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8800000030

第30章 师友风采(9)

张光年的领导艺术

张光年,即《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他是一个热情澎湃的诗人,也是一个历经惊涛骇浪、雨雪风霜的革命老战士。他是一个学养丰厚的文艺评论家,又是一个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建设的实干家。在他身上兼有诗人与战士、理论家与实干家的品格。

我第一次见到光年是在1953年春天。那时全国文协组织部分在京作家、批评家、文艺领导干部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作为开好第二次文代大会的思想准备。尽管是50年前的事了,但至今我还清晰记得,讨论“关于目前文学创作上的问题”这一专题时,光年是中心发言人之一。他尖锐批评了剧本创作中存在的不敢正视生活、不敢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无冲突论”。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富有激情和锋芒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光年调来中国作协担任书记处书记、《文艺报》主编。那时我在创委会研究室工作,偶尔也给《文艺报》写点评论文章。每当编辑部找我谈稿子修改一类的事,大多是同该报文学评论组组长敏泽和副主编侯金镜打交道,还无缘当面聆听光年的教诲。十年浩劫之后,雨过天晴,中国作协恢复工作,光年挑起党组书记的重担。80年代初那几年,在以光年为班长的班子里,我做拾遗补缺的工作。这时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光年,不时倾听他侃侃而言或娓娓而谈,领略他质朴的风格、坚毅的品质。

8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要求把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干部推上领导岗位。那时,中国作协的领导班子——党组的成员都是二三十年代的老同志、老作家,多半是来自延安、“三八式”的。当时担任作协党组书记的光年,年近古稀,作为即将退役的一个文艺老战士,把选拔接班人、搞好班子的新旧交替,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党组物色、选拔接班人中,我和唐达成、谢永旺有幸被选上了。当时我们的年龄在50上下,也不算太年轻了。但从作协党组来说,我们算是第一批进入班子的“年轻人”。我记得,在我走上党组这个岗位之前,光年曾约我谈过一次话。他情真意切地说:“新陈代谢是必然趋势,年轻的同志要更多地挑起担子。”“作协党组应成为文学战线的神经中枢,责任重大,现在远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要做好党组的工作,必须吃透两头,既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方针政策,又要很好地倾听、反映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愿望、声音。既要高瞻远瞩,又要从实际出发。”“作为一个党组成员,眼睛不能光看到作协的小天地,要注视全国文学战线,意识到自己对文学事业的兴衰成败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光年同志这一席话,顿时使我加强了使命感、责任感,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将要挑起的那副担子的分量。“无论如何不能辜负党的期望”,是当时萦绕于怀的唯一心愿。

从1982年至1984年,光年在任那几年,他是班长,我是班子里的一员。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学习、谈心,交换意见,交流思想。我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深切地感受到他那诗人兼战士的气质和品格。他为改革开放的每一步进展、每一个成果和文学领域中出现的一切新事物、新景象而喜形于色,拍手称赞;又为社会前进、文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失败而忧心如焚,坐卧不安。从风雨中走过来的光年,对害人害己的“左祸”深恶痛绝,对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安定团结局面倍加珍惜。我细心地注意到,他考虑改进、加强作协工作的每一个方案、每一个举措,都是从维护大局、保护文艺创作的有生力量出发的。每当我在复杂的斗争中感到困惑的时候,光年总是提醒我:要顾全大局,把握中央的精神,了解人心的向背。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一直萦绕于我的耳际。

我们几个中年人进领导班子后,光年就不断地往我们肩上压担子,放手让我们干。光年满怀深情和期望地对我们说:“谁让你们比我们年轻些!既然年轻些,锐敏些,就多辛劳些吧!”开头,让我从葛洛手中接过接力棒,挑起了创联部主任的担子。稍后又让我列席常务书记办公会,协助常务书记冯牧抓书记处日常工作的运转。筹备作协“四大”,让我担负组织设计等任务。大会召开前夜,光年又提议让我担任大会副秘书长,并向理事会汇报代表大会筹备经过,在大会上做关于修改《作协章程》的说明。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我出头露面的机会,让文学界更多朋友了解我、熟悉我。光年扶我上马,可说是煞费苦心了。

