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2800000040

第40章 歌唱在太行山上(2)

这支文艺的平山团也经常“上前线”。曹火星的女儿曹红雯回忆说,父亲曾和一个战友到温塘前线,对敌人喊话,搞宣传。那是个黑暗的夜晚,他们借着夜色靠近敌人的阵营。结果父亲身边的战友突然停止喊话,原来他被敌人乱抢打中,当场牺牲了。

剧社成员身穿八路军的军服,腰里系一根草绳,感到这样非常光荣、无比自豪,人人都把自己看作是八路军战士,随时准备付出自己的生命。

1948年,在阜平城南庄,剧社为******、任弼时等党中央领导演出后,******接见全体演员,做了长达3小时的谈话,鼓励大家保持革命传统,提高技巧,准备进入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这支平山文艺轻骑兵,进驻天津。在新的历史时期,铁血剧社的成员们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刻苦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杨润身编剧的电影《白毛女》,王莘创作的歌曲《歌唱祖国》等等,影响深远。

这支产自民间,又直接服务于人民的文艺“平山团”,服务于抗战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真正成为******所说的“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采访手记:

平山人至今都为文艺平山团的这些名字而骄傲:

曹火星,音乐家,岗南村人。曾任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等职。创作歌曲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人民共和国》,舞剧《石义砍柴》等。

杨润身,作家,马冢村人。曾任天津作协副主席等职。曾编剧《白毛女》,著有长篇小说《风雨柿子岭》等大量著作。

王雪波,剧作家,刘家坪村人,曾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全国文联委员、天津剧协主席。作品有歌剧《纺棉花》《宝山参军》等。

张学新,作家。田兴村人,曾任天津市文联兼作协秘书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编《晋察冀文学史料》《晋察冀革命戏剧史料》,作品有《六号门》等。

其他剧社成员,如王植庭、范血锋、封铁夫,齐登荣、赵柯、阎懋等等 都在全国各地或担任文化职务,或为军政官员,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平山采访,和淳朴的老人们聊天,他们嘴里忽然说出的名字,都可能让你吃惊,除了五大书记以及聂荣臻、彭真等等无数的领袖将军们,还有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这些文化战线的战士们,在平山人民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被感染着,被激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情,用他们的文艺作品歌颂着这块红色的热土。

周立波是第一个来到平山的作家。1937年底,他曾作为翻译,陪同美国观察员卡尔逊来到晋察冀,在战火中穿行千里,进行了50天的考察。他来到平山,写下了《北冶里夜话》《洪子店的劫后余烟》,揭露日军暴行,并记述了徐海东将军和平山人民一起奋勇保卫洪子店的战斗故事。后来,他还曾随着359旅的平山团南下。作家周而复在《晋察冀行》里写了平山的许多故事。作家康濯住在平山东白面红村,写下著名的短篇小说《我的两家房东》,至今被村里的老乡讲起。

抗战当中,魏巍在平山写出广为流传的诗歌《滹沱河》;郭小川写下长诗《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田间写下《戎冠秀》等大量诗篇;贺敬之、曼晴、李漫天、商展思、何其芳、孙犁、管桦、沙汀、杨沫、姚远方、仓夷等,都曾在平山工作、创作。

周巍峙、王昆、田华、王莘、胡朋、胡可、沙飞、邓拓、崔巍、牧虹、鲁肃、劫夫、方冰……数不清的艺术家们都曾长时间在平山战斗生活。晚年的周巍峙回忆说,《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在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庄,而1943年,正是日寇实行“三光”政策的最残酷时期,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为黑暗中的人民鼓起了胜利的信心……

我到土岸村采访,面对空寂的山沟,久久回味着田间夫人葛文的《土岸时期的文学系》一文。她描述的土岸,馥郁的文学气息沁人心脾。1940年春天,葛文在华北联大驻地平山元坊村通过考试,成为文学系的新生。她记得“坡坎上的一棵大槐树下,就是我们的课堂,坡坎下就是我们的宿舍”,土坯炕边,木格窗上,她们用节约下的花花绿绿的油光纸,剪成五角星、花朵、云彩装饰得妙不可言……大树下,细高个子的孙犁,穿着妇救会做的黑粗布鞋,筷子粗的白布条绑在脚面上,“粗笨的大脚伸向前去,惹得同学们忍不住笑,听他细声慢语,分析《红楼梦》的结构、语言、技巧,不一会儿,林妹妹、宝兄弟、薛姐姐等书中人物,便被他描绘得活灵活现,同我们 生活在一起了……”

