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2800000054

第54章 南泥湾的故事(5)

“哟!你还有个拗脾气呢!”周副主席指着一张凳子,“坐下,坐下来说。”

周副主席问:“你在打新兵营之前,为什么不向旅部请示?”

尹保仁说:“没有电话,派人去旅部请示往返一百二十多里,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只请示过富县县委。”

“县委怎么说呀?”

“县委说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要慎重,打与不打,由你们自卫大队决定。”

“在你们自卫大队,首先提出打新兵营的是谁?坚决要打的又是谁?”

“都是我。要杀头,只能杀我的!”

周副主席又问:“你为什么要干掉胡宗南的新兵营?”

尹保仁说:“自卫大队成立一年多来,胡宗南的部队经常越过根据地边境,进入富县捣乱,抓壮丁,抢东西,强奸妇女,还开枪打死一个贫农老大娘和两头耕牛……根据我们多方面侦察,胡宗南打算把新兵营开赴榆林县。其目的也很明显,就是妄图有朝一日对根据地进行南北夹攻。”

周副主席听到这里,说:“现在是国共合作,你怎么知道他们打算南北夹攻我们?”

“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对实现国共合作没有诚意。平江惨案、确山惨案、皖南事变,就是他们破坏国共合作的罪证!”尹保仁愤愤地说。

周副主席点点头,说:“你继续说下去。”

得到周副主席的首肯和鼓励,尹保仁就说个痛快:“今年6月,国民党利用共产国际解散的时机,狂叫‘解散共产党’,‘取消陕北特区’。接着,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反共’军事会议,调动了一批军队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周副主席站起身来,两手叉腰,说:“你说得好!你是不得已打的。不要怕,杀不了头!”

尹保仁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直到周副主席重复一句:“是的!你不要怕,杀不了头!”他才相信没有听错,顿时,两眶热泪像泉水般涌出……

周副主席坐下,又说:“是呀!这件事惹起很大的麻烦,国民党政府向我们提出严重抗议,强烈要求严惩肇事者。三天前,我在重庆的时候,******还亲自打电话给我,问我怎么处理。本来,这个问题可以交给你们旅部处理,也可以交给富县县委处理,但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关心这件事,特地派我来了解和处理这件事。不要紧。无非是向国民党多说几句话,向老蒋多说几句话,没有什么了不起!”

一个普通干部,闯了这么大的祸,给党中央惹来这么大的麻烦,周副主席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他。此时此刻,这个“好打恶战的铁汉子”,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尹猛子一直是平山团光荣榜上耀眼的红花。陈宗尧牺牲后,南征北返和中原突围时,尹保仁成为平山团团长,他像一把利剑,穿秦岭过雄关,保卫平山团最后一点“骨血”胜利北返延安。之后在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的历次战斗中,尹保仁依然率领平山团守必固、攻必克,所向披靡。

采访手记:

猛子精神、南泥湾精神,直到尹保仁晚年依然犹存。他在1957年转到地方工作,经历“****”后,1982年从湖南省农垦局副局长的岗位上离休。他忽然很想他的老部队。于是在儿子尹小又的陪同下,去北京找王震,要求去新疆部队工作。王震很惊讶他的想法,极力劝阻,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也离休了,再去那里干什么?别人想回内地都困难,你还往那里跑。”尹保仁很坚定地说:“我要去新疆就不回来了,只想干点事。”王震与他理论很久,拗不过他,最后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严肃地对他说:“你儿子今天也在这里,这可是你自己要去的,将来想回湖南,可别找我。”尹保仁很干脆地回答:“不找你!”

1984年,尹保仁被任命为新疆建设兵团副参谋长。他不顾年迈,和兵团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为大家排忧解难,很受群众爱戴。1986年4月尹保仁病逝于新疆,终年71岁。他和王震一样,死后连灵魂都是属于部队的。

“生是九旅的人,死乃八团的鬼!”他的儿子尹小又常听父亲这样念叨。在尹小又的博客里我读到这样的文字:“父亲生前,一说到8团的往事,父亲脸上兴奋、激动、叹惜、开心的表情就轮换着展现在我的眼前。一提起那些众多死去了的战友,特别是老团长陈宗尧牺牲时的悲壮情景,他那严肃、刚毅的脸上止不住泪水流下。那情、那景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终生难忘!”

尹小又曾听父亲说过毛主席给他敬过酒,并称赞过他的事。但“一直未敢说起,担心父亲是不是有点吹牛……前年斗胆写有一稿《尹保仁最幸福的一天》发在九旅网上,并在稿中有言:请健在、并知情的九旅人证实一下。

尹小又说:“老天开眼,今天让我读到了这篇文章,见证了尹保仁有这最激动、最幸福、最荣耀的一天!温心、温情、温暖,感激、感动、感谢之余,也令我深感如释重负,没有瞎编乱造,给历史、给大家有个交代了!”

