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8800000028

第28章 师友风采(7)

在我的心目中,小川是一个大写的人,率真的人,一个心地善良、感情丰富、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人。他有一颗火热的心,浑身充满青春活力,他的心永远与年轻人紧紧地贴在一起。在上世纪50年代,他唱响的时代强音《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像战斗的号角召唤了、激励了成千上万青年公民。至今我的耳边依然回响着他当年高歌的“斗争/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富有的/人生。”“我要号召你们/凭着一个普通战士的良心:/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向困难进军。”这些热情澎湃、富于鼓动性的诗篇,当年对我这样一个刚挨了批判、一度抬不起头来的年轻人,曾起了难能可贵的点拨作用,重新点燃起我振作精神、继续前进的热情和勇气。在日常不多的接触中,从他的言谈话语里,我也深深地感觉到,他待人真诚,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并没有因为我“待审查处分”这样一种处境而疏远、歧视我;相反还明显地流露出对一个在磨炼中成长的年轻干部的理解、同情、关爱和期待。

1957年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曾一度给文艺界带来新鲜、活跃的空气。整风运动开展后,中国作协派我到各地调查了解文艺界开展“鸣”、“放”的情况。出发前秘书长郭小川同我谈了话。他让我按照周扬在刊物编辑座谈会上鼓励鸣放、着重反对教条主义和对待科学、艺术的官僚主义、行政命令方式的讲话精神去进行调研;并一再叮嘱我:每到一地,首先要听取当地党委和宣传部的意见,要多同作家协会分会领导交换看法和意见。正因为事前打了预防针,心里有了底,加上不久前在反胡风斗争中受过批判、处分,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这样才使我的东北之行适可而止,没有走得太远。我完成了郭小川交代的搜集材料,为作协编的《文学动态》尽快写出情况简报,供领导参考的任务。只是由于我过分积极,主动采写了《访长春几位作家》《东北文学界鸣放剪影》两篇通讯报道(一篇已在《文艺报》刊出,另一篇也已打出校样),从而在反****斗争中,招来了“煽风点火于基层”、“替****分子鸣锣开道”的严厉批判。到运动后期,包括郭小川在内的作协整风反右领导班子姑念我没有为“丁、陈****集团”翻案的言行,也没有为自己在反胡风斗争中受批判、处分鸣冤叫屈,最后定为严重****错误而放我过关了。我之所以侥幸没有跌入****的万丈深渊,细想一下,真还不能不感激小川在风雨袭来前的提醒和关照哩!

小川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艺术上不懈追求的诗人。他追求民族化、大众化,但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楼梯体、自由体、民歌体、新辞赋体,他都做过尝试,并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尤为难能可贵的,他的叙事长诗《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等,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上敢于突破,敢为天下先,大胆触及爱情、人性、悲剧等当年十分忌讳的禁区,在艺术构思、人物形象塑造上,力求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本来,创作上的这些探索、尝试,是很正常,理应得到鼓励的,但在“左”的思潮泛滥的情势下,它是不可能被允许、包容的。于是在1959年秋、冬之交,郭小川遭到“晴天霹雳”般的批判。

也就在这之前不久,1959年七八月间,我结束在河北怀来的下放锻炼,即将调离中国作协、去河北省文联报到前,在一个下午到黄图岗胡同6号院看望了郭小川。当我告诉他:********对我说,按上级的精神,各级党委都要有自己的秀才。县里同作协商量,决定把你长期留下来;可你的行政、工资关系、人事档案由北京往县里转时,被河北省委组织部卡住了,说是决定调你去河北省文联。现在县报(《怀来报》)停办了,县里也只好放你走了。郭小川听后,不无惋惜地表示:作协创委会虽然撤销了,但创研室、《文艺报》等单位都需要人。放你走,也不知是谁定的?事已如此,也无法改变了,只好让你去河北了。我明显地感觉到,他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爱莫能助的情绪。我了解,他是很爱才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年轻的普通干部,多少有点组织能力、文字能力,算不上什么人才。

过了一段时间,听说他在作协反****整风中受到批判。实际上,他在8月份与我谈话的时候,已经对作协没完没了的批判、斗争和日常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感到厌倦,要求调离作协到下面去工作。当然,在当时的背景、处境下,他还不便向我这样一个并非深交的年轻人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愿望。他仍然出于公心,为作协工作、文学事业着想,表达了不愿放走我这么一个多少还有点用处的干部的想法。他自己想离开作协而又想把我留在作协,这看似矛盾的思想、态度,在作为诗人、文学组织者的郭小川内心深处,同样都是真实的,并非虚情假意。小川就是这么一个真实的人,诚挚的人。