她写山巅上纵情的歌声,队前激昂的歌唱,也写平山的大娘拉着她们的手呼唤着:“好闺女!”文学的美好、青春的热情、老乡的温情“给予我们无惧无畏、宁死不屈的力量”。

平山热土,孕育出平山团铁的子弟兵,让西柏坡点亮新中国的灯火,还让如此多的文艺家插上艺术的翅膀,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正如葛文所说,这里是他们一生的转折点,“尝到了生活所付与人的取之不尽的财富,时隔20年、30年、40年,都使人眷恋”。

2010年秋,我在平山县城,又一次见到了老作家杨润身,他虽然是90岁高龄,但是依然精神矍铄。他晚年几乎都在平山居住,愈加眷恋这块热土。听他给我讲那段历史,真切感受到了他对这块土地的深情。

我也惊讶地发现,他这个文艺平山团战士和所有的平山人一样,有着极深的“平山团”情节。这些文艺子弟兵们,不仅写戏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中也常常帮助老百姓。杨润身回忆说,抗战中,邻村一位姓田的大娘找到这位教书先生兼“剧作家”,让他帮忙写状纸,告一个霸占她家房后12尺宽的地界的村干部。大娘只有一个儿子,参加了平山团,儿子在晋西北的战场上英勇牺牲了,儿媳出嫁了,留下一个几岁的小孙孙,祖孙两个凄苦度日。杨润身明知道这样做,会遭到被告人的报复,但义不容辞地帮助田大娘写状纸,告到区里、县里。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大娘夺回了被霸占的地界。

他不但帮平山团战士的母亲打赢官司,晚年时还寻找过平山团老战士“喇叭爷”:

2000年腊月二十六,一个雪花飘落的日子,我应邀赴温塘镇出席镇政府组织的迎春联欢会,在镇东头下车,未踏几步,我蓦地心头发热,眼睛发亮,我立即驻足,寒风将久违的唢呐声吹进我的心田,唢呐声极为柔情,特别的优美。我忘记出席迎春联欢会,径直顺着宽阔洁净的大街向前寻去。

使我心头发热的是一位差不多与我同龄的老人。老人坐在温塘镇的繁华中心,头戴一条羊肚毛巾,身穿一身老式中山服,冻得发紫的老脸上刻满沧桑,脚下一个纸盒子里放着五六张五元或一元的人民币。刚喘一口气的老人见我与两个同行的解放军战士站立下来,微笑着看我们一眼,旋即站起,揉搓揉搓冻得发红的一双大 手,拿起闪光的唢呐,弯一弯腰,挺起腹部,鼓起腮帮,咳嗽一声,将他的全部情感直接地涌入唢呐,一曲又一曲,一歌又一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太行山上》《红缨枪》《八路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南泥湾》《歌唱祖国》……统统是我熟悉喜闻爱唱的歌曲。我不禁喜出望外,青春焕发,神魂悠悠地随着歌曲走向延安,看到革命圣地的辉煌,又走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故乡,穿越枪林弹雨,经历鬼子烧杀,看到一间间房屋烧毁,一个个大伯大娘倒下,一头头耕牛被击毙。一次次地同民兵们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前赴后继地打击敌人,攻下敌人堡垒,揍得敌人鬼哭狼嚎、人仰马翻、东躲西藏、狼狈逃窜,留下一具又一具尸体。而后同乡亲们扭秧歌演话剧,扭得欢快,演得热烈,忘饥忘渴,庆祝胜利。