80年代初,改革的热潮席卷中国大地。当时中国作协也面临体制、机构改革的任务。光年是一个矢志改革、锐意革新的实干家,他的思想跟随时代大潮、改革激流一同前进。1982年冬,在调整后的新党组召开的第一次扩大会上,他满怀激情地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要把推进改革、开创作协工作新局面的热火点燃起来。”他经过深思熟虑,勾画出一幅作协改革的蓝图。他强调:作协的改革,一定要记住作协的性质。它不是政府的一个部,也不是******下属的一个局,要使它真正成为党领导的作家自愿结合的一个群众团体。作协一切改革都要紧紧围绕作协的主要任务(发展文学创作、组织文学队伍、关心会员生活福利)来进行。要乐于做作家的服务员。如果作协不给作家办事,脱离作家大众,作家不上门了,或上门受到冷遇,作协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又不上作家的门,时间长了,模糊了作协的性质,就有可能变成官气十足的衙门,作协也就名存实亡了。在光年看来,能否调动作家、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是作协改革成败的关键。像工人、农民要有生产积极性一样,也要让作家有创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如陈毅所说的“放开笔来写”。正是为了解放文学生产力,作协就要有较大幅度的改革。

光年胸有成竹地提出,作协的改革,首先是领导班子的改革。他针对作协主席团成员大多年事已高,又分散在各地、各单位,很难开成符合法定人数的会这么一种实际状况,主张将主席团百分之八十的权力下放到书记处,使书记处成为有权威的、实质性的、担负作协日常业务、行政工作的机构。从作协“四大”后开始,书记处真正成为一个有职有权、运转自如的工作实体,这是与光年当年矢志改革、果断决策分不开的。

建立创作研究室、创办《小说选刊》、《文艺报》由刊改报、刊物主编实行聘任制、成立中华文学基金会、完善文学评奖制度,这些算不上“新思路、大手笔”,但影响也不小的改革举措,都是光年在任时起步的。改革是一场除旧布新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有矛盾、斗争,会遇到困难、挫折以至失败。对此光年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表现得很乐观、自信,迎着困难上。他非常注意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善于从中吸取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看准了的事,该拍板的就拍板,一锤定音,一抓到底。他还让年轻人站到改革前沿,让我们新进领导班子的几个中年人组成机关整改小组,给我们压担子、撑腰,支持我们去处理、解决那些老、大、难的问题。

我长期做文学组织工作,在我担任创联部主任的前夜,光年同我有过一次从容而深入的谈话。他明确地提出:创作研究室应当成为党组的主要助手,而创联部则应当成为书记处的主要助手,要在协助书记处抓文学创作、组织创作业务活动、发展和提高文学队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说,这个机构不能陷于琐屑事务之中,要赋以日益鲜明、丰富的业务色彩,承担起繁重的业务性的组织工作。要把创联部工作人员培养成熟悉文学业务、熟悉文学队伍的组织工作者。正是按照光年的这些构想,我很快草拟出一份《关于创作联络部的任务和职责范围的意见》,后来又加以修改补充,制定出《创作联络部工作条例》。我在创联部任上那八九年,一直是按照这个《条例》的精神来开展工作的,一心想使创联部在履行组织、联络、服务职能上有所作为。我深知由于自己的水平、能力,工作没有做好,与光年和广大会员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可万万没有想到,在80年代末我从创联部卸任之际,竟传来这样的指责:创联部凌驾于各部门之上,谁给创联部这么大的权力?今后不能按束沛德的模式搞创联部。锋芒所向,一清二楚,我只好一笑置之。

