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2800000112

第112章

闲逛书店,读闲书。

本想买一本《林泉高致》回家看,偏又看到一本《琴史》。信手一翻是宋代才子朱长文所著,便一并买回来了。看完这本《琴史》,顿时对朱长文这个人生出些许疑窦。

过去我读过朱长文的《乐圃记》,写得好,舒展中见学识,义理中见情趣。据说他的《墨池编》写得更好,但遗憾至今没读到。买回来的这本《琴史》,我是怀着极大渴求与期待的。

晚饭后,散步一阵,把书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沏上一壶茶,看着这本书先抽一支烟,让自己静静气息,然后拿起书来读。可是越读越觉得不对劲儿,耐心地用两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一肚子胀气,满脑子浑浊。这是琴史?这不就是剪刀糨糊的产品吗?整本书朱长文没有一句话,整个是历史上某某某某写的文章集锦。可封面上明明写着“朱长文著”。若是写着“朱长文编”,大概我也不会有胀气了。这本《琴史》,就是朱长文编的,而且编得不好。从体例到所选文章都和“史”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他为什么要编这么一本书呢?这和他的身世与身体有关,和宋代重文轻武的风气有关。

首先,要肯定的是:朱长文是个大才子,是个学问家、教育家(但我实在不能说他是个编辑家)。他十九岁就“乙科登第”,就是全国高考第二名。但因他年龄小,吏部不好安排他去做大干部,就让他回家等长几岁再来做官。第二年,他来吏部报到,吏部安排他到许州做文秘。可惜,他身体羸弱,一次骑马时,从马背上摔下来,腿骨折了,从此跛足。跛足为官实在有伤大雅,碍于颜面他回家隐居修学。跛足隐居让他有很多时间增加学养,他的学识在此时开始突飞猛进,他主要是学习儒家的理论,并开始著述。但他没做过编辑。

宋代文人,都要求自己能著作等身,写不出来的,就去做编辑。学孔子嘛!孔子一本书也没写,只编了一本《诗经》,就成了圣人。于是,宋代文人编书成风。米芾就编了《书史》、《画史》、《砚史》等几本。朱长文看到唯《琴史》尚无人来编,于是就动心思编了这本不伦不类的“史”。他自己这样说:“书画之事,古人犹多编述,而琴独未备,窃用慨然,因疏其所记,作《琴史》。”看看,这朱长文不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编《琴史》,是为了填补空白。

一提起填补空白,我又一肚子胀气。近些年来,我们大肆宣扬填补了这个那个“空白”,结果我们并未感受到这些被填补的空白,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进步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益处。为什么?因为被填补的那些空白,本来就填不填一样。比如:有人刷牙竖着刷,有人横着刷,此时,有好事者站出来填补空白了——经研究并多次临床试验,刷牙应该转圈刷!这项研究填补了刷牙史的空白。就这个填补法儿,你肚子里没胀气吗?!

为著作等身而增加高度去编一本书,必然编不好。

首先,朱长文不善操琴,虽然他的家族里长辈有大琴师,但他是不会弹奏的。他编《琴史》就是外行领导内行。其次,因是突发奇想,准备仓促,逮着什么就粘贴什么,内容零散,次序杂乱。他本想用这本书来“以琴论道”,可他未发一言。当然了,这本书,对习琴者还是大有用处,因这本书可以说是资料汇编。

其实,我读《琴史》还想知道,当年孔子在杏坛教学生习读《诗经》时,给每一首诗都配了琴谱,这些谱还在吗?

说了这么多对朱长文先生大不敬的话,未免偏激。但是,读一本书没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有点偏激,似可理解。

同类推荐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8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8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描写了丁已年冬月信在北京前门外蝶圆,有东阁子、西圆公来访,谈及近日朝廷整顿新政,满街都是巡兵。作者借老残之口,道出了官僚主义的腐败,体现出了忧愤深刻的社会内容。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下一次我们不要再这样爱上了

    下一次我们不要再这样爱上了

    世界之大,偏偏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滴——”任颖看着眼前这张让自己无法忘却的脸,慢慢闭上了眼睛:下一次,我们不要再这样爱上了!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三星斗之明清演义

    三星斗之明清演义

    往后看,多多关照,谢谢明末之时,天下轻頽,民不聊生。悟家父子领兵救国,可圣上一兵不发。又怎样报国,数年龙争虎斗,又是否不忘初心。欲知后事,见下文分解。
  • 晚晚不归辞

    晚晚不归辞

    小时候,叶家少爷看着那个流口水的容家小妹妹,想到真丑,长大后真香。叶家少爷回国后,发现邻居家的女儿居然在扮猪吃老虎,有点意思,后来发现她一边收拾白莲花,一边踹流氓,这般景象真好看,真适合居家旅行作伴,于是乎,开启追妻旅途。场景一叶家少爷的“贤妻样子”:一日,当知晓晚晚的胃病时,叶家少爷就开始“色诱”(美食),当晚进入晚晚家时,就开始下得了厨房了。一日三餐,顿顿养胃,美食在前,晚晚无奈接受,一日复一日,渐渐的,这个小房子里有了烟火气,有了两个人,当晚晚发现时,一切皆晚了,晚晚看着厨房中不停忙碌的身影无奈的叹口气。
  • 我的世界穿越冒险

    我的世界穿越冒险

    主人公林涛,在玩游戏时,与好友一起穿越到了游戏--《Minecraft》
  • 幻灵史诗之雪国长歌

    幻灵史诗之雪国长歌

    幻灵之上,四国鼎立,如今南国灭国,独留一条王室血脉背井离乡,历经沧桑。
  • 边城剑侠

    边城剑侠

    剑——百兵之王,那么天下第一剑,毁天灭地还是守护一方和平,取决于用剑之人。
  • 北栀倾暖

    北栀倾暖

    总有一天,你会与那个对的人不期而遇,所谓的幸福,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它无法预估,更没有办法计算,唯一能做得是:在相遇之前保持相信;在相遇之后寂静享用。
  • 虚无世界之虚假人生

    虚无世界之虚假人生

    迷茫在梦想道路上的少年,一次机会,一次赌博,赌上了一切的命运,又该去向何处?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