老人坐下来喘息,两位解放军战士留给老人20元钱匆匆远去,我也留给老人20元钱却不走开。我猜测老人雪白的发际间藏着战火的硝烟,坚实的两只大手握过枪杆,很可能是名老八路。我又纳闷,一名老战士,岂能贫穷到如此地步,流落街头,以唢呐求人施舍,是无儿无女?是儿女不孝?还是民政部门对他漠不关心?我正要同老人聊一聊,镇政府秘书来把我拉去出席迎春联欢会。

我很快了解到我的猜测不错。老人姓王名喊喊,大我一岁。他童年投身到革命战争的洪流中,在赫赫有名的平山团里当司号员……又升班长、排长,英勇善战,两次挂花,连续立功。他在陕北南泥湾开荒,又两次佩戴红花,受到王震将军的赞扬。神州大地上战火平息之后,他解甲归田。他的老伴早逝,无儿无女,也无三亲六姑。而他并非生活艰难被迫以唢呐求得施舍度日。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县民政局月月发给他足用的抚恤金,村里有两个女党员负责他的生活,对他照顾得十分周到。笑成了他的专利,他天天笑呵呵的。他不畏天寒地冻,以唢呐为人送乐提神求得赞助,是因为村里一名读大学的学生的父亲突然病故,母亲无力供给她读书,面临退学之险。他得悉毅然告诉大学生不必为学习费用担忧,他负责保证解决……他每一次到温塘镇上都不惜老命,都要收获二三百元。

迎春联欢会结束之后,我往温塘镇的繁华中心采访老人,不想老人已经曲终收场返回故乡。他的故乡距温塘镇20华里。我在风雪 中重温他吹奏的欢曲美歌,默默地向他致敬。

每每读这一段文字,几乎都要落下泪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120师平山团战士的下落(我后来要去采访,平山方面的人告诉我,喊喊老人已经去世),喊喊老人应该是极为幸运的战士。老人从田家庄吹响冲锋号开始,血雨腥风一路走来,到了耄耋之年还在为贫困大学生“战斗”!

今天,温塘镇的街头依然繁华,这里已是华北闻名的温泉小镇,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战争”、“司号员”这些词汇被人忘却。我也只好“站在”杨老的文字里,努力地去倾听那遥远的唢呐声,萦绕耳际的悲美曲调,久久不绝……我的心也在风雪中伫立着,一动不动,我想,我是被平山团的一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

曹火星:为平山团谱写《上战场》

河北,平山,西岗南村,通往西柏坡的路旁,一座音乐家的纪念馆赫然入目。

思绪的摄像机为我展现一个清晰的历史镜头:沉沉群山,寂寂深夜,农家土炕,一灯如豆。一个眉目清秀的19岁青年端坐在小木桌前凝想。屋外溪水潺潺,窗上松涛微微,他心怡神爽。

突然,灵感之神让他拿起笔,陡然写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顷刻间,文字如滚落的珠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引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他轻轻呼出一口长气,顺手拨亮灯花,满意地反复默读,创作的激情在心胸鼓荡。马上谱曲!家乡的民间小调、戏曲曲调接续涌来,他浮现出孩子们打起霸王鞭行进演唱的景象。对!bB调,2/4节拍。明快、流畅,节奏感要整齐!最后,那几个连续的、慷慨上扬的高音音符跃出时,酣畅的激情完全灌透那年轻的躯体——这个今天看起来还是孩子的人叫曹火星,一气呵成写出了这12个单句的歌曲。地点,河北房山县(今北京房山区)堂上村,时间,1943年10月,距离新中国的成立还有整整六年的时间。

那时,兀自兴奋的曹火星无论如何也不会预测到,几亿乃至十几亿人将把这支歌唱彻天宇。这首名曲的诞生并非偶然,它的旋律里流淌着平山团和平山人民的昂扬激情。

曹火星原名曹峙,出生在西岗南村一个耕读传家富裕家庭。他的心灵里似乎生长着无数铁屑,而音乐如磁石。无论是梆子、丝弦、西调秧歌,戏台下总有这个痴呆呆的小人。

他11岁入南甸高小学习。一上音乐课,曹火星兴奋异常。但老师却在黑板上写下1234567,这是法国洋道士苏埃蒂发明的“数字简谱”,不久前从日本传入中国。懵懂的曹火星并不清楚,一个长期封闭落后的泱泱大国,正在“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西方的新兴资本主义新思想、新技术,有些饥不择食。五四时期甚至有人过激地提出废除汉字,中国传统的“工尺谱”被革除,宫商角徵羽被数字简谱替代,从此中国失去了自己音乐的文字。