光年十分重视文学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建设,他在会上和同我谈心时都曾谈到,作为党组成员,一定要有这样的觉悟,党组是党中央派来的,要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保证实现中央对文学工作的领导。这样,才会得到中央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他又多次提醒我们: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要同文学界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不唯上,不唯书,尊重客观实际,不断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干扰。光年说,他是一个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习惯于遇事从政治上考虑的人。在他的点拨和影响下,经历了反“清污”、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斗争,对如何吃透、把握中央的意图、精神,自己也多少有了一点长进。

领导班子的改革,加强班子的建设,不仅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还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文化素养。在这方面,光年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文学组织领导工作的前辈,以他的切身体会,对我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寄予殷切的期望。他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要求,归纳起来是“四多”,即多读作品,多动笔杆,多交文友,多下基层。

多读作品 90年代中期,光年在一次谈话中说起:中国的20世纪,比起俄国的19世纪来,社会的动荡、变革更加广泛、深刻。可我们至今还没出来大作品,除了外部原因外,作家的文化素养不如当年俄国作家,也是一个原因。他还谈到,一些文学新人是从生活中搏斗出来的,头一两篇作品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后来再写的作品,就显出思想贫乏、生活淡薄、艺术功底不足了。这说明他们作为一个作家,政治思想上的准备、理论、美学、知识、艺术修养上的准备都不足。作家要提高文化素养,做领导工作的也要熟悉业务、提高文化素养。他颇为感慨地说道:我们惨痛的教训是外行领导内行,空谈政治。历来搞粗暴、简单化,搞“左”的人,往往都是没有多少文化,没有读过多少书的。

经常调查研究文学创作、评论的现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本功。无论多么忙,担负文学领导工作的,都要挤出时间读作品。不看作品,就没有发言权。他要求领导班子的成员都要读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争议的作品,要读作协的刊物,读作协评奖的获奖作品。班子里做外事工作、行政工作的也要读作品,只有通过读作品弄清当前的文学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班子里的一班人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相互理解、配合和支持。

在多读作品上,光年是见缝插针、身体力行的。1983到1984年,为了起草作协“四大”的报告,他认真读了《绿化树》《烟壶》《沉重的翅膀》《故土》《人生》《洗礼》《黄河东流去》《棋王》《黑骏马》等一大批作品。从一线退下来之后,他仍然坚持读作品。每次我去看望他时,总会在沙发或茶几上见到他正打开阅读的新书。《白鹿原》《废都》《走向混沌》《地球的红飘带》《无梦谷》《集体回忆》《****画廊》《花季·雨季》等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他都一一读了,并且在日记上写下读后印象,还给一些作者写了信,谈作品的成败得失。有时,他会兴致勃勃地同我谈起读某部作品的感受,让我和他一起分享阅读的愉悦。

多动笔杆 作协“四大”之后,光年作为文艺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光荣地退役了。在新旧班子交接前后,他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作家的笔是不能放下的,我们是运用笔来战斗的,而且是靠这支笔来帮助党联系千千万万群众和作家。要有一种奋进精神,做一个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当我被日常事务所缠,埋怨没有心情坐下来写文章时,他很严肃地对我说:“长期不写文章不行。笔懒是思想懒惰的表现,不写要挨批评。”“无论工作多么忙,都要坚持读作品、写文章。否则,会员不会承认、接近你这个文化官员。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重新拿起笔,多少写点东西,才算是一个作协会员。”

同类推荐
  • 文茜的百年驿站

    文茜的百年驿站

    此书为我早逝的外婆而写。她早已远离,但从未于我的记忆中消失,我总是想着她。想着她。三十七年来,我把她离开我之后的一切,一直带在身边。三十七年来,毫无遗漏。
  •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甘肃大地,山川壮美,文化灿烂。在古往今来的漫漫岁月中,无论是世代生息于此的陇右作家,还是行吟诵陇上的客籍诗人,他们无不以其生花妙笔,深情吟唱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的苦难、辉煌、抗争、希望,从而构成了历代传诵不衰、而今绵延不绝的咏陇诗歌的艺术宝库,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我的另一个舌头

