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3600000015

第15章 辜负柳枝女(1)

就在李商隐连年奔波于科举路上、频繁来往于京洛郑州一线的时候,一次不期而遇的爱情光顾了他,那就是他同洛中里娘柳枝的邂逅和交往。

柳枝是生活于洛阳某个里坊的一位姑娘,一个商人的女儿。柳枝不一定是她的真名,很可能因为她身材苗条,袅娜多姿,犹如风前柳枝那样可爱,李商隐才这样称呼她。这也是唐朝人的一个习惯,他们常常喜欢用杨柳或柳枝来形容或称呼年轻活泼、体态婀娜的女子,也喜欢在歌吟杨柳枝条的诗里,把柳枝赞美为可爱的姑娘。

这是两个年轻人一次美丽浪漫的恋爱,也是一次没有结果的恋爱,也许正因其没有结果,因其结局弥散着悲剧意味,它才显得格外浪漫而美丽。

这次恋爱给李商隐身心留下的印记是那样深刻而复杂,我们从他的《柳枝五首》,特别是此诗的小序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

还是来直接听听李商隐自己的陈述吧: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

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眠梦物,断不娉。

余从昆让山,比柳枝居为近。他日春曾阴,让山下马柳枝南柳下,咏余《燕台诗》。

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

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

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

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余诺之。

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

雪中让山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

明年让山复东,相背于戏上,因寓诗以墨其故处云。

这篇小序以古文写成,有人物,有对话,有场面,有故事,很像一篇小说,但其实基本是纪实的,整个过程记述得相当清楚,只是有些地方有所讳饰或语焉不详,给我们留下了需用想象来填充的空白而已。

首先登场的人物是柳枝,她在作者饱含感情的笔触下轻盈地来到我们面前。这里,商隐略去了他得闻柳枝其人其事的缘由。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李商隐是从堂兄李让山那里知道这位姑娘的。

让山住处与柳枝家靠近,柳枝的家境和她独特的性情,在街坊里又相当出名,让山对柳枝的情况应该是知之甚详的。也许他是无意中同商隐谈起柳枝姑娘,但却引起了商隐的好奇。商隐一面有意询问,一面想象着她的音容笑貌、姿态风韵,不觉悠然神往,顿生爱意。尤其是当他获悉柳枝已十七岁还没有受聘论嫁,更不禁产生与她结识交往的渴望,而柳枝作为一个平民女儿,这本来也是完全可能的。

上面所说,当然都应发生在李商隐见到柳枝之前,序中虽未写半句,但却必须存在。要是没有这样的“前因”,又怎么会发生后来的那些事呢?是啊,如若没有事前的种种了解、谈论和谋划,李商隐怎么会和让山“比马出其巷”,并在柳枝家门口与她邂逅呢?而且更关键的是,商隐怎么会对柳枝了解得那样深入详细呢?请看,他把柳枝刻画得多么准确而传神,只简单几笔速写,就勾勒出她活泼灵动、极富文艺气息的形象,而其内涵又是那样丰富。

……柳枝的父亲外出经商死在了他乡,但这似乎并未给她的生活和心灵蒙上什么阴影,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不懂事得很呢。母亲疼爱她,她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关爱,远远超过了她的兄弟们。她从小肯定没经过严苛的闺中教育,所以始终保持着纯真自由的天性,十七岁了,还是那样天真而任性,“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梳头化妆没有完,不知想起了什么事,竟拔腿跑了。这哪像个已到出嫁年龄的大姑娘啊。是什么事情吸引了她呢?原来是“吹叶嚼蕊,调丝擫管”,她忙着弄她心爱的那些乐器去了。

写到这里,想起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写女孩子的成长,从“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写到“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可见在一般礼法之家,少女的自由和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身心所受的束缚则越来越紧而重。比较起来,柳枝是何等地不同啊。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柳枝在亲戚邻居眼中大概是个不适合做媳妇的“野姑娘”“疯丫头”,以致至今还没人前来提亲做媒。

柳枝确实与众不同,她极具文艺天赋。她拥有的乐器不会多么高级,但她却能用它们奏出“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雄浑浩淼处犹如震撼天海的狂风巨涛,细腻婉转处又如少女的轻叹与暗泣,这是一种怎样扣人心弦的音乐!她的艺术想象力和音乐表现力是何等高超!