稚嫩的曹火星无从顾及这些,他的目光已经像钉子钉在了一架风琴上。老师按动了琴键,曹火星心中的铁屑全部飞进风琴里。他惊颤了!木头和铁能发出这样美妙的乐声,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曹火星的求学梦被卢沟桥的炮声打碎。日本铁蹄过处,家园血溅,一片狼藉。国难当头,虽未成年,曹火星却和大人一样忧虑,要抗日,要救国,坚决不做亡国奴!流浪了两个多月后,他们全家回村。曹火星抑郁的心突然被一阵异常悲凉的歌声撞击: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循声望去,但见一个身着旧军装的八路军女战士在教村里的人们唱歌。后来曹火星才知道,女战士是120师359旅战地工作服务团的朱瘦铁。1937年10月,王震率359旅赴平山扩军,驻扎在离曹火星家乡不远的洪子店,此后村村都响起抗日救亡、参军参战的歌声。

同类推荐
  • 范仲淹戍边

    范仲淹戍边

    《范仲淹戍边》一书,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终于完稿出版。写这本书,与以前写的《范仲淹知庆州》一书的环境已大不相同。那时是受西安文理学院董平教授的启发而待在庆城写就的,仅靠有关资料而写,与外界没有多少交往。
  •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先生说:吃不饱的菜,最妙。豆那么细小,一颗颗吃,爱惜每一粒的滋味,也爱惜了人生中的一切细节。虾一定是吃不热不冷的,温温地上桌,才是最佳状态。鱼和饭的温度应该和人体温度一样,过热和过冷都不合格。水平的要求,是逐步地提高,从便宜的,吃到贵的。原则上,应从淡薄吃到香浓。学会浅尝二字。蔡澜先生也说: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最过瘾的莫过于放纵自己。偶尔地放纵自己,是清福。有灵性的人,从食物中也能悟出道理。
  • 携驴旅行记(译文随笔)

    携驴旅行记(译文随笔)

    斯蒂文森十分珍惜自由自在的日子,他曾几次去法国作长期旅行。有一次,正如《携驴旅行记》中所述,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山地市镇莫纳斯提埃,赶着毛驴横穿过塞文山区,一路上随处与偶然相识的人闲聊,到夜里睡在星光下。一路上,法国南部山区的风物卷随着作者旅程的推进徐徐呈现在读者面前。还有,不得不提及的是书中另一个主人公“小温驯”。“小温驯”是作者为其旅伴小毛驴起的名字。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述了作者小知识分子式的幻想在丝毫不谙人文风情的“小温驯”面前的彻底破产,从而导致与“小温驯”一路上颇具张力的关系,读来妙趣横生,令人不禁掩口而笑。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一只狗的传奇

    一只狗的传奇

    人生中擦肩而过的过客无数,但在茫茫人海中你会找到唯一的那个他,一生中你可以饲养无数的宠物,但总有那个唯一,因为伴随你成长,让你懂得爱,而刻骨铭心。作者的这只爱犬名字叫作米辣辣,作者在他乡创业时救下它,为给它更稳定规律的生活送与他人,到再次回到作者身边,一起经历汶川地震,日常相处的种种,直至爱犬寿终正寝。本书不仅在纪念米辣辣,更是将自己陪伴米辣辣狗生中的人生领悟——爱与责任传递出去,唤起人性中的美。
热门推荐
  • 凡者——轮回

    凡者——轮回

    人都会死的,可你想过死后吗?记住死不是解脱。本人可能写的不好上传的慢不过我是不会收一分钱的请你们包含我谢谢看我写的人写的不好别喷谢谢要喷的别看就是了你们可以加我qq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士快趴下