原来,尹小又收到了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给他寄来的《难忘平山团》。书中有四篇文章写了或提到了他的父亲。是359旅老同志刘转连、晏福生、左齐、罗章、徐国贤、熊晃、贺盛桂、金忠藩、李大同、陈桂杰、赵耀武等人回忆时提到的,读那些的文字,让他证实了父亲并没有吹牛,所以心存感激。

我想,尹小又的心理代表了许多老革命的后代的想法,追寻前辈的足迹,继承他们的精神财富,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怎能让真实的历史片段从我们这一代手上模糊而去呢?在此,应该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文字工作者们。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仔细寻找,让平山团的英雄们清晰地显现,让他们的后代子孙永远地记忆。

尹小又在博客中还贴有诗曰:

七一八团始平山,平山健儿均自强。

御倭卫国齐踊跃,驶奔晋陕斩楼兰。

南泥湾上美名场,二度长征震九寰。

西域烽火厮杀吼,徒步进疆肝胆寒。

征东伐西襟衫褛,惜叹武装换农装。

草根将臣草棚归,南柯一梦独一回……

诗情画意南泥湾

冬日的夜晚异常静谧。晚饭后,栗政通兴奋地忙碌着。原来他在糊一盏灯笼。这可不是用来照明的,也不是观赏的花灯,原来,他在做“教具”:他先把报纸上重要新闻工整地抄写在几张纸上,然后把纸糊在灯笼四周,点着灯,一个“灯笼报”就完成了。战士们围上来,开始读灯光投射出来的“每日新闻”。真像今日电视屏幕的打出的字幕,旋转灯笼,大家就可读完一则则新闻。这样既节约了纸张,学习效果又很好,成为南泥湾学习热潮中的一幅有趣的夜读图画。

在359旅来到南泥湾前,整日拼杀在抗日战场,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战士们十有八九是文盲。进驻南泥湾后,部队开始了“生产、学习、军事”三位一体的生活。平山团是文武双全团,学习上也要力争模范。战士们都很积极,劳动间隙就读书读报,上山放羊也背着书本。当时学习条件很差,课堂就在土坡上、大树下,土地是纸张,树枝是笔墨,聪明的战士用子弹壳自制了蘸水笔,得意地叫作“自来水笔”,把桦树皮的内层剥下来,裁剪方正了,就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战士们这样说:

桦树皮,赛过纸;大沙盘,好练字。

学习哪怕条件差,越是困难越积极。

这样到1943年,全旅全部扫除文盲,许多干部战士还有了写作能力,能向报刊投稿了。当时留守兵团政治部号召干部战士拿起笔写稿子,提倡“全党办报”、“全军办报”的思想,从首长到士兵都争当学习模范、写稿模范。

栗政通是团政治部青年股的干事,他有小学的文化底子,加上他的勤奋,在全团的文化学习中脱颖而出,在通讯比赛中经常得奖。政通刻苦练字,写得一笔好字;努力练习口才,多次代表平山团参加演讲,表达能力飞速提高。他朗诵的新诗、古诗也是平山团的保留节目。

司令员王震就是学习文化的榜样。王震出生在湖南浏阳贫农家庭,17岁到粤汉铁路当工人。他常说自己出身行伍,是个大老粗。在南泥湾,他恭恭敬敬请徐特立给他讲古文,一些精辟的句子他很快就能熟练地运用了。他在金盆湾(旅部所在地)作报告,引用了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几句话,以“益州”指代当时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四川,非常贴切。

王震喜欢同知识分子交朋友。诗人艾青、郭小川,作家舒群、师田手,音乐家贺绿汀,木刻家古元等,都是他家的座上客。359旅政治部敌工科长、日本留学生赵安博、宣传科长大学生周秩,都是由他介绍入党的。他号召全旅给《解放日报》投寄的稿件,都要经他亲自审阅。通过审阅稿件,既了解了部队情况,也加强了自己的辞章修养。在他的号召下,像栗政通一样的年轻战士学习热情更加高涨,部队的整体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论起学文化,719团是南泥湾里有名的文化团。团长张仲翰是河北献县人,在北京饱读诗书,后来投笔从戎,组建了津南自卫军,后与719团合编。张仲翰长相高大英俊,口才极好,可谓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极具个人魅力。他的许多老部下都被他的“一席谈”而“俘虏”,受到很大震动并得到启迪,从“单纯执行命令的人”,变成“有了一种能动的自觉力量”的人。张仲翰便是719团全团最好的老师,他非常重视部队的文化生活,他们团的文化人最多,宣传队、球队特别活跃。不少战士会唱京剧、河北梆子。他们在九龙泉驻地搬运巨梁巨木盖了一栋简易礼堂,可容千余观众。剧团演《四进士》《打渔杀家》《捉放曹》的历史剧,也演《大战狼牙刺》《小八路》等现代剧。

