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9600000034

第34章 如虎添翼

林可胜、汤蠡舟和红会救护队员们一起从图云关出发,经过晴隆公路上的“二十四道拐”,来到昆明西郊黑林铺玉案山中的千年古寺——筇竹寺。这里古树苍郁,林壑幽深,云雾晴岚常绕山巅,筇竹古刹掩映密林,是滇中著名佛教禅寺,真是一个训练军医的好地方。有诗为证:

筇竹做杖玉案移,佛寺晴岚云雾迷。

地产灵山驰金马,天开胜境展碧鸡;

白象呈祥狮献瑞,犀牛表异竹传奇。

滇池清辉千秋雪,禅房古意万年袭。

军医训练所刚刚开办,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军医署的工作人员少,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队员们放下背包,就帮着军医署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整理房屋、人员报名等各项筹备工作。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青年军,发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在成都、重庆、云南等地南迁大学的医学、护理学校的青年在校生纷纷前来报名。以救护总队的队员为骨干,加上新来的医学生们,很快就组成了二十六个救护队。重庆新生活运动总会派来了六个队,英国公谊救护队来了三个队,美国红十字会救护队派来了十个队,都来参加中国远征军的救护工作。一时间,救护队总数达到四十五个,九百余人。美国红十字救护队还带来了大量的救护飞机、汽车、帐篷、药品、器材等各种救护物资,在筇竹寺堆积如山。

美国军医沃克先生和十名美国教官来到了黑林铺,准备正式开展军医培训。林可胜向沃克先生介绍了中国救护队员的人员构成,讲起了自己的驻印军和美国军医一起培训的经验,并把救护总队军医训练所的一套教材拿给沃克先生看,沃克先生看后十分高兴,决定采纳这套教材,开展军医培训工作。

汤蠡舟、张先林、周美玉和美国教官一起,承担起了培训军医的任务。他们计划先对各个救护队的九百名队员轮训一遍,然后将各个部队的军医,统一抽到黑林铺筇竹寺来,进行为期六个周的救护业务技能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要求,远征军军医培训班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一九四四年二月,在军医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军医署刘瑞恒署长陪同中国远征军陈诚总司令前来视察,各队的救护队员们举行救护技能大比武,搞得热火朝天。

林可胜一边陪着陈诚观看,一边向他汇报军医培训的情况,林可胜说:“现在,不仅四十五个中外救护队已经各就各位、严阵以待,所有参战部队连以上的军医和卫生员也已经全部培训了一遍。救护物资如飞机、汽车、担架、帐篷、药品、营养品也准备得十分充足。接下来,将由我们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负责牵头,把远征军的整个救护系统组织、管理、运行好,从前线的裹伤担架队、到手术队,再到伤兵医院,再到后方医院,实行一条龙救护,确保每一名伤兵的救护工作及时到位。”

陈诚看了比武的现场,又听到林可胜的介绍,十分高兴,他问道:“您能保证每一名士兵都能得到及时救护?”

林可胜拍着胸脯说:“报告陈总司令,我们的救护系统已经全面铺开,绝对没问题!”

陈诚握着林可胜的手,赞叹道:“有这样强大的战场救护,是我远征军将士之福啊!我等着你们战场上的好消息!”

中国远征军要出发了,各个救护队也要随着队伍一起出发。队员们站成排,背着背包,手提药箱,排队乘车。古老的寺庙里,这个终日晨钟暮鼓的地方,嘹亮的军歌响起来: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

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林可胜、汤蠡舟和沃克先生站在寺庙的大门前,给大家送行:“一路顺风!”

“战场上见!”

“战场上见!”

看到救护队员们都走完了,他们也背上行囊,坐上了西去滇西远征军反攻战场的汽车。

就在远征军在云南集训的时候,驻守在印度的中国驻印军为了配合修筑一条从印度到中国的中印公路,已经从印度东部边境小镇利多出发,开始了向缅甸日军的大规模进攻。

自第一次远征军被赶出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后,只有一条经过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向中国运送抗战物资,但是驼峰航线十分艰难,不仅有喜马拉雅山的高空寒流,还有日本空军的围堵拦截,使空运损失惨重,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前线的需要。史迪威将军就盼望着再修一条新的从印度到中国的公路,他发誓说:“我们必须找到失败的原因,打回去,收复缅甸。在莽莽的林海中开出一条路,把物资再次送到中国!”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美国工程兵部队和中国驻印军工兵团开始向缅甸方向修路。到了一九四三年九月,公路已经修到了日军占领的缅甸边界,马上就要进入胡康河谷的野人山了。在中国战场、新加坡战场、缅甸战场血债累累的日本第二十五军的十八、五十六师团在此筑壕据守,以逸待劳,等待着杀戮远道而来的盟国工程队。