    道士快趴下

    夺命的笔仙,扰人的风水,泣血的娃娃,诡异的画皮,我说那个道士,你没看见有鬼么?快趴下!
  • 都市诛邪记

    都市诛邪记

    张小九自幼父母双亡,凭孤儿院院长王大龙的五十块钱摆起了地摊。却遇到一群妖魔鬼怪扰乱人间秩序,母子鬼煞,绝世大妖,僵尸之王……且看张小九如何横贯三界,镇鬼诛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之六道传说

    末日之六道传说

    末世十年的小人物经历,重生之后拥有了轮回眼。至此以后,步凡拥有成为主宰的资本。操纵六道之身,步步争先,纵横天下。一个人代表着一个队伍,一个组织,一个势力,是一座城的主人,亦是一方的主宰。大争之世,人人可成龙。而步凡却走在擒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六道传说【求推荐!求收藏!拜谢!】
  • 另一世界定乾坤

    另一世界定乾坤

    主人公因天降异象被雷击中,醒来后发现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在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后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后又遇大师指点并拜为师约会了炼丹术和仙法,大师驾鹤西去后主人公下山入世,认识并结交了志同道合者帮其打天下定江山稳基业。眼看身边亲人和朋友一个个离自己而去而自己却无法陪伴他们而去深受内心折磨,后参透自己活着的意义为世代的皇室稳定江山。国家气数终尽,主人公也化作一缕轻烟羽化而登仙,成为后人膜拜的伟人。
  • 剑魂水心

    剑魂水心

    一代战神竟然出家为僧,究竟所为何事?!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阴谋!一个国力强盛的帝国缘何渐渐羸弱,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又为何一夜之间如变了一个人般勤练武术,一个弱不禁风的纯真女子又凭什么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独承君恩,这里,有一个不一样的江湖正为你敞开大门!
  • 特战荣耀.1

    特战荣耀.1

    杨洋主演同名电视剧将于2020年暑期上线!中国军事文学领军人物、《战狼》编剧纷舞妖姬,继《战狼》后再写特种兵巨作,书影联动,为读者奉上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写透一群不知道死亡和畏惧为何物的超级敢死队,打造新特种兵形象,创造出属于中国的“兵长”!首部换代冲突、信息化转型、鬼才大兵的特种兵大作!兄弟情满分,冲突值满分,爱情也不浮于表面!女性角色不再是花瓶!有撕逼,不狗血,有动作,不套路!内容简介:全套小说讲述了燕破岳从一名技能突出,却与集体格格不入的“兵王”,在严酷环境与艰巨任务的捶打之下,逐渐融入群体,与军中工程师艾千雪、女兵王郭笑笑、战友萧云杰等并肩作战共同成长,最终成长为优秀武警特战队员的热血军旅故事。第一部: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不在乎规则、一身刺儿的燕破岳,和发小狗头军师萧云杰在懵懂中进了部队,他们看着是愣头青,其实实力秒杀其他同期新兵。经过地狱式摧残后,他们加入了中国王牌特种小队“始皇”,迎来了枪炮与玫瑰的洗礼。被战友排挤、与多国雇佣军正面交锋、生死考验……最终,燕破岳凭借杰出的才干和无比坚毅的心智,成为一名对敌无惧、杀敌无数、应者如云的特种部队指挥官。
  • 南风往北吹

    南风往北吹

    身为一名助攻,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自己的计划的! 第一世:为了让他们修成正果,面子里子都不要了… 助攻在人群后面喊,周少俊没听到…… 助攻:周少俊! 他喜欢的女孩:你喊你爹干什么呢 助攻:……妈?! 第二世:四大皆空的和尚和倾国倾城的公主… 第三世一心要考取状元的她和身不由己在妓院的她…… 第四世…但是这个助攻心里一直有一个不想助攻的人!当小北身边出现一些追求者时!助攻分分钟分析的透彻深刻。(包括类型,性格特点,通常的软肋,以及假想情敌的可能类型,在一起的坏处和麻烦,家庭纷争……)多次把小北从脱单的当口拽回来和他一起老老实实站在单身狗的阵营里 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