张仲翰文采飞扬,陈庄战斗后,在祝捷大会召开前,就写出了《陈庄战斗》的剧本,贺龙师长大为赞叹:在南泥湾垦荒,“秀才团长带出了一个文化团”。与朱德总司令同游南泥湾的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老人,望着眼前峻拔的英武少将军,提笔赋诗,诗中赞道:“镇边将军问是谁,燕赵男儿贵姓张”。

栗政通到旅部培训时,经常听张仲翰讲课。政通热爱文学,写通讯报道之外,寻找一切机会阅读文学作品,还经常模仿那些诗歌进行创作,比如他读了《静静的顿河》中的诗句:

噢,我的故乡,/我将见不到你。/我再也见不到黄莺,/听不到黄莺的歌唱。/亲爱的妈妈,/不用为我太悲伤……子弹在响,/直入我的胸膛。/我倒在战马的脖子上,/在黑色的马鬃上洒满鲜血……

他于是就模仿,写出这样的诗句:

我要走了,/勇往直前地走上前去!/背向着故乡,/面向着前方,/愉快地走上战场……

他还写出了一首怀念家乡母亲的诗:

战场的青草地里蟋蟀在唱歌,/荧光虫飞来,/提上了我思乡的灯火。/母亲站在院子里,/摘下满腹珍珠的石榴果,/儿啊,/它挂在墙上/和娘的心一样晶莹,/期盼,/那个归来的时刻。

这样的诗句,政通抄写在桦树纸上,曾拿去给张仲翰团长指点。张仲翰团长对栗政通的灵性大为赞赏,十分喜欢勤学的政通,称呼他是平山团里的“小诗人”。若干年后,栗政通牺牲在扶眉后,已经是师长的张仲翰一次次怀念政通,不相信政通牺牲。在挺进新疆的一次策马行军时,张仲翰忽然产生错觉,望着前面队伍里一个身影对旁边的人说:“那不是栗政通吗?”错把他人当成是政通了。别人提醒他政通已经牺牲,这位文化师长十分惆怅地惋惜、遗憾着……

生意盎然的南泥湾,在1942年7月,迎来了“多情”的“五老”。朱德总司令邀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巡游南泥湾。丰收在望的南泥湾激发了五老的诗情,朱德即兴唱赋《游南泥湾》:

远望树森森,清风生林表,白浪满青山,绿叶栖黄鸟。

登临万花岭,一览群山小,丛林蔽天日,人云多虎豹。

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

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

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

地里青幽幽的庄稼,满坡的牛羊,整齐的窑洞,繁荣的集市,处处让人感到希望和力量。这不,跟随******副主席来的国统区记者,忙着抄录墙上的标语、对联。饭馆门前是:“高朋满座畅谈生产事,美酒好菜全凭劳动来。”客栈门联写:“今夜住店好好喂牲口,明早赶路快快去驮盐。”铁匠铺前是:“大众投资金建立合作社,集体出主意发展新财源。”纺织厂的门联是:“筹备军需纾国难,振兴实业济时艰”。

1943年9月中旬,诗情画意的南泥湾迎来了一个伟岸的身影,******主席来视察南泥湾。即将丰收的南泥湾顿然一片欢腾。在旅部的一间展室,主席看到各团送来的展品,异常兴奋,抚摸那两尺长的谷穗,结着四个棒子的玉米棵,大如小磨盘的南瓜,连连称奇。看到狗头般大,重达二斤五两的洋芋蛋(土豆),主席又开始了幽默:“嗬!这个洋芋蛋真顽固啊!”又是一阵欢笑。

在平山团驻地马坊,******主席见到了这群“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他的心情似乎格外的好,看得特别仔细。连战士们的伙房、宿舍都看过。

在栗政通的床铺上,******拿起来他的学习本翻阅,他摩挲“纸”张,问道:“这是桦树皮吧?真像纸哩!”王震答道:“大家都叫它不花钱的有光纸。”主席仔细看纸上的文字,那是政通摘录的诗歌。转眼看墙上悬挂的一溜灯笼报,高兴地说:“这字写得不错啊!生产不忘学文化,好啊!”站在门口的栗政通听到主席夸奖,兴奋和羞涩涨满青春的脸庞。

同类推荐
  • 高窗听雪

    高窗听雪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兆林的作品。主要是在他不惑之年前后写的几十万字散文、随笔的集子,也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刘兆林,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有《不悔录》《啊,索伦河谷的枪声》等小说、散文作品集四百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冰心散文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系国家特殊贡献专家奖获得者。
  •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 论经典