一九四三年十月,雨季将要停止,有利于作战的旱季即将来临新一军接到史迪威总指挥命令:“于十一月一日前占领大洛至大龙河之交点,到下老卡一线,掩护新平洋飞机场及中印公路的构筑。”

新一军新三十八师奉命为反攻缅甸的前锋,立即派出一一二团分三路向指定目标挺进。

日军还认为中国军队是一支“不经打”的部队,日军战史记载历来的战情都是日军一个大队对付中国的一个师而绰绰有余。现在经过印度集训和美军武装的驻印军,已经完全反过来了,驻印军的一个连就能抵抗日军的一个大队。

中国驻印军有精良的武器装备,除有战车营、山炮营外,每个步兵连配备六门小迫击炮,士兵多为冲锋枪,这两种武器在森林中使用至为便利,效果很好。在近距离战斗时,日军还是端着“三八大盖拼刺刀,而驻印军战士的冲锋枪很快就能把日军扫射光。中国驻印军战前曾于利多附近的森林进行丛林战训练,战斗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以少胜多,节节推进。

被林可胜安排留在新一军担任军医处处长薛庆煜、三十八师军医处处长张涤生等老红会救护队员们,不辜负林可胜的重托,精心安排驻印军的救护工作。在每个师设立卫生大队,在每一团都配有手术急救队。在后方的士兵,每人献出三百毫升的血,供前方使用。负伤的官兵,需施行手术输血者,立即进行。轻伤的直接归队,重伤的用飞机直接送往后方的印度利多机场,到了印度机场,已经有救护车等在那里,迅速送到医院。重伤士兵从战场负伤到医院开始治疗,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

位于印度边境的利多医院有完善的医疗设施、舒适的病房,有中美英三国医生和护士们无微不至的服务,不仅能治好士兵们的枪伤还能把士兵身上原来的疾病一起治好。对于许多士兵来说,负伤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享受。有的士兵负伤三次以上,治好了又重新归队。官兵凡不是直接命中身体的致命部位,绝少死亡。这不仅极大地保证了士兵们的身体健康,也是中国驻印军士气旺盛、作战勇敢的重要原因之一。

每一次进攻的时候,中国驻印军都士气空前高涨,屡挫日军。他们说:“怕什么,我们身后有救护队呢,死不了!”

过去在中国战场上,是日军疯狂进攻,中国军队节节抵抗,从淞沪会战到武汉撤退都是这样。这次却反过来了,是日军节节抵抗,中国驻印军翻山越河,攻坚拔寨,不断向前推进!

驻印军很快翻过了野人山,肃清了在原始森林胡康河谷中的敌人,集中兵力实施孟关会战,消灭了曾经在中国战场、新加坡战场血债累累的日军王牌部队第十八师团的主力。之后,在瓦鲁班乘胜追击,攻占了孟拱河谷门户的关隘。接着进攻地形狭长的孟拱河谷,占领英开塘、高利、拉吉等地,取得了卡盟会战的胜利。最后,逼近了缅甸北部重要城市——密支那。

密支那周围都是高山,中间是一小块小平原。西经卡盟可达胡康谷地,与中印公路相接。东有伊洛瓦底江环绕,向东南倾注流入大海。公路北通孙布拉板,南通八莫至腊戌,接滇缅公路进入中国云南,是缅北的商业中心和最大城市之一。密支那西北为有名的库芒山脉,把密支那与孟拱河谷隔断,是防守的天然障碍。密支那城西、北面两方都有机场,盟军拟修建的中印公路也必须经过此地,战略地位尤显重要。

日军自占领缅甸以来,经过两年的经营,在此建立了严密的防御设施。为了确保密支那,日军收罗了十八师团、五十六师团残部,总共约三千多人,固守在这里,这些日本九州矿工出身的家伙们,人人都做好了为天皇“玉碎”的准备。

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看到了这里将会是一场大的恶战,决定由美国的加拉哈德团和中国部队组成一支突击队,从山路秘密挺进,夺取密支那机场,然后通过空运,把部队和装备运往密支那。于是,中美两国军队混合编组,组成了一支特遣突击队。

一九四四年四月二十八日,由一千四百名美军、四千名中国军队和六百名克钦族突击队员组成的特遣突击队就开始行动了。第三十八师军医处处长张涤生与英国军医利德上校一起在第四十三流动手术小队,紧紧跟随特遣队行动。

