的声音:原野散文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父亲》、《风》、《何其荣贵》、《我等过你》、《一行字》、《乡下女人》、《行走的风景》等六十余篇散文。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 红尘禅心

    红尘禅心

    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不论是圆满或徒劳,命运总是显得那么微妙无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如白马过隙,活在当下也许是对人生最直接最简单的诠释。我们无限感慨生活却总是在花开花落的悄然无声中体会着生活的无语。在浮浮沉沉的命运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命。
  • 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曾几何时,在发展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如履薄冰……然而,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从不会因外部的原因而放弃。于是,在经历了“历史沉思”之后,才有了“命运狂想”,有了“历史的抉择”;在经历了发展的“十年潮”之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让浦东告诉世界”……
热门推荐
  • 才艺出众的他

    才艺出众的他

    无声的黑夜,弥漫至整个世界,一盏盏霓虹灯拔开黑夜的笼罩,无数灯光的溢散,遮掩了整个星空的璀璨,留给人类的是象征文明的辉煌。
  • 逐鹿中原之佛系九黎部

    逐鹿中原之佛系九黎部

    完了,完了,我穿越了,大哥叫蚩尤,我是他八十一个兄弟中的一位。“兄弟们,有人要来攻打我们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一个身着虎皮,举着铁棒身高七尺有余的大汉,站在广场中央的石头上大声怒问道。“战!战!战!”周仁环顾四周,只得举起手中的木棒,高声附和这群暴力分子!老祖宗,不肖子孙穿越的第一天起就要和你作对了!
  • 往生堕

    往生堕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否了。未经众生,谈何普渡,所谓如来,不过虚妄。我愿成魔,杀尽刍狗!
  • 重生之骗你没商量

    重生之骗你没商量

    杀人,重生,我的未来会是怎样?恋爱,职业,我要如何选择?看一个杀手重生的故事,爱恨情仇,看我如何将一切玩弄掌中!善良的脸上也会有罪恶的目光!
  • 尚南街

    尚南街

    历史如同奔腾狂怒的江河,浩浩汤汤流过时光的每一个角落,留下无尽的怨恨和愤怒,在岁月里面发酵膨胀。我们踽踽独行在自己人生的无期之旅里,永远不知道何时历史的遗恨已经轰然降落在自己头上。当面临无尽恐怖,当面临生离死别,当面临所有的不可思议,我们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活下去的信念!活下去,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
  • 穿越时空之道法无极

    穿越时空之道法无极

    一个从地球而来的萧炎,一个成年礼开启了他不同的命运,看他怎样经历修道者,道师,道王,道皇,道宗师,道尊,道帝的故事?看他怎么样斗破苍穹,修炼万古大道,掌控人生之道!
  • 从荒岛归来开始

    从荒岛归来开始

    那晚,他与她耳鬓厮磨,私定终身,却不想遭她设计,流落荒岛……
  • 新基民速读手册

    新基民速读手册

    本书从3个方面对基金投资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一是了解清楚基金的基础知识,是新基民入市的前提;二是看到表象背后的意义才能做出正确决定;三是找到投资制胜的最佳方法。
  • 逃婚妖娆妻

    逃婚妖娆妻

    她芳龄十八,正是人生美好的开始。然而一纸婚书,却让她成了他的老婆……纵然她有十张嘴,也否认不了眼前既定的事实:婚书签名栏那,赫然有她苏伊儿的亲笔真迹!这是一个阴谋,绝对是!可是,她那对宝气的父母也忒没志气了,竟然联合那个恶魔般邪恶的男人将她弄上了他的床……虽然他帅气多金,智商又高达200是没错!然后,一夜缠绵。一月后,她竟然被告知,她的肚中已然孕育着某只“拖油瓶”,而这只“拖油瓶”竟是她与他的“结晶”……看着那男人笑得一脸春光荡漾,她就想一举扑过去,封杀了他的“撒种机”,不过想归想,她还不敢付诸实际,毕竟为了以后可能的“性”福着想……于是,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娇小的很色身影,捧着她的大肚子,偷偷地,躲躲闪闪地离走出走去也……只要想象他愤怒的样子,她就觉得人生好充实快乐……
  • 即使还有七天

    即使还有七天

    生活长度决定不了质量,即使我的生命还有七天,谁说的?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在这不多不少的七天里束烨擦出怎样的生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