    论经典

    本文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古典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专家。在本稿中作者集数十年的研究心得,以十章的篇幅系统阐述了经典著作的传世性、普适性、权威性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全稿广征博引,论据充分明晰,观点新颖独到,深入地剖析了“经典”一词的内涵,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理论研究专著。
  •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有其自身的品格、特点与坚守。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诗歌又取得了重要成就,涌现出了一批重要诗人和优秀诗作,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诗歌现象和流派主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论述、研究和总结,以利于上海诗歌更好地走向未来。本书便想做这样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书中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诗歌分为三个阶段:一、改革开放之初(1978-1989);二、困顿与涣散(1990-2000);新世纪的曙光(2001-2018)。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诗歌发展状况,书中对上海的旧体诗词创作、散文诗创作、网络诗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及其诗歌批评家队伍的形成,也都分别列有专节论述,从而更完整地体现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诗歌发展的整体面貌。
  •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热门推荐
  • 轮回模拟器

    轮回模拟器

    因为一次意外,王安穿越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仙魔林立,妖佛共存。有人注定是征战九天,堪破虚妄的修士,也有人注定是平淡一生,毫无波澜的凡人;有人注定是掌管生杀大权的贵胄皇亲,也有人注定是强者路上的奠基石。开局万千,结局各异;唯有王安,凭借轮回模拟器,历经千世轮回,在这个世界,留下了无数神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皇子

    极品皇子

    段重有很多名言。譬如说,我要穿越。所以他穿越了。譬如说我要美女,所以他看见了素素。譬如说我要得到天下。所以他学会了意淫。JP皇子的血泪成长史……很YD,很无耻。(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雨水录

    雨水录

    【温馨治愈系,很单纯的故事】你,你别哭啊,我不会哄人……——配音师孟竹(望尽)丧什么?你丧有用吗?给我站起来!把他虐趴下!——配音大神冷无夜(夜无)#爆!夜无大神真名现世!##卧槽!我粉了夜无这么久,竟然不知道他的隐藏技能!##《风乱》首映,夜无的其中一句话听到哭惨!##夜无:给社会蛀虫们的一封信#漫夜待君归:【啊啊啊夜无老公出新广播剧了!!】望尽回复漫夜待君归:【……呵。】某夜无奈求助:自家媳妇儿太容易吃醋,怎么办?在线等,急!然鹅,评论区全是:宠!使劲宠!往死里宠!夜无若有所思,从枕头下抽出一本书。——《论如何养猎》封九:???这和宠这个字有什么关系吗!!!
  • 快穿白月光的自我救赎

    快穿白月光的自我救赎

    苏沐被系统选中成为了白月光救赎的一员,为了回家,她踏上了拯救炮灰白月光的道路。苏沐努力维持人物形象,尽量改变命运,结果男主黑化了。系统:为了成为让男主印象深刻的白月光你应该先攻略他然后把他甩掉,得不到才是最好的。苏沐:...你不是人,但是你是真的狗。全文苏爽,男主黑化后被女主治愈的故事。part:1霸总的白月光:男主:无论你做了什么,我都爱你,只要你不离开我。苏沐:T_T我错了大哥,你放过我吧。。。。
  • 时空旅行器

    时空旅行器

    林晨获得了时空旅行器,从此可以魂穿诸天万界!领略那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异界风情,学习到无穷无尽的异界知识,他的地球人生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闺阁春深

    闺阁春深

    宋景然五岁那年悄悄喜欢上一个人,用尽手段嫁给他,助他登上皇位。最后自己冷宫惨死,堂姐却成了皇后。原来一生机关算尽却为别人做了嫁衣上。老天有眼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这次她定不会再给那渣男利用自己的机会。
  • 销售心理学

    销售心理学

    《销售心理学》是一门人际交往的心理学问,每一次销售都是双方心理活动演变的过程。销售中的种种行为、各种问题,都与人的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窥破了心理学的奥秘,销售就会变得很轻松,而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销售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销售心理学》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验证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各种在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并提供行动建议,相信会对销售员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 开辟

    开辟

    1948年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攻克了鄂北军事、屯粮重镇康阳城后,根据党中央在新解放区的地区“建立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指示,抽出部分骨干和随部队南下的老解放区工作队以及当地的党组织与游击队,组建了康阳县人民政府,开展了与国民党残部、土匪和恶霸地址的不同形式的斗争。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真实的历史为依据,从一个侧面描写解放战争时期所发生的重大时间,是一部记录中国革命史的好小说。
  • 揭开帷幕

    揭开帷幕

    世界之荒,万物之始,强者一念之间万物凋零,芸芸众生何以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