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18200000014

第14章 乡思如歌(5)

吴国的灭亡成就了西施的美丽。美丽一旦成为政治的附庸,就是一件所向披靡的武器了。夫差曾是一位有抱负的君王,可是,他的无往不利的吴钩却挡不住西施的温柔一刀。也许,他压根儿就没想去挡,在他眼里,政治和江山都可以放弃,唯有与这位越国娇娃的爱情他必须珍惜。

在后人看来,这位夫差真是位憨兄,人家玩月是在玩“越”,抚琴是在思越呢,他却木知木觉,还为她挖箭泾河,建馆娃宫,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掏完。连他的臣民也像他一样憨。自古红颜祸水,而吴国的老百姓对这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却怎么也恨不起来,吴地民间广为流传的竟全是从西施的美丽衍化出的种种传说,说她如何赏荷、采香、玩月、梳妆,津津乐道,代代相传。西施的传说,至今美丽着吴地的山水。吴人的这种大度,不知有没有引起那些吴文化研究者们的注意。

相比之下,勾践就显得有些小肚鸡肠,得了江山,作为一件武器的西施的美丽也就失去了意义,所谓“鸟归林,良弓藏”。有关西施归宿的传说很多,有说她被勾践追杀不知所终;有说她被勾践收为妃子,藏于深宫(如此尤物岂有让夫差独享之理,把她处死了更有暴殄天物之嫌)。种种传说,道出了这位越国君王“哈姆莱特式”的心态。多少年以后,浙人体现于经商之中的种种精明神算,是否也发蒙于他们老祖宗的“卧薪尝胆”的智慧基因呢?

最可恨的是范蠡了,当初他可以把自己心爱的女人作为政治砝码送人,临到大功垂成“兔死狗烹”越王要杀他的时候,他竟能像无事人一般,携着西施逍遥五湖,最后还隐居宜兴,经营他的“陶朱公”品牌,成为中国经商的鼻祖。范蠡经商和玩弄政治都能游刃有余,可谓多才矣。

在西施归宿的所有传说中,最喜欢这样一段:西施被越王追杀,逃至越来溪(今吴县越溪)边,被一年轻人藏起,逃过一劫。西施问:你知道我是谁吗?年轻人一笑:你是西施。西施又问:吴国亡了,难道你不恨我吗?年轻人又一笑:那是君王的事,你只是一个女人,为什么恨你呢?年轻人叫秦仁,后来吴地就有了“情人(秦仁的谐音)眼里出西施”的俗语。再后来,西施与秦仁结成夫妻,过上了男耕女织的普通人的生活。我想:这该是西施的最佳归宿了。

其实,西施其人在正史中并无记载。耐人寻味的是,三百七十余年后的一天,乌江之滨上演了悲壮的一幕:“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与倾国倾城的爱妃虞姬双双自刎,血溅江滩,刘家四百二十六年基业的大幕从此开启。虞姬之美,风华绝代;项羽虽败,死亦鬼雄!这不是传说,是正史。

苏州历史的木渎情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苏州之美堪比天堂,为人称道。这种美不仅指地理概念上的得天独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还在于它文化底蕴的厚重深邃、文化内涵的丰富博大。地理的优势得之于天,文化的优势则得之于人,这种天人合一造就了苏州这座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春秋时期号令诸侯的“霸主”,到秦汉六朝时期的“江东都会”,再到唐宋元时期的“东南雄藩”、明清时期的“世间乐土”,二千五百多年来,苏州的历代先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

所谓窥斑见豹,一叶而知秋,苏州的历史浩瀚而悠远,我们可以从中撷取几朵浪花、几个片段,分享几段苏州历史的木渎情节。

先来了解一下木渎在苏州的地理坐标。木渎,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十公里处,离开太湖约五公里。在最新出台的“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木渎被划为苏州中心城区。苏州轻轨一号线的起始站就在木渎。