小川离开我们30多年了。十年浩劫、极左顽症摧毁了这么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有才华的战士兼诗人。在团泊洼,同文友谈及小川其人其事,仍不禁扼腕叹息、悲愤交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过滤,小川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愈加光彩熠熠。郭小川,千万人民心中的诗、心中的歌。战友、文友不会忘记他,读者大众不会忘了他,文学史家也不会忘了他。

2010年1月

走在生活前头的李季

“共产党人决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冷漠的旁观者,决不应该放弃自己推进事物发展的责任。”“文艺作品要指导生活,就要走到生活的前头去。”

当我重温胡耀邦同志1980年2月间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细细咀嚼着上面这些闪光的、耐人寻味的论述时,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前不幸早逝的李季同志。啊,李季!他不正是一个坚持深入群众生活、走在生活前头的先进战士吗?不正是一个热情讴歌新生活、为新事物的出世大喊大叫的出色歌手吗?当今,我们文学战线上多么需要大批像李季这样的战士和歌手呵!

我最初认识李季,是在火红的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我是一个刚刚跨进文学门槛的年轻人,在全国文协(作家协会的前身)做具体工作。1952年冬天,我们祖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前夜,全国文协组织第二批作家深入生活。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20多位作家,聚集在北京东城小羊宜宾胡同一个四合院几间平房里学习讨论,为投入沸腾的建设热潮做准备。大伙围炉而坐,侃侃而谈,热烈议论着经济建设新时期文学艺术面临的任务、文学的典型和创造新英雄人物,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根据地等问题。参加学习的李季,那时才30岁,风华正茂,他那浓重的河南乡音,质朴的举止,爽朗的笑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第二批深入生活的作家在考虑自己今后的生活基地时,大部分同志都表示准备到自己曾经长期生活战斗过的、比较熟悉的农村去,打算去工厂、矿山体验生活的寥寥无几。不少作家对自己不熟悉的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表现出一种望而生畏、踟蹰不前的情绪。李季在战争年代同陕北三边人民同甘共苦,他爱上了三边人,爱上了信天游,三边人民的乳汁孕育了他脍炙人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他曾经说过:“离开了三边的生活基础,我是很难写诗的,我的诗就失去了光彩。三边的沙漠和小米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它是我长时期的取用不尽的诗的源泉。”正因为如此,他热切地期望早日回到三边人民的怀抱中去。

就在这时候,胡乔木同志召集即将深入生活的作家座谈,并专门邀约李季去谈话。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在我脑海里都淡忘了,甚至消失了。但乔木同志与李季同志促膝谈心的生动情景,至今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那是领导者同作家、艺术家平等地交换意见的一种亲密关系。当乔木同志问起李季今后的创作生活计划时,李季毫不犹豫地回答:还是让我回到自己熟悉的三边老沙窝去吧!乔木同志自然理解李季的这个心愿,他微笑着,思忖着,然后向李季讲起斯大林曾劝苏联著名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到巴库油田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事例。乔木同志引了斯大林《给杰米扬·别德内依同志的信》中的一段话:“梯弗里斯并不怎么有意思,虽然它在外表上比巴库诱人。如果你还没有看见过林立的石油井架,那么你就是‘什么也没有看到过’。我相信巴库能提供你极为丰富的材料来创作像《牵引力》这样的杰作。”接着,乔木同志用极其简洁、明确的语言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最熟悉的不等于最有意义的!”乔木同志的这句话,在李季心底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的思想再也平静不下来。随后,他又听了乔木同志向首都文艺界做的一次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乔木同志针对着一部分作家的思想状况,尖锐地指出:“如果我们作家对工业不感兴趣,那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就会发生问题。因为这表示了许多人,首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状态,还没有对工业发生热烈的感情。”把这个问题提到如此尖锐的高度,使李季震动了,他想,国家工业化的伟大事业在向我们招手,原来不熟悉的新生活,新事物,需要我们很快地去熟悉它。怎么能背上熟悉农村的包袱,对工业化建设无动于衷、裹足不前呢?!他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毅然决然地奔向新的生活根据地——玉门油矿。当时,我和第二批深入生活的作家以及文学界的许多同志一样,都由衷地赞美、佩服李季同志那种投入新生活的热情和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从长江之滨到戈壁滩上,从三边人到玉门人,这是李季创作旅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李季一到玉门,就一心扑在油矿的建设事业上。在他寄自玉门的来信中,那种热爱油矿的喜悦、激动之情跃然纸上。他写道:“这个地方说苦也的确苦,但甜的地方却比苦的地方更多。如果可能,我真愿意在这里住它一辈子,就光看那些黑得发着闪光的石油,它也会诱惑着你为它献出全部身心的。”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第一春,20多年来,他同祖国石油战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所有的石油工地,从祁连山麓到尕斯湖畔,从克拉玛依到松辽平原,从柴达木到渤海湾,哪里有石油井架、钻台,哪里就有李季,就有李季的“石油诗”。“石油诗人”的桂冠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石油工人和广大群众对他的勤奋、忘我的创造性劳动的最高奖赏。