李商隐是否有幸聆听过柳枝的演奏?序文中没有写到。但如果真的从未听到过,他又怎能如此确切精妙地形容柳枝音乐的意象和境界?要知道这两句可不是随便写出的啊,“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好大的气魄,好美的意境啊。一个少女平平常常的演奏竟能如此非凡,如此雄阔深邃,那是何等的天才!一个成天陶醉于如此音乐之中的少女,有着怎样丰富美丽的内心和炽烈的感情世界!有了这两句,“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的柳枝姑娘就彻底与任性疯傻划清了界限。一脑门子俗见陋识的亲邻们完全不能理解她,这毫不奇怪,而同样天才横溢的诗人却和她心灵相通了。的确,早在柳枝听读《燕台诗》并表示激赏之前,李商隐先就对柳枝的音乐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深切的共鸣,要不他怎写得出这样的两句?可以说,李商隐已经在心灵深处爱上了这个天才的音乐少女,他当然渴望进一步认识她,有机会向她表达满腔的渴慕和爱意。

堂兄李让山在关键时刻帮了商隐的大忙。不用说,一定是商隐向堂兄诉说,向堂兄问计,也一定是他们兄弟俩精心策划好的,用诗歌去打动柳枝。李让山是柳枝的近邻,必定了解她对诗歌的酷爱,且对诗歌具有很强的理解力,而此时满腔燃烧着爱情火苗的李商隐,手中除了几篇得意的诗作之外,也实在是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很有把握,商隐那些讴歌青春和爱情的诗篇,一定能够敲开柳枝姑娘的心扉。

于是,在一个春光柔媚的午后,在柳枝居住的洛阳某里坊,就演出了如下的精彩一幕。

李让山骑着马来到这里,把马拴在柳枝家南面的一棵大柳树下,清了清嗓子,就像个行吟诗人般,隔着矮矮的围墙,对着柳枝家的南窗高声朗诵起来。

他朗诵的是李商隐的《燕台诗》。《燕台诗》四首,由春、夏、秋、冬四章组成,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介绍。让山兄朗诵的是其中的哪一章,还是全部的四章呢?序文中没有说明。估计四篇全念的可能性不大,而无论是按次序还是按季节,从《春》诗吟起,都是最合理、最有可能的。

听啊,“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李让山吟诵得多么投入,他高亢的声音、亲切的河南本地口音随着轻柔的春风飘进了柳枝耳中,她始而惊奇,继而侧头凝神静听。

“暖霭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咦,这多像是在写自己啊,让我再仔细听下去。

“雌龙雄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魂。……”多么好的诗句,让人伤感,让人激动!柳枝听得入了神,直到让山把《春》诗结尾“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连续念了两遍,她才猛然醒悟过来。

柳枝家的大门打开了,她劈面看到了李让山。啊,原来是让山大哥。奇怪,平时没见让山大哥作诗吟诗呀。

“这是谁的诗啊?是谁写出这样的诗啊?”冲着让山,柳枝脱口发问。

让山的眼神里充满笑意:“还能是谁呢?就是这两天住在我家的,我那年轻的堂弟李义山呀。”

李义山,哦,让山大哥曾提起过的,原来他的诗竟写得这么好!一个念头飞快地掠过柳枝脑际。瞧这姑娘,思虑既快,行动又果决,只见她用力扯断身上的长带,顺手打了个漂亮的同心结,递过去:“让山大哥,我想要义山的诗,您把这带给他,就说柳枝诚心求诗,行吗?”

怎么不行呢?李让山答应得很爽快,他对柳枝说:“我们明天就来看你,你等着。”

第二天,让山和商隐“比马出其巷”,双双来到柳枝家所在的巷子里。

柳枝早就在家门口等着他们了。今天柳枝姑娘可是经过精心梳妆的,丫鬟秀整,一身少女打扮,手里还拿着一柄遮面的团扇,举起衣袖半遮着脸面。

毕竟是姑娘家,柳枝朝商隐看了一眼,就羞红了脸。她低着头轻声问让山:“他,他就是你说的堂弟义山吗?”接下去的场面,李商隐在诗序中没有写,但我们不妨稍作想象:让山大哥为他俩作了介绍,义山把手抄的《燕台诗》递给柳枝,并谢了她赠送的同心结,柳枝既羞涩又欢喜,抿嘴一笑代替了答谢……

“三天后上巳节,邻居们都会去水上湔洗衣裙,这里会很清静。到那天我用博山炉点上好香,请让山大哥和郎君一起来家小坐。”柳枝大胆而热诚地向商隐发出了邀请。

商隐没想到柳枝如此豪爽,心里很是感动,当然愉快地答应了。

照李商隐的叙述,他和柳枝的初识大致就是这样短暂,但却十分友好而温馨。

三天之期转眼就到,李商隐和柳枝本来有机会更深地交往下去,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并没有按约定再次见面。柳枝白白地准备了好香好茶,白白地等了又等,李商隐始终未曾露面,他失约了。

李商隐怎样解释此事?他在诗序中说:“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意思是说:恰好有个朋友,本来约好要与李商隐一起去京师的,跟他开了个玩笑,偷偷拿着他的行李先走了,商隐不得已,只好去追赶,不能留下等上巳节到柳枝家做客了。