如此说来,木渎就是离苏州最近的一个古镇了。我们从南宋绍定二年(1229$)镌刻的《平江图》上可以看到:苏州古城呈棋盘式格局,街巷规整,河道井然。如果说苏州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宅第厅堂,木渎就是它有山有水的后花园。因为木渎与苏州的近,所以,要了解苏州的历史,木渎是一段绕不过去的情节。

与苏州城同龄的古镇

苏州城起造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迄今已有2524岁,而木渎是与它同龄的古镇。

话得从头说起。吴王阖闾在夺取王位之后,接受伍子胥“立城郭”的建议,委派伍子胥主持扩建都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成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阖闾大城,设水陆城门各八个,自西南至东北,分别为阊门、胥门、盘门、蛇门、匠门、娄门、齐门和平门,城内辟有宽广的街衢和密集的河道,还有大量的宫室和军事设施,成为吴国的政治、军事中心。阖闾都城还有很重要的经济职能,有手工业作坊、市场、仓库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著名工匠干将、莫邪的铸剑作坊设在匠门,城外的俪溪城是吴国的造船之所,胥门西南三里有王室的酒醋城,吴国的市场就设在今白塔西路与皮市街交界处。

阖闾在城内大兴土木,在城外的手笔也不小。不过,阖闾所建大都用于祭祀、军事瞭望和观赏风景,到了他的儿子夫差手里,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据《吴越春秋》记载:“吴王好起宫室,用工不辍”,增筑或新建了不少的离宫别馆和苑囿,如姑苏台、长洲苑、馆娃宫、吴宫、消夏湾等,主要用于冶游和寻欢作乐。其中,以木渎境内的姑苏台和馆娃宫最为有名。

当时,还没有木渎这个地名,木渎之名的来历与姑苏台有关。《说文解字》:“台,观四方而高者……与室屋同意。”《尔雅》:“四方而高曰台。”可见台是居高临下,可以眺望的建筑物。姑苏台,又名姑胥台,因建于姑苏山(位于今木渎东南郊)而得名。台始建于阖闾,主要用于对越国的军事瞭望。公元前496年,阖闾在吴越边界的槜李(今浙江嘉兴一带)之战中,因伤势过重而身亡,其王位由太子夫差继承。二年后,夫差率领的吴军在“夫椒之战”(太湖西山附近)中大败越军,乘胜攻破越都,双方议和。根据议和条件,越王夫妇必须充当吴王的侍臣。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被囚禁在木渎的灵岩山上,为吴王喂马驾车,甚至口尝吴王的粪便,受尽屈辱,但面无狠色,百般驯服,显得卑躬屈膝,无比忠诚,终于迷惑了吴王。三年之后,勾践被赦回越国。越王表面向吴王称臣,岁岁进贡纳粮,暗地里却积极谋划复仇大计。他平时睡在柴草堆上,头顶上悬一颗猪的苦胆,每天睡觉和早起都要舔一下猪胆,以示不要忘了在吴国所受的屈辱和苦难。这就是成语“卧薪尝胆”的来历。据《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记载,他的大臣文种向勾践提出亡吴“九术”,其中第五计就是“遣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勾践派出三千余人,入山伐木。相传,“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抩’。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砻。分以丹青,错画文章。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勾践便遣文种将神木献给吴王,夫差大喜,但伍子胥坚决反对吴王劳民伤财建造楼台,规劝吴王:“王勿受也,昔者桀起灵台,纣起鹿台,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谷不熟,天与其灾,民虚国变,遂取灭亡。大王受之,必为越王所戮。”俗话说忠言逆耳,吴王哪肯听伍子胥的忠告,决意起造,“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民疲士苦,人不聊生”。建成后的姑苏台“高三百丈,广八十四丈”(据《吴地记》),据说可遥望三百里,成为吴国的一处地标。台上别立春宵宫,宫中乐伎千人,又造千石酒钟,供作“长夜之饮”。还造了天池,池中有青龙舟,供夫差和西施寻欢作乐。其他如海灵馆、馆娃阁等,无不以珠玉为饰,豪华精致。