他们跟随特遣队昼夜兼程,深入百余里之敌后,于五月十六日到达离密支那城西机场两英里的地方宿营。

天还没亮,守卫机场的日军认为这里是在后方,还在睡梦之中特遣队的袭击就开始了。

日军在突然打击下,惊慌失措、混乱不堪,机场很快就被攻占了。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收到特遣队用暗语发来的“威尼斯商人”的电报,意思是运输机可以降落了,十分惊喜,立即命令开始运送火炮和增援部队。

张涤生处长所在的第四十三流动手术小队日夜救治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在这个用降落伞架起来的帐篷里做手术处理。由于手术队位置很接近火线,常常有炮弹呼啸着从头上飞越而过。

一个明朗的傍晚,天色未黑,张涤生和中外医生们正在帐篷里紧张地做抢救手术,忽然听到有炮弹“嗖嗖”的声音飞来,张涤生大叫一声:“不好!”一下子将身边高大的利德上校扑倒,压在他身上!

等了很久,两枚炮弹却没有爆炸,钻入地下,就不声不响地在泥土中休息了!

张涤生站起来,也把利德上校来起来。

利德上校看看瘦弱的张涤生,惊奇地问道:“你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一下子把我按倒在地上?”

张涤生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我也不知道,听到炮弹的声音就扑过去了!”

利德上校感动地说:“谢谢,谢谢您救我的命!”

张涤生用脚踢了踢弹坑,感慨地说:“老天真正保佑我们这个手术队,幸运地逃过了这一劫!”

张涤生继续做手术,等做完了手术,他才弯着腰从帐篷里出来和利德上校说话。

利德上校问张涤生:“张处长,谢谢您,你为什么要舍着生命,来到这最危险的前线战场上?”

张涤生说:“自从参加救护队以来,偶像便是林可胜先生。他虽然是救护总队队长,但凡事亲力亲为,经常在前线为伤员处理战伤。我要像他那样,不是要来当一名处长,而是真正地做一名战斗员!”

利德上校抱着张涤生,感动地说:“我们是分不开的好兄弟!”

盟军在对密支那重重包围之后,最后的总攻开始了,美军飞机日夜不停地轰炸日军死守的阵地、城垣。夜间,那炸弹就像一朵朵缤纷的礼花,张涤生和救护队员们高兴地站在一起看大轰炸。

薛庆煜也来到前线,指挥密支那大战的救护工作,他来到张涤生的帐篷,看他在认真地做手术。手术做完了,两个人才开始说话。

薛庆煜说:“史迪威将军和孙立人军长对我们驻印军的战地救护都非常赞赏,史迪威说,驻印军就是老虎下山,我们战场上的救护队给老虎添了翅膀。”

张涤生高兴地说:“太好了!”

这时,盟军飞机的又一阵大空袭开始了,“礼花”在日军的阵地上竞相怒放,引起了救护队员们一阵一阵的欢呼!

薛庆煜指着炸弹散开的花屏,高兴地对张涤生说:“张老弟,想想在国内,日机来轰炸时,老百姓四处疏散、躲避空袭的狼狈情景,真是翻了一个天啊!”

张涤生也高兴地说:“现在工作的空闲,能够欣赏美军飞机轰炸日军阵地的表演,真解恨啊!一看到这些,所有的疲劳都消失了,真有股扬眉吐气的高兴劲儿!”

在驻印军的强劲攻势下,日军最精锐的第十八师团、第五十五师团虽然经过十二次补充兵力,仍然被全部歼灭。

薛庆煜、张涤生带着救护队员们,跟着英勇无敌的驻印军继续向中国方向挺进,准备与中国远征军会师。

同类推荐
  • 纯的叮当响

    纯的叮当响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 书丛探幽集

    书丛探幽集

    这是一部随笔散文集,收集了作者曾发表于全国各家报刊的数十篇文章。作者视野广阔,对各种文化均有广泛涉猎,且有自己独到而个性鲜明的见解。文笔犀利、幽默。选择评论、描写的人物或事件都比较独特,文化层面宽泛,丰富而非杂乱。评人评事观点明确,发人深省,有一定文化含义和出版价值。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这是一部大学讲义,共八讲。第一讲:小说技巧的缘起第二讲:故事与情节第三讲:角色与身体第四讲:场面与背景第五讲:谁在说与怎样说第六讲:切分与组合第七讲:语言与言语第八讲:意图与理念。从小说文本和小说创作技巧的层面,对现代小说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全书依托国内外名家名篇技巧分析,追踪故事、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之从体验到构思,再到语言生成的想象化与符号化过程,强力洞穿经典叙述技巧的秘密。全书既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又有对小说诸要素清晰独到的论述和精彩的文本分析。
热门推荐
  • 爆宠魔妃:腹黑王爷快跪下