这实在是个不高明的借口,是为自己的失约打马虎眼的。

同类推荐
  • 八福客栈

    八福客栈

    她是一个四处给人帮工的女佣。她是一个不被任何教会组织认可的志愿传教者。1930年,28岁的她只身来到中国内陆山区小县城——山西省阳城县。在那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她加入了中国籍,成为地道的山西农妇。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她无私无畏地救助战争伤员、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刺探日军情报;她也利用自己对山区地形的熟悉,帮助中国军民狠狠地打击闯入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她曾护送一百多个孤儿历尽艰辛,翻越杳无人迹的大山,从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成功抵达抗战后方。她的事迹经《时代》周刊广为传播,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人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慈禧秘史:女人当国

    慈禧秘史:女人当国

    在近半个世纪里,慈禧太后以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和一个女人的身份管理着这个古老的帝国。从同治到光绪,从保守治国到主持新政,慈禧漫长的一生,对应了中国近代最富戏剧性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慈禧别无选择,光绪皇帝的人生悲剧、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袁世凯的狼子野心,折射出紫禁城内钩心斗角的皇室内幕,讲述了一个帝国的覆灭、一个时代的风云变换。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讲述了中国古代名臣谋略的故事,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名扬天下、感动天下、震撼天下、引导天下、恩赐天下。《名臣的智慧》是由长安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楼洞

    楼洞

    我们的世界是一栋楼,不曾改变,也从未改变。我们生活在这栋楼里,从出生到死亡。
  • 从我修仙以后

    从我修仙以后

    少年楚河,含一颗赤子之心,不惜踏破亿万星辰,破灭无数星河,最终成就一代骄傲。
  • 女子香

    女子香

    家里突然来了一位俊公子,他说他来自巫素,是来找十一年前离开族的巫女,他说巫素将有劫难发生,他需要巫女帮助自己一起度过劫难,他还说自己就是他要找的人。等等,虽然你长得很好看,我承认对你有点不一样的感觉,但这么重要的事你可别认错人了。什么?让我相信你,帮你打开剑谱?这么离谱的事我怎么相信啊?
  • 家宅万事兴

    家宅万事兴

    “京城都怎么传我的?”“回主子,心狠手辣,精通算计,不守妇道,黑白不分,只要与你做对,你都斩草除根,从不心软,不为夫家相夫教子,反而勾引皇子,对自己的姨娘下手狠毒,做事决绝……”“行了行了,有好听点的么?”“……有一个。”沉思一会开口道:“京城第一富商。”“这个我喜欢……”
  • 我和校花一起成长

    我和校花一起成长

    今年的夏天来的很快,所有的树枝都郁郁葱葱的时候,知了开始叫了,我手心握着下午的火车票,身边经过的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的包袱,走到校门口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回头:有些人有些事会很快的忘掉我们,而我们却要用一生去回忆。
  • 锦上添情

    锦上添情

    女主(夏溪画)拥有特异能力,可以协助大人破案。可是,第一天:大人,我所说都是事实,为何将我关入大牢?第二天:大人,我可不可以不去给象沐澡?第三天:大人为何抓我?第n天:大人,为何又把我关入大牢?从此,有一间牢房叫做“画牢”。一人:大人最近跟夏参事走的很近,他俩不会……另一人:大人身边从不留女子,可能真的是……赵侍卫:再瞎猜让你们都去拾粪几日后……一人:大人跟夏知事刚刚牵手了,千真万确。另一人:以后我们都小心点,没想到大人喜好这口。凌大人召来夏知事。“夏知事,何时想恢复身份?”“这些流言蜚语正好,我觉得”凌大人将夏知事堵在墙壁:“夏知事这是想受惩罚了?”夏知事:“卑职怎敢?要不然大牢又要走一遭。”凌大人:“我怎么舍得?”欢喜冤家,欢喜探案。
  • 圣域新星

    圣域新星

    圣斗士在成为圣斗士以前,都是经过重重磨炼的。本片中讲述了一个陨落的巨蟹座圣斗士因为加入圣域叛变组织,失败后失去记忆,流落人间。后遇到了圣斗士们成为圣斗士之前修炼的斗士学院的校长,经历了爱情,友谊,痛苦的考验,最终统一四分五裂的圣域。
  • 动手做实验丛书--化学实验器材巧用

    动手做实验丛书--化学实验器材巧用

    本系列丛书主要介绍动手做实验,本书详细讲解了化学实验器材巧用等内容。
  • 100个只有动漫中会有的爱情

    100个只有动漫中会有的爱情

    看完爱五后突发奇想。“周笔畅”既然能写出爸爸再丢我一次,这个也ok。
  • 我真没想当明星呀

    我真没想当明星呀

    28岁的落魄青年陆川,在一觉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居然成为了一个因声带撕裂暂别舞台的扑街歌手!重活一次。因厌恶了圈内的尔虞我诈,这个青年大叔,本想去实现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伟大梦想。可惜,事与愿违。凭借前一世的记忆,他居然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死中,阴差阳错地出了大名……(平行世界,文抄公,可以当成一个歌手的日常来看,不喜勿点,毒死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