我深深怀念李季,不仅是因为他紧扣时代的脉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深入群众,扎根生活,堪称我们文学队伍的一个榜样;还在于他作为一个出色的文学组织活动家,在鼓励、推动作家同人民群众相结合方面,耗费了许多心血,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55年至1956年,李季担任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和粉碎“******”后作协恢复工作至李季逝世这段时间,我曾两度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朝夕相处,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1955年冬季作协组织大批作家到农村去,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作协、《人民日报》共同组织一批作家到全国各地旅行访问,写作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写。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显示了李季兼有诗人火样的热情和组织家务实的才能。这里,我想着重记述一下他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临近终点的时刻,是如何按照党的声音,关注作家投入新生活、反映新时代这个重大课题的。

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同志的《祝辞》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他要求我们的文艺塑造出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四化”创业者的光辉形象。

文代会一结束,李季就以极大的热情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全然不顾带病之身,以全副精力投入繁杂的组织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都来作协机关上班或开会,从他那含着微笑的面容、来去匆匆的步履中,我们感到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精力异乎寻常的旺盛。他只要能挤出一点时间,就跑进我们创作联络部的办公室来议形势,谈工作,常常是谈笑风生,眉飞色舞,气氛相当活跃。他三番两次地对我们谈起: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作家去熟悉新的生活,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去看一看“四化”建设的先进地区,看一看现实生活中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不仅考虑工业方面,农业、林业、交通等其他方面也要组织。在“四化”建设中起带动作用的一些方面,作家所关心、感兴趣的一些方面,都可以组织作家去看一看。他还提醒我们,组织这类活动,要讲求效果,但又不能要求立竿见影。只要作家真正感到兴趣和有益,以后在创作上总是会开花结果的。

同类推荐
  • 危地马拉传说(阿斯图里亚斯系列作品)

    危地马拉传说(阿斯图里亚斯系列作品)

    《危地马拉传说》是危地马拉作家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本充满魔幻色彩的神话故事集,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是作者根据早年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为素材写成的,1930年在马德里出版。全书包括《危地马拉》《现在我想起来》《火山传说》《幻影兽传说》《文身女传说》《大帽人传说》《花地宝藏传说》《春天风暴的巫师》《库库尔坎 羽蛇》这9篇神奇而富有诗意的民间传说。这些作品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原始、魔幻、令人赞叹的世界。作者同时对危地马拉的独特自然风光作了美丽的描绘,全书仿佛一幅幅绮丽多彩的油画。这些传说直接或间接地采用了印第安人的著名神话故事《波波尔·乌》的题材和技巧,笼罩着浓重的魔幻色彩。
  • 以梦为马的少年

    以梦为马的少年

    从那时起,年轻轻轻的他第一次体会到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做成功!然而他拍的第一部影片票房惨淡,他也差点因此而破产。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6个月之后,他的电影在东京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虽然仅仅是提名,但这已经充分肯定了他的努力。刹那间,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 感伤:石评梅精品文集

    感伤:石评梅精品文集

    《民国才女美文·感伤:石评梅精品文集》是“民国才女美文”系列之一。《民国才女美文·感伤:石评梅精品文集》分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部分,收录了石评梅的精品之作。具体有:《心之波》、《弃妇》、《祷告》、《红鬃马》、《叫她回来吧!》、《这是谁的罪?》等。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 爱的赞美