姑苏台工程浩大,越国进贡的木材源源不断运来,堆积在附近的河道里,连沟塞渎,因“积木塞渎”的缘故,便有了木渎这个地名。

夫差在木渎兴建的第二个重点工程就是馆娃宫。馆娃宫建在灵岩山上,此山拔奇挺秀,奇石嶙峋,向有“秀绝冠江南”、“吴中第一峰”的美誉。但灵岩山得大名于天下,并非只是因为这些奇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夫差的馆娃宫就建在山上,西施曾在这座山上生活了约十年之久。据《吴越春秋》记载,文种向勾践提出亡吴“九术”中的第四计就是“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也就是所谓的“美人计”。范蠡在诸暨苎萝山中觅得浣纱女西施和郑旦,“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也许是为了掩人耳目,据说范蠡献西施于吴王就在灵岩山的石城之下。西施来到吴国后深得夫差宠幸,为讨西施欢心,夫差专门在灵岩山顶营建了这座宏大的离宫藏娇,吴人称美女为娃,故名馆娃宫。相传现在的灵岩山寺大殿,就是当年馆娃宫的殿堂所在,而现在的山顶花园,至今还保留了西施的诸多遗迹,有西施抚琴思越的琴台,有夫差和西施赏月赏花避暑纳凉的玩花池、玩月池和吴王井,还有西施轻歌曼舞的响屐廊等。山下还有西施泛舟采香的“箭泾河”(又名一箭泾)、西施沐浴梳妆的“香水溪”。有人说:西施来吴的使命就是以身体去征服夫差,“以佚其志,以弱其体”,西施非常称职地完成了这桩“桃色交易”,夫差终因沉迷于她而误国丧国,而西施无疑就是中国女间谍的鼻祖,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其实这样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王安石《嘲吴王》诗:“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把王国衰亡的责任推给一个弱女子,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敢担负责任的懦夫行为,吴国灭亡的原因其实很多,问题的实质不在于西施,正如王荆公所言,如果吴王能善用谋臣伍子胥,诛杀奸臣伯嚭,即使越国进贡一百个西施,又有何妨呢?

伍相国当年的一句忠言,后来真成了吴国灭亡的谶语。就在富丽堂皇的姑苏台建成不久,公元前482年,越军乘夫差北上黄池会盟争霸之时,大举进攻吴国,焚毁姑苏台,俘获了吴太子友。刚刚夺得霸主地位的夫差不得不放下架子,反过来向越国求和。公元前473年十月,夫差兵败自刎,吴国灭亡。

这里有个疑问还没有解开:前面讲到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受阖闾委派所建造的都城(即阖闾大城、吴大城),是否就是唐宋以后的苏州郡城,也就是今天这座苏州古城呢?随着吴国的灭亡,吴郡都城遭到了越人的严重破坏,后来是楚灭越,然后是秦灭楚,最后是汉灭秦,在这二百多年间,每次政局动荡政权更替,吴国故都都会遭到一次大规模的破坏,以至于偌大一个吴国故城渐渐被人遗忘,梁代吴均在《吴城赋》中感慨道:“不知四海九洲,乃复有此吴城。”到了唐代陆广微《吴地记》,“吴大城即郡城”的说法开始产生,到了宋代以后,大多数文献已将吴大城与苏州郡城混为一谈。那么,吴大城与后来的苏州城究竟是否同一座城呢?2000年至2001年,苏州博物馆考古队在以木渎为中心的山间平地上,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古城址,经过对木渎五峰村、木渎新华村、木渎金山村的古城墙遗址进行抢救性试掘后证实,该大型城址由小城、大城、郭城三重套叠组成,大城与小城相互依靠,利用四周群山形成天然郭城,其时代、规模、形制均与文献记载的吴大城基本吻合,由此推断:吴国晚期都城即吴大城,应该就在木渎。

当然,这样的推断成为定论还为时过早,不过,在灵岩山麓发现这些春秋晚期古城墙遗址,至少说明,两千五百年前的木渎大地上,还生活着一座古老的城池,四周有群山环抱,南临烟波浩渺的太湖,山林幽冥,地势险要。吴越之间的恩怨情仇,就在这莽莽的青山秀水之间,演绎成一幕幕血雨腥风的悲壮。