    我的另一个舌头

    《我的另一个舌头》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著作,收纳了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多篇经典作品,题材包含小说、散文、随笔、评论以及文言文解读等,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选编,选取的篇目适合青年读者阅读需要。
  •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内容丰富,意境宽广,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有工作上的深度思考,寄托着对民族工业振兴的诚挚期盼;有对田园风光的深情回忆,流露着对乡土生活的无限眷恋;有郊游中的观感与遐思,抒发着热爱生活的丝丝情怀;有宾朋相聚时的即兴而作,透射着情同手足的拳拳之心;有对异邦求学之子的谆谆教诲,蕴含着殷殷的乱犊之情;有月下独酌时的心灵独白,散发着惬意而真实的独特馨香……整个诗稿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民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表现了对祖国、对事业、对故乡、对亲朋、对生活真诚而炽热的爱。它既是生活的感悟,更是生活的记录。
热门推荐
  • 鬼武侍

    鬼武侍

    陈锦,孤儿的他自小被好心大叔收留抚养长大,某一天,他误入了另一个世界,被时间淹没了很久的世界......
  • 剑士学院的女装首席

    剑士学院的女装首席

    我宣誓!如果均订超过两千,作者女装!............................我叫白河,我是一个可以在空中使用位移技能的剑士。没错,换句话说,我能飞。我画的星座图能引发神奇的现象。简单来说,我能用最炫的特效加最多样化的buff。经常有小朋友问我,白河哥哥,你有几个好看的剑士技能啊?我如此回答:“剑术,若是缺少了女装的点缀,是没有灵魂的,是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的!”“现在有的剑士啊,就知道磨炼剑技,女装和剑技都主次不分!这能行吗?这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很多年轻人都在笑,反正我是笑不出来。”................旧时代的英雄们,征服了荒土,战胜了灾厄,在秩序破碎之际重建了城镇,在万物悲鸣之时击退了异族。天火,燃尽一切。一纸空谈,诉说一个宇宙的兴衰。自神代至灭亡,遗落的星光聚拢。飞吧,开拓者!
  • 大小姐的贴身管家

    大小姐的贴身管家

    自小无父无母的叶宁,被师傅的花言巧语骗下山,亲身感受到这都市的繁华,纯洁的心灵也受到无数的挑战,清纯的女大学生,婉约的老师,火爆脾气的女警,身世凄惨的卖花妹,小弄堂里面的豆腐西施,开始频繁出现在叶宁的小世界里。
  • 贾语无限

    贾语无限

    这个世界...越来越危险。这方世界的一个基本规则,一定要呆在有光的地方,特别是夜晚,包括睡觉,一定要有光。
  • 寒烟几重

    寒烟几重

    身为广大人控NPC中的一员,坐镇正道关底的大BOSS,掌控六界开启的钥匙,身份重要地位崇高,时机未到之时却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普通到连基本台词都只有两句的NPC!npc守则归纳起来就是短短两条。一、务必让所有玩家都以为你就是NPC;二、任何情况下都请遵守第一条……女主表示,身为npc好苦逼,男主你在哪里,求速度。
  • 青春不烂尾

    青春不烂尾

    如果知道最后是你,我一定好好珍惜过程。我想和你一起不负青春,不负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悟道启示录

    悟道启示录

    我梦中有一古地,其名太虚,我身在其中,却不知该往哪里去。
  • 万界大帝聊天群

    万界大帝聊天群

    一次偶尔,我居然发现自己进入了大帝聊天群里,在里面聊天的,全都是三界知名的大人物,还有异世界的人物主角,我在群里潜水抢红包,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并且和神仙主角来了一场跨界友谊。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