    爆宠魔妃:腹黑王爷快跪下

    现代,她被朋友背叛,与其同归于尽。一朝穿越,她变成幻家大小姐,开启暴走模式,虐渣男,报仇,数不清的荣誉光环在她身上。当然,还遇见了他。
  • 你好啊,好久不见

    你好啊,好久不见

    冷傲总裁程源,新秀作家赵棵,本是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好哥们,也是大学时代的恋人。因为一场家庭变故,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他怒喊着让她滚,于是她乖巧的消失在他眼前。五年后,他一条短信,把在美国发展大好的她召了回来。他让她当自己的秘书,人前人后欺负她。她忍,因为,她欠他的。一场因恨而生的婚姻,拉近了两个人身体的距离,却没有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从此扯不清的恩恩恩怨怨。已经回不到过去的两个人,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安娜·卡列尼娜(上册)(译文名著典藏)

    安娜·卡列尼娜(上册)(译文名著典藏)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女主角安娜在一次旅行中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坠入情网,此事被丈夫卡列宁发现后,安娜要求离婚遭拒,被威胁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她心爱的儿子。安娜遂与渥伦斯基私奔,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快乐生活,但激情后的冷淡厌倦使她不幸的命运遭受了最后一击。安娜日益思念爱子,她既无力抵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最后在矛盾与绝望中卧轨自杀。列文和吉提以爱情为基础结为恩爱夫妻,但婚后生活并非万事遂心。列文对地主经济的没落感到痛心,力图抵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希望借地主和农民的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空想破灭后悲观失望,最后皈依宗教才找到精神归宿。
  • 破茧非雀

    破茧非雀

    冷漠淑女·乔安娜:“我只是想做个作家啊喂!”温柔帅气的骑士·瑞安:“不,你不想。你想帮我破案。”傲娇却怀才不遇的同僚·格罗特拉:“不,你不想。你想和我吵架。”爽朗的青梅竹马·海德:“不,你不想。你想和我回去当我夫人。”乔安娜:“都退下!谁也不要想影响我写作!”但当家人的安全和上一辈的恩怨逐渐浮出水面时乔安娜大手一挥:“写作什么的都可以放一放,先让我把这些破事处理了再说。”————西幻背景下,一个出逃贵族女孩的成长史。本书讨论企鹅群:1105322153欢迎大家来耍
  • 六号隔离带

    六号隔离带

    在这崩坏的土地上,我们所追寻的光芒,竟是最后的希望。。。随着恐怖的病毒在第六区内散播,第八政府无奈启动了“隔离带计划”。第六区成为了地狱的代名词,无人敢涉足的禁区。一位著名疾病专家决定去寻找根治病毒的方法,遂带着助手潜入“6号隔离带”内,开始在这深不见底的黑暗中寻找那可能不存在的光芒。。。
  • 无双小公子

    无双小公子

    开局一条狗,其余全靠编。在一片穿越狂潮中,林钰穿了,只是和别人家的主角开局送老婆,各种福利金手指不一样的是,他穿越也就算了,他还把自己家的二哈带了过来。身处大唐,一没得吃,二没得住,也就只能靠靠坑蒙拐骗过过日子了。等等,大哥听我的咱们先把刀放下好吗!那边的大婶,咱忘了那桶金汁好不好!你们相信我,这真的不是狼,这是狗,这真的是狗啊。秦皓抱着一脸智障的二哈,瞬间感觉心好累。
  • 单纯丫头蜕变记

    单纯丫头蜕变记

    单纯善良的上官夕颜在十岁时遭遇了父母离异,失去疼爱的妹妹……之后,她终于明白,不是你对所以人好,他们同样会对你好,于是,她离开了……三年后,当她再次回到这里时,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傻傻的上官夕颜了,但她依旧没有忘记那个男生,苏泽伟……当她以新的身份回到这里时,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醒来世界变了天

    醒来世界变了天

    远古时代,精彩纷呈。热血未凉,战斗不止。莽出一条通天大道
  • 瑶瑶欲坠

    瑶瑶欲坠

    她本是普通女子,却因为某些原因成为他的妻子。他脾气暴躁、长的又胖、还会打人。但有时也会很温柔。“什么时候起,你住进了我的心里。但我知道,你心里面爱的是另外个人,我不求回报,只愿默默守护在你身后”那天,他手捧鲜花对她说:“在嫁给我一次吧!”“可我是个普通女子”“没关系,我爱你就行”那天,她含泪答应。新婚夜晚,他将匕首刺入她的胸膛她绝望问道:“为什么”他阴冷一笑“只因她要你死”果然还是自己太贪心,来生,不要再遇见你…