书香绵延越千年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自古就是尚文明礼之邦,兴学重教之地,春秋时,孔子七十二贤人中的“十哲”之一的“南方夫子”言偃,将先进的齐鲁文化带回江南,“文开吴会”,“道****南”,为南方尤其是苏州的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人尊为“言子”。吴地原属“荆蛮”之地,“吴人尚武”,“好用剑轻死”,春秋三义士中的专诸、要离就出在吴地。秦末,八千江东弟子追随项羽在吴县起兵,出击中原,跟刘邦争夺天下。自秦汉以后,学风盛行,至六朝隋唐,苏州人已变得文质彬彬,关于吴地人物“少好学”、“笃志学业,博涉群书”、“博学善属文”等记载屡见典籍。至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已成为人才渊薮,名人辈出,灿若群星。

木渎作为吴地重镇,两千五百多年来弦歌不绝,才俊辈出,其中不乏在苏州甚而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朱买臣——吴地千年不绝的书香从他的朗朗书声中弥散开去

朱买臣是西汉辞赋家、文学批评家,以解说楚辞著称于史。吴地千年不绝的书香,从朱买臣的朗朗书声中弥散开去。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故事

    我的人生故事

    本书以自传体文学的体式,对一位幼时与光明、声音隔绝的女孩学会说话、读大学的经历进行记述,是这位作家、教育家的青年生活回顾。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茅盾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茅盾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林家铺子》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的倒闭的过程,揭示了民族商业走向破产的厄运。1959年,文学家夏衍将其改编成剧本,同名电影成为银幕经典。《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本书是茅盾散文精选集。茅盾先生说:“这些文章,就好像日记账,文字之不美丽,自不待言;又无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写,更说不上有什么玄妙的意境。读者倘若看看现在社会的一角,或许尚能隐约窥见少许,但倘要作为散文读,恐怕会失望。”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的记事簿,亦是大千世界的速写本,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彩虹之力觉醒

    彩虹之力觉醒

    “苏仪,吃饭了”“哦”苏仪,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但是马上他将会遇到他人生中的巨大转变……
  • 余生我陪你白头

    余生我陪你白头

    “温书忆,我喜欢你,发了狠的喜欢,我想见你欢喜,让你得意。”“陆辞,谁都可以骗我,唯独你不可以,答应我,好吗?”“好”“书忆,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好不好?”“好。”温书忆:他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陆辞:她是人间绝色,她是人间理想。少年时的爱恋,青涩又大胆,炙热又单纯。青年时的情意,温柔而缱绻,朴实而情深。
  • 战神白果

    战神白果

    前世害得许多人无辜枉死,阎王扬言将她打入畜生道,,却阴差阳错的投身妖界,成为妖王之女。本以为此生安稳度过,却被枉迷惑亲哥,逐出妖山,而在求仙之路上,终于遇到了那个扬言要杀了自己的男人,她该怎么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鉴宝王

    都市鉴宝王

    偶然获得了透视眼,鉴宝赌石,发财致富,俘获各类女神的芳心,在逆袭的道路上走上巅峰。
  • 重生之女配蹲一边

    重生之女配蹲一边

    唐梨重生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小鬼,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发现抗战

    发现抗战

    保卫钓鱼岛活动参与者王锦思最新作品《发现抗战》从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战争发生、扩大的原因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发掘前人没有涉猎、剖析和反思的领域,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重新解读并颠覆某些传统的关于抗战的认知,并分析中日关系前景。《发现抗战》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批判,还有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对抗日战争的思索,也有对战后中国和日本发展程度不同的探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顾又前瞻,是独特的看待抗日战争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战看清中国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对热心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 第一篇小说的烂文

    第一篇小说的烂文

    “啥”少年的眼睛疑惑道。“恭喜成为本系统的第三十二任主人”少年懵逼的说道“不要,不要我连你是什么都不知道才不做你的主人”“系统无视,现在为主人加载系统。主人即将陷入沉睡请做好准备”“擦”少年无语道,心中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此刻无奈只能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