    爱的赞美

    《暖情》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故事。冬冬的妈妈下岗后,爸爸也选择了下岗。妈妈一气之下与旧恋人为投资新的项目,离家远去。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形下,平日与爸爸靠打工度日。之后,父子走上寻妻找母的征途。期间,为维持生计,冬冬和爸爸扫马路。《暖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今天下午,我们实验小学学生汇聚电影院,伴随纷纷泪水,观赏电影《暖情》。
热门推荐
  • 阎罗捕妻:恶魔的吻痕

    阎罗捕妻:恶魔的吻痕

    狂风暴雨争鸣的雨夜,她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跌倒在他的面前。而这个有着狂野气势的男人肆意地以眼光侵略她,让她无所遁形!来不及惊呼,她的唇舌即遭到了无情的掠夺,强硬地侵占她所有的甜蜜!这是一种宣告,即刻起,她——阎罗的女人,专属他拥有。擅动者,杀无赦!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本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合集成册。以大开本,大字体的形式出版。是合适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方便查询的案头工具书。
  • 独宠魔妃

    独宠魔妃

    “你干什么把我拐来这里?”若儿惊慌防备。美男瞪她:“给你个宝宝,你才不会再作怪!”“我不要……”“由不得你!”于是,七个月后她挺着圆球,揪他耳朵:“说!爬到墙上去是不是看美女了!”他一脸无辜,“就算有,本王也有心无力啊!”“那就是有喽!砰——”一只平底锅飞过。
  • 皇情帝御

    皇情帝御

    犹记,执笔画江山,如今,跨马赴战场。犹记,煮酒论天下,如今,万里觅封侯。犹记,红颜正倾城,如今,青丝变白发。江山多娇,美人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江湖之中,豪杰侠客,忠肝义胆,三尺青锋行天下。朝堂之上,王侯将相,诡计权谋,万丈雄心掌江山。好男儿,就该快意逍遥游,漫步人生路。大丈夫,自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真英雄,定要剑指帝王位,刀取至尊名。入江湖路,做武林客,扬天下名,谱江山曲。
  • 宝贝很狂野

    宝贝很狂野

    他被女装男装的她一骗十年,一度认为自己性取向被她掰弯了。谁知十年后,假小子化身白天鹅,他幡然醒悟,大呼冤枉,顺带伸出他忍了多少年的狼爪。小女人,很好,你非常好!
  • 高校职男

    高校职男

    在12年前的第一次次元战争中,热血少年陆小海与其他死神小队成员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抵抗着次元生物的进攻。战争即将结束前,死神小队遭遇到灭顶之灾,只有年龄最小的陆小海深负重伤,大难不死。队友的离去使小海内心的热血渐渐冷却,身心俱疲的他也终于看开这一切,主动选择了退役。退役后的陆小海化名陆战,来到了临海第一高中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体育老师,早已不是当年的热血少年的陆小海,为了不再看到少年少女经历他曾经经历过的悲剧,选择了藏身在黑暗之中保护他们。他想要保护着大家的安全,可是,他的身体还能坚持住吗?
  • 重生之一品庶女

    重生之一品庶女

    再次重生,她拒绝懦弱平庸!当年说她惑乱后宫、不知廉耻?哼,如今她便坐实了这污名!什么?皇帝就爱她大胆?王爷就喜她轻佻?就连那盟主也对她起了兴趣?哈哈,这次不怕没靠山!嫡姐又如何?这次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 秦武灵王

    秦武灵王

    末世的降临,说不清是不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那被破坏了的社会规则促使人们开始释放内心的自我,每一个残酷的行径都无一不是在表示着人类的恶性,正义被无情击垮,善良遭他人嫌弃。于此同时,武渊从未来重生而来、带有自主意识的系统莫名觉醒、意外知晓的阴谋碎片。这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引导着武渊走向一条不同于前世的道路。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许只有走到最后才能一一揭晓......
  • 智障的那个和狡猾的这个

    智障的那个和狡猾的这个

    本作为《我根本不需要老公》的衍生作品,是关于艾木与方言相遇的故事。狡猾的艾木很喜欢戏弄别人,即使是感情也向来以让对方痛苦为乐。腼腆的方言则总是在和别人的接触中处处退让,却始终学不会与他人相处。这样相差甚远的两个人,却一点点在互相捉弄中产生了感情......
  • 歌姬小姐不会开花

    歌姬小姐不会开花

    该作品为无限同人文,围绕《龙背上的骑兵3》主角ZERO而写的不满意龙背3最后的结局吗?看